陸仁乃是陸義的親哥哥,因為年齡較陸駿大,從小就跟著陸駿讀書玩耍,接著打了之後跟在陸駿身邊當差。
幾個月前,陸駿拿出了一個龐大的計劃——要在河邊建立一個大工坊,而這個工坊的負責人就交給了陸仁。他自小是跟著陸駿長大的,從陸駿的言行中看得出陸駿對這個工坊的重視,所以半點不敢疏忽。
這次陸家出了這麽大的事情,陸仁有想過,讓這邊先停工,擠出來銀子應付過去再說,他甚至都做好了準備。但一直到事件結束,陸駿都沒來消息,由此可見陸駿對這裏的重視程度,更加讓陸仁不敢輕忽。
果然,陸駿來了這裏先是誇獎,對陸仁的工作態度還是很滿意的。
“公子,有個喜事要先匯報。”一行人正巧走到一座廠房前,陸仁適時的說到。
“哦?喜從何來?”陸駿不由的側目。
“公子這裏請。”陸仁帶著陸駿一起進了眼前的房子,上麵寫著鐵工房。
進門入目的就是一個打鐵爐,此刻正爐火高炙,三個匠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幹著活,陸駿一行人進來後,停下來見禮。其中一個三十來歲,虎背熊腰,一身的肌肉,叫做趙鐵柱,另外兩個是他的徒弟。
這是陸仁走到一邊的木架上,拿起一樣東西走了過來,對陸駿道:“這是按照公子的要求製作成功的車轄。”
陸駿拿過來一看,眼睛頓時亮了起來。此物在這個時代喚作車轄,在現代則叫做軸承,而且確確實實是現代意義上的軸承!
軸承這個東西,在現代工業上好似不甚起眼,但和橡膠一樣,都是工業所必須的材料和部件。
說辦工商,不似小說裏的,陸駿一句話吩咐下去就可以辦成的。生產產品也是一樣,沒有相應的技術和材料的支持,如何能把設想變成現實?
自行車是陸駿計劃中的第一個產品,但真正去做了之後,陸駿才發現有許多東西都要靠自己來解決。橡膠輪胎前文已經提過,這軸承也是他需要突破的一個關鍵。
事實上類似自行車的腳踏車在這個時代是有的,陸駿也研究過,但和現代意義的自行車還是有很大差距,也就造成了隻是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物,並不能實際應用到百姓生活中,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些關鍵部件跟不上。
試想一輛由木材製成的車輪,軸承也是木質的自行車在路上穿梭的情景?現代的水泥路也跑步起來啊,更何況現在大部分地方都是土路!
看到其他穿越同行一上來就是辦報,陸駿也是很眼熱,這個既能賺錢又能增加影響力的神器,誰都想擁有一份,同樣在操作起來發現,報紙需求的資源也是不少,但更大的限製是在印刷上麵!
技術,一切都要技術!
拿著軸承,陸駿思緒有些飄散,陸仁看到自家公子久久不語,就提醒道:“公子,要不要為您試試看?”
“試試看!”陸駿回過神來,點頭說道。
“交給我來。”一旁的趙鐵柱從陸駿手中接過軸承,叫來自己的兩個徒弟幫襯,拿來一根木棍從軸承中穿過,然後把軸承夾在台虎鉗上,木棍一頭再加上一個塊圓的鐵餅,使之更容易轉動。
看他們動作熟練,想來也不是第一次測試,陸駿心中暗道。
一切就緒之後,趙鐵柱先抓著一頭的鐵餅,用巧勁使鐵餅帶著木棍轉了起來。
“呼啦啦……”一陣聲響,持續了許久才慢慢停下來。跟著陸駿也親自轉動了一下,試了下感覺,轉動起來很輕,說明摩擦係數小,相對的就更省力,正是陸駿所追求的。
“好,很好!”陸駿不由得點頭道:“趙師傅功不可沒,陸仁,事後獎勵趙師傅十兩銀子,他們學徒兩人一人二兩銀子。”
“公子,這可使不得!”趙鐵柱為人老實,之前自家的鐵匠鋪做不下去,是陸駿收留才讓他能夠生活下去。而且來到這裏衣食無憂,拿的錢甚至比之前掙得還要多。
如今聽到陸駿要獎勵他十兩銀子,他最先的反應不是高興,而是恐慌。恐慌的原因是,他把這個造出來之後,是不是就沒用了?
兩個學徒聽到銀子倒是兩眼冒光,但趙鐵柱推辭,他們也不敢要。
陸仁也是有些異議,張了張嘴想要勸陸駿,但想到陸駿的脾氣,終究沒說出口。
“這是你應得的。”陸駿擺了擺手:“不光這次,以後隻要能按照我的要求做出來東西,獎勵都會不少……”
想了想,陸駿補充道:“不隻是我所要求的,你們有什麽新的想法,都可以自己摸索,隻要有用處,我都不吝獎勵。”
趙鐵柱撓了撓腦袋,而他身後的兩個學徒聽到後卻是若有所思。
“這個車轄……以後叫車轄不太恰當,因為這個的用處將會更廣泛些……就叫軸承吧。”陸駿心中有些小成就,這算是他第二次參與和改變這個時代,第一次是錢莊推出免費存款業務。
“軸承……”在廠的一幹人都默默的念叨著。
“趙師傅,這個軸承隻做起來是否困難?造價幾何?”陸駿問道。
“製作起來倒是不太難,造價嘛……”趙鐵柱回答不上來,他可沒關心過成本。
“大概估算了一下,單個的成本在一百文左右。”陸仁接過來說道。
“依靠現在的人手,一日能產多少?”
“如果材料齊全,一天十個沒問題。”趙鐵柱說道。
“十個?”陸駿有些皺眉,顯然對這個產量不太滿意。不過現在不適合討論產量的問題,畢竟還沒有銷路呢。
“明天你就開始讓人準備製作軸承需要的材料和工具,若我所料不差,很快就會有訂單來。”陸駿的話讓陸仁很是發愣,但還是躬身應是。
“對了,趙師傅,你把製作軸承的過程,其中遇到的困難和想到的解決方法以及總結出來的經驗都寫出來。”陸駿繼續交代:“這點還請趙師傅不要藏私。”
“不敢,這點還請東家放心。”趙鐵柱急忙說道。
“嗯,還有一點,趙師傅你也可以把自己這些年打鐵的經驗都寫出來,到時候我會讓人編輯成冊,用來教導學堂那些學生也是可以的。”
“啊?”
幾個月前,陸駿拿出了一個龐大的計劃——要在河邊建立一個大工坊,而這個工坊的負責人就交給了陸仁。他自小是跟著陸駿長大的,從陸駿的言行中看得出陸駿對這個工坊的重視,所以半點不敢疏忽。
這次陸家出了這麽大的事情,陸仁有想過,讓這邊先停工,擠出來銀子應付過去再說,他甚至都做好了準備。但一直到事件結束,陸駿都沒來消息,由此可見陸駿對這裏的重視程度,更加讓陸仁不敢輕忽。
果然,陸駿來了這裏先是誇獎,對陸仁的工作態度還是很滿意的。
“公子,有個喜事要先匯報。”一行人正巧走到一座廠房前,陸仁適時的說到。
“哦?喜從何來?”陸駿不由的側目。
“公子這裏請。”陸仁帶著陸駿一起進了眼前的房子,上麵寫著鐵工房。
進門入目的就是一個打鐵爐,此刻正爐火高炙,三個匠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幹著活,陸駿一行人進來後,停下來見禮。其中一個三十來歲,虎背熊腰,一身的肌肉,叫做趙鐵柱,另外兩個是他的徒弟。
這是陸仁走到一邊的木架上,拿起一樣東西走了過來,對陸駿道:“這是按照公子的要求製作成功的車轄。”
陸駿拿過來一看,眼睛頓時亮了起來。此物在這個時代喚作車轄,在現代則叫做軸承,而且確確實實是現代意義上的軸承!
軸承這個東西,在現代工業上好似不甚起眼,但和橡膠一樣,都是工業所必須的材料和部件。
說辦工商,不似小說裏的,陸駿一句話吩咐下去就可以辦成的。生產產品也是一樣,沒有相應的技術和材料的支持,如何能把設想變成現實?
自行車是陸駿計劃中的第一個產品,但真正去做了之後,陸駿才發現有許多東西都要靠自己來解決。橡膠輪胎前文已經提過,這軸承也是他需要突破的一個關鍵。
事實上類似自行車的腳踏車在這個時代是有的,陸駿也研究過,但和現代意義的自行車還是有很大差距,也就造成了隻是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物,並不能實際應用到百姓生活中,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些關鍵部件跟不上。
試想一輛由木材製成的車輪,軸承也是木質的自行車在路上穿梭的情景?現代的水泥路也跑步起來啊,更何況現在大部分地方都是土路!
看到其他穿越同行一上來就是辦報,陸駿也是很眼熱,這個既能賺錢又能增加影響力的神器,誰都想擁有一份,同樣在操作起來發現,報紙需求的資源也是不少,但更大的限製是在印刷上麵!
技術,一切都要技術!
拿著軸承,陸駿思緒有些飄散,陸仁看到自家公子久久不語,就提醒道:“公子,要不要為您試試看?”
“試試看!”陸駿回過神來,點頭說道。
“交給我來。”一旁的趙鐵柱從陸駿手中接過軸承,叫來自己的兩個徒弟幫襯,拿來一根木棍從軸承中穿過,然後把軸承夾在台虎鉗上,木棍一頭再加上一個塊圓的鐵餅,使之更容易轉動。
看他們動作熟練,想來也不是第一次測試,陸駿心中暗道。
一切就緒之後,趙鐵柱先抓著一頭的鐵餅,用巧勁使鐵餅帶著木棍轉了起來。
“呼啦啦……”一陣聲響,持續了許久才慢慢停下來。跟著陸駿也親自轉動了一下,試了下感覺,轉動起來很輕,說明摩擦係數小,相對的就更省力,正是陸駿所追求的。
“好,很好!”陸駿不由得點頭道:“趙師傅功不可沒,陸仁,事後獎勵趙師傅十兩銀子,他們學徒兩人一人二兩銀子。”
“公子,這可使不得!”趙鐵柱為人老實,之前自家的鐵匠鋪做不下去,是陸駿收留才讓他能夠生活下去。而且來到這裏衣食無憂,拿的錢甚至比之前掙得還要多。
如今聽到陸駿要獎勵他十兩銀子,他最先的反應不是高興,而是恐慌。恐慌的原因是,他把這個造出來之後,是不是就沒用了?
兩個學徒聽到銀子倒是兩眼冒光,但趙鐵柱推辭,他們也不敢要。
陸仁也是有些異議,張了張嘴想要勸陸駿,但想到陸駿的脾氣,終究沒說出口。
“這是你應得的。”陸駿擺了擺手:“不光這次,以後隻要能按照我的要求做出來東西,獎勵都會不少……”
想了想,陸駿補充道:“不隻是我所要求的,你們有什麽新的想法,都可以自己摸索,隻要有用處,我都不吝獎勵。”
趙鐵柱撓了撓腦袋,而他身後的兩個學徒聽到後卻是若有所思。
“這個車轄……以後叫車轄不太恰當,因為這個的用處將會更廣泛些……就叫軸承吧。”陸駿心中有些小成就,這算是他第二次參與和改變這個時代,第一次是錢莊推出免費存款業務。
“軸承……”在廠的一幹人都默默的念叨著。
“趙師傅,這個軸承隻做起來是否困難?造價幾何?”陸駿問道。
“製作起來倒是不太難,造價嘛……”趙鐵柱回答不上來,他可沒關心過成本。
“大概估算了一下,單個的成本在一百文左右。”陸仁接過來說道。
“依靠現在的人手,一日能產多少?”
“如果材料齊全,一天十個沒問題。”趙鐵柱說道。
“十個?”陸駿有些皺眉,顯然對這個產量不太滿意。不過現在不適合討論產量的問題,畢竟還沒有銷路呢。
“明天你就開始讓人準備製作軸承需要的材料和工具,若我所料不差,很快就會有訂單來。”陸駿的話讓陸仁很是發愣,但還是躬身應是。
“對了,趙師傅,你把製作軸承的過程,其中遇到的困難和想到的解決方法以及總結出來的經驗都寫出來。”陸駿繼續交代:“這點還請趙師傅不要藏私。”
“不敢,這點還請東家放心。”趙鐵柱急忙說道。
“嗯,還有一點,趙師傅你也可以把自己這些年打鐵的經驗都寫出來,到時候我會讓人編輯成冊,用來教導學堂那些學生也是可以的。”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