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師爺就是家族派給他的那位師爺,幫他打理關係,主持事物,能力非凡,對其多有倚重。


    能得黃師爺這麽高的評價,讓宋知縣很是吃驚。那日陸駿同顧長君一道前來,雖交談過,政令上報的主意也是陸駿出的,但是宋知縣對他並沒有太多的關注。


    一則陸駿年紀尚輕,二來也沒什麽名氣,若不是同顧長君一道來,他根本不會見陸駿。


    “或許大人對其不怎麽關注。”黃師爺笑了笑說道:“自打報紙鬧出來這好大風波,我就遣人去調查了陸駿一番,這一調查可不得了!”


    “說說看。”


    “陸駿其人,乃是縣北境八丈河鎮人氏,元慶十年中的秀才,之後卻棄考從商,幫助其父打理生意……今年四月時,錢莊遭人陷害……”


    黃師爺把陸駿的事跡說了一通,接著說道:“有兩點可看出其人不簡單:錢莊危機那次,能夠從府衙借來銀兩,可真是讓人意想不到,同時也讓人對他的背景琢磨不透。但我查過,在此之前他和府衙並無聯係,由此事之後才和府衙搭上關係,為此還在府城開了間小分號,專門用來在府城打點關係。”


    “一個在府城沒有半分關係的人,竟然從府衙借來銀兩,無論他用什麽方法,都表明他為人不簡單。”


    “還有個傳聞,說當初因為銀兩缺口太多,陸駿為了借銀,拿婚約和其有著娃娃親的楊家換來了白銀三千兩。楊家一直看他不上,楊夫人想悔婚的心思在楊家也是路人皆知……最近和府城的劉家結了親,大人還去吃了杯酒呢。”黃師爺有些拿不準道:“不過不知這傳聞是真是假,若是真的,可看出此子的心智著實不凡,卻也有些……涼薄!”


    “想來不會是真的。”宋知縣說道:“娃娃親當屬兩家戲言,如今兩家差距太大,不作數也是常理。”宋知縣對陸駿雖未太過關注,但對他印象不錯。


    “嗬嗬,如今兩家的差距卻是很小了,就影響力來說,陸家甚至更大一些?”黃師爺聞言笑道。


    “這可怎麽說?”


    “這正是我要說的第二點:據調查,在錢莊危機之前,陸駿就拿出巨款購地建房,成立陸氏工坊。錢莊危機過後,陸氏工坊生產出一個新事物,他們叫軸承,乃是車輛上的關鍵部件。依靠軸承,陸駿一舉控製住了整個八丈河鎮的車馬行,並且整合成了江淮工坊……前段時間他們送來的馬車就是江淮工坊生產的。”


    “嗯?”宋知縣聞言訝然道:“江淮工坊是他的產業?”他對那輛四輪馬車印象深刻,出行都會乘坐。


    “他占了大部分股份,其他的分給了其他車馬行。”黃師爺解釋說道:“當初他承諾,兩年之內,有人願意退股,他願意以十兩銀子一股收購,比最初的一兩銀子一股翻了十倍!而今二十兩一股也無人會賣江淮工坊的股份。”


    “這麽值錢?”宋知縣有些不信。


    “此事不假,我親自找了個小股東試過,加到每股二十二兩他也不肯賣……但也讓我套出他的一些話,如今江淮工坊,每月盈利都能達到上千兩,若是分紅,最小的股東每年都能分個二三十兩銀子,就是加到百兩一股,怕也無人肯賣,這可是傳家寶級別的。”


    “單單江淮工坊,每月上千兩的盈利,就已經趕得上楊家了,另外他還有錢莊和陸氏工坊,甚至開遍全縣鄉鎮的工商錢莊也有他的影子。”


    “就連這報紙也是他的主意,而非顧長君想到的。”


    “由此可以看出,此子其誌不小,才幹和韜略更是非凡,不然做不下來這麽大的產業。更為難的是,他這短時間崛起,和其一貫的做法有關。”


    “和氣生財?”宋知縣接話道。


    “陸駿年紀雖小,卻深通商道,一個“和”字,被他使的出神入化。有道是財聚人散,財散人聚。觀他作為,從未對誰有過趕盡殺絕的時候,更多的時候是聯合,事實上他是有機會和實力的。”


    “是不簡單。”宋知縣長舒了口氣,對黃師爺道:“那就把他叫來問問看他的計策。”


    陸駿來到後,宋知縣故作求教狀,卻也不見陸駿有所傲慢,這才注意到,打一開始見到陸駿,此子一直是那種氣定神閑,沉穩優雅的神態。沒有少年得誌,更沒有輕佻浮躁,見了自己雖是執禮甚恭,卻不見半分緊張。


    這一仔細關注,才發現陸駿的不凡來,宋知縣倒是真想聽聽陸駿怎麽來解決這件事情。


    陸駿沉吟不語,宋知縣也不著急,良久才聽陸駿說道:“此法說簡單也簡單,就看老父母能否下定決心。”


    “子良快快說來。”宋知縣眼中閃過精光。


    “如今糧稅都是通過鄉紳們收取,鄉紳們的依仗也在於此……因為沒有實現策劃周全,現找人更換這些鄉紳也不太可能。”陸駿分析道:“為今之計隻有繞過這些鄉紳,直接從百姓手中收糧。”


    “談何容易!”宋知縣歎道:“子良不要賣關子,速速道來才是。”


    國朝定製,在家方圓五百裏之內不得為官,防的就是官員會依仗自家在當地的勢力進而做大。所以知縣想要有所作為,必須要依靠本地的鄉紳和胥吏才可,不然就要落得無人可用。


    這些官紳也是看到這一點,才敢如此和宋知縣硬著來,沒有他們,秋收都完不成!


    宋知縣也是看出來這點,看陸駿說的簡單輕巧,真要做起來卻甚難,不過陸駿不會如此無智,就催促說道:“而今本官是焦頭爛額,事情愈演愈烈,甚至今年的課稅都完不成。趁現在事情還沒到那一步,子良有何良方盡管拿出來。”


    “是。”陸駿見宋知縣再三催促,直接言道:“國朝當年有一條鞭法,為我大明中興打下基礎,後來國朝開海,外銀大量流入我大明,使得銀賤糧貴,複又開征糧稅……”


    “子良所言,可是效仿一條鞭者,直接讓百姓繳納銀兩即可?”宋知縣皺著眉頭問道:“此法方向雖然對了,但還是有幾個難點。”


    “其一,這糧價如何做算?其二,誰人負責征銀,而今遍尋新陽縣,無有為本官所用之人;其三,雖有銀兩,又如何去購得糧食應付朝廷賦稅?”


    宋知縣見陸駿沉默不語,接著說道:“現如今卻隻有一點難辦,該找誰人為我征銀?子良能為我解決這個問題即可!”


    “此法有解!”陸駿眼睛亮了起來說道:“學生思慮不周,其他兩點暫時無有妥善的法子,但這征銀一事卻已有腹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財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太白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太白豁並收藏大明財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