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誰都不會想到我們的用意。”周彥手拿一把折扇,身穿儒服,一副翩翩佳公子模樣,對著其他幾位家主略有些得以的說道。
“怕是除了你周良聿,包括我們都不知曉你的用意。”黃維年冷哼一聲道。
周彥之前隻是言道借此機會打壓糧價以此獲利,黃維年本也是同意的。隻是到了現在,情況卻沒有如黃維年的預計那般穩定在某一個價格,而是還有繼續下跌趨勢。
因為事先有言,此事由陸駿任由陸駿施為,黃維年縱然有反對的意見,但有施敏山壓著,他也是無法,所以聽到周彥的話,很是不爽。
周彥卻不以為意,他對黃維年深施一禮道:“非是不願告訴各位叔伯,實在是此事不可說……若是不信小侄,那各位叔伯均可退出,小侄現在就把銀錢退還。”
黃維年再次冷哼一聲,扭過頭去不再說話。
“非是不信良聿,而是大家均想知道具體的情形,現在糧價被我們壓得這麽低,相當於大家手裏的資產也在大量縮水,縱然我等可以理解,但其他人呢?他們要如何想?”
他們作為本地鄉紳,世家大族,手中田地加在一起超過縣裏田畝總和之半數,大部分人的身家性命都在田地身上。而糧食就是他們的資產,糧價高的時候,他們的資產就會膨脹,低的時候就會縮水,這是很簡單的市場規律。
所以起初大部分的打算則是趁這段時間拉低糧價,以便低價收糧,過後再把糧價抬高,這樣一進一出,起碼五成以上的利潤!
而拉低糧價也不是隨便給價格,大部分還是跟著市場走,以現在的年景,正常可以拉低一錢左右,最多不會超過兩錢銀子,不然再想拉升回來就很困難了。
這個道理在座的眾人都懂,相信周彥也不會不明白,然而今日他把糧價直接定在九錢銀子一石,卻是讓眾人煞是費解。
不合常理啊!
“就是如此,小侄才不願說出來的,畢竟人多口雜,而且是反其道而行,一不小心就漏了底,那麽就不靈了。”
“你是擔心我們口風不緊嘍?”黃維年麵色難看。
周彥不置可否,繼續說道:“想必大老爺馬上要坐不住了,以我的估計,他定會出手穩定糧價,不會任由糧價就這麽跌下去……”
“然後呢?”施敏山這才出口問道,剛剛他一直沉默不語,並未插入進來。
依他對周彥的了解,其人不是無的放矢之人,既然這麽做,定然有他的用意。
一輩子都在和人明爭暗鬥中度過,他施敏山沉得住氣!
更何況,施敏山有意讓周彥樹立起威信,若是此事能成,那周彥必然可以接替他,成為眾鄉紳的首領,這樣他才放心的退居二線。
和知縣七年一任類似,他們鄉紳也有首腦人物,隻是沒人來任命誰誰誰,也無任期限製,隻要大家服你,你就算是首領!
現在的鄉紳首領是他施敏山,但他已是年過六旬,早就想要卸任這首領的虛銜,但是後繼無人,他隻能繼續領導眾人和官府保持著平衡。
若無人領頭,那麽整個新陽縣的鄉紳就會群龍無首、一盤散沙,到時候官府對他們是予取予求,他們還反抗不得,甚至縣衙的那些胥吏也要趁機啃上他們兩口,這樣的情況在別的縣不是沒有!
如今周彥無論才幹、人品都能讓施敏山滿意,唯一不足的是他年紀還是太輕了,在一幫五十歲往上的老頭子中顯得很是礙眼,資曆不足成為周彥接任鄉紳首領的最大障礙。
這次宋知縣一手打破平衡的事態,雖然後麵宋知縣也有補償,默許他們收取罰款和低價收糧的行為,甚至主動提出來以銀子結算,就是為了方便他們行事。
然而這畢竟是宋知縣給的,而不是兩方坐下來商談的結果!如果他們沒有其他作為,那麽有了這次,接著就會有下次。官府將會一步步蠶食他們鄉紳的利益,那他們鄉紳將會漸漸失去和官府抗衡的資本,慢慢的成為一盤散沙。
這將會讓先輩們的心血毀於一旦!多少年來,新陽鄉紳也是從一盤散沙慢慢被聚集成能和官府叫板的存在,甚至縣衙的胥吏都被爭取在了他們一方。若是就此在他手上毀去,如何能甘心?
這次周彥有意借此機會行事,他也就樂得放手讓他施為,畢竟這是個難得的好機會。縣衙宋知縣打破官府和鄉紳的平衡,侵占他們鄉紳的利益。若是周彥有能力力挽狂瀾,救他們鄉紳於水火,那麽以後誰還會對周彥不服?
所以盡管施敏山內心也是充滿了不解,卻並沒有質問,還是那句話,他一輩子老江湖了,沉得住氣!
“然後賣糧!”周彥沒怎麽想就直接說道。
“你是說我們賣糧?”顧塍有些不可思議道。
“那還能有誰?不如此如何能把糧價真正壓低下來?”周彥沉聲說道。
顧塍皺著眉頭再次沉默,其他人也均是沉思不語,以現在周彥定下來的糧價如果賣掉,他們這幫人虧大發了。
正在此時,門外進來一位下人說道:“老爺,縣衙傳來消息,大老爺著人設立官糧鋪,定下糧價為一兩銀子一石!”
屋內眾人是齊齊一震,這宋知縣的反應好快,同時均看向周彥,看他是何反應。
周彥抬起頭來說道:“一兩銀子的價格,也在預計之中,既然如此我們就大量賣糧,同時讓糧鋪掛上新價格八錢一石收糧!”
“八錢?隻怕沒人會賣給我們,都該跑到官糧鋪去了。”盧俊義都能看得出來未來的情形。
“這是自然,但是這個匆匆成立起來的官糧鋪能有多少人手,能收多少糧食?要不要建倉存儲?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和時間?”周彥的幾個反問讓眾人啞口無言。
最後施敏山想著問道:“良聿的意思是……讓這個官糧鋪暫時癱瘓無用?”
“嗯,不止是暫時,以後也要這官糧鋪沒啥用處……大量的糧食蜂擁而入,加上有老百姓的糧食,不信官糧鋪能吃得下。等他們吃不消的時候,就可進行下一步動作了。”
“那若是縣尊發了狠,把糧食都吃下呢?”黃維年問道。
“第一,官糧鋪不可能把糧食全部吃下,他沒這個實力和財力。第二,若真是官糧鋪無所顧忌,吃下那麽多糧食,那對縣尊的彈劾也該有了!”
“彈劾?”眾人俱是不明白。
“你們想想,官糧鋪在市場價九錢的時候,他們一兩銀子吃進還好說是為了百姓……但越往後百姓的糧食越少,到那時候就是我們在賣糧食了……我把市場價定在七錢、六錢,甚至五錢,宋知縣若還敢吃進去,讓巡撫、知府怎麽想?”
“官商勾結……”眾人的心頭不由得浮出這幾個字來,同時倒吸了一口涼氣,好毒的計策!
難道周彥是這個打算不成?
“怕是除了你周良聿,包括我們都不知曉你的用意。”黃維年冷哼一聲道。
周彥之前隻是言道借此機會打壓糧價以此獲利,黃維年本也是同意的。隻是到了現在,情況卻沒有如黃維年的預計那般穩定在某一個價格,而是還有繼續下跌趨勢。
因為事先有言,此事由陸駿任由陸駿施為,黃維年縱然有反對的意見,但有施敏山壓著,他也是無法,所以聽到周彥的話,很是不爽。
周彥卻不以為意,他對黃維年深施一禮道:“非是不願告訴各位叔伯,實在是此事不可說……若是不信小侄,那各位叔伯均可退出,小侄現在就把銀錢退還。”
黃維年再次冷哼一聲,扭過頭去不再說話。
“非是不信良聿,而是大家均想知道具體的情形,現在糧價被我們壓得這麽低,相當於大家手裏的資產也在大量縮水,縱然我等可以理解,但其他人呢?他們要如何想?”
他們作為本地鄉紳,世家大族,手中田地加在一起超過縣裏田畝總和之半數,大部分人的身家性命都在田地身上。而糧食就是他們的資產,糧價高的時候,他們的資產就會膨脹,低的時候就會縮水,這是很簡單的市場規律。
所以起初大部分的打算則是趁這段時間拉低糧價,以便低價收糧,過後再把糧價抬高,這樣一進一出,起碼五成以上的利潤!
而拉低糧價也不是隨便給價格,大部分還是跟著市場走,以現在的年景,正常可以拉低一錢左右,最多不會超過兩錢銀子,不然再想拉升回來就很困難了。
這個道理在座的眾人都懂,相信周彥也不會不明白,然而今日他把糧價直接定在九錢銀子一石,卻是讓眾人煞是費解。
不合常理啊!
“就是如此,小侄才不願說出來的,畢竟人多口雜,而且是反其道而行,一不小心就漏了底,那麽就不靈了。”
“你是擔心我們口風不緊嘍?”黃維年麵色難看。
周彥不置可否,繼續說道:“想必大老爺馬上要坐不住了,以我的估計,他定會出手穩定糧價,不會任由糧價就這麽跌下去……”
“然後呢?”施敏山這才出口問道,剛剛他一直沉默不語,並未插入進來。
依他對周彥的了解,其人不是無的放矢之人,既然這麽做,定然有他的用意。
一輩子都在和人明爭暗鬥中度過,他施敏山沉得住氣!
更何況,施敏山有意讓周彥樹立起威信,若是此事能成,那周彥必然可以接替他,成為眾鄉紳的首領,這樣他才放心的退居二線。
和知縣七年一任類似,他們鄉紳也有首腦人物,隻是沒人來任命誰誰誰,也無任期限製,隻要大家服你,你就算是首領!
現在的鄉紳首領是他施敏山,但他已是年過六旬,早就想要卸任這首領的虛銜,但是後繼無人,他隻能繼續領導眾人和官府保持著平衡。
若無人領頭,那麽整個新陽縣的鄉紳就會群龍無首、一盤散沙,到時候官府對他們是予取予求,他們還反抗不得,甚至縣衙的那些胥吏也要趁機啃上他們兩口,這樣的情況在別的縣不是沒有!
如今周彥無論才幹、人品都能讓施敏山滿意,唯一不足的是他年紀還是太輕了,在一幫五十歲往上的老頭子中顯得很是礙眼,資曆不足成為周彥接任鄉紳首領的最大障礙。
這次宋知縣一手打破平衡的事態,雖然後麵宋知縣也有補償,默許他們收取罰款和低價收糧的行為,甚至主動提出來以銀子結算,就是為了方便他們行事。
然而這畢竟是宋知縣給的,而不是兩方坐下來商談的結果!如果他們沒有其他作為,那麽有了這次,接著就會有下次。官府將會一步步蠶食他們鄉紳的利益,那他們鄉紳將會漸漸失去和官府抗衡的資本,慢慢的成為一盤散沙。
這將會讓先輩們的心血毀於一旦!多少年來,新陽鄉紳也是從一盤散沙慢慢被聚集成能和官府叫板的存在,甚至縣衙的胥吏都被爭取在了他們一方。若是就此在他手上毀去,如何能甘心?
這次周彥有意借此機會行事,他也就樂得放手讓他施為,畢竟這是個難得的好機會。縣衙宋知縣打破官府和鄉紳的平衡,侵占他們鄉紳的利益。若是周彥有能力力挽狂瀾,救他們鄉紳於水火,那麽以後誰還會對周彥不服?
所以盡管施敏山內心也是充滿了不解,卻並沒有質問,還是那句話,他一輩子老江湖了,沉得住氣!
“然後賣糧!”周彥沒怎麽想就直接說道。
“你是說我們賣糧?”顧塍有些不可思議道。
“那還能有誰?不如此如何能把糧價真正壓低下來?”周彥沉聲說道。
顧塍皺著眉頭再次沉默,其他人也均是沉思不語,以現在周彥定下來的糧價如果賣掉,他們這幫人虧大發了。
正在此時,門外進來一位下人說道:“老爺,縣衙傳來消息,大老爺著人設立官糧鋪,定下糧價為一兩銀子一石!”
屋內眾人是齊齊一震,這宋知縣的反應好快,同時均看向周彥,看他是何反應。
周彥抬起頭來說道:“一兩銀子的價格,也在預計之中,既然如此我們就大量賣糧,同時讓糧鋪掛上新價格八錢一石收糧!”
“八錢?隻怕沒人會賣給我們,都該跑到官糧鋪去了。”盧俊義都能看得出來未來的情形。
“這是自然,但是這個匆匆成立起來的官糧鋪能有多少人手,能收多少糧食?要不要建倉存儲?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和時間?”周彥的幾個反問讓眾人啞口無言。
最後施敏山想著問道:“良聿的意思是……讓這個官糧鋪暫時癱瘓無用?”
“嗯,不止是暫時,以後也要這官糧鋪沒啥用處……大量的糧食蜂擁而入,加上有老百姓的糧食,不信官糧鋪能吃得下。等他們吃不消的時候,就可進行下一步動作了。”
“那若是縣尊發了狠,把糧食都吃下呢?”黃維年問道。
“第一,官糧鋪不可能把糧食全部吃下,他沒這個實力和財力。第二,若真是官糧鋪無所顧忌,吃下那麽多糧食,那對縣尊的彈劾也該有了!”
“彈劾?”眾人俱是不明白。
“你們想想,官糧鋪在市場價九錢的時候,他們一兩銀子吃進還好說是為了百姓……但越往後百姓的糧食越少,到那時候就是我們在賣糧食了……我把市場價定在七錢、六錢,甚至五錢,宋知縣若還敢吃進去,讓巡撫、知府怎麽想?”
“官商勾結……”眾人的心頭不由得浮出這幾個字來,同時倒吸了一口涼氣,好毒的計策!
難道周彥是這個打算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