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丸大汗也知道不戰而逃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但是烏丸大王寧願丟麵子,也不願意跟馬秋為敵。


    馬秋的名聲的積攢,不是kao他武藝有多高強,也不是kao他指揮有多麽優秀,而是kao著“凶狠”兩個字。當年在烏孫大草原上的時候,馬秋騎兵所過之處是一條性命也沒有留下,哪怕是老弱婦孺,即便是嗷嗷待哺的嬰兒,也逃不出馬秋的手掌。


    在大草原上,生存條件惡劣,人口數量不足,所以一般情況下攻破了一個部落,還是會將女人和車輪以下的孩子留下來,作為奴隸,像是馬秋這樣雞犬不留的,從來沒有過,而且馬秋的戰法是典型的不死不休,用了好幾年時間,硬生生的將烏孫打的遷徙出西域。這種人比馬賊還可惡,草原上任何民族都不想得罪。


    烏孫大汗非常明白,自己要是得罪了馬秋。他日馬秋像對付烏孫人那樣對付自己,烏丸人可就遭殃了。被馬秋死死咬住的話,唯有遷徙一條道路。可是烏丸人根本沒地方可逃。遼西大草原東麵有長白山的阻擋,西麵則是鮮卑人的地盤,烏丸人又得罪不起,而北方則是寒冷的西伯利亞大平原,那個冰天雪地的地方,烏丸人根本無法生存。


    所以當得知來的是馬秋的時候,烏丸大汗很明智的選擇了撤退,不要去招惹馬秋。


    魏延聲東擊西的計策非常成功,南線魏延多張旗幟,佯攻圍塹,果然吸引了鄧艾的注意力,同時鄧艾也以為遼西草原有烏丸大汗協助,肯定不會有差錯,所以將戰略重心都放到了遼河。


    另一麵在馬秋騎兵的掩護下,漢軍走草原,突襲襄平城。


    幾日後。


    襄平城內的公孫淵終於得到了消息,漢軍由北方而來,距離襄平隻剩下兩日路程。


    公孫淵大驚失色,急忙派人招前線鄧艾回師襄平。


    遼河鄧艾軍營。


    “想不到!想不到啊!堂堂一個烏丸大汗,連馬秋的麵都沒見到,就跑了!說什麽烏丸族人上的都是勇士,都是硬漢子,我呸!懦夫一個!”鄧艾臉已經被怒氣漲的通紅,同時不斷地破口大罵。


    “將軍,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想不到那烏丸大汗如此不堪。不過如今漢軍突襲襄平,咱們是不是應該馬上回軍襄平?”旁邊卑衍開口問。


    “當然得回去了,襄平若是丟了,我等在此激戰也就沒了意義。卑衍,你立刻去整頓兵馬,咱們馬上回軍。”鄧艾說話的同時,臉色盡是不舍。


    遼河附近的圍塹,鄧艾是苦心經營建造了很久才建成,原本鄧艾計劃當中,遼河是低檔漢軍最佳的防線,隻要阻止漢軍渡河,那麽等到時間一長漢軍糧草不足,必然會自己退兵。


    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鄧艾萬萬沒有想到,會在烏丸大汗那邊出岔子。如今這遼河圍塹也就白費了,鄧艾一旦撤軍,漢軍便可以馬上渡河,遼東也失去了一條最佳的防線。


    ……


    鄧艾被迫放棄遼河沿岸陣地,撤回襄平。隨後漢軍其餘人馬立刻渡過遼河,接著趁勢進軍襄平城,與先前走草原的人馬會師。


    襄平城是遼東最大的城池。自公孫度時代開始,經曆了公孫康,公孫恭,再到現在的公孫淵,四代人的經營讓襄平的規模變得非常龐大。而之前由於遼東常被烏丸人和高句麗人所侵略,所以襄平城的城牆也是特意做的非常高大堅固。


    魏延也知道,想要攻下襄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魏延也沒有指望馬秋一路騎兵能夠攻下襄平,隻要是能逼迫鄧艾撤軍,魏延的戰略目的也就達到了。如今鄧艾果然撤軍,那突襲小分隊也就沒有必要去攻打襄平,而是選擇堵截鄧艾回援的軍隊。


    漢軍在回首山安營紮寨,阻截鄧艾援軍。鄧艾回援心切,無心戀戰,三戰三敗,損失了些許兵力,不過還是成功的破掉了漢軍的堵截,回到了襄平城。


    之後,漢軍回師回首山,緊接著魏延指揮大軍,開始進逼襄平。


    也許是好事多磨,就在魏延準備開始包圍襄平的時候,遼東下雨了。


    這個季節本來就是一個多雨的季節,老天爺像是發了瘋似的,連降大雨,數日未停,也因為這樣,遼東河水暴漲,距離河岸緊緊有幾尺之遙。


    這對於魏延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遼水暴漲,而且距離平地緊緊有數尺而已,若是大雨繼續下下去的話,河水可就會沒過河床,衝進遼東大地,而那時候,魏延大軍首當其衝,昔日水淹三軍的場景就有可能再次發生。


    ……


    襄平城內。


    望著天上緩緩落下的雨點,鄧艾不由得暢談一口氣:“可惜,真是太可惜了!這天氣,若是能夠早在遼河上遊建壩蓄水的話,定能水淹魏延,那時候,魏延幾十萬大軍便會灰飛湮滅!”


    卑衍急忙上前安慰道:“將軍,莫要著急,你看這雨水還在下,聽說現在河水距離河岸隻有幾尺而已,說不定今夜雨水大一點,也就衝破了河床,那時候一樣能水淹魏延大軍!”


    “一夜大雨?我倒是希望如此!可惜的是,我不會作法求雨,若是能夠像諸葛孔明借東風一般。借來一場大雨,那該多好。”鄧艾仰望天空,開口說道。


    相比起襄平城內,此時回首山的魏延大營,確是爭成了一片,大家都在討論,是繼續進攻,還是現行撤退到安全地方,等到雨水過後再做打算。


    首先提出撤軍的是郭淮,郭淮以為現在遼河大堤隨時可能崩潰,一旦遼河大堤崩潰。回首山上的漢軍定然會受到很大的打擊,雖然回首山地勢要比平地高一些,但是確實被大水圍困在山上,情況就會變得非常不利,鄧艾再配合大水出擊的話,漢軍必敗,所以郭淮主張撤軍。


    郭淮領兵向來穩重,主張撤軍也是情理之中。可是魏延偏偏是一個賭性極大的人,魏延覺得若是撤軍,等到他日再進攻的話,又要麵對遼河圍塹,而且若是過幾個月再來的話,可就倒了冬季了,遼東的冬天寒冷無比,漢軍人馬未必能夠適應的了。


    另外如今大軍已經到了襄平跟前,形成了對襄平的壓製,撤軍可就虧大了。像魏延這種投機份子,又怎麽會放掉這種大好的形勢,所以魏延寧願冒著被水淹的危險,也要繼續呆在遼東。


    不過漢軍卻不敢下回首山,回首山畢竟是高處,大水來了這裏還是個很安全的地方,還能夠安身立命,若是下了回首山到了地勢相對低窪的地方,大水突至的話,大軍可就要被衝的一幹二淨了。


    魏延身為主帥,力排眾議決定,大軍繼續留在回首山,保持對襄平城的壓製。


    魏延是在賭,賭大雨很快會停下來,也許老天爺是獎勵魏延的這種執著,讓魏延贏了這一次,大雨斷斷續續的下了一個月,就在河水馬上要漫過河床的時候,大雨終於停了。隨後遼河河水以很快的速度退去,漢軍轉危為安,此時已經是七月中旬了。


    安全以後。魏延馬上下令進兵,漢軍完成了對襄平城的包圍。


    魏延的攻城經驗非常充足,在圍城以後,馬上開始起土山、挖地道、造耬車、勾梯等攻城武器,開始以箭矢和投石車等遠程武器,晝夜攻城,開始消耗城內的兵力。


    三國時代的東北遠不像現在這樣富裕,寒冷的氣候加上底下的生產力,使得遼東的糧食產量極低,在加上眼看快到了秋收時節,上年的糧食這時候已經剩下不多。襄平城被圍,又得不到新糧的補充,很快的襄平城內糧食就出現了短缺。而魏延則開始大大咧咧的收割襄平的附近的糧食來補充軍糧。


    八月中旬。


    平日這個時候早已經完成了秋收,新糧食都已經運到了襄平,但是今年,由於外麵魏延大軍的圍困,公孫淵連糧食的影子都沒見到。


    公孫淵的府邸建立的氣勢輝煌,雖然占地麵積不如皇宮,但是裏麵的擺設布局,乃是所用的材料,絲毫也不差於皇宮。


    此時公孫淵確實愁眉苦臉,眼看著糧草將盡,公孫淵是絲毫沒有辦法。


    與大漢控製著好幾個州比起來,遼東的戰爭潛力,實在是太差了!鄧艾領兵的本事雖然很強,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狹小的地域和稀少的糧食產量,也決定了遼東軍必然無法進行長時間的消耗戰。


    終於,公孫淵決定投降漢軍。


    公孫淵派出了王建、柳甫二人為使節,表示願意麵縛歸降,而這回,魏延反而犯難了。


    公孫淵此人野心極大,是一頭養不熟的狼。這樣的人,魏延還真的不敢輕易收降。若將今天魏延收降了公孫淵,日後公孫淵再反,連累著魏延都會有一個視察之罪。


    可是若是不接納公孫淵的歸降,漢軍還要花費大量的士兵來強攻襄平,算起來有些得不償失。


    魏延猶豫的同時,城內鄧艾也開始猶豫起來。


    這襄平城內,人人皆可降,唯獨鄧艾是不敢投降,自從當年阿鬥闖汝南的時候,鄧艾就與阿鬥結下了仇,一晃過去二十年,這仇恨非但沒有解開,反而更大了幾分,所以鄧艾根本不敢投降。


    公孫淵要降了,擺在鄧艾麵前的有兩條路,一是突圍,二便是幹掉公孫淵,繼續拚命抵抗。


    ————————


    今天更新送上,如無意外,明天就會結束遼東的劇情,而後馬上開始最後一戰了。


    饞蟲新書《重生方寸山》衝榜中,大家有推薦,麻煩過去投一下,還沒收藏的請幫忙收藏一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傳說中的饞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傳說中的饞蟲並收藏阿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