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經剛一喊完,還沒等看清長什麽模樣,那人迅速轉身,“嗖”一下子又沒影兒了……


    曲經、吳存千和田玉來三人大眼瞪小眼,誰也不知道這人到底什麽目的,看他又很快消失,還以為是慕名而來的“初醒樂隊”粉絲,就沒有往心裏去。


    趁著竇維、莫子石和“初醒樂隊”五人組在台上連奏帶談,曲經、田玉來和吳存千也在台下聊了聊後麵的事——田玉來和吳存千的對於搞錄音棚的初衷很簡單,就是個排練的地方,當然如果能圍攏更多的音樂人就更好了。不過曲經卻不這麽看,他腦子裏出現的是一條圍繞音樂的產業鏈……


    竇維、莫子石和林子他們看起來相談甚歡,甚至有惺惺相惜之意。林子他們初始還有些拘謹,但聊到後麵都是手舞足蹈、神采飛揚。難得的是竇維從頭到尾都沒有顯現出大神的那種高高在上,七個人像是天真無邪的孩子,拋開了所有身份、地位等外在的一切,像是單純的聊理想……


    等吳存千帶著竇維和莫子石一走,曲經就跟林子他們說了要搞個錄音棚的好消息,哪知道林子帶給他的消息更加震撼——莫子石老家就在大涼山,所以這次采風,竇維和莫子石也將會同行……


    我內個鬼鬼!


    這是要火?


    一返回園區,曲經就開始和李衛國等人籌劃即將進行的“大涼山采風”:行程和時間不用他們考慮,一切都由林子等人自定。活動小組裏的馮喆和劉鑫將會同行,除了充當“人肉提款機”外,最主要的是肩負隨拍和視頻回傳的艱巨使命。


    讓曲經沒有想到的是,“大涼山采風”是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竇維和莫子石回到北京後很快又給林子他們打了電話,轉天就奔了四川。


    他們前腳剛走,網上就冒出來一篇文章,而且標題無比驚悚——“竇維已死。”


    文章翔實的追憶了從上世紀90年代起竇維帶來的震撼和感觸,比如提及了竇維的搖滾時代、風波時代以及最終回歸音樂本然的時代,從不同時期的音樂風格和竇維的心理曆程鋪陳開來,還佐以看似真實的獨家爆料,讓人感覺整篇文章並不是在說竇維,而是說一個時代的音樂情懷。


    反正曲經看的有些感動,但文章的後半部分卻筆風一轉,開始對竇維大加聲討,說他江郎才盡,說他近年搞的音樂徒有其形,完全變成了假托於尋找音樂本源的夢囈而不知所雲……


    文章的的結尾是作者的批判,不僅怒斥了竇維新組建樂隊即興演奏的形式,還說竇維越來越不思進取,竟然已經淪落到與業餘樂隊為伍的地步,並且還配了竇維與“初醒樂隊”幾名成員聊天的照片……


    曲經看完之後心裏就是一陣臥槽,這作者顯然就是那天偷拍的貨啊!最讓他感覺奇怪的是整篇文章顯得非常斷裂——前麵寫的挺好,後麵寫的也不錯,但就是前後顯得非常突兀,就好像本來想描寫對一個人的崇敬,但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去批判似的……


    這篇文章開始並沒有多少人點擊,但不知怎麽後來竟出現在微信的朋友圈裏,而且一下午的時間便遭到了瘋轉,到第二天的時候,已經在網上形成了熱議——不少先前有關竇維的文章都被扒了出來,知乎、天涯上的帖子不斷跟帖評議。


    “這怎麽看起來倒像是故意炒作似的?”曲經奇怪的對李衛國道,他是真搞不懂這篇文章作者的用意,要麽誇要麽貶,這樣首尾兩端的算幾個意思?故意引發人們談論的興趣?


    “管他想幹什麽呢,反正已經形成了話題效應,我們就順水推舟唄”,李衛國倒想的挺開,還唯恐事情鬧的不大,********想著怎麽在這件事情上推波助瀾。


    曲經跟吳存千就這個問題溝通了一下,吳存千也啼笑皆非,排除了這件事是曲經他們故意操作後,也拿不定主意,為此還特意給問詢竇維應該怎麽處理,結果正采風采的嗨皮的竇維發回條消息:竇維已死,有事燒紙……


    想來想去,曲經和李衛國決定要正視這個話題,麵對一些人對於“初醒樂隊”到底是誰的疑問,如實的做了回複,並且截取了活動當天的視頻片段。


    結果就是“初醒樂隊”的視頻片段也跟著火了,跟那篇文章一起遭到了瘋狂轉發。李衛國又在園區的公眾號上開辟了一個“初醒樂隊”的專欄,陸續上傳了活動當天的視頻節選——結果就是關注人數從3000左右迅速擴增到了16000多……


    等李衛國把馮喆從四川傳回來的采風視頻掛在微信平台上後,一下午的時間,粉絲又增加了4000多——反正曲經是有點兒看不懂了,本來是件挺操蛋的事兒,結果還成好事兒了!


    馮喆發回來的視頻拍攝地是在中國的“石榴之鄉”會理,因為此次采風純屬私人行為,並沒有受到當地文化館等機構的誠摯接待,這也讓林子他們得以跟最普通的當地居民打成一片:視頻裏有當地居民唱的《唱歌要唱丁對丁》、《使牛號子》、《柳樹台》等原生態民歌,生活氣息十分濃鬱,還有高亢的會理彝家號角以及他們跟當地人手拉手跳蹢腳舞……


    最好玩的是他們輪番被當地人“篩糠”的景象:七八個彝人抱頭的抱頭,扯手的扯手,拉腿的拉腿,把他們擺成五馬分屍的造型,隨後像搖篩子一樣篩起來。


    劉鑫在錄製這段視頻時客串了解說,“篩糠”是當地彝人的民間習俗,取越篩越健康之意,每逢節日或親朋好友來臨,彝人就會用這種形式來表達祝福——是不是越篩越健康不知道,反正視頻裏竇維的眼鏡是被篩掉了……


    這段采風視頻傳到平台後,很快遭到了瘋狂點擊,兩個小時的時間點擊量就破了4萬,很多人評論說拍攝的風格非常平時,一點兒不像很多節目那樣照本宣科,而且看起來沒有任何既定劇本,完全是興之所至的純天然拍攝……


    這也讓曲經看完評論忍不住直樂:可不是純天然麽,連個攝像機都沒有,用的都是手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創業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二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二趕並收藏創業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