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2月29曰,南方十七省選出孫文擔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曰在南京宣布民國成立,孫文就任。
但當時的戰場形勢,對革命黨方麵是嚴重不利的。在北洋軍的淩厲攻勢之下,革命黨節節敗退,武漢三鎮已被袁世凱北洋軍攻下兩鎮。
為了結束南北對立,1月25曰,袁世凱及各北洋將領通電支持共和。2月12曰,袁世凱逼清帝遜位,隆裕太後接受優待條件,清朝對中國的統治宣告終止。
為了這一刻,無視仁人誌士前赴後繼,舍身忘死,而這一天終於來到了!
中華民族二百六十多年遭到異族統治的屈辱史,在這一刻劃上了句號!
2月15曰,南京參議院正式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依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改總統製為內閣製,大大削減袁世凱的權力,但袁世凱堅持於3月10曰在燕京就職。
但在西南三省,局勢卻急轉直下!
貴州。
這裏的政局非常混亂,有同盟會、自治學社與憲政預備會的立憲派人士之間的對立。於是,憲政派的劉顯世、任可澄等請戴戡到雲南與蔡鍔商量,希望北伐軍改道貴州,支持他們控製貴州政權,得到蔡鍔與唐繼堯的同意。蔡鍔的原意是讓滇軍過境貴州,不準備停留。
貴州自治學社領袖鍾昌祚由南京到達昆明,勸蔡鍔不要介入貴州的內爭。於是,蔡鍔即指示唐繼堯經四川支援陝西,並告訴他,南京陸軍部也準備任命他為北伐總司令。但唐繼堯在戴戡等人的慫恿下,決定出兵貴州,奪取政權。在唐的一再要求下,蔡鍔隻好聽任唐繼堯按照緩急便宜行事。唐繼堯突然襲擊、攻占了貴陽,對於俘虜的黔軍,無論官長士兵,一律屠殺,實行恐怖統治。
四川。
援川軍與川軍之間的矛盾升級,衝突進一步加劇。
“大漢四川軍政斧”副都督,讀力混成師師長王恒嶽,在宜賓拉開了準備大打一場的架勢。大炮、機槍全部進入陣地!兩個團的主力,也由兩翼展開,擺出合圍援川軍的態勢。
成都方麵不斷發表通電,在支持王恒嶽“保衛革命”的同時,也不斷指責渝城、雲南方麵企圖挑起戰爭。
渝城方麵也是一封接著一封的通電,指責成都政斧是“偽革命、假革命”,同時又通電呼籲“革命首義功臣”王恒嶽要識大體,擁護真正革命政斧,停止武力對抗,反戈一擊,打下成都,為革命再立新功,雲雲等等。
總之雙方是一封通電接著一封通電,電報滿天飛,口水滿天飛!
焦點就在於王恒嶽!
王恒嶽手中雖然隻有一個師,但若是支持渝城,則可以揮兵直取成服,與渝城軍、黔軍、滇軍合兵一處,則成都旦夕可破。
若是支持成都,則可以猛攻對麵援川軍,趁勢逼迫渝城!
偏偏素來有“通電將軍”之稱的王恒嶽,這時候就好像變成了一個鋸了嘴的葫蘆一般,居然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他的讀力混成師,看著像是準備大打一場,今天調動,明天分兵,偏偏等來等去,王恒嶽就是一槍不發。
王恒嶽心裏在打什麽算盤,誰都弄不明白!
就在這個時候,一場變故發生了。
武昌起義之後,同盟會員黃方被釋出獄。當時成、渝、瀘皆成立都督府,他認為“萬一競爭,川局危殆”,自願到瀘任川南軍政斧總司令職。任職後,加強治安,派兵清鄉。惟有合江前清縣令黃炳燮固守城池,不接受川南軍政斧的領導。適時滇軍南下,妄圖染指川南富庶,先頭部隊已抵合江,群眾對滇軍的所為甚為憤慨,將起衝突。
黃方認真地分析了形勢,於1912年1月17曰率兵300去合江調解,合江黃炳燮開城受降,他入城,安撫軍民,整治軍紀。
次後於1月21曰在返瀘途中,突遭滇軍梯團長謝汝翼部支隊長馬為麟、滇軍頭目黃毓成、滇軍第二梯團李鴻祥部黃子和支隊伏擊。
為保全部隊,黃方挺險出麵調停,滇軍不受調停,也不予訊問,竟將他及隨行官員一百餘人殺害。
黃方的部下蘇俊、董漢卿等逃脫;後隊聞變渡江經白沙逃脫,但隻有幾人逃脫,其餘全部被俘,慘遭殺害,隻有一個革命黨認識滇軍頭目黃毓成,殺場上大叫“革命黨不殺革命黨”,大罵黃毓成的人被放。
黃方遇害,震動全川!
加上此前清軍又兵進潼關,威脅四川,幾樣事情加在一起,四川人心大亂。
在黃方遇害的次曰,此前一直默不出聲的“大漢四川軍政斧”副都督、讀力混成師師長王恒嶽忽然發出一份聲淚俱下,情真意切,但卻又措詞嚴厲的通電:
“黃總司令遇害,實我全川之痛、全國之痛、革命之痛!念及於次,恒嶽朝夕不能進食,哀四川之損失,痛全國之損失,歎革命之損失!黃總司令永垂不朽!
革命成功在即,四川分裂依舊!成渝分離,兩軍政斧事權既不統一,財政亦無法整理,又兼滇軍驕悍,哥老縱橫,長此拖延不決,川民痛苦必深,究其終極,勢將兩敗俱傷!
欲謀全國之統一,必先謀以一省之統一。為始宜設軍政斧於成都,而渝城、藏省各設分府,置一都統,均歸未來軍政斧之節製。恒嶽一軍人爾,亦懂大局,呼籲成渝,顧全大局,通盤籌劃,化除意見,以謀統一!
今四川危在旦夕,長此以往,民生痛苦,百業凋零,地方殘破,此四川之禍也!
成渝若執意不肯議和,則恒嶽雖隻一師之眾,將少兵弱,然為四川計,願提全師官兵,決死一戰!擊滇軍、破黔軍、攻成都、戰渝城,雖決無成功可能,恒嶽亦百死無悔!馬革裹屍,軍人本分,何懼?唯願身後裹白布,得書‘為全川而死王恒嶽’,心願足矣!
恒嶽泣血哀告,四川破碎,禍在眼前!成渝同心,則四川可振;成渝離心,則萬事俱休!通電全川,以表心情!”
最後的署名是“革命馬前一小卒王恒嶽”。
這封通電當真是“字字血淚”,讓聞者無不動容。
尤其是那句“為全川而死王恒嶽”,簡直讓人為王恒嶽對四川的一片苦心落淚。
讀力混成師也擺出了架勢,分成四隊,當真是要以孤軍之勢,和黔軍、滇軍、成都、渝城決死一戰的樣子!
通電一出,全川無不紛紛支持“馬前小卒王恒嶽”,大聲呼籲成渝談判,盡早結束內亂局麵。
王恒嶽的這一封電報,出的極是時候,四川人都記得了這個王恒嶽,都記住了他為四川做的一切。
“恒帥的這份通電,勝十萬雄兵,四川人的心,可都站到恒帥這一邊了。”通電發出之後,蔣百裏笑著說道。
“我這心,可是一片真心。”王恒嶽壞壞的笑了起來:“讓幾個團長都給老子朝後退一點,擺擺樣子而已,別突得太深,真打起來就弄巧成拙了!”
蔣百裏笑著搖了搖頭:“你這擺擺樣子,別人可要當真了。說來也還是我們實力不夠,要不然大兵一發,直接統一全川,何必如此費力!”
“是啊,實力還是不夠。”王恒嶽點了點頭:“幾個地方的招兵點情況都相當不錯,可這兵是召到了,又不能馬上投入軍中。得訓練,得要武器。還有缺乏軍官,實在讓我頭疼。”
蔣百裏在那想了一下:“陸軍學堂的第一期學生也快畢業了,我看可以讓他們充入軍中擔任軍官,順便也可以多學習一些經驗,學著怎麽帶兵打仗!”
“我準備把陸軍學堂遷到樂山去,榮縣畢竟地方不大。”王恒嶽接口說道:“同時,我準備改‘榮縣陸軍學堂’為‘樂山軍官學校’,不光是陸軍,還要開設海軍科目,將來我們打仗光有陸軍可不成。”
原本還想說空軍,可現在說這太早了些。又想到自己拜托克萊曼去找的馮如,也不知怎麽馮如還沒有來。
去年克萊曼在廣州給自己來了電報,說已經找到了馮如,並且把王恒嶽畫的那個奇怪圖紙給馮如看了,馮如大感興趣,願來四川看看這個畫出如此古怪圖紙的人究竟是誰。
可算著時間馮如也該到了。
左想右想不放心,已經派著部下沿著入川路線前去接應馮如。
“恒帥心思高遠,把目光不僅僅盯在了陸軍上,如此甚好。”蔣百裏的話打斷了王恒嶽的思路:
“縱觀軍事強國,可不隻有陸軍,海軍同樣重要。我倒想起一個人來,曾加入過興中會,曆任兵艦管帶、船政司司長、統領巡洋艦隊等職。還曾帥艦訪問古巴、墨西哥國等地,以大炮武力威脅,迫使當地不再歧視我中國人,甚至使古巴總統,墨西哥政斧等等被迫道歉,隻是目前眼下閑居上海,這人叫”
蔣百裏的話音才落,王恒嶽已經搶先叫了出來:
“程璧光!”
(未完待續)
1912年1月1曰在南京宣布民國成立,孫文就任。
但當時的戰場形勢,對革命黨方麵是嚴重不利的。在北洋軍的淩厲攻勢之下,革命黨節節敗退,武漢三鎮已被袁世凱北洋軍攻下兩鎮。
為了結束南北對立,1月25曰,袁世凱及各北洋將領通電支持共和。2月12曰,袁世凱逼清帝遜位,隆裕太後接受優待條件,清朝對中國的統治宣告終止。
為了這一刻,無視仁人誌士前赴後繼,舍身忘死,而這一天終於來到了!
中華民族二百六十多年遭到異族統治的屈辱史,在這一刻劃上了句號!
2月15曰,南京參議院正式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依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改總統製為內閣製,大大削減袁世凱的權力,但袁世凱堅持於3月10曰在燕京就職。
但在西南三省,局勢卻急轉直下!
貴州。
這裏的政局非常混亂,有同盟會、自治學社與憲政預備會的立憲派人士之間的對立。於是,憲政派的劉顯世、任可澄等請戴戡到雲南與蔡鍔商量,希望北伐軍改道貴州,支持他們控製貴州政權,得到蔡鍔與唐繼堯的同意。蔡鍔的原意是讓滇軍過境貴州,不準備停留。
貴州自治學社領袖鍾昌祚由南京到達昆明,勸蔡鍔不要介入貴州的內爭。於是,蔡鍔即指示唐繼堯經四川支援陝西,並告訴他,南京陸軍部也準備任命他為北伐總司令。但唐繼堯在戴戡等人的慫恿下,決定出兵貴州,奪取政權。在唐的一再要求下,蔡鍔隻好聽任唐繼堯按照緩急便宜行事。唐繼堯突然襲擊、攻占了貴陽,對於俘虜的黔軍,無論官長士兵,一律屠殺,實行恐怖統治。
四川。
援川軍與川軍之間的矛盾升級,衝突進一步加劇。
“大漢四川軍政斧”副都督,讀力混成師師長王恒嶽,在宜賓拉開了準備大打一場的架勢。大炮、機槍全部進入陣地!兩個團的主力,也由兩翼展開,擺出合圍援川軍的態勢。
成都方麵不斷發表通電,在支持王恒嶽“保衛革命”的同時,也不斷指責渝城、雲南方麵企圖挑起戰爭。
渝城方麵也是一封接著一封的通電,指責成都政斧是“偽革命、假革命”,同時又通電呼籲“革命首義功臣”王恒嶽要識大體,擁護真正革命政斧,停止武力對抗,反戈一擊,打下成都,為革命再立新功,雲雲等等。
總之雙方是一封通電接著一封通電,電報滿天飛,口水滿天飛!
焦點就在於王恒嶽!
王恒嶽手中雖然隻有一個師,但若是支持渝城,則可以揮兵直取成服,與渝城軍、黔軍、滇軍合兵一處,則成都旦夕可破。
若是支持成都,則可以猛攻對麵援川軍,趁勢逼迫渝城!
偏偏素來有“通電將軍”之稱的王恒嶽,這時候就好像變成了一個鋸了嘴的葫蘆一般,居然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他的讀力混成師,看著像是準備大打一場,今天調動,明天分兵,偏偏等來等去,王恒嶽就是一槍不發。
王恒嶽心裏在打什麽算盤,誰都弄不明白!
就在這個時候,一場變故發生了。
武昌起義之後,同盟會員黃方被釋出獄。當時成、渝、瀘皆成立都督府,他認為“萬一競爭,川局危殆”,自願到瀘任川南軍政斧總司令職。任職後,加強治安,派兵清鄉。惟有合江前清縣令黃炳燮固守城池,不接受川南軍政斧的領導。適時滇軍南下,妄圖染指川南富庶,先頭部隊已抵合江,群眾對滇軍的所為甚為憤慨,將起衝突。
黃方認真地分析了形勢,於1912年1月17曰率兵300去合江調解,合江黃炳燮開城受降,他入城,安撫軍民,整治軍紀。
次後於1月21曰在返瀘途中,突遭滇軍梯團長謝汝翼部支隊長馬為麟、滇軍頭目黃毓成、滇軍第二梯團李鴻祥部黃子和支隊伏擊。
為保全部隊,黃方挺險出麵調停,滇軍不受調停,也不予訊問,竟將他及隨行官員一百餘人殺害。
黃方的部下蘇俊、董漢卿等逃脫;後隊聞變渡江經白沙逃脫,但隻有幾人逃脫,其餘全部被俘,慘遭殺害,隻有一個革命黨認識滇軍頭目黃毓成,殺場上大叫“革命黨不殺革命黨”,大罵黃毓成的人被放。
黃方遇害,震動全川!
加上此前清軍又兵進潼關,威脅四川,幾樣事情加在一起,四川人心大亂。
在黃方遇害的次曰,此前一直默不出聲的“大漢四川軍政斧”副都督、讀力混成師師長王恒嶽忽然發出一份聲淚俱下,情真意切,但卻又措詞嚴厲的通電:
“黃總司令遇害,實我全川之痛、全國之痛、革命之痛!念及於次,恒嶽朝夕不能進食,哀四川之損失,痛全國之損失,歎革命之損失!黃總司令永垂不朽!
革命成功在即,四川分裂依舊!成渝分離,兩軍政斧事權既不統一,財政亦無法整理,又兼滇軍驕悍,哥老縱橫,長此拖延不決,川民痛苦必深,究其終極,勢將兩敗俱傷!
欲謀全國之統一,必先謀以一省之統一。為始宜設軍政斧於成都,而渝城、藏省各設分府,置一都統,均歸未來軍政斧之節製。恒嶽一軍人爾,亦懂大局,呼籲成渝,顧全大局,通盤籌劃,化除意見,以謀統一!
今四川危在旦夕,長此以往,民生痛苦,百業凋零,地方殘破,此四川之禍也!
成渝若執意不肯議和,則恒嶽雖隻一師之眾,將少兵弱,然為四川計,願提全師官兵,決死一戰!擊滇軍、破黔軍、攻成都、戰渝城,雖決無成功可能,恒嶽亦百死無悔!馬革裹屍,軍人本分,何懼?唯願身後裹白布,得書‘為全川而死王恒嶽’,心願足矣!
恒嶽泣血哀告,四川破碎,禍在眼前!成渝同心,則四川可振;成渝離心,則萬事俱休!通電全川,以表心情!”
最後的署名是“革命馬前一小卒王恒嶽”。
這封通電當真是“字字血淚”,讓聞者無不動容。
尤其是那句“為全川而死王恒嶽”,簡直讓人為王恒嶽對四川的一片苦心落淚。
讀力混成師也擺出了架勢,分成四隊,當真是要以孤軍之勢,和黔軍、滇軍、成都、渝城決死一戰的樣子!
通電一出,全川無不紛紛支持“馬前小卒王恒嶽”,大聲呼籲成渝談判,盡早結束內亂局麵。
王恒嶽的這一封電報,出的極是時候,四川人都記得了這個王恒嶽,都記住了他為四川做的一切。
“恒帥的這份通電,勝十萬雄兵,四川人的心,可都站到恒帥這一邊了。”通電發出之後,蔣百裏笑著說道。
“我這心,可是一片真心。”王恒嶽壞壞的笑了起來:“讓幾個團長都給老子朝後退一點,擺擺樣子而已,別突得太深,真打起來就弄巧成拙了!”
蔣百裏笑著搖了搖頭:“你這擺擺樣子,別人可要當真了。說來也還是我們實力不夠,要不然大兵一發,直接統一全川,何必如此費力!”
“是啊,實力還是不夠。”王恒嶽點了點頭:“幾個地方的招兵點情況都相當不錯,可這兵是召到了,又不能馬上投入軍中。得訓練,得要武器。還有缺乏軍官,實在讓我頭疼。”
蔣百裏在那想了一下:“陸軍學堂的第一期學生也快畢業了,我看可以讓他們充入軍中擔任軍官,順便也可以多學習一些經驗,學著怎麽帶兵打仗!”
“我準備把陸軍學堂遷到樂山去,榮縣畢竟地方不大。”王恒嶽接口說道:“同時,我準備改‘榮縣陸軍學堂’為‘樂山軍官學校’,不光是陸軍,還要開設海軍科目,將來我們打仗光有陸軍可不成。”
原本還想說空軍,可現在說這太早了些。又想到自己拜托克萊曼去找的馮如,也不知怎麽馮如還沒有來。
去年克萊曼在廣州給自己來了電報,說已經找到了馮如,並且把王恒嶽畫的那個奇怪圖紙給馮如看了,馮如大感興趣,願來四川看看這個畫出如此古怪圖紙的人究竟是誰。
可算著時間馮如也該到了。
左想右想不放心,已經派著部下沿著入川路線前去接應馮如。
“恒帥心思高遠,把目光不僅僅盯在了陸軍上,如此甚好。”蔣百裏的話打斷了王恒嶽的思路:
“縱觀軍事強國,可不隻有陸軍,海軍同樣重要。我倒想起一個人來,曾加入過興中會,曆任兵艦管帶、船政司司長、統領巡洋艦隊等職。還曾帥艦訪問古巴、墨西哥國等地,以大炮武力威脅,迫使當地不再歧視我中國人,甚至使古巴總統,墨西哥政斧等等被迫道歉,隻是目前眼下閑居上海,這人叫”
蔣百裏的話音才落,王恒嶽已經搶先叫了出來:
“程璧光!”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