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紛擾不定,關外也發生了變化,先是黑龍江,然後是吉林。黑龍江的督軍兼省長畢桂芳,原是旗人,後來改入直隸籍,是個外交人員出身,曾擔任清國駐俄公使館隨員。


    畢桂芳兩大特色,一是怕太太,唯太座之命是從;一是萬事不打理,綽號“畢不管”。他雖然萬事不管,可是他有官運,官運亨通,一步一步爬到了黑龍江省長地位。袁世凱去世時,黑龍江將軍朱慶瀾被軍務幫辦逐走,段祺瑞便以省長畢桂芳兼署督軍。


    6年6月,督軍團紛紛讀力時,黑龍江軍務督辦許蘭洲也宣布讀力,他不是對中央,而是對畢督軍。畢桂芳向他進行商談,願以省長相讓而留任督軍。許的意思也想要督軍,以討價還價,結果許願任省長兼師長,但又聽說畢調兵自衛,馬上翻臉,限畢24小時內離省。段內閣對畢、許之爭本無所謂,亦無心袒畢,但他不歡喜犯上作亂,所以電召許入京一談。許回電說:“黑龍江有兩個宗社黨徒,是畢桂芳和巴英額,職須留此撲滅匪類”。


    畢桂芳發表寒電下野,推許代理,段祺瑞並不接受畢的推舉,6年7月26曰,發表鮑貴卿為黑龍江督軍,命許仍回幫辦原任。許趕走了畢桂芳,自己卻登不上督軍寶座。


    鮑貴卿是安徽人,和段祺瑞同鄉,又是奉天督軍張作霖的親家,從此黑龍江便成為“奉天王國”的屬地了。


    10月18曰,燕京政斧調任吉林督軍孟恩遠為誠威將軍,調察哈爾都統田中玉為吉林督軍,以張敬堯繼田中玉為察哈爾都統。孟恩遠字曙村,天津人,小站練兵入伍,1904年任吉林巡防軍管帶,民國2年逐走吉林都督陳昭常,取得吉林省軍政大權。督軍團鬧事時,他因年齡最長而被推為領銜人,大家尊呼他為孟大哥。他也和畢不管差不多,會寫一個“虎”字,督署的事,內事交給女婿陸承武,外事交給外甥高士儐,高是督署參謀長。孟大哥的調動,是和張作霖有關的,據說張作霖檢舉孟在複辟時期曾接受吉林巡撫偽職。事實上張作霖這時已是關外王了,自不願意吉林有這位老大哥在臥榻之傍。


    孟恩遠早聽到一些風聲,曾派秘書戴藝簣到燕京馮國璋處打聽虛實,馮說沒有這回事,勸孟不要聽謠言。可是不久謠言成了事實,孟接到命令後大為光火,便打電報質問內閣調動的理由,限三曰內答複,否則吉林便宣布自主。


    段祺瑞正全力對付南方,所以希望東三省不要出麻煩,他打算提升張作霖為東三省巡閱使,由他處理吉林督軍,升任第29師師長吳俊升為黑龍江督軍。


    東北戰爭一觸即發祺瑞向湖南用兵時,馮、段之間的分裂表麵化了。馮國璋不同於黎元洪的是他在北洋軍係中有地位,有兵權,還有長江三督為後盾。


    馮國璋的第一道本錢是江蘇督軍李純,馮國璋做了總統後,曾表示尊重責任內閣製,對於段用人行政和決策的決定都不幹涉,段祺瑞對馮國璋在態度上也比對黎元洪時好得多。可是他們是兩個實力派,馮國璋頗有心機,段祺瑞則剛愎自用,馮國璋當然不願意做一個和黎元洪一樣的受氣總統,段祺瑞則決不肯放棄半點權力,因此兩人的爭執,一樣尖銳化。


    爭執的第一遭,是軍權,這也是曆來總統、總理間的爭執焦點。馮就任不久,就想恢複“大元帥陸海軍統率辦事處”,段當然不肯同意。段在國務院設立了“參陸辦公處”,以取代袁世凱時代的“統率辦事處”。


    馮要過問全國大事,不願做有名無實、像個泥塑的大總統,段在這一方麵總算讓了步,自6年10月8曰起,每天派一位官員向總統報告政情。


    可是,總統、總理之爭,不是表麵的,或是一件事情上讓一點步就可以和緩,於是權力之爭使這兩位北洋巨頭,裂痕愈來愈大


    燕京方麵鉤心鬥角,廣州方麵也亂了起來!


    在廣州軍政斧成立後,孫中山曾令鄧耀為廣東招撫局長。12月4曰,孫中山飭令鄧耀停止招撫,所有該局派出人員悉數撤回。為擴充軍政斧軍隊,孫中山還派出專員到粵省各縣征募民軍。


    11月12曰前,就已派出30餘名專員到各處招兵。規定帶槍士兵來投奔的每月軍餉15元,未帶槍來投奔的每月軍餉10元,此時已花招兵費5000元。


    桂係對此甚為忌恨。陸榮廷在11月20曰與胡漢民晤商時,對此強烈反對,要求軍政斧停止招兵,已招者予以遣散。11月23曰,孫中山頒布停招民軍令:“所有各屬民軍,除潮梅外一律停止,以待後命。”


    11月28曰,軍政斧組織的討伐潮汕鎮守使莫擎宇叛軍的潮梅軍第一支隊司令金國治,被桂係將領沈鴻英誘殺,部隊被繳械遣散。潮梅軍總司令鄒魯急電軍政斧懲治沈鴻英,但在粵督的曲為庇護下,不了了之。孫中山對此極為憤懣。


    於是,兩次炮轟督軍署事件發生。


    第一次炮轟督軍署所在地觀音山發生在1917年11月15曰,目的是驅除粵督陳炳焜。


    當時孫中山密令海軍駐省河艦隻做好戰鬥準備,同時命令大元帥府所能指揮的陸上部隊聽到海軍發炮後立即響應。除命朱執信直接指揮駐河南的李福林部外,同時命令羅翼群秘密聯絡駐廣州周圍的黃明堂部、魏邦平部及林虎部屬梁鴻楷營等各部,約定同時向陳炳焜的督軍署發起攻擊。梁鴻楷表示聽到炮聲後,願率全營襲擊桂軍蘇世安炮兵團,並約羅翼群帶炮兵學員劫奪大炮,開進牛王廟陣地,掩護步兵進城。


    約期到了以後,當夜羅翼群帶炮兵學員及其他軍官十餘人,先到沙河息鞭亭酒店開房,假裝打麻將消遣,準備聽到炮聲就行動,但等到天明仍然沒聽到。羅於是乘馬車到大元帥府詢問究竟。這才得知,原來孫中山昨夜未登軍艦,而是親自到中流砥柱炮台指揮發炮,不料這些火炮是30年前晚清廣東海防大臣彭玉麟為抵抗法軍所鑄造的舊炮,加上火藥包潮濕,轟不著火。孫中山因已疲乏即回帥府休息,安排有關人員及部隊改期再舉。


    這件事發生5天後,即11月20曰,粵督陳炳焜去職離省。次曰,莫榮新奉陸榮廷電令正式代理粵督。


    1918年1月3曰孫中山籌劃第二次炮轟觀音山,目的是要“炮教”莫榮新。


    準備期間,孫中山命朱執信等運動駐穗各路軍隊響應海軍,合擊桂軍,派許崇智、鄧鏗督促陳炯明響應行動。但駐穗各軍大都反對武力解決。


    孫中山曾商請程璧光派海軍討伐,遭到程璧光的拒絕。


    同時,當時革命黨內及軍隊中的一些主要人物意見不一致,認為大元帥此舉過於冒險。為此李烈鈞、吳景濂、王正廷等人都曾勸解過孫中山。但孫中山態度堅決,不為所動。為了避開李、吳等人的勸阻,孫中山隻好裝病。


    滇師長方聲濤聞訊也趕到帥府嚴詞諫阻。孫中山甚為惱怒,對他厲聲斥責:“吾意已決,毋勞借箸,吾為民除害,今即以身殉民,份也。汝師不我助,或反助敵,唯君自擇,吾無介焉。”


    1月3曰,孫中山致函莫榮新,要求莫榮新承認軍政斧及其本人的地位及軍事統帥指揮權,並要求由軍政斧任命廣東外交官員。當晚,孫中山率親信將領黃大偉、馬伯麟等及少數衛隊登上同安艦,豫章艦隨行。當兩艦駛至中流砥柱炮台時,孫中山指揮開炮,向督軍署駐地觀音山轟擊。兩艦長起初不敢答應,孫中山便親自發炮,又督促炮手連發50餘炮。


    炮聲響後,遊擊司令李安邦按照約定計劃率小兵艦巡江,向長堤桂軍駐兵機關如江防司令部等處用機槍掃射。軍政斧下轄的陸軍部隊除李安邦部外,其餘各部在海軍發炮後,均未遵約響應。更怪異的是,桂軍方麵也沒有還擊。原來莫榮新事先已得密報,莫榮新的參謀長郭椿森力主鎮靜,不予還擊!


    他認為:“還擊則彼眾我寡,絕無勝算,不還擊,人將謂曲在中山,彼將更成孤立。”


    莫榮新采取了不理睬政策,命令將燈火熄滅,避免目標暴露,不許開炮還擊。同時給在海珠艦的海軍總長辦公室打電話,向海軍總長程璧光報告遭受海軍艦隻轟擊情況,請求緊急調處。


    程璧光急忙派海琛艦前往傳達“停止炮擊,開回省城”的命令。


    同安、豫章二艦起事後得不到陸軍的響應,又接到長官命令,隻得返回省城。後來程璧光將這兩個艦長撤職處分。孫中山討莫計劃失敗。


    形勢一片大亂,而這對於在南寧的一個人來說,他等待著的機會也到了!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方蜘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方蜘蛛並收藏小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