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英將消息轉告潘向明,潘向明很快召集有關部門,重新對方案做修改,在原來工程預算的基礎上又追加十三個億,終於在紙上將高等級公路通到了柳彬林的老家,革命老區柳樹灣。


    柳桐公路項目報上去後,遭到了一些質疑,反對聲大過支持聲,項目遲遲批不下來。也有說是原發改委主任胡丙英動作遲緩,積極性不高,沒有及時協調市裏跟省裏的關係,特別是沒有跑“部”跟進。孟東燃就任發改委主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拉著梅英跑北京,前前後後找了不少關係,最後竟找到了從革命老區柳樹灣出去的一位超級功臣。這位超級功臣一聽要往柳樹灣修公路。老淚縱橫說:“時代就是不一樣了啊,沒想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到老家的土地上看看。”當下叫來秘書,寫了一封親筆信,讓秘書帶著孟東燃和梅英去見國家發改委一位負責人。


    昨天晚上梅英打來電話,說柳桐公路通過了,投資追加五億六千萬。


    “好,好,振奮人心啊!”聽完孟東燃匯報,潘向明激動地叫起來,“東燃啊,你為桐江立了一大功,好,我代表市委給你慶功。”潘向明毫不掩飾地就將喜悅之情掛在臉上。孟東燃緊著的心這才鬆開,但仍然收斂著,小心翼翼道:“這功哪敢記在我頭上,要記也得記在您書記頭上,沒有書記的支持,我們發改委什麽也做不成。”


    “話不能這麽說,你們發改委最近表現不錯嘛,昨天我跟老常在一起。還表揚你呢。”


    “書記是在批評我了,我們工作做得不細,給市裏惹了麻煩。”孟東燃嚐試著把話題往黑用工上引。潘向明淡淡一笑,蜻蜒點水般道了一句:“兩碼事,還是集中精力想想,項目怎麽招標,要盡快抓落實,我可等不及了。”


    潘向明用三個字就把黑用工事件繞了過去,證明他是不想談這件事。孟東燃忙收住話頭,不敢再往深裏說。有些話隻能淺,深半步也不行,他的目的就是想讓書記明白,他在這事上有內疚,有包袱。至於包袱能不能放得下,怎麽放,那是他自己的事,再拿這話題糾纏就顯得他不識趣了。


    孟東燃就柳桐公路進一步表了態,潘向明看上去很興奮,中間還抓起電話給人大主任常國安報了喜,常國安在電話裏誇獎了幾句孟東燃,孟東燃聽得臉紅。孟東燃最早是在三江縣雙河鄉給常國安做秘書,那時常國安是雙河鄉黨委書記。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當年那個白麵書生早已不見,世事如水,將一腔熱血滿腹豪情的孟東燃洗涮成了另一副麵孔,這麵孔到了領導麵前,堆的全是恭順,是惶恐,是恰到好處的媚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拿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許開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許開禎並收藏拿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