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謝謝你光臨閱讀!請求你投給推薦票,沒有收藏的,請收藏。閱讀後,你對教授貪錢財有何感想,請說幾句評論。)


    諸葛亮走了半炷香(相當現在的十幾二十分鍾的時間)之後,龐德公就突然懊悔起自己來,他狠狠的拍打自己的頭腦,說,我怎麽這樣的笨呢?我不應該派車送諸葛亮回去的呀。


    龐德公心裏想,他應該不派車送諸葛亮回去才對的。應該讓諸葛亮自己走原路回去,再讓路上的強人來劫他,強人在他身上搜不到東西了,而怒了將他殺死了,那他龐德公就白拿到這些金子的了。現在諸葛亮已經走得很遠的了,他也沒有人可差去追趕馬車了。這麽好的機會,卻讓他一時的疏忽而失去了。


    真是聰明人有時也犯糊塗。


    龐德公後愧了一陣之後,他又複進房間裏看諸葛亮送來的金條。一看到這麽多金條,他是舍不得拿去分給司馬徽和黃承彥兩人的。這些金條都是他想出計謀騙諸葛亮送來的,現在金子已經落到了他的手裏了,就像肥肉已經進到了他的口裏了,他還吐出來分給別人吃的嗎?傻瓜也沒有這樣笨的。他龐德公憑什麽又白白的分給他們兩人的呢?不行,我撈到的就是我,我不能再把已經到了手的金子再拿去分給別人。


    他又想他這樣做了,對起媳婦的嗎?


    一開始,龐德公覺得他是對不起媳婦的。畢竟諸葛亮是他的媳婦的二弟,他黑心騙取了諸葛亮那麽多的錢財,實在對不起媳婦的了。但是他有轉想,他這樣做,還是對得起媳婦的。因為他弄得來的財產,以後都是孫子所有的,他不能帶下地府陰間裏去的這樣做,隻不過是幫媳婦跟她的弟索要賠償的。因為她是為了弟弟們才甘心情願來龐家做媳婦的。


    他想到這兒了,他就在心裏說,孔明呀,我要了你的金子,隻不過是替你的外甥跟你要的。你也別怪我心貪的了。


    龐德公將那些金條收藏好之後,他又想該怎麽樣做了,才有充分的理由來收更多的金條。


    龐德公是高級的知識分子,他很快的想出了方案來了。


    次日,龐德公趕去書院。他主持一個會議。在會議上,他首先講,今年荊州書院招收新生的形勢是很嚴峻,很困難的了。因為今年在東吳和魏國都相爭開辦了書院,而且他們的書院又實行了包分配的措施;凡在他們的書院素書的學生,學完學業,一畢業了,官府就包安排官位做。而荊州書院花是固守原來的政策,隻管推薦不包安排官做。這樣一來是對我們的荊州書院是巨大的衝擊。(.好看的小說)因此直到現在,荊州書院新的一屆招生廣告貼出去這麽久了,也不見有人來報名參考。看來今年我院是招生碰到了極大的困難的了。為了今年能招到學生,我個人經過充分的思考,決定是;書院裏的教授要走出去,到民間去做招生工作,盡量的招到新生來讀書。


    教授們極力反對老師走出去找學生來讀書的做法。他們教書的先生曆來都是坐在書院裏等學生來求學的,哪有教書的先生走出去求人來給他們教的呢?這還不是叫教書的人名聲全掃地了嗎?


    龐德公講,形勢在變化了,我們的觀念也要跟著變化才行。為了讓大家有利可圖,我還是做出,凡是招到學生的,不論你采取什麽方法,你能跟學生收到手續費的,全歸個人所得的決定。他並講,這事就由他來帶頭做起。他要去先招學生來讀書。


    到會的人就問龐德公,今年招生還要不要進行考試。


    龐德公講,連人來報名的都沒有了,你還講什麽考試的呢?我決定是今年免試入書院來讀書。新招的學生要放寬入學條件,免試,年齡不限,隻要有銀子來交就行了。這樣搞了,可讓那些以前考不上書院的人能進書院來當大學生了。荊州書院就能招到新生的了。


    龐德公又講,不管教授走出去是怎樣招到學生,荊州書院都要實行,誰攬招到學生,學生所交的特招手續費就歸誰所得,書院不截留的。


    接著,龐德公為不讓別人再去與諸葛亮接觸,而得知他已經收到諸葛亮多少的特招費,他就宣布說:“本人就先做出了表率,我已經招到了諸葛亮了。


    龐德公這樣的宣布,就是等於告訴同仁,他收到諸葛亮交來的學費,就是他龐德公的了。他也量諸葛亮以後也不敢去問其他兩位教授,是否收到他諸葛亮送給的禮金。而那兩位先生也不好意思去問孔明,你交給龐德公多少學費。


    這時,大家才知道,龐德公已經把去年很想上書院的諸葛亮弄到手了,他是先占了便宜才來開會的。


    於是,就有人講他就不去搞招生,坐在書院等吃官款,反正還有官府撥銀子下來發給教授工資的。


    龐德公講,諸位還是各自去努力吧,不然荊州書院今年就關門倒閉了。


    有人站起來問,總管為什麽件這話的?


    龐德公又講了,再告訴你們一個壞的消息,那就是荊州劉使君也知道我書院的困境了,他講,今年官府還有銀子補貼,明年就取消補帖了。我個人看來,今年可能是我們書院最後招生的一屆的了。”


    到會的教授都紛紛發言,他們有的講要見主公,勸主公不要放棄書院不辦。勸主公向孫權和曹操學習,多投入一些經費來辦書院,也搞包安排畢業生做官。這樣荊州書院才有競爭力。


    龐德公講他早就跟主公談過了此事,但是,主公講荊州現在的人才已經夠用了,官府不必再花經費來供讀書人吃飯穿衣了。荊州現在的主要任務是怎樣才能做到兵強城固。


    眾人一聽到這樣的消息,心情很沉重。因為此事是關係到他們教書人的切身利益的呀。為了能弄到銀子,他們必須要放下架子,走出書院的大門去找人來讀書才有收入的呀。劉表放棄停辦書院是巨大的失策。國之強弱在於人才的多寡。人才多了國就兵強城固,反之就是兵弱城危。劉表放棄了人才的競爭,荊州快要完了。但是,他們這些文人卻不敢把這樣的話講出嘴來。他們都在想抓住今年還有官府補貼的最後的機會,能撈的撈一把。


    後人有詩雲;


    劉表短視關書院,


    猶似填井堵活泉。


    權位缺少文人撐,


    沒落崩倒在眼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野心家諸葛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嶺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嶺樹並收藏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