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下來當了三個郡的行政長官,他把他的辦公地點安在零陵的臨烝那個縣城。


    諸葛亮剛剛到任,鎮守三郡的主將趙雲,就來向諸葛亮匯報情況。


    趙雲說,由於三郡剛剛被收服,當地的地主勢力不肯降服新的荊州集團,他們煽動民眾不向官府交征糧,不出官府規定的徭役。


    可是地主卻叫農民向他們繳納人頭管理金,繳納建廟,繳納村寨的保護金等等;規定村民按時去做村裏的公眾活——修路、搭橋等。這些活兒,都是地主得到享受,窮苦農民根本沒有什麽享受。


    趙雲憂心忡忡,他認為,長期這樣下去,我們官府很難征收道足夠的糧草,很難正受到足夠的資金來養兵馬。


    諸葛亮聽了,也點點頭說,是呀。


    諸葛亮心裏更加懂得,當地的得住這樣的跟官府做對抗,荊州集團就像身上長了瘤,一旦有敵軍來侵犯,這些得住擁有地方兵卒,就趁機而起,與來犯之敵,作裏應外合。荊州集團不白不可。


    趙雲曾經請示劉備,他要出兵去鎮壓那些膽敢與官府做針對的地方勢力。


    劉備卻不準趙雲帶兵去鎮壓他們,卻傳話趙雲;千萬別輕率帶兵去殺百姓。用仁慈去感化百姓,百姓願意服從官府的管轄。帶兵馬強行攻進村裏去殺他們,隻能造成官逼民反,後患無窮。


    諸葛亮對趙雲說:“主公此話有理!這兒三郡。就是荊州的後院。後院安定,荊州才無憂。”


    趙雲說:“軍師該是怎樣做的?”


    諸葛亮問趙雲,三郡的各地的地主是這樣做嗎?


    趙雲說:“是。”


    趙雲講。臨烝縣城外邊不遠就有個村莊,村名叫牛罡村。那村的人丁三千人,全名皆兵,能征戰的村丁一千五百人,幾乎男丁都是戰鬥員。當村的裏正的地主名叫牛武。


    牛武是黃巾手下一個將軍的後代。此人身高九尺,孔武有力,武藝高強。牛武曾在趙雲剛來時。來偷襲趙雲的營寨,與趙雲鬥了二十回合。不分上下。後各自鳴金休兵。


    牛武就是村裏的土皇帝。


    牛武聽到了劉備要派諸葛亮來臨烝的悄息,他就在村裏對村民說,我告訴大家,荊州劉備要派一個文官來我們這兒當總管。大家別聽那些當官人的傳言!那個諸葛亮並不是三頭六臂。他來不來,我們還是照樣過日子。劉備不是真正的皇叔,他原來是一個織草鞋買草席的窮小子。劉備曾經被曹操大的四處流竄,無處藏身。現在居住荊州,是孫權可憐他,借荊州給他暫時住的。劉備住在荊州就像兔子的尾巴——不長!所以大家不要向他們繳納糧草,繳納稅金,繳納保護金。更不要聽從他的規定去幹徭役工!我們有村兵,不要怕他們!


    牛武再給村兵訓話的最後花兒就是。趕走趙雲,活捉諸葛亮!


    諸葛亮心裏想,要平息地方勢力。隻能用懷柔策略手段去籠絡民心。但是在做懷柔時,必須斬除元凶。


    怎能做到如此呢?諸葛亮深深的思考之後,作出決定,火燒牛罡村,誘出牛武,而斬之。


    諸葛亮說:“趙將軍。你帶我去看一下牛罡村。”


    趙雲引著一百名精兵,帶著諸葛亮去到了牛罡村。


    諸葛亮繞著村子看了一圈。


    牛罡村雖然離縣城隻有十多裏路。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整個村子依山旁水,村前有一條河繞村而過,村後有一座山。易守難攻。


    村子設有一個大門口,門口的兩旁,搭起三丈高的瞭望樓,樓上有村兵把守。村兵有槍有弓箭。凡有進出入,都被守村口的村兵盤問。陌生人村裏去的。


    那個村子曆來都是與官府作對,從來不向官府繳納糧草,留在村裏養村丁。官兵曾幾次圍剿,總是打不進去,反而損兵折將。


    諸葛亮叫趙雲先回去,又叫趙雲想方設法,去捉幾個村民來打聽村裏的情況。


    他們正在說話間,就見到三個挑著一對有竹葉圍在外邊的籮筐的男人,從村的大門口走出來。


    諸葛亮叫趙雲,別想驚跑那三人,而是尾隨他們,等走到牛罡村裏的人都看不見的地方,再把那三人捉起來。


    趙雲捉到那三人,帶回臨烝縣成,交給諸葛亮審問。


    諸葛亮問他們,你們是不是牛罡村的老百姓。


    三人都說,他們不是牛罡村的人,而是縣城裏的小販生意人。


    諸葛亮又問他們是怎樣進村子裏去?


    小販子講,他們都領到牛武親自簽名的牌子,憑著那張牌子,他們每五天就能進去賣貨物。


    諸葛亮有他們,你們進村能在村裏住多少天?


    他們講,牛武允許他們住牛武的家中兩天兩夜,一天要交一兩金子。


    原來牛武開賓館收住宿金。


    諸葛亮說:“本來官府要治你們不法經營,偷稅漏稅之罪,罰款幾千兩金子但是念你們初犯,免罰金,要收繳你們的入村牌子。關禁十天。”


    三個小販子,聽說免罰他們的款,隻坐十天牢房,就覺得這個大官已是開恩,連忙給諸葛亮磕頭謝恩,又乖乖的交出牌子。


    諸葛亮傳令把三個小販子送去關起來後,就叫趙雲帶五百名士兵,備好救火用具,待命救火!


    時過三天,諸葛亮密下令趙雲,叫他黑夜後,立即帶兵出城,趕赴牛罡村,幫村民救火。


    諸葛亮隨隊去救火。


    趙雲帶兵剛走出城門劉裏路,就見到前方有火光衝天。


    趙雲立即命令士兵火速趕去救火。


    趙雲兵馬來到牛罡村大門前,村兵喝問道,何處兵馬?來此何幹?


    趙雲騎在馬上回答說,臨烝城裏之兵,前來幫滅火。快開大門!


    村民見到官兵隻帶盛水陶器(那是的古人大多數都是用陶器盛水),梯子,木叉,沒有一件兵器。


    門口的村兵趕快去回報牛武。


    牛武為了滅火,連忙叫人打開大門,讓官兵進來幫救火。


    原來。諸葛亮利用小販子的進村牌子,叫密探扮裝小販子,混進進牛罡村裏去,待到天黑後,就在牛武賓館裏頭放火少屋頂。


    火一燒起來,全村的人都慌起來。一村人就像一窩螞蟻,亂哄哄的,全都不聽牛武的指揮。


    火勢是從牛武家燒起,牛武比誰都著急。他很想盡快滅掉火,不讓火燒掉他更多的家財。


    那是村裏的住房,全是用茅草來蓋屋頂。一旦村裏發生了火災,火勢就像一條火龍,從各家各戶的房頂上滾爬舔舐著茅草。


    村民救火都是各家各救自家的房子。這樣很容易讓火蔓延的更快。


    官兵訓練有素,救火經驗豐富,他們一進村,一些兵就架梯子,爬上還沒有著火的民房,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了屋頂,就用木叉,把屋頂的茅草扒拖下來,形成隔火帶,不讓火苗再燒到別的房頂。


    官兵的奮力救火,火勢很快被控製住了。


    村裏除了朱武那幾棟房子和他周圍的些民房被燒掉以外,其他的村民房子,都能保住了。


    村民無不感激官兵及時到來救火。


    趙雲前來請是諸葛亮,火已經滅了,兵馬是否回營寨?


    諸葛亮說:“且慢。命令士兵去呼叫全體村民來聽訓話。”


    諸葛亮下令,全村的老百姓,集中在村裏的操場,聽訓話。


    人們站好隊後,突然看到朱武父子三人被官兵綁得實實的。


    原來,諸葛亮早安排趙雲一進村子,就馬上帶一百精兵,趁著人們全心全力救火的時候,偷偷的去把朱武父子抓起來。


    朱武一被壓上來,就叫著:“為何幫我父子三人?我有何罪?”


    諸葛亮指著朱武說:“你在村裏自立小王朝,自封小皇帝,自養兵馬,與官府作對,欺壓老百姓,作惡多端端,天理國法難容。”


    朱武說:“今天饒我不死,今後我一定效勞劉皇叔!”


    趙雲湊到諸葛亮的耳邊說:“牛武已經表忠了,可免他一死。”


    諸葛亮也湊到趙雲耳邊說:“黃巾遺孽,免他一死,放虎歸山!”


    原來諸葛亮記恨牛武罵她是瘸子,狂言要活捉他。於是他不能放過牛武。


    諸葛亮說:“你口出狂言,汙蔑劉皇叔,煽動民眾,反抗官府,罪該萬死!天地難容!留你活命,禍根再發。立即開斬!”


    諸葛亮此話剛落地,牛武就奮力掙脫了兩個士兵的解押,像一隻猛虎,向諸葛亮撲過去。


    後人有詩雲;


    黃巾後代繼傳統,


    臨死之前逞威勇。


    刀斧架頭無所懼,


    尋機殺敵向前衝。(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野心家諸葛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嶺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嶺樹並收藏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