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被東吳所殺,在西蜀國裏,就是一件特大的新聞大事件。張飛在第一時間,就聽到了這樣的新聞。他當時就想,三兄弟的老大劉備,應當馬上起兵為關羽報仇。他也在等候調令去助劉備討伐東吳。


    然而,張飛就是一等就是等了三年,等來了劉備登基稱皇,還不見劉備提出為關羽報仇。張飛心裏想,當初在他家的桃園裏,三人跪在地上,對天對地發誓講,三人結為兄弟,不能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誰知幾十年過去了,誓言已經模糊變味了。如今老二雲長被殺死了,老大劉備卻忘了當年的誓言,沒有馬上起兵去為關羽報仇。這可見當初的結拜兄弟就是為了互相的利用而已。


    想當初,他們劉關張三人一結拜兄弟,就馬上去幫老大征討黃巾起義,為老大立了不少的汗馬功勞。然而,後來老大逐漸成氣候了,就逐漸的忘了兄弟情誼。先是得了諸葛亮,就把他和關羽晾在一邊,講他得了諸葛亮就像魚兒得了水。再後來他當上了漢中王,又將他和關羽看做一般人。就在醞釀誰去當漢中太守的時候,那是朝裏很多的人地認為他張飛當年曾經在長阪坡,憑著一聲吼叫,就能退走曹操幾十萬兵馬的本事,當漢中太守應該他張飛莫屬。可是後來老大卻派魏延去當漢中太守,而讓他張飛到內的的小地方閬中來當太守。搞得他張飛幾乎沒有麵子見人。


    老二雲長已經死了,老大玄德你沒有兌現諾言,沒有立即出兵去為雲長報仇。那我老三張飛就裝不知道嘍,反正外界首先要議論你老大的。於是張飛就在閬中裏默默的不聲不響的當他的太守。


    直到劉備派使者來封給他為車騎將軍的時候。他才覺得老大還沒有全忘掉桃園結義的情誼,還記得他張飛的呀。於是張飛就聯想到他的兩個女兒已被封為太子的貴人了。這就是老大還是惦記著兄弟情義。隻要他張飛還活著,老大劉備還是器重他的。這不是有晉升他為車騎將軍了嗎?嗯,人與人之間隻有死了,才沒有情誼的存在。


    張飛心裏想,也許是老二雲長生前可能有時看不起老大的,才惹得老大心裏對他成見,所以在荊州危急的時候,沒有及時派兵去支援,死後也沒有幾時去為他報仇。他張飛平時很尊敬老大。<strong>起舞電子書</strong>所以老大一登基稱皇了,還封他為車騎將軍,還傳詔書來跟他講伐東吳的事,這足看出老大心裏還是對他講情誼的。他張飛早就認為,東吳該去攻打它了。因為東吳比曹魏弱,西蜀應該先去掃平東吳,將東吳的領地全部占領後,再去討伐曹魏,實現一統天下。


    張飛這個想法。事實為女婿劉禪


    張飛急急忙忙的來到成都拜見劉備。他開口就問劉備,幾時出兵去打東吳?


    劉備說:“在眾大臣的勸說之下,我已經放棄了去討伐東吳的主張。”


    張飛說:“我們一定要借為雲長報仇的理由去攻打東吳。”


    接著張飛分析講,那些反對出兵的人。都是隻要為他們自身的利益著想。因為他們現在已經官居高位,隻想如何得到長壽,能撈到更多的財富。為他們的後代子孫謀取更多的財富。什麽的國家前途,什麽的國家發展。他們都是不關心的了。而我們也像他們那樣的要為後一代人著想。我們不是給後代人留下金銀財富,而是給後一人留下更大的疆域。所以我們就要要趁著我們現在還能走得動。就要借個理由去攻打東吳,掃平東吳,為後一代人開疆擴土。


    劉備覺得張飛講的很有道理,他手下的文武官員,哪一個不在為自己利益打小算盤的呢?他要出兵打仗,必然要縮短開支,那得影響到官員的收入,所以官員們就極力反對的。諸葛亮雖然已是他的親家了,但是那隻是現在他和諸葛亮的關係,他閉上了眼睛,他的阿鬥就是新的皇帝,就不認諸葛喬是親姐夫了。所以諸葛亮就不太關心西蜀的開疆擴土的事了。而張飛的兩個女兒已經是已經是阿鬥的妻子了,就是皇後,而將來的張氏皇後又有兩個弟弟張苞、張紹。將來阿鬥繼承皇位後,一定倚重妻舅的張苞、張紹兩人,那麽西蜀的半壁江山就是張氏家族的了。所以張飛現在就極力的要出兵去攻打東吳。張飛也是在為他的兩個兒子著想的。


    劉備說:“還是我們兄弟同一條心。但是丞相諸葛亮是不支持大東吳的呀。”


    張飛說:“諸葛亮既然反對出兵打東吳,那就不讓他參與這次的軍事行動,留他在後方保護太子阿鬥防守兩川。那樣諸葛亮就不能再立功的了。如果在讓諸葛亮參與攻打東吳的話,他的功勞又在增加,將來就功高震主,非常的危險。”


    劉備說:“不要諸葛亮跟軍隊去攻打東吳,誰來幫我們出計謀的呢?”


    張飛說:“軍中沒有了諸葛亮,別的謀士才有機會獻計的呢。以前皇上去攻打漢中的時候,不是沒有帶諸葛亮去前線的嗎?還不是同樣的打敗了曹操,拿下了漢中的嗎?”


    劉備想,也是的呀,那時將諸葛亮留在後方籌集糧草,憑著法正出計謀,真的能打敗曹軍,收克漢中。沒有了諸葛亮在前線,別的謀士才有機會出頭露麵的呀。那他才有機會考察人才的呢。


    劉備說:“那就照你兄弟所說的去做了。不過,我就是擔憂我們去攻打東吳了,曹丕就趁虛來打我們的呢。”


    張飛說:“陛下認為魏延難於頂得住曹丕來攻打的話,那麽就派馬超、馬岱兩兄弟帶兵去協助為嚴防守漢中。”


    劉備完全采納了張飛的主張。


    最後,劉備就問張飛說:“三弟,你的雙手怎麽愛發抖的呢?”


    張飛說:“這是臣長期愛喝酒,喝來喝去,到了現在已經發了酒瘋。酒癮一發作,就想喝酒,如果沒有及時喝上酒的話,手就發抖了。所以臣就想趁著臣現在酒瘋還不是很嚴重,還有能力去打仗殺敵,就跟皇上去征伐東吳。”


    劉備就馬上叫人端酒上來給張飛喝。張飛喝了幾口酒,他的手才停止發抖。張飛這個現象就是今天所說的酒精中毒的症狀。


    劉備就說:“三弟,你平時一喝酒了就愛大罵部下,這時很不好的呀。要改過!”


    張飛說:“陛下,在家裏父親就是要管教兒子。不是有句話說,子不教,父之過。當大將就像部下的父親,部下不聽話的,大將就要訓罵他們才行,訓罵了,他們還是不聽的,就要打一頓才行。”


    劉備又說:“三弟,你老愛打部下,不怕部下暗中報複,將你殺害的嗎?”


    張飛說:“曹操當年帶來幾十萬兵馬追來,我都不怕!部下的個別人,我還怕嗎?”


    後來張飛之所以被部下範強、張達兩人殺害,就是因為他發酒瘋打了範強和張達而造成的悲劇。


    劉備跟張飛密談之後,就決定討伐東吳。就在劉備要出兵之前,文官學士秦宓在上朝時,提出了反對出兵的意見說:“陛下這次軍事行動,完全是為了替關羽報仇。臣認為不能這樣做。因為關羽平時是非常輕視賢人,傲視士人,剛愎自矜,才導致喪命,並不是天要亡他的。請陛下在思想一下。”


    劉備生氣的說:“關羽跟我就像一體的一樣,情誼在這兒,我哪能忘得了?”


    秦宓說:“陛下要是不聽我的建議,出兵必是大敗。到那時候,真的可惜剛剛開創出來的宏業,又落到別人手裏了。”


    劉備一聽此話,就憤怒起來說:“秦宓,你好大的膽子,我就要出兵了,你卻來講倒黴的話,不利我出行!來人!將此人拉出斬!”


    秦宓笑著說:“臣死了免得見到川民塗炭呢。”


    劊子手就要拉秦宓出去時,很多的文武官員齊出來為秦宓求情說:“陛下,秦宓仍是忠良之臣,請皇上發仁慈,免他一死吧!”


    劉備不能在眾忠臣的哀求的情況下,狠心殺一個忠臣,於是劉備就說:“那麽就把此人關起來,等到我班師回朝時,再斬他不遲!”


    劉備這一表態實際上就是免秦宓一死的。


    諸葛亮見到劉備不敢當場殺死秦宓,他就隨後出來說:“陛下,亮和眾大臣認為吳賊使用奸計,才導致荊州遭到覆滅之災,損兵折將。這樣的哀痛是不能忘掉的。但是一想起漢朝政權被篡奪,首罪是曹操。曹丕推翻劉氏皇位的罪大過孫權。因此我們應該先要打倒曹丕,消滅了曹丕,孫權就自然降服我們的了。請陛下采納秦宓的主張,先養足兵力,再作良圖。這樣社稷就是大幸的了,民眾也得到大幸的了。”


    劉備這時就是記得張飛的話,那就是要為後一代人開疆擴土,就覺得諸葛亮在為個人的利益打小算盤,於是他就不顧諸葛亮的勸說,執意要去討伐東吳不可。他很生氣的把諸葛亮呈上來的文稿,摔下地來說:“我主意已經定了!不得再來勸攔我了!”


    當下劉備就宣布,他要親自帶兵去伐東吳,留下丞相諸葛亮在後方保護太子和兩川。


    後人有詩雲;


    發動戰爭造輿論,


    民眾支持才獲勝。


    劉備伐吳不直理,


    群臣齊表反對聲。


    秦宓戰前先言敗,


    玄德兵敗白帝城。


    一代梟雄業剛就,


    身敗名裂化煙雲。(未完待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野心家諸葛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嶺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嶺樹並收藏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