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不群伸手敲了一下寧靈珊的腦袋,說道:
“五嶽劍派的劍法擅長各不相同,衡山派的劍法最是精細奇幻,我華山派的劍法最靈巧險峻。為父的劍法在精細方麵自然是比不過莫大師伯的,如果為父的劍法能跟莫大師伯相同,說明為父的劍法不是進步了,而是退步了。若讓你嵩山派的左師伯用他的重劍來削,他隻怕連四隻茶杯都削不了。難道他的劍法比你莫師伯還差?”
“啊。”寧靈則更驚訝了,同時也更加不懂了。
嶽不群又道:
“每一門一流境界的武功,並不是說你學全了,練熟了,就厲害了。每一套武功都有其獨特的特性和道理,隻有真正悟通了,那麽你才可以步入到一流的境界。悟不通,那你一輩子就在二流的境界不前了。”
“其實除了少數的武學奇才外,每個人的悟性都是相差有限的。隻不過有時候會被自己的眼光與見識所束縛,所以就要讀書來掙脫這些束縛。讀書越多,懂得的東西也就越多,再加上見得多了,那麽對武功劍法的見解也就越加深刻,練起武功來,也就事半功倍了。”
嶽不群讓眾弟子坐下,再說道:
“為師讓你們多多讀書,就是為了增強你們的知識、智慧、眼界、心境與思想。讓你們對不同特性的武功,有直觀其底細的深刻認識,讓你們個個都擁有自學成才的能力。不會像一般的江湖中人一樣,事事都需要師父的指點,師父不教,全都變成睜眼瞎了。”
寧靈珊喜道:“爹,這麽說來,我們華山派的二代弟子,在江湖中的各大門派裏,悟性是最好的,武功的進度也是最快的了?那女兒讀書讀的好,女兒日後也會成為絕世高手吧?”
嶽不群笑罵道:
“就你讀書讀得好?你當少林派的弟子不讀佛經,武當派的弟子不讀道藏麽?這兩派優秀的弟子難道會不如你了?一個人終究能不能成為高手,悟性智慧是很重要,卻不是最主要的。還需要夜以繼日的方式勤學苦練,更需要擁有寬廣的眼界、博大的心胸,攀登高峰成為高手的決心,和對天地萬物本質的思想見解。可說是心有多大,對天地理解的多透徹,武功就有多高超。”
寧靈珊問道:“爹,這麽說來,心與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嶽不群答道:“不錯,一個人成不成材,心與思想最為重要。”
寧靈珊又問道:“爹,天地萬物的本質什麽的,女兒大概也知道。不就是爹常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道德經》中說的內容,可惜女兒不想去了解那麽多。女兒隻想知道怎樣才擁有寬廣、博大的心胸呢?”
嶽不群不禁搖搖頭,但還是答道:
“這個就需要自已去想,去找,去感悟了。說個簡單的吧,除了讀書外,平日裏站在高山上,四處遠眺;或站在海邊,以觀滄海;或觀日落觀月起,周而反複;或觀星海等等。看得多了,想得多了,就能開闊人的心胸,使其寬廣而博大。”
嶽不群又與眾弟子坐談了一會武學方麵的思想感悟,轉頭問道:“德諾,你這些日子有什麽發現?”
勞德諾上前說道:“稟師父,弟子奉師命,和小師妹跟蹤著青城派的弟子,一路來到福建的福州城,發現青城派弟子暗中在窺探福州城中的福威鏢局,弟子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青城派是為了對付福威鏢局,而不是我五嶽劍派。”
嶽不群點點頭道:“那福威鏢局的《辟邪劍法》為師是知道的,在數十年前曾經打遍天下邪魔無敵手。隻是在你手中使來卻是一塌糊塗,為師都不敢肯定了。”
勞德諾老臉一紅,說道:
“是,是,弟子愚鈍。隻是那福威鏢局的總鏢頭林震南,他所使的《辟邪劍法》比弟子使的更加不堪,想來他比弟子更加愚鈍。難道那青城派對付福威鏢局,就是為了謀奪林家的《辟邪劍譜》?然後自已來練?”
嶽不群也不評議,說道:“你繼續說下去。”
勞德諾應道,接著又說了去下,大至與原著不差,直到說道青城派在福威鏢局門口寫下血字“出門十步者死”時,有了極大的變化。
福威鏢局首先的應對是,林震南命人拿了兩塊大青磚出來,那青磚隱隱似乎有兩個腳印一樣的東西。
而後又有數十人拿出幾十塊青磚,排成一個方形,那方形中更有一個大大的死字。
青城派見了之後,一時被嚇得不敢動彈,雙方一直對峙了數日。
勞德諾問道:“師父,不知那福威鏢局中有何人如此厲害?可以用腳深深的在青磚上踏出兩個腳印來?還以指力在青磚上寫出三分厚、三尺長寬的死字來。”
嶽不群心中不由有些氣惱,這林震南還真能廢物利用,狐假虎威啊。
“後來呢?”
“餘觀主被嚇阻了幾日,後來不知是不是想通了,或是狠勁發作。在一天夜裏,率眾弟子猛得攻入福威鏢局內狂殺一通。福威鏢局卻並無高手出來救場,鏢局中人幾被青城派殺得雞犬不留。”
嶽不群聽得眉頭大皺,這林震南真是聰明過頭了,這多出的上百條人命罪孽是算自已的?還是算林震南的?還是算餘滄海的?
“青城派在福威鏢局中掘地三尺也找不到什麽東西,於是綁了林家三口,向西而行,臨了,又放了一把大火。”勞德諾說道:
“弟子和小師妹乘餘滄海早走一步後,以師父所傳授的《陷仙劍法》,打得十餘個青城弟子抱頭鼠竄。因為一路有小師妹跟隨著,弟子怕餘觀主回來找我們晦氣,所以也不敢救林震南和林夫人,隻把那林平之給救了出來,然後,就一路向衡山來了。”
勞德諾見嶽不群眉頭大皺,遲疑一會,又問道:“師父,弟子與師妹的做法,是否有所不妥之處?還請師父責罰。”(未完待續。)
“五嶽劍派的劍法擅長各不相同,衡山派的劍法最是精細奇幻,我華山派的劍法最靈巧險峻。為父的劍法在精細方麵自然是比不過莫大師伯的,如果為父的劍法能跟莫大師伯相同,說明為父的劍法不是進步了,而是退步了。若讓你嵩山派的左師伯用他的重劍來削,他隻怕連四隻茶杯都削不了。難道他的劍法比你莫師伯還差?”
“啊。”寧靈則更驚訝了,同時也更加不懂了。
嶽不群又道:
“每一門一流境界的武功,並不是說你學全了,練熟了,就厲害了。每一套武功都有其獨特的特性和道理,隻有真正悟通了,那麽你才可以步入到一流的境界。悟不通,那你一輩子就在二流的境界不前了。”
“其實除了少數的武學奇才外,每個人的悟性都是相差有限的。隻不過有時候會被自己的眼光與見識所束縛,所以就要讀書來掙脫這些束縛。讀書越多,懂得的東西也就越多,再加上見得多了,那麽對武功劍法的見解也就越加深刻,練起武功來,也就事半功倍了。”
嶽不群讓眾弟子坐下,再說道:
“為師讓你們多多讀書,就是為了增強你們的知識、智慧、眼界、心境與思想。讓你們對不同特性的武功,有直觀其底細的深刻認識,讓你們個個都擁有自學成才的能力。不會像一般的江湖中人一樣,事事都需要師父的指點,師父不教,全都變成睜眼瞎了。”
寧靈珊喜道:“爹,這麽說來,我們華山派的二代弟子,在江湖中的各大門派裏,悟性是最好的,武功的進度也是最快的了?那女兒讀書讀的好,女兒日後也會成為絕世高手吧?”
嶽不群笑罵道:
“就你讀書讀得好?你當少林派的弟子不讀佛經,武當派的弟子不讀道藏麽?這兩派優秀的弟子難道會不如你了?一個人終究能不能成為高手,悟性智慧是很重要,卻不是最主要的。還需要夜以繼日的方式勤學苦練,更需要擁有寬廣的眼界、博大的心胸,攀登高峰成為高手的決心,和對天地萬物本質的思想見解。可說是心有多大,對天地理解的多透徹,武功就有多高超。”
寧靈珊問道:“爹,這麽說來,心與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嶽不群答道:“不錯,一個人成不成材,心與思想最為重要。”
寧靈珊又問道:“爹,天地萬物的本質什麽的,女兒大概也知道。不就是爹常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道德經》中說的內容,可惜女兒不想去了解那麽多。女兒隻想知道怎樣才擁有寬廣、博大的心胸呢?”
嶽不群不禁搖搖頭,但還是答道:
“這個就需要自已去想,去找,去感悟了。說個簡單的吧,除了讀書外,平日裏站在高山上,四處遠眺;或站在海邊,以觀滄海;或觀日落觀月起,周而反複;或觀星海等等。看得多了,想得多了,就能開闊人的心胸,使其寬廣而博大。”
嶽不群又與眾弟子坐談了一會武學方麵的思想感悟,轉頭問道:“德諾,你這些日子有什麽發現?”
勞德諾上前說道:“稟師父,弟子奉師命,和小師妹跟蹤著青城派的弟子,一路來到福建的福州城,發現青城派弟子暗中在窺探福州城中的福威鏢局,弟子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青城派是為了對付福威鏢局,而不是我五嶽劍派。”
嶽不群點點頭道:“那福威鏢局的《辟邪劍法》為師是知道的,在數十年前曾經打遍天下邪魔無敵手。隻是在你手中使來卻是一塌糊塗,為師都不敢肯定了。”
勞德諾老臉一紅,說道:
“是,是,弟子愚鈍。隻是那福威鏢局的總鏢頭林震南,他所使的《辟邪劍法》比弟子使的更加不堪,想來他比弟子更加愚鈍。難道那青城派對付福威鏢局,就是為了謀奪林家的《辟邪劍譜》?然後自已來練?”
嶽不群也不評議,說道:“你繼續說下去。”
勞德諾應道,接著又說了去下,大至與原著不差,直到說道青城派在福威鏢局門口寫下血字“出門十步者死”時,有了極大的變化。
福威鏢局首先的應對是,林震南命人拿了兩塊大青磚出來,那青磚隱隱似乎有兩個腳印一樣的東西。
而後又有數十人拿出幾十塊青磚,排成一個方形,那方形中更有一個大大的死字。
青城派見了之後,一時被嚇得不敢動彈,雙方一直對峙了數日。
勞德諾問道:“師父,不知那福威鏢局中有何人如此厲害?可以用腳深深的在青磚上踏出兩個腳印來?還以指力在青磚上寫出三分厚、三尺長寬的死字來。”
嶽不群心中不由有些氣惱,這林震南還真能廢物利用,狐假虎威啊。
“後來呢?”
“餘觀主被嚇阻了幾日,後來不知是不是想通了,或是狠勁發作。在一天夜裏,率眾弟子猛得攻入福威鏢局內狂殺一通。福威鏢局卻並無高手出來救場,鏢局中人幾被青城派殺得雞犬不留。”
嶽不群聽得眉頭大皺,這林震南真是聰明過頭了,這多出的上百條人命罪孽是算自已的?還是算林震南的?還是算餘滄海的?
“青城派在福威鏢局中掘地三尺也找不到什麽東西,於是綁了林家三口,向西而行,臨了,又放了一把大火。”勞德諾說道:
“弟子和小師妹乘餘滄海早走一步後,以師父所傳授的《陷仙劍法》,打得十餘個青城弟子抱頭鼠竄。因為一路有小師妹跟隨著,弟子怕餘觀主回來找我們晦氣,所以也不敢救林震南和林夫人,隻把那林平之給救了出來,然後,就一路向衡山來了。”
勞德諾見嶽不群眉頭大皺,遲疑一會,又問道:“師父,弟子與師妹的做法,是否有所不妥之處?還請師父責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