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無常說:“好,你不說是吧,從這裏到森羅殿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一路之長,你別指望我們會照顧你!”
張丹成倒是有幾分傲骨,說:“老子生平從來不會行賄,也不指望你們照顧!”
話已說僵,多說無益。
黑無常說:“各位,他既然不肯說,那麽我們隻有自己想辦法了,還是由我們帶路,送各位離開這片千裏大沙漠吧。”
韓江柳等眾人一想,黑白無常兩位確實也可以說的上是路癡了,由他們帶路,還不如自己想辦法呢,於是便拱拱手,說道:“兩位鬼差還有公務,就不麻煩二位了,二位請便。”剛想說幾句“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以後有緣再見”一類的話,話已經到了咽喉,活生生吞了下去,和這二位,最好一千年都不見,永遠都不見。
二位鬼差說:“如此,那我們就先走了,以後如果有什麽事,可以去找我們。到東嶽城隍廟,就能和我們聯係。”
“好,好。”
鏡小仙忽然聽到耳邊傳來細若蚊鳴的聲音,是白無常的聲音,原來是白無常以隔音入密的方法在和自己說話,隻有自己能聽到,其他人是聽不到的。
鏡小仙側耳傾聽,隻聽白無常說道:“鏡小仙姑娘,臨行之時,我還有幾句話相對你說,我見你臉色慘白,這一方麵是因為你久居鏡像國,陰氣過重,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你和這張丹成一樣,不修道德,隻是一味看重感情,做起事來瞻前不顧後,如果長此以往,定會大折陽壽,恐怕很快就會和我們二位見麵了。鏡小仙姑娘,我們想勸你,遇事多存善念,可行則行,不可行則不行,不可勉力為之。”
鏡小仙聽罷這段話,心裏怔忡半晌,確實是聽懂了話裏的意思,竭力思索該如何回答,卻不知道怎麽回答才好,隻是靜靜地點了點頭。
旁邊韓江柳和淮中均沒有注意到鏡小仙的神態變化。
黑白無常兩位鬼差雖然不識人間道路,但是回地府的路很熟,帶著張丹成的魂魄,刹那之間蹤跡不見,已經行走在黃泉路上了。
幾個人過去查看周康的情況,見他臥於沙上,精神恍惚,還好脈象平穩,應該沒有大礙,卻正如黑白無常所說:他的身體失血過多,需要急速補血才行。
淮中二話不說,以地廣劍的劍尖刺破自己的胳膊,胳膊上流下血來,使那鮮血一滴一滴落入周康的口中。
韓江柳說:“二弟,淮中,你不要命啦!怎麽可以這樣做!”
淮中說:“一路行來,我們兄弟,和衷共濟,形同骨肉,雖然沒有正式結義,但早已不分彼此了,區區一點血又算得了什麽!”
這幾句話說得韓江柳頗為慚愧,心想:“自己對兄弟的感情,和淮中比起來,真是自愧不如啊!”因此也立即拿起劍來,刺破自己的皮膚,依照淮中的做法而行。
鏡小仙說;“韓江柳,你不要命啦,你自己也是一個非常虛弱的人。”
韓江柳沒有理會鏡小仙的話,執意滴自己的血入周康之口。
幾個人都不懂得血型的原理,但巧在幾個人的血型並不相互抵觸,完全能夠融而為一,因此在韓江柳和淮中的幫助之下,失血過多的周康,身體竟然緩了過來,慢慢能夠坐起來、站起來了。
周康非常激動,說:“我能夠重新活一次,多虧了兩位兄長,我周康別的不說,以後你們就是我的親哥哥。”
韓江柳說:“三弟說哪裏話,兄弟之間何必客氣。”
四個人站在沙漠之中,微風輕搖,吹動著他們的頭發和衣衫,這並不是一副浪漫的景象,相反倒是有七八蕭瑟、三分失意。
看著遠方,又看了看地麵之上張丹成的屍體。
韓江柳說:“雖是仇敵,但是人已經死了,也不必去記恨了,我們把他埋葬了吧。”
眾人說好。
於是四個人動手,將張丹成掩埋了,在茫茫沙漠之中,埋葬一個人,實在是太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片刻工夫,事情已經做完。
接下來的任務仍然是尋找出路,四個人帶著三隻神獸、攜手並肩,一路向前,在沒有出現任何其他人幫助的情況下,終於走出了千裏大沙漠,當看到遠處綠洲,還有一條縈繞如帶的小河時。
幾個人的都不禁痛哭失聲,那是一種重新看到希望的感動。
這是一塊極大的森林,緊挨著沙漠的邊緣還隻是一片小灌木,而越向前走,樹就越高、草就越茂,空氣也就越新鮮。
等到了河邊的時候,幾個人俯下身去,不顧一切地吮吸起河水來。
那河水清澈見底,河中之魚皆若空遊無所依,一副氣定神閑、雅致安逸的樣子。
鏡小仙說:“這裏的魚太可愛了。”
其實這裏的魚並不見得比別處的魚更可愛,隻是當此劫後重生的情境之下,見到任何生命都會不自覺地產生出眷戀喜愛的心理,這也是人之常情。
幾個人喝足了水,又找到了一片果樹,吃了一些野果子,有山梨、山杏、野桃子,吃了個飽。
便都臥於樹下,足足地睡了一天。
第二天醒來的時候,陽光明媚,天氣正好,曬在人身上,非常的舒服。
幾個人的身體狀態已經調整地非常好,周康最先醒過來,聽到了遠處有老牛“哞哞”的叫聲。
周康推了推旁邊的韓江柳和淮中,又叫醒了睡在附近的鏡小仙,說:“這裏是什麽地方,太美了,真有點不想走了。遠處青山牛叫,想必不遠處一定有人家,住在這裏的人,生活得一定非常愜意。”
韓江柳說:“不知道是什麽地方啊,不過想必已經離開大宋國土了吧。”
淮中說:“早就離開不知道多久了。”
鏡小仙說:“不知道前方還會遇到什麽磨難。”
韓江柳說:“不管什麽磨難,隻要我們兄弟三個,不,是兄妹四個,齊心協力,團緒一致,就肯定能夠戰勝磨難,一路向前。”
鏡小仙笑著說;“是兄弟三個,誰和你是兄妹!”
韓江柳說:“你不承認我是你的哥哥嗎?”
鏡小仙說:“我不承認。”
周康打趣說;“小仙姑娘一定是嫌我們幾個大寒酸了,不配做她的哥哥。其實也沒什麽不配,三個裏麵,隻有我窮一點,淮中二哥,是京城禁軍的隊長,年富力強,等到這次完成任務以後,轉眼就要升官,而韓江柳大哥,則是當朝宰相的公子,更是前程似錦,除了皇帝不能當,其餘多大的官都能當了,有什麽不配做你哥哥呢?”
幾個人說著話,卻沒想到樹下說話,樹上有人偷聽。
樹上傳來一個聲音:“還說什麽當朝宰相,韓忠彥早就已經不是宰相了。”
韓忠彥正是韓江柳的父親。
幾個人舉目向上觀瞧,見是一棵極大的柳樹,柳樹橫斜,有兩個分別長向左右兩側的枝丫,構成一個天然的坐椅,人坐上去,想必非常舒服。
在這天然坐椅的上麵,坐著一個老道士,蒼顏皓首,神色十分安閑慈祥,長須、長眉,麵目清雋,額頭如同壽星老兒一樣,微微隆起,隻是沒有壽星那麽明顯。
他背上背著一個小葫蘆,晃晃當當的。
鏡小仙蹙起眉頭,說:“真是討厭得很,又是一個老道士。”
韓江柳隻覺得這個道士非常眼熟,隻是一時想不起來曾經在哪裏見過。
鏡小仙連續問了樹上老道士幾個問題:“你是誰?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為什麽要像隻猴子一樣坐在樹上?”
老道士說:“我是衝和子,想必你們都聽過吧。”
衝和子?
除了鏡小仙以外,韓江柳、淮中、周康全都聽過衝和子的名號,知道他是一位道門中神仙一樣的人物,尤其是韓江柳,還和衝和子有過一麵之緣,前年元旦,宋徽宗設宴招待群臣,韓江柳曾經向衝和子和他聊過幾句,當時覺得這個老道慈眉善目,心地很好。
此時聽這老道自稱是衝和子,不禁微感吃驚,問道:“老仙長,您世居京城,怎麽不遠萬裏來到這裏呢?”
衝和子從樹上下來,當然不是像猴子一樣地爬樹,而是緩步而下,有如登梯,隻是那梯子誰都看不見而已。
衝和子下來以後,站在韓江柳等人的麵前,說道:“我此行是特地為你而來。”
“為我?”韓江柳詫異道,“老仙長為我什麽事?”
衝和子說:“我也是猶豫了很長時間才決定來找你,因為實在是不忍心你們幾個人葬身異域,做那枉死之鬼。”
鏡小仙說:“韓江柳,你別聽這老道士胡說八道,他看起來比那個張丹成更老,也就隻有比張丹成更壞,一定要小心。”
韓江柳說:“老仙長,您的話是什麽意思,晚輩實在是有點聽不太懂,還有剛才你說我父親他不是宰相了,那是怎麽一回事?”
衝和子說;“令尊在朝為官多年,怎樣辦事是極明白的,隻是,怎樣做官他似乎還是如處五裏霧中,不是十分清楚。”
張丹成倒是有幾分傲骨,說:“老子生平從來不會行賄,也不指望你們照顧!”
話已說僵,多說無益。
黑無常說:“各位,他既然不肯說,那麽我們隻有自己想辦法了,還是由我們帶路,送各位離開這片千裏大沙漠吧。”
韓江柳等眾人一想,黑白無常兩位確實也可以說的上是路癡了,由他們帶路,還不如自己想辦法呢,於是便拱拱手,說道:“兩位鬼差還有公務,就不麻煩二位了,二位請便。”剛想說幾句“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以後有緣再見”一類的話,話已經到了咽喉,活生生吞了下去,和這二位,最好一千年都不見,永遠都不見。
二位鬼差說:“如此,那我們就先走了,以後如果有什麽事,可以去找我們。到東嶽城隍廟,就能和我們聯係。”
“好,好。”
鏡小仙忽然聽到耳邊傳來細若蚊鳴的聲音,是白無常的聲音,原來是白無常以隔音入密的方法在和自己說話,隻有自己能聽到,其他人是聽不到的。
鏡小仙側耳傾聽,隻聽白無常說道:“鏡小仙姑娘,臨行之時,我還有幾句話相對你說,我見你臉色慘白,這一方麵是因為你久居鏡像國,陰氣過重,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你和這張丹成一樣,不修道德,隻是一味看重感情,做起事來瞻前不顧後,如果長此以往,定會大折陽壽,恐怕很快就會和我們二位見麵了。鏡小仙姑娘,我們想勸你,遇事多存善念,可行則行,不可行則不行,不可勉力為之。”
鏡小仙聽罷這段話,心裏怔忡半晌,確實是聽懂了話裏的意思,竭力思索該如何回答,卻不知道怎麽回答才好,隻是靜靜地點了點頭。
旁邊韓江柳和淮中均沒有注意到鏡小仙的神態變化。
黑白無常兩位鬼差雖然不識人間道路,但是回地府的路很熟,帶著張丹成的魂魄,刹那之間蹤跡不見,已經行走在黃泉路上了。
幾個人過去查看周康的情況,見他臥於沙上,精神恍惚,還好脈象平穩,應該沒有大礙,卻正如黑白無常所說:他的身體失血過多,需要急速補血才行。
淮中二話不說,以地廣劍的劍尖刺破自己的胳膊,胳膊上流下血來,使那鮮血一滴一滴落入周康的口中。
韓江柳說:“二弟,淮中,你不要命啦!怎麽可以這樣做!”
淮中說:“一路行來,我們兄弟,和衷共濟,形同骨肉,雖然沒有正式結義,但早已不分彼此了,區區一點血又算得了什麽!”
這幾句話說得韓江柳頗為慚愧,心想:“自己對兄弟的感情,和淮中比起來,真是自愧不如啊!”因此也立即拿起劍來,刺破自己的皮膚,依照淮中的做法而行。
鏡小仙說;“韓江柳,你不要命啦,你自己也是一個非常虛弱的人。”
韓江柳沒有理會鏡小仙的話,執意滴自己的血入周康之口。
幾個人都不懂得血型的原理,但巧在幾個人的血型並不相互抵觸,完全能夠融而為一,因此在韓江柳和淮中的幫助之下,失血過多的周康,身體竟然緩了過來,慢慢能夠坐起來、站起來了。
周康非常激動,說:“我能夠重新活一次,多虧了兩位兄長,我周康別的不說,以後你們就是我的親哥哥。”
韓江柳說:“三弟說哪裏話,兄弟之間何必客氣。”
四個人站在沙漠之中,微風輕搖,吹動著他們的頭發和衣衫,這並不是一副浪漫的景象,相反倒是有七八蕭瑟、三分失意。
看著遠方,又看了看地麵之上張丹成的屍體。
韓江柳說:“雖是仇敵,但是人已經死了,也不必去記恨了,我們把他埋葬了吧。”
眾人說好。
於是四個人動手,將張丹成掩埋了,在茫茫沙漠之中,埋葬一個人,實在是太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片刻工夫,事情已經做完。
接下來的任務仍然是尋找出路,四個人帶著三隻神獸、攜手並肩,一路向前,在沒有出現任何其他人幫助的情況下,終於走出了千裏大沙漠,當看到遠處綠洲,還有一條縈繞如帶的小河時。
幾個人的都不禁痛哭失聲,那是一種重新看到希望的感動。
這是一塊極大的森林,緊挨著沙漠的邊緣還隻是一片小灌木,而越向前走,樹就越高、草就越茂,空氣也就越新鮮。
等到了河邊的時候,幾個人俯下身去,不顧一切地吮吸起河水來。
那河水清澈見底,河中之魚皆若空遊無所依,一副氣定神閑、雅致安逸的樣子。
鏡小仙說:“這裏的魚太可愛了。”
其實這裏的魚並不見得比別處的魚更可愛,隻是當此劫後重生的情境之下,見到任何生命都會不自覺地產生出眷戀喜愛的心理,這也是人之常情。
幾個人喝足了水,又找到了一片果樹,吃了一些野果子,有山梨、山杏、野桃子,吃了個飽。
便都臥於樹下,足足地睡了一天。
第二天醒來的時候,陽光明媚,天氣正好,曬在人身上,非常的舒服。
幾個人的身體狀態已經調整地非常好,周康最先醒過來,聽到了遠處有老牛“哞哞”的叫聲。
周康推了推旁邊的韓江柳和淮中,又叫醒了睡在附近的鏡小仙,說:“這裏是什麽地方,太美了,真有點不想走了。遠處青山牛叫,想必不遠處一定有人家,住在這裏的人,生活得一定非常愜意。”
韓江柳說:“不知道是什麽地方啊,不過想必已經離開大宋國土了吧。”
淮中說:“早就離開不知道多久了。”
鏡小仙說:“不知道前方還會遇到什麽磨難。”
韓江柳說:“不管什麽磨難,隻要我們兄弟三個,不,是兄妹四個,齊心協力,團緒一致,就肯定能夠戰勝磨難,一路向前。”
鏡小仙笑著說;“是兄弟三個,誰和你是兄妹!”
韓江柳說:“你不承認我是你的哥哥嗎?”
鏡小仙說:“我不承認。”
周康打趣說;“小仙姑娘一定是嫌我們幾個大寒酸了,不配做她的哥哥。其實也沒什麽不配,三個裏麵,隻有我窮一點,淮中二哥,是京城禁軍的隊長,年富力強,等到這次完成任務以後,轉眼就要升官,而韓江柳大哥,則是當朝宰相的公子,更是前程似錦,除了皇帝不能當,其餘多大的官都能當了,有什麽不配做你哥哥呢?”
幾個人說著話,卻沒想到樹下說話,樹上有人偷聽。
樹上傳來一個聲音:“還說什麽當朝宰相,韓忠彥早就已經不是宰相了。”
韓忠彥正是韓江柳的父親。
幾個人舉目向上觀瞧,見是一棵極大的柳樹,柳樹橫斜,有兩個分別長向左右兩側的枝丫,構成一個天然的坐椅,人坐上去,想必非常舒服。
在這天然坐椅的上麵,坐著一個老道士,蒼顏皓首,神色十分安閑慈祥,長須、長眉,麵目清雋,額頭如同壽星老兒一樣,微微隆起,隻是沒有壽星那麽明顯。
他背上背著一個小葫蘆,晃晃當當的。
鏡小仙蹙起眉頭,說:“真是討厭得很,又是一個老道士。”
韓江柳隻覺得這個道士非常眼熟,隻是一時想不起來曾經在哪裏見過。
鏡小仙連續問了樹上老道士幾個問題:“你是誰?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為什麽要像隻猴子一樣坐在樹上?”
老道士說:“我是衝和子,想必你們都聽過吧。”
衝和子?
除了鏡小仙以外,韓江柳、淮中、周康全都聽過衝和子的名號,知道他是一位道門中神仙一樣的人物,尤其是韓江柳,還和衝和子有過一麵之緣,前年元旦,宋徽宗設宴招待群臣,韓江柳曾經向衝和子和他聊過幾句,當時覺得這個老道慈眉善目,心地很好。
此時聽這老道自稱是衝和子,不禁微感吃驚,問道:“老仙長,您世居京城,怎麽不遠萬裏來到這裏呢?”
衝和子從樹上下來,當然不是像猴子一樣地爬樹,而是緩步而下,有如登梯,隻是那梯子誰都看不見而已。
衝和子下來以後,站在韓江柳等人的麵前,說道:“我此行是特地為你而來。”
“為我?”韓江柳詫異道,“老仙長為我什麽事?”
衝和子說:“我也是猶豫了很長時間才決定來找你,因為實在是不忍心你們幾個人葬身異域,做那枉死之鬼。”
鏡小仙說:“韓江柳,你別聽這老道士胡說八道,他看起來比那個張丹成更老,也就隻有比張丹成更壞,一定要小心。”
韓江柳說:“老仙長,您的話是什麽意思,晚輩實在是有點聽不太懂,還有剛才你說我父親他不是宰相了,那是怎麽一回事?”
衝和子說;“令尊在朝為官多年,怎樣辦事是極明白的,隻是,怎樣做官他似乎還是如處五裏霧中,不是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