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廟院內,鄭倫正近距離研究那口禹王九鼎之一的那口豫州鼎,子辛就站在不遠處。


    “如何?”片刻後,鄭倫轉身走向子辛,子辛不禁好奇的問道。


    鄭倫認真的點點頭。“回殿下,末將在蘇侯府內曾見過此鼎,但圖案卻有些差異,當時末將隻是遠遠的打量了一眼,遂不能妄下斷定。”


    子辛微微頷首,既然鄭倫都如此說,子辛此刻可斷定那口鼎便是禹王九鼎之一的冀州鼎,不會有錯的。


    “待末將此次回冀州後,瞅機會看個明白,到時給殿下一個準信。”鄭倫想了想道。


    “善。”子辛微微頷首。


    “對了,明日你便帶蘇妲己離開朝歌回冀州去吧。”子辛頓了頓,再次開口道。


    “末將領命。”鄭倫微楞,繼而抱拳道。


    “記得保護好蘇妲己,時刻監視她的舉動,如有異樣及時稟報。”子辛想了想,再次提醒鄭倫。


    蘇妲己是封神世界中最不可控的因素,子辛不得不格外的注意,一個失誤很容易惹禍上身。


    ……


    帝乙三十年春,子辛與薑文媛的第二個便宜兒子出世,這個兒子是出世純屬無意之舉,子辛和薑文媛事先無任何心理準備。


    子辛按照封神原著的節奏,賜名子洪,與子郊一般的待遇,同樣取子洪精血儲存,以防後備之需。


    三個月後,帝乙駕崩,子辛按照帝乙遺囑,在太師聞仲,首相商容、亞相比幹等一幹眾臣的扶持下登基為天子。


    天子登基大典推遲至十日後舉行,同時下令四大諸侯並八百鎮諸侯火速前來朝歌,參加太子登基大典。


    十日內,子辛治喪,事必躬親,尤其是他日夜守孝,子辛的舉動令舉國群臣、貴族大夫都大加讚賞,當然這並非子辛做作,而是他發自內心的舉動,他雖與帝乙接觸的時間不是很長,但他卻可以從帝乙身上感受到那真摯的父愛,每每想起都一陣傷感。


    天子登基大典當天,第一環節便是祭拜天地,子辛事先從孔宣手裏將豫州鼎借來,暫充當祭拜天地之神器,就擺在正中央的位置,鼎中盛著的一鼎清水。


    子辛、四大諸侯、八百鎮諸侯、皇親國戚、以聞仲、商容為首的群臣此刻都一手拿著一個小鼎,小鼎被編號,眾人都按照子辛的樣子,刺破手指,將血擠到那口小鼎內,直到鮮血布滿鼎底部為止,體力不支的文臣,此刻都感到虛脫,臉色煞白。


    小鼎被侍婢一一收集,然後將眾人擠出的鮮血倒入那口盛滿清水的大鼎內。


    鮮血匯聚,徹底的融匯交織在一起。


    “朕子辛,以人間帝王之名,祈求天地蒼穹,護佑我大商朝千秋萬載。”子辛在眾血完全融匯,跪倒在地向蒼天大地叩拜,祈求國運昌隆。


    四大諸侯、八百鎮諸侯、眾臣跟在子辛身後,跪拜天地,祈求蒼天。


    當然這個完全是子辛在作秀,別人或許不知,他可是一清二楚,他們大商的命運早已被天地所拋棄。


    登基大典流程繁瑣冗長,一步步走下去,饒是子辛抗折騰,此刻也不由覺得心神疲憊。


    終於到了最後一道程序,封官賞賜群臣。


    “朕宣布,從即日定朝歌為帝都,封薑文媛為中宮皇後,統率後宮諸妃,封楊曦兮為馨慶宮皇妃,輔助薑文媛管理後宮大小事務。”


    “封聞仲為太師,賜其雌雄雙鞭為鎮國神鞭,可上責君王之過,下打奸佞之臣,並賜其先斬後奏的特權。”子辛再次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道。


    “老臣叩謝陛下隆恩浩蕩。”太師聞仲徹底拜服,子辛這明擺著給他莫大的特權,隆恩獨一無二,此刻他對子辛算是真正的死心塌地,無怨無悔的那種。


    首相商容已是位極人臣,大商文臣之首,權勢滔天,無法再提,不過子辛早已想好。


    “首相商容為國操勞,忠心耿耿,特賜其家族一塊免死牌,日後無論犯下何等罪孽,哪怕是叛逆作亂,都可免死一次,同時這塊免死牌也可用於家族內部血脈繼承。”


    “叩謝陛下洪恩,老臣定當肝膽塗地,以報殿下知遇之隆恩。”首相商容出列跪倒在地,叩首如注。


    子辛微微頷首。


    “封微子啟為啟王、微子衍為衍王,分封領地再議。”


    子辛飽含深意的看了一眼戰戰兢兢跪在地上謝恩的兩位皇兄,嘴角浮起一絲不屑。


    “封黃飛虎為禦前大將軍,統帥帝都禦林軍。”子辛接二連三的下令。


    “升費仲、尤渾為中大夫。”


    ……


    在費仲和尤渾看來,他們這段時日的努力並未白費,收獲也是大的,這才剛開始,就由下大夫提拔為了中大夫。


    子辛之所以提升他們的職位,無非是為了幹擾視聽,當然暗地裏也給他們下過命令,負責朝臣、各鎮諸侯的情報刺探,當然他們隻不過是子辛手中的棋子而已。


    ……


    “父王駕崩,按照祖宗禮製,需大赦天下,除十惡不赦之徒,釋天下關押在監之囚,首相此事有你掌管,亞相輔助。”


    “老臣領旨,定不負重托。”


    首相商容和亞相比幹慌忙出班叩首謝恩,大赦天下這種福澤之事,新皇交由他們倆負責,那是對他們最大的隆恩,也可以說他們現下勝券正濃。


    “解除帝都朝歌尚在售賣在冊的奴隸,封於四邊,商家損失一概有皇室賠付。”


    “陛下不可!”


    “還請陛下三思!”


    ……


    朝堂上,多數文武大臣都跪倒在地,齊齊反對,對於奴隸這方麵,他們的思想已根深蒂固,反對是理所當然,如不反對,子辛倒不適應。


    “朕意已決,聞太師,此事由你來全權負責,費大夫、尤大夫全力輔助。”子辛大手一揮,蓋板定論。


    群臣剛欲要爭辯,聞太師卻率先出班。“老臣領旨。”


    “下臣遵命。”費仲尤渾也底氣十足的跪地叩首,沒有提出任何異議。


    原本反對的眾臣當場閉嘴,因為無論是群傾朝野、手握重兵的聞太師,還是新皇的寵臣費仲尤渾都無表態,欣然接受,其中定有道理。


    子辛早就料到會是這個結果,他做出這個決定前,事先已跟太師聞仲商議過,並特意囑咐過費仲尤渾配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紂王駕到之叱吒封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了了而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了了而立並收藏紂王駕到之叱吒封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