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堂議事,司天監太師杜元銑出班。
“啟稟陛下,微臣近日夜觀司天台,異象灌注天地,九星連珠自天而降,映射宮闈,關乎祖宗社稷之根基,微臣不敢不奏。”杜元銑正氣凜然,慷慨激昂。
唰!
子辛猛地起身,虎目鎖定杜元銑。“細細道來!”
“此天象異常,九星連珠映射宮闈,昭示天下一統,九州歸一,東夷族歸順吾朝便是開端……”杜元銑侃侃而談。
“天下一統?”子辛深吸口氣,目光自群臣身上掃過,發現群臣都震撼連連,顯然未從杜遠銑的話中回過神來。
“繼續……”子辛倒是沉著冷靜,好似未受多少幹擾。
“據傳禹王采九州之青銅,鑄造九鼎,尊之禹王九鼎,傳自夏桀而失。古雲曾言,得九鼎者得天下,微臣以為,九鼎歸一曾預兆天下一統,此天象使然,陛下可昭告天下,全力搜尋九鼎,方秉承天意,以震懾各方國。”杜遠銑正氣凜然,語氣不卑不亢。
哧!
群臣嘩然,司天監太師杜元銑乃大商三朝元老,因其觀天象向來無誤,所預言定可成真,遂深受曆代先皇所器重。
也恰是如此,此刻杜遠銑的話令群臣熱血沸騰,他們都堅信杜遠銑之言不會有錯。
太師聞仲雖出身截,師父乃通天教主四大嫡傳弟子之一的金靈聖母,但對於天相領域並不精通,此刻對杜遠銑的話有些疑惑,但也未加懷疑。
不過群臣中卻有兩人膽顫不已,他們便是新晉的上大夫費仲和尤渾,昨日子辛密召他們二人最後那句古怪的話至今還縈繞耳邊,‘明日早朝,朕再助二卿一力。’他們如何都沒料到,子辛竟是用此種形式來助推他們。
現下群臣熱血沸騰,他們則冷汗直流,對子辛的忌憚愈加的強盛,甚至到了無限恐懼的地步。
他們最先接觸子辛,都別有用心,誤以為子辛年輕氣盛,愛聽花言巧語,他們可憑一些小手段來獲取子辛的寵信,卻豈不知一步踏錯步步錯,子辛的花樣手段已非他們所能企及,隻能仰望。
“哈哈……”子辛緊攥著拳頭,揚天上舉,開懷長嘯。“天佑吾朝,長盛不衰!”
“天佑吾朝,長盛不衰!”
群臣跪倒在地,虔誠的附和著大聲喊道。
“杜太師乃吾朝三朝元老,執掌司天監四十餘載,無一偏錯,朕信你!”子辛猛地轉身,指著杜遠銑,表情嚴肅的一臉堅定。
“謝陛下洪恩。”杜遠銑跪倒在地,一副虔誠的道,不過如細觀之下,定會發現他嘴角一陣抽搐,顯然他的內心不似表現出來的那麽淡定。
其實杜遠銑昨夜被子辛密召進皇宮,兩人座談近一個時辰,最後商討定出了剛才這出戲的劇本,其實什麽九星連珠,什麽天降異象,都是瞎編亂造,子虛烏有之事。
子辛微微頷首,示意他起身,同時目光緩緩掃向大殿中的群臣,深吸口氣道。“眾愛卿接旨……”
“臣等接旨。”群臣齊刷刷跪倒一片。
“九鼎遂禹王所鑄,但它承載的乃是人間國脈氣運,再者杜太師所言天象異樣,需有九鼎相助,方可定奪乾坤。散朝後,諸愛卿動用私人的力量,全力尋找九鼎之下落,一旦尋到,朕定重賞不誤。”子辛緩口氣,再次拋出誘餌。
“臣等遵旨。”群臣叩首。
‘九鼎歸一,天下一統’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被快速的傳播出去,當然這其中最大的功臣莫過於隱藏在幕後的薑文媛,薑文媛所掌控的輿論力量已初具規模,當然在這個通訊落後的封神世界裏,這個效果已遠超於此。
……
接下來幾日,尤其是在四大諸侯和八百鎮諸侯相繼進帝都後,費仲、尤渾一刻都沒閑著,對於冀州、揚州、兗州、荊州、梁州、雍州六候,他們可謂是費盡心機。
各大諸侯在朝歌都有耳目,早在進帝都的路上就聽聞帝國學院欲要對外招生,而陛下的寵臣費仲和尤渾則負責預選,把守第一道關口,所以欲要進入帝國學院,則必須要先搞定費仲和尤渾,那麽心眼活絡點的諸侯都私下相邀,或登門拜訪,備上重禮。
除冀州候、揚州候、兗州候、荊州候、梁州候、雍州候六候外,費仲和尤渾都有些懶得理會其他諸侯,但也不能太明顯,至少不能讓他們感覺到不愉快,這點分寸他們還是把握的很到位。不過一旦這六大侯爺登門拜訪時,他們頓時瞪起眼,軟硬兼施,唯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從他們那裏套出九鼎的下落,或者是讓他們將九鼎交出來。
最後,在費仲和尤渾相互配搭下,揚州候、兗州候、荊州候、梁州候、雍州候五候都承認得到了一座青銅鼎,應該屬於禹王九鼎之一,並答應獻給朝廷,以助大商一統天下,唯吾獨尊。
當然,對於獻出青銅鼎的五位侯爺,他們也假裝請旨陛下,給予了他們天大的賞賜,尤其是他們向往已久的帝國學院。
其中,陛下感念五位侯爺獻鼎有功,特批五位侯爺可挑選出十人進入即將落成的帝國學院學習,對此其他諸侯都眼紅的很,可卻無可奈何,誰讓他們的領地無此異寶,沒能撞上這般好運氣。
除揚州候、兗州候、荊州候、梁州候、雍州候五候外,冀州侯蘇護卻不受費仲和尤渾洗腦,自始至終都未曾鬆口,隻言其從未見過冀州鼎,並拍著胸脯保證,如若發現冀州鼎,必第一時間親自護送至帝都,以期大商一統天下。
對此,費仲和尤渾也無可奈何,隻得悻悻的去與子辛匯報,出乎意料,子辛並未懲治他們,相反還大大的誇讚一番。
費仲和尤渾一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的感覺,搞不懂子辛這究竟是玩的哪一出。
待費仲和尤渾離開後,子辛換下便裝匆匆趕來原壽王府,那裏有人早已等候多時。
;
“啟稟陛下,微臣近日夜觀司天台,異象灌注天地,九星連珠自天而降,映射宮闈,關乎祖宗社稷之根基,微臣不敢不奏。”杜元銑正氣凜然,慷慨激昂。
唰!
子辛猛地起身,虎目鎖定杜元銑。“細細道來!”
“此天象異常,九星連珠映射宮闈,昭示天下一統,九州歸一,東夷族歸順吾朝便是開端……”杜元銑侃侃而談。
“天下一統?”子辛深吸口氣,目光自群臣身上掃過,發現群臣都震撼連連,顯然未從杜遠銑的話中回過神來。
“繼續……”子辛倒是沉著冷靜,好似未受多少幹擾。
“據傳禹王采九州之青銅,鑄造九鼎,尊之禹王九鼎,傳自夏桀而失。古雲曾言,得九鼎者得天下,微臣以為,九鼎歸一曾預兆天下一統,此天象使然,陛下可昭告天下,全力搜尋九鼎,方秉承天意,以震懾各方國。”杜遠銑正氣凜然,語氣不卑不亢。
哧!
群臣嘩然,司天監太師杜元銑乃大商三朝元老,因其觀天象向來無誤,所預言定可成真,遂深受曆代先皇所器重。
也恰是如此,此刻杜遠銑的話令群臣熱血沸騰,他們都堅信杜遠銑之言不會有錯。
太師聞仲雖出身截,師父乃通天教主四大嫡傳弟子之一的金靈聖母,但對於天相領域並不精通,此刻對杜遠銑的話有些疑惑,但也未加懷疑。
不過群臣中卻有兩人膽顫不已,他們便是新晉的上大夫費仲和尤渾,昨日子辛密召他們二人最後那句古怪的話至今還縈繞耳邊,‘明日早朝,朕再助二卿一力。’他們如何都沒料到,子辛竟是用此種形式來助推他們。
現下群臣熱血沸騰,他們則冷汗直流,對子辛的忌憚愈加的強盛,甚至到了無限恐懼的地步。
他們最先接觸子辛,都別有用心,誤以為子辛年輕氣盛,愛聽花言巧語,他們可憑一些小手段來獲取子辛的寵信,卻豈不知一步踏錯步步錯,子辛的花樣手段已非他們所能企及,隻能仰望。
“哈哈……”子辛緊攥著拳頭,揚天上舉,開懷長嘯。“天佑吾朝,長盛不衰!”
“天佑吾朝,長盛不衰!”
群臣跪倒在地,虔誠的附和著大聲喊道。
“杜太師乃吾朝三朝元老,執掌司天監四十餘載,無一偏錯,朕信你!”子辛猛地轉身,指著杜遠銑,表情嚴肅的一臉堅定。
“謝陛下洪恩。”杜遠銑跪倒在地,一副虔誠的道,不過如細觀之下,定會發現他嘴角一陣抽搐,顯然他的內心不似表現出來的那麽淡定。
其實杜遠銑昨夜被子辛密召進皇宮,兩人座談近一個時辰,最後商討定出了剛才這出戲的劇本,其實什麽九星連珠,什麽天降異象,都是瞎編亂造,子虛烏有之事。
子辛微微頷首,示意他起身,同時目光緩緩掃向大殿中的群臣,深吸口氣道。“眾愛卿接旨……”
“臣等接旨。”群臣齊刷刷跪倒一片。
“九鼎遂禹王所鑄,但它承載的乃是人間國脈氣運,再者杜太師所言天象異樣,需有九鼎相助,方可定奪乾坤。散朝後,諸愛卿動用私人的力量,全力尋找九鼎之下落,一旦尋到,朕定重賞不誤。”子辛緩口氣,再次拋出誘餌。
“臣等遵旨。”群臣叩首。
‘九鼎歸一,天下一統’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被快速的傳播出去,當然這其中最大的功臣莫過於隱藏在幕後的薑文媛,薑文媛所掌控的輿論力量已初具規模,當然在這個通訊落後的封神世界裏,這個效果已遠超於此。
……
接下來幾日,尤其是在四大諸侯和八百鎮諸侯相繼進帝都後,費仲、尤渾一刻都沒閑著,對於冀州、揚州、兗州、荊州、梁州、雍州六候,他們可謂是費盡心機。
各大諸侯在朝歌都有耳目,早在進帝都的路上就聽聞帝國學院欲要對外招生,而陛下的寵臣費仲和尤渾則負責預選,把守第一道關口,所以欲要進入帝國學院,則必須要先搞定費仲和尤渾,那麽心眼活絡點的諸侯都私下相邀,或登門拜訪,備上重禮。
除冀州候、揚州候、兗州候、荊州候、梁州候、雍州候六候外,費仲和尤渾都有些懶得理會其他諸侯,但也不能太明顯,至少不能讓他們感覺到不愉快,這點分寸他們還是把握的很到位。不過一旦這六大侯爺登門拜訪時,他們頓時瞪起眼,軟硬兼施,唯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從他們那裏套出九鼎的下落,或者是讓他們將九鼎交出來。
最後,在費仲和尤渾相互配搭下,揚州候、兗州候、荊州候、梁州候、雍州候五候都承認得到了一座青銅鼎,應該屬於禹王九鼎之一,並答應獻給朝廷,以助大商一統天下,唯吾獨尊。
當然,對於獻出青銅鼎的五位侯爺,他們也假裝請旨陛下,給予了他們天大的賞賜,尤其是他們向往已久的帝國學院。
其中,陛下感念五位侯爺獻鼎有功,特批五位侯爺可挑選出十人進入即將落成的帝國學院學習,對此其他諸侯都眼紅的很,可卻無可奈何,誰讓他們的領地無此異寶,沒能撞上這般好運氣。
除揚州候、兗州候、荊州候、梁州候、雍州候五候外,冀州侯蘇護卻不受費仲和尤渾洗腦,自始至終都未曾鬆口,隻言其從未見過冀州鼎,並拍著胸脯保證,如若發現冀州鼎,必第一時間親自護送至帝都,以期大商一統天下。
對此,費仲和尤渾也無可奈何,隻得悻悻的去與子辛匯報,出乎意料,子辛並未懲治他們,相反還大大的誇讚一番。
費仲和尤渾一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的感覺,搞不懂子辛這究竟是玩的哪一出。
待費仲和尤渾離開後,子辛換下便裝匆匆趕來原壽王府,那裏有人早已等候多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