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荊州民亂是不能不管的。(.)第二日朝堂上,與眾人議一議荊州民亂,眾大臣的話語基調皆以“應安撫百姓為主”。不是朝臣們突然之間“以民為本”了,而是皇帝已經定下了“感情基調”,你沒看見以和親王為首的宗室們都在聲討端王“暴虐橫行、欺君罔上、抹黑天家、魚肉鄉裏”麽?甚至連一貫溫和的履親王都怒斥端王的“目無君上,簡直不堪為愛新覺羅家的子孫!”
所以說,現任端王的人緣真的是差到家了,愧對祖宗啊!其實這個端王是多爾袞在的時候封的一個宗室子弟,後來順治整治多爾袞的勢力的之前,老端王就非常有政治頭腦的躲到了山高皇帝遠的荊州。後來老端王又抱住了鼇拜的大腿,結果沒等鼇拜倒台,老端王掛掉了。降職襲爵的端郡王直接向康熙表示衷心,切斷了和鼇拜之間的關係,在三藩之亂的時候甚至出過不小的力,得到了康熙的信任,升回了親王以示嘉獎。
再後來,這位端親王也死翹翹了,而因為荊州路遠,所以接下來這位端郡王既沒有卷入奪嫡黨爭,也沒有過多的涉及朝政,在遠遠的荊州頗有點占山為王的意思。但是他對著京城和地方的各種勢力都有點油鹽不進,人緣官聲混的相當之差,總覺得他是大清“清流”,別人都極其腐敗墮落。而且他誰的麵子都不給,甚至連應當在雍正年間參與大挑的嫡女都以“體弱不適上京”為由,拒不參加選秀。實際上卻是嫌棄京城世家“汙濁”,怕自己的一輪“月牙兒”慘遭“迫害”!要不是雍正那會兒還在忙著和他的哥們弟兄以及朝中各種勢力角逐,哪裏就那麽容易被他逃過一劫?
至於他在鄉裏橫行,作威作福,端郡王認為:那是他身為一個王爺應該有的實力和尊榮。這也是塊被養大的胎盤啊,怪不得新月也是腦殘呢!隨根兒麽!
如今他端王作威作福、魚肉鄉裏出問題了,想起你是愛新覺羅的子孫,要求皇帝庇護了,早幹什麽去了!皇帝沒派兵去鎮壓你,以示皇帝愛民你就該偷著樂了,但是事有例外,而荊州將軍1,就是那個例外了。
如今的荊州將軍叫他他拉?奴達海(曆史上的荊州將軍,俺對不起你),荊州雖然叫“民亂”,但人家亂的非常有目標和目的性,就是把端王一家給ko掉,以平複廣大人民群眾飽受壓迫的心靈。所以即使再亂,亂的也是荊州一座城池,端王家附近那塊地方。其實旗人都自己有旗人營地的,但人家端王為了表示“不同流合汙”,人家在旗人營地外,離荊州城百裏地的地方建了一座別院。雖說是別院,但端王從沒回過大宅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所以,“亂民”的攻擊目標主要也是集中在這裏。而荊州將軍本來也不想管這回事的,但他手下有一個不怎麽靈光的書吏建議道:這畢竟是在將軍你的管轄範圍裏出事,雖然您不怎麽想管,但是端王畢竟是愛新覺羅家的人,打斷骨頭連著筋,萬一皇帝找後賬呢?退一步說,您即使不為了救端王一家,也要平息一下民亂啊!縱使端王是自作孽不可活,可是在您的地頭發生民亂,而您袖手旁觀,怎麽也說不過去啊!
於是他他拉將軍隻得點齊人馬,出城救人。這一救,就救回了一彎殘月。剛巧趕上荊州將軍的新任到了,所以皇帝下令讓奴達海順便把新月打包帶回來。其實,皇帝真想說,你就讓她死在民亂裏算了。但是他還不敢這樣說,怕寒了宗室的心,因為“禍頭子”已經死了啊!隻剩下一兒一女,而端王的這個爵位,想要往下傳,當然是不可能了,但作為皇帝,宗室走向“小康社會康莊大道”的領頭羊,還是必須要把端王的一子一女養育成人的。哦,也許那一女不用養了,找個合適的嫁出去就是了,養個兒子,隨便給個低檔的爵位,也就是了。當然,等著他發現那個荊州將軍叫他他拉?奴達海的時候,也有一種“果真如此”的感覺。
雖然奴達海看不上端王的做派,可是對於這個“全心依賴”他的新月卻是稀罕的不得了。為此,他還曾經在內心裏感歎:端王作孽啊,連累了這般無辜清純美麗善良的新月。而新月是這樣的純真美好善良大度,連曾經欺負過她的姨娘的孩子她都拚死護著,真是單純善良的好女人。
“好女人”?他就沒想過他家裏的女兒也就和他懷裏的新月一般大小!還真是有異性沒人性!
我們不去管奴達海和新月是怎麽纏纏綿綿、惡惡心心、膩膩歪歪的把隨行部下都弄得“欲吐無地”的,我們單表奴達海進京述職這一天。
上京述職有兩種可能,第一,你被繼續派往外地;第二,給你一個高一點的職務,然後在京留任。當年奴達海覺得他自己是保家衛國、深得皇帝器重的,所以隻帶了丫鬟小廝還有幾個管事的娘子,打算無牽無掛的精忠報國,所以跟本沒有帶家眷。這直接導致了他不能行使夫人外交,間接導致了他在荊州那塊地方混的也不好,而在荊州混的不好的直接原因是,奴達海和端王一樣“冷豔高貴”,但他至少還是名義上的最高長官,傳說中的“封疆大吏”。所以,當奴達海的下任官員到達任地,根本不用顧忌什麽“前任的心腹”這樣的問題,也就不足為怪了。
轉過來繼續講述職這個問題。上京述職,並不能直接回家,按著當時的做法是,趕得及早朝結束之後午休之前的,或者道路比較近的,就直接上朝堂覲見。如果風塵仆仆,路途遙遠的,就在京郊的驛館休息一下,然後第二日一早覲見皇帝。這充分體現了外派官員的指導思想:沒有國,哪有家,舍小家,為大家!額……也許說的過於“馬克思主義”了,但表麵上,指導思想確實是這樣的。至於“實際上”官員們外派的時候收受賄賂啊、在當地入點幹股、幹點官商勾結的勾當啊,增加點家產什麽的,那就是隻可做,不能說的啦!
奴達海經過了一天的休整,精神百倍的朝見皇帝去了。和他一起的還有新月姐弟。其實不是奴達海不想讓新月姐弟當天麵聖,實在是他們到達京城的時候太晚了,已經是傍晚時分了,所以隻能第二日下朝之後覲見皇帝。於是,入宮之後,奴達海去養心殿拜見皇帝,而新月則是帶著克善去後宮拜見兩宮太後以及眾嬪妃。
作者有話要說:1清代旗兵的最高長官為將軍,從一品,與加尚書銜的總督品位相同。因其駐防於地方,所以也稱為“封疆大臣”。將軍若與總督同駐在一個省區的,凡會同奏事,必以將軍為領銜,可見其地位高於總督。但將軍在地方上的實權則遠不如總督。清代在全國設將軍13人,分別駐紮盛京、吉林、黑龍江、綏遠城、江寧、福州、杭州、荊州、西安、寧夏、伊犁、成都、廣州等地。駐防各地將軍的職銜,都冠以所駐地名,如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十三將軍中以盛京將軍所統轄官兵最多,有一萬七千多人;以成都將軍所統轄官兵最少,隻一千九百多人。各將軍衙門均設有筆帖式2―3人,辦理本衙事務。各地駐軍,一般有馬軍、步軍,福州、杭州、廣州等處還兼有水軍。這些官兵都隸屬於八旗。
――――――――――――――――――――――――――――――――――――――――――――――
過渡章節,有點少……放心,明天就是新月大鬧慈寧宮的好日子,大家等著吧啊!
所以說,現任端王的人緣真的是差到家了,愧對祖宗啊!其實這個端王是多爾袞在的時候封的一個宗室子弟,後來順治整治多爾袞的勢力的之前,老端王就非常有政治頭腦的躲到了山高皇帝遠的荊州。後來老端王又抱住了鼇拜的大腿,結果沒等鼇拜倒台,老端王掛掉了。降職襲爵的端郡王直接向康熙表示衷心,切斷了和鼇拜之間的關係,在三藩之亂的時候甚至出過不小的力,得到了康熙的信任,升回了親王以示嘉獎。
再後來,這位端親王也死翹翹了,而因為荊州路遠,所以接下來這位端郡王既沒有卷入奪嫡黨爭,也沒有過多的涉及朝政,在遠遠的荊州頗有點占山為王的意思。但是他對著京城和地方的各種勢力都有點油鹽不進,人緣官聲混的相當之差,總覺得他是大清“清流”,別人都極其腐敗墮落。而且他誰的麵子都不給,甚至連應當在雍正年間參與大挑的嫡女都以“體弱不適上京”為由,拒不參加選秀。實際上卻是嫌棄京城世家“汙濁”,怕自己的一輪“月牙兒”慘遭“迫害”!要不是雍正那會兒還在忙著和他的哥們弟兄以及朝中各種勢力角逐,哪裏就那麽容易被他逃過一劫?
至於他在鄉裏橫行,作威作福,端郡王認為:那是他身為一個王爺應該有的實力和尊榮。這也是塊被養大的胎盤啊,怪不得新月也是腦殘呢!隨根兒麽!
如今他端王作威作福、魚肉鄉裏出問題了,想起你是愛新覺羅的子孫,要求皇帝庇護了,早幹什麽去了!皇帝沒派兵去鎮壓你,以示皇帝愛民你就該偷著樂了,但是事有例外,而荊州將軍1,就是那個例外了。
如今的荊州將軍叫他他拉?奴達海(曆史上的荊州將軍,俺對不起你),荊州雖然叫“民亂”,但人家亂的非常有目標和目的性,就是把端王一家給ko掉,以平複廣大人民群眾飽受壓迫的心靈。所以即使再亂,亂的也是荊州一座城池,端王家附近那塊地方。其實旗人都自己有旗人營地的,但人家端王為了表示“不同流合汙”,人家在旗人營地外,離荊州城百裏地的地方建了一座別院。雖說是別院,但端王從沒回過大宅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所以,“亂民”的攻擊目標主要也是集中在這裏。而荊州將軍本來也不想管這回事的,但他手下有一個不怎麽靈光的書吏建議道:這畢竟是在將軍你的管轄範圍裏出事,雖然您不怎麽想管,但是端王畢竟是愛新覺羅家的人,打斷骨頭連著筋,萬一皇帝找後賬呢?退一步說,您即使不為了救端王一家,也要平息一下民亂啊!縱使端王是自作孽不可活,可是在您的地頭發生民亂,而您袖手旁觀,怎麽也說不過去啊!
於是他他拉將軍隻得點齊人馬,出城救人。這一救,就救回了一彎殘月。剛巧趕上荊州將軍的新任到了,所以皇帝下令讓奴達海順便把新月打包帶回來。其實,皇帝真想說,你就讓她死在民亂裏算了。但是他還不敢這樣說,怕寒了宗室的心,因為“禍頭子”已經死了啊!隻剩下一兒一女,而端王的這個爵位,想要往下傳,當然是不可能了,但作為皇帝,宗室走向“小康社會康莊大道”的領頭羊,還是必須要把端王的一子一女養育成人的。哦,也許那一女不用養了,找個合適的嫁出去就是了,養個兒子,隨便給個低檔的爵位,也就是了。當然,等著他發現那個荊州將軍叫他他拉?奴達海的時候,也有一種“果真如此”的感覺。
雖然奴達海看不上端王的做派,可是對於這個“全心依賴”他的新月卻是稀罕的不得了。為此,他還曾經在內心裏感歎:端王作孽啊,連累了這般無辜清純美麗善良的新月。而新月是這樣的純真美好善良大度,連曾經欺負過她的姨娘的孩子她都拚死護著,真是單純善良的好女人。
“好女人”?他就沒想過他家裏的女兒也就和他懷裏的新月一般大小!還真是有異性沒人性!
我們不去管奴達海和新月是怎麽纏纏綿綿、惡惡心心、膩膩歪歪的把隨行部下都弄得“欲吐無地”的,我們單表奴達海進京述職這一天。
上京述職有兩種可能,第一,你被繼續派往外地;第二,給你一個高一點的職務,然後在京留任。當年奴達海覺得他自己是保家衛國、深得皇帝器重的,所以隻帶了丫鬟小廝還有幾個管事的娘子,打算無牽無掛的精忠報國,所以跟本沒有帶家眷。這直接導致了他不能行使夫人外交,間接導致了他在荊州那塊地方混的也不好,而在荊州混的不好的直接原因是,奴達海和端王一樣“冷豔高貴”,但他至少還是名義上的最高長官,傳說中的“封疆大吏”。所以,當奴達海的下任官員到達任地,根本不用顧忌什麽“前任的心腹”這樣的問題,也就不足為怪了。
轉過來繼續講述職這個問題。上京述職,並不能直接回家,按著當時的做法是,趕得及早朝結束之後午休之前的,或者道路比較近的,就直接上朝堂覲見。如果風塵仆仆,路途遙遠的,就在京郊的驛館休息一下,然後第二日一早覲見皇帝。這充分體現了外派官員的指導思想:沒有國,哪有家,舍小家,為大家!額……也許說的過於“馬克思主義”了,但表麵上,指導思想確實是這樣的。至於“實際上”官員們外派的時候收受賄賂啊、在當地入點幹股、幹點官商勾結的勾當啊,增加點家產什麽的,那就是隻可做,不能說的啦!
奴達海經過了一天的休整,精神百倍的朝見皇帝去了。和他一起的還有新月姐弟。其實不是奴達海不想讓新月姐弟當天麵聖,實在是他們到達京城的時候太晚了,已經是傍晚時分了,所以隻能第二日下朝之後覲見皇帝。於是,入宮之後,奴達海去養心殿拜見皇帝,而新月則是帶著克善去後宮拜見兩宮太後以及眾嬪妃。
作者有話要說:1清代旗兵的最高長官為將軍,從一品,與加尚書銜的總督品位相同。因其駐防於地方,所以也稱為“封疆大臣”。將軍若與總督同駐在一個省區的,凡會同奏事,必以將軍為領銜,可見其地位高於總督。但將軍在地方上的實權則遠不如總督。清代在全國設將軍13人,分別駐紮盛京、吉林、黑龍江、綏遠城、江寧、福州、杭州、荊州、西安、寧夏、伊犁、成都、廣州等地。駐防各地將軍的職銜,都冠以所駐地名,如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十三將軍中以盛京將軍所統轄官兵最多,有一萬七千多人;以成都將軍所統轄官兵最少,隻一千九百多人。各將軍衙門均設有筆帖式2―3人,辦理本衙事務。各地駐軍,一般有馬軍、步軍,福州、杭州、廣州等處還兼有水軍。這些官兵都隸屬於八旗。
――――――――――――――――――――――――――――――――――――――――――――――
過渡章節,有點少……放心,明天就是新月大鬧慈寧宮的好日子,大家等著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