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龍言道:“那便去那玉華王府,說不定那玉華王會賜師父一頓齋飯,也免得我們再特特尋個人家化一次齋。”
三藏點頭應允,又與那老伯問了去王府的路,走了約莫三刻鍾,方到玉華王府。三藏停下整了整衣冠,才走上前去,不等他登上王府門前的台階,就被王府門前守衛攔住問道:“什麽人?”
三藏道:“貧僧是東土大唐差來大雷音拜佛祖求經之人,這幾位是貧僧的徒弟,今到貴地,欲倒換關文,特來朝參千歲。”
那守衛先是上下打量了三藏幾眼,又看了看他身後的悟空幾人,見一眾都器宇不凡,不似什麽奸猾惡人,便道:“諸位且先等著,容我進府通稟。”三藏連忙稱是。
那守衛進去了約莫半炷香的時間,便出得府門,道:“諸位先隨我入府。”爾後比了個請的手勢,在前頭引路。
三藏一行皆跟隨進府,走過一段遊廊,到得一間寬敞的處所,那引路的守衛請了眾人進去,說道:“此間是王府的待客館,諸位先在此稍後,方才我已稟過管家,待管家奏於王爺,屆時會派引禮官前來傳旨召進。聖僧的馬匹,我亦叫人牽至馬廄,不必掛心。”
三藏連忙行禮道:“有勞了。”
守衛點了點頭,道:“客氣了。容我先行告退。”
三藏送了對方出門,回頭對幾個徒弟歎道:“也不知這玉華王是何等人物,連一個小小的大門守衛也有這等沉穩氣度。”
八戒笑道:“師父難得在背後品評他人,想來對這玉華王實在好奇了。”
三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原先路過鳳仙郡時,聽曾那郡守言道‘旱了三年,不曾收到半點朝廷救濟’,我還暗忖這天竺國國主是否似那比丘國的國主一般昏庸,如今到了這玉華縣,卻發現,城主是皇室宗親玉華王,他治下能如此清明和樂,王府守衛,又是不驕不躁不高不傲之人,我自是對他好奇不已,且也許那天竺國國主亦非昏庸之輩。”
三藏與八戒說話間,有侍從魚貫而入,安靜地上了茶水,又安靜地退下,隻留下領頭的那個言道:“奴婢在門口伺候,客人如有何需要,叫一聲便可。(.無彈窗廣告)”
三藏笑笑稱謝,那侍從躬了躬腰,微笑著退下。三藏也不再說話,喝著茶水,靜待引禮官前來。
眾人等了片刻,便聞門外有人叫喊:“東土大唐取經的和尚在哪裏?”三藏以為是引禮官前來,連忙起身相迎。
這時就聽那立在門口的侍從施禮道:“奴婢見過二王子殿下。”三藏頓時一驚,原來前來的不是引禮官,竟是王府的二王子殿下。
三藏連忙迎到門口,就見到了侍從口中的二王子,端的是一位眉清目秀,英氣十足的俊小夥。
二王子揮揮手免了侍從的禮,見到三藏迎出門來,竟目露欣喜之色,步伐也快了幾分,大步踏到三藏麵前問道:“你是唐僧?”
三藏合掌行禮道:“正是貧僧,見過二王子殿下。”
二王子一聽,一把拽住了三藏手腕,又問道:“你是由觀音點化,自請上西天取經的唐僧?”
三藏不解對方為何一臉激動之色,仍規矩地答道:“正是。”
二王子更加激動,又接著問道:“你有個大徒弟叫孫悟空,有個二徒弟叫豬八戒,有個三徒弟叫沙悟淨,我說的可對?”
三藏點點頭,道:“正是,貧僧還有一個小徒弟,叫敖瑾。”
二王子先是一喜,又是一愣,問道:“敖瑾?敖瑾是誰?”
“便是西海的龍三太子,我師徒平日裏都喚他小白龍。”三藏解釋道。
二王子聞言,暗自納悶兒,心道:小白龍?小白龍不該是唐僧的坐騎麽?怎麽變成他的小徒弟了?
這時悟空幾個也走了出來。二王子看了兩眼,移開視線,又伸頭往門內探了探,問道:“唐僧,你徒弟呢?不曾進來?”
原先三藏聽這二王子說到自己幾個徒弟的名號,他還暗暗稱奇,以為對方識得悟空幾個,卻不料此時悟空四人站在他的麵前,他還不知。
三藏不禁笑道:“這幾位便是,這位是我大徒弟,這位是二徒弟,這位是三徒弟,這位便是小徒弟了。”邊介紹,邊一一指給這位二王子看。
二王子聞言,頓時神色古怪,猶豫了一番後忍不住問出聲來:“你的幾個徒弟一直都長這麽……嗯,端莊的?”
三藏笑道:“二王子說笑,幾個徒弟都略通變幻之術,恐驚嚇旁人,貧僧才囑他們不得露出惡形惡狀。”
二王子暗呼了口氣,心道:我去,還以為自己穿到了某島國西遊同人裏去了!我就說孫悟空長這麽帥,豬八戒也長得這麽正直不科學。
自覺想通其中關節,二王子恢複了沉穩之態,言行舉止終於像個王子起來,他衝三藏合掌當胸道:“我常聽聞大唐乃盛世大國,繁華無比,可惜卻離我天竺國十分遙遠,我一直不得機會親往。方才於父王處聽管家來報,說是有東土大唐遠來僧人朝參父王,我自十分欣喜,特來一見,唐突了聖僧之處,還望莫要見怪。”
三藏不敢受王子之禮,側身避開,笑道:“殿下言重了。”
二王子笑了笑,側頭又望了悟空幾眼,才對三藏道:“我搶了引禮官的活,此番便由我引幾位貴客見我父王吧。”
三藏連忙答謝,稱:“有勞殿下了。”
二王子引著三藏一行再次拐過長長的抄手遊廊,途徑演武場,審理廳,至王爺與朝臣日常處理政務的大殿,著人安排了座位。
眾人坐下片刻,便有侍從官與內側門喊道:“王爺到。”三藏連忙起身,躬身對著內側門方向,爾後果見一個深眸高鼻的異國中年美男子自那扇門內踱步而進。
三藏垂頭施禮。那王爺步至上首主座,坐了下來,抬手免了三藏之禮,道:“聖僧來朝,不曾遠迎,勿怪。”
三藏笑道:“不敢。”又叫悟淨將關文拿出來,他親獻上。
王爺翻覽了一遍,見上有各國印信手押,便放心押了印鑒,收折在案,然一抬頭卻見自家二兒子在下麵擠眉弄眼,不禁好笑,整了整臉色才問道:“聖僧,不知自你那大唐至此,曆遍諸邦,共有幾多路程?”
三藏道:“貧僧也未記程途。隻知我大唐距西方約有十萬八千裏遠近。自我出得長安,在路上已經過了一十四遍寒暑。”
王爺笑道:“竟已十四年了,想是來時途中甚是坎坷。”
三藏道:“一言難盡!萬蟄千魔,也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才到得寶方!”
王爺便道:“哦?想是聖僧這一路遇到了不少妖魔鬼怪,奇事怪事,這樣吧,聖僧與諸位高徒在我王府用齋,齋後也好與我那幾個見識淺薄的兒子說道說道這一路的險阻。”三藏欣然領命,王爺便笑著叫侍從官去典膳所吩咐備素齋管待。
宴席上,果然又有兩位王子前來,瞧著也都是出彩的人物。席上,王爺王子們也不拿捏架勢,常推薦一些精巧的素食叫三藏幾人品嚐,一時賓主盡歡。
及宴散,三藏欲告辭,王爺勸留,笑著調侃道:“先前還說,請聖僧齋後與我那三個兒子說道說道你這一路而來所遇的險阻,怎地聖僧一用完齋就說走,可不厚道啊。”三藏忙笑說不敢。
而二王子早已按捺不住,興衝衝跑到悟空麵前,“咚”一聲倒身下拜言道:“我聞齊天大聖法力通天,於此誠心求請大聖收我為徒。”
悟空倒是一驚,挑挑眉笑問道:“你一介凡人,從哪裏得知我齊天大聖的名號?”
二王子眼珠子咕嚕一轉,答道:“觀音菩薩曾於夢中點化於我,說東土大唐來的高僧有個法力高深的大徒弟,稱齊天大聖,若我能拜之為師,乃天大的造化。”
悟空一聽,微微冷笑,道:“既是觀音點化你,你何不去拜她為師,那定是比天還大的造化。”
二王子一時有些愣怔,怎麽感覺這孫悟空與觀音很不對盤,莫不是他的錯覺?他撓了撓頭,硬著頭皮道:“我幼時曾於夢中見到大聖大鬧天宮的颯爽英姿,十分仰慕,便是沒有菩薩點化,我亦隻想拜大聖為師,求大聖收我為徒。”
悟空不應,而小白龍一聽對方說自己仰慕大聖,心情頓時有些微妙。想當初,他不也是一心仰慕齊天大聖麽?
二王子又重重磕了兩個頭,口中求道:“求大聖收我為徒。”
悟空依舊不允,八戒笑道:“殿下,我師兄眼光太高,看不上你**凡胎,普通資質,不如你棄了他,轉拜老豬為師,如何?”
二王子不理他,照舊央求悟空:“求大聖收我為徒。”
三藏有些尷尬,開口勸了一句:“悟空,我等出家人,巴不得要傳幾個徒弟。殿下誠心拜師,你不如收了他吧。”
王爺心疼二兒子,也跟著勸道:“我這個兒子好弄武藝,今謹發虔心,欲拜為門徒,學些武藝。萬望聖僧高徒能開天地之心,普運慈舟,傳度小兒,我必以傾城之資奉謝。”
他們接連勸說,又怎知悟空心中所想,如果對方隻是個普通凡人,他便是收他為徒,傳授幾招也不妨事。可偏偏這二王子聲稱受了觀音點化!
悟空又怎知這位二王子竟與那來曆不明的閃電一般,乃是個異世之人。此人前世是個富家子弟,可惜生有心疾,英年早逝,十八年前重新投世,成了這玉華王的二兒子,雖說來到的是個全然陌生的世界,但他此生能得這一無病無痛的肉身,已是十分滿足。
這前十八年,二王子隻以為自己是回到了自己所處世界的古代,這種想法直到他今日聽聞了唐僧的到來,更是見到了原本不可能見到的孫悟空幾人後才被推翻。
現下,二王子又私以為自己是到了前一世所讀的一本名著的書中世界裏,是以在悟空問他話時,他才順口就提了一句觀音點化。
他又怎知自那一次小白龍著了觀音的道後,悟空就已惱恨上了觀音。他想拿觀音來拉近彼此關係,降低悟空防備,反倒是將對方越推越遠了。
作者有話要說:你們說,二王子這麽誠心拜師,悟空要不要收他為徒呢?
三藏點頭應允,又與那老伯問了去王府的路,走了約莫三刻鍾,方到玉華王府。三藏停下整了整衣冠,才走上前去,不等他登上王府門前的台階,就被王府門前守衛攔住問道:“什麽人?”
三藏道:“貧僧是東土大唐差來大雷音拜佛祖求經之人,這幾位是貧僧的徒弟,今到貴地,欲倒換關文,特來朝參千歲。”
那守衛先是上下打量了三藏幾眼,又看了看他身後的悟空幾人,見一眾都器宇不凡,不似什麽奸猾惡人,便道:“諸位且先等著,容我進府通稟。”三藏連忙稱是。
那守衛進去了約莫半炷香的時間,便出得府門,道:“諸位先隨我入府。”爾後比了個請的手勢,在前頭引路。
三藏一行皆跟隨進府,走過一段遊廊,到得一間寬敞的處所,那引路的守衛請了眾人進去,說道:“此間是王府的待客館,諸位先在此稍後,方才我已稟過管家,待管家奏於王爺,屆時會派引禮官前來傳旨召進。聖僧的馬匹,我亦叫人牽至馬廄,不必掛心。”
三藏連忙行禮道:“有勞了。”
守衛點了點頭,道:“客氣了。容我先行告退。”
三藏送了對方出門,回頭對幾個徒弟歎道:“也不知這玉華王是何等人物,連一個小小的大門守衛也有這等沉穩氣度。”
八戒笑道:“師父難得在背後品評他人,想來對這玉華王實在好奇了。”
三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原先路過鳳仙郡時,聽曾那郡守言道‘旱了三年,不曾收到半點朝廷救濟’,我還暗忖這天竺國國主是否似那比丘國的國主一般昏庸,如今到了這玉華縣,卻發現,城主是皇室宗親玉華王,他治下能如此清明和樂,王府守衛,又是不驕不躁不高不傲之人,我自是對他好奇不已,且也許那天竺國國主亦非昏庸之輩。”
三藏與八戒說話間,有侍從魚貫而入,安靜地上了茶水,又安靜地退下,隻留下領頭的那個言道:“奴婢在門口伺候,客人如有何需要,叫一聲便可。(.無彈窗廣告)”
三藏笑笑稱謝,那侍從躬了躬腰,微笑著退下。三藏也不再說話,喝著茶水,靜待引禮官前來。
眾人等了片刻,便聞門外有人叫喊:“東土大唐取經的和尚在哪裏?”三藏以為是引禮官前來,連忙起身相迎。
這時就聽那立在門口的侍從施禮道:“奴婢見過二王子殿下。”三藏頓時一驚,原來前來的不是引禮官,竟是王府的二王子殿下。
三藏連忙迎到門口,就見到了侍從口中的二王子,端的是一位眉清目秀,英氣十足的俊小夥。
二王子揮揮手免了侍從的禮,見到三藏迎出門來,竟目露欣喜之色,步伐也快了幾分,大步踏到三藏麵前問道:“你是唐僧?”
三藏合掌行禮道:“正是貧僧,見過二王子殿下。”
二王子一聽,一把拽住了三藏手腕,又問道:“你是由觀音點化,自請上西天取經的唐僧?”
三藏不解對方為何一臉激動之色,仍規矩地答道:“正是。”
二王子更加激動,又接著問道:“你有個大徒弟叫孫悟空,有個二徒弟叫豬八戒,有個三徒弟叫沙悟淨,我說的可對?”
三藏點點頭,道:“正是,貧僧還有一個小徒弟,叫敖瑾。”
二王子先是一喜,又是一愣,問道:“敖瑾?敖瑾是誰?”
“便是西海的龍三太子,我師徒平日裏都喚他小白龍。”三藏解釋道。
二王子聞言,暗自納悶兒,心道:小白龍?小白龍不該是唐僧的坐騎麽?怎麽變成他的小徒弟了?
這時悟空幾個也走了出來。二王子看了兩眼,移開視線,又伸頭往門內探了探,問道:“唐僧,你徒弟呢?不曾進來?”
原先三藏聽這二王子說到自己幾個徒弟的名號,他還暗暗稱奇,以為對方識得悟空幾個,卻不料此時悟空四人站在他的麵前,他還不知。
三藏不禁笑道:“這幾位便是,這位是我大徒弟,這位是二徒弟,這位是三徒弟,這位便是小徒弟了。”邊介紹,邊一一指給這位二王子看。
二王子聞言,頓時神色古怪,猶豫了一番後忍不住問出聲來:“你的幾個徒弟一直都長這麽……嗯,端莊的?”
三藏笑道:“二王子說笑,幾個徒弟都略通變幻之術,恐驚嚇旁人,貧僧才囑他們不得露出惡形惡狀。”
二王子暗呼了口氣,心道:我去,還以為自己穿到了某島國西遊同人裏去了!我就說孫悟空長這麽帥,豬八戒也長得這麽正直不科學。
自覺想通其中關節,二王子恢複了沉穩之態,言行舉止終於像個王子起來,他衝三藏合掌當胸道:“我常聽聞大唐乃盛世大國,繁華無比,可惜卻離我天竺國十分遙遠,我一直不得機會親往。方才於父王處聽管家來報,說是有東土大唐遠來僧人朝參父王,我自十分欣喜,特來一見,唐突了聖僧之處,還望莫要見怪。”
三藏不敢受王子之禮,側身避開,笑道:“殿下言重了。”
二王子笑了笑,側頭又望了悟空幾眼,才對三藏道:“我搶了引禮官的活,此番便由我引幾位貴客見我父王吧。”
三藏連忙答謝,稱:“有勞殿下了。”
二王子引著三藏一行再次拐過長長的抄手遊廊,途徑演武場,審理廳,至王爺與朝臣日常處理政務的大殿,著人安排了座位。
眾人坐下片刻,便有侍從官與內側門喊道:“王爺到。”三藏連忙起身,躬身對著內側門方向,爾後果見一個深眸高鼻的異國中年美男子自那扇門內踱步而進。
三藏垂頭施禮。那王爺步至上首主座,坐了下來,抬手免了三藏之禮,道:“聖僧來朝,不曾遠迎,勿怪。”
三藏笑道:“不敢。”又叫悟淨將關文拿出來,他親獻上。
王爺翻覽了一遍,見上有各國印信手押,便放心押了印鑒,收折在案,然一抬頭卻見自家二兒子在下麵擠眉弄眼,不禁好笑,整了整臉色才問道:“聖僧,不知自你那大唐至此,曆遍諸邦,共有幾多路程?”
三藏道:“貧僧也未記程途。隻知我大唐距西方約有十萬八千裏遠近。自我出得長安,在路上已經過了一十四遍寒暑。”
王爺笑道:“竟已十四年了,想是來時途中甚是坎坷。”
三藏道:“一言難盡!萬蟄千魔,也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才到得寶方!”
王爺便道:“哦?想是聖僧這一路遇到了不少妖魔鬼怪,奇事怪事,這樣吧,聖僧與諸位高徒在我王府用齋,齋後也好與我那幾個見識淺薄的兒子說道說道這一路的險阻。”三藏欣然領命,王爺便笑著叫侍從官去典膳所吩咐備素齋管待。
宴席上,果然又有兩位王子前來,瞧著也都是出彩的人物。席上,王爺王子們也不拿捏架勢,常推薦一些精巧的素食叫三藏幾人品嚐,一時賓主盡歡。
及宴散,三藏欲告辭,王爺勸留,笑著調侃道:“先前還說,請聖僧齋後與我那三個兒子說道說道你這一路而來所遇的險阻,怎地聖僧一用完齋就說走,可不厚道啊。”三藏忙笑說不敢。
而二王子早已按捺不住,興衝衝跑到悟空麵前,“咚”一聲倒身下拜言道:“我聞齊天大聖法力通天,於此誠心求請大聖收我為徒。”
悟空倒是一驚,挑挑眉笑問道:“你一介凡人,從哪裏得知我齊天大聖的名號?”
二王子眼珠子咕嚕一轉,答道:“觀音菩薩曾於夢中點化於我,說東土大唐來的高僧有個法力高深的大徒弟,稱齊天大聖,若我能拜之為師,乃天大的造化。”
悟空一聽,微微冷笑,道:“既是觀音點化你,你何不去拜她為師,那定是比天還大的造化。”
二王子一時有些愣怔,怎麽感覺這孫悟空與觀音很不對盤,莫不是他的錯覺?他撓了撓頭,硬著頭皮道:“我幼時曾於夢中見到大聖大鬧天宮的颯爽英姿,十分仰慕,便是沒有菩薩點化,我亦隻想拜大聖為師,求大聖收我為徒。”
悟空不應,而小白龍一聽對方說自己仰慕大聖,心情頓時有些微妙。想當初,他不也是一心仰慕齊天大聖麽?
二王子又重重磕了兩個頭,口中求道:“求大聖收我為徒。”
悟空依舊不允,八戒笑道:“殿下,我師兄眼光太高,看不上你**凡胎,普通資質,不如你棄了他,轉拜老豬為師,如何?”
二王子不理他,照舊央求悟空:“求大聖收我為徒。”
三藏有些尷尬,開口勸了一句:“悟空,我等出家人,巴不得要傳幾個徒弟。殿下誠心拜師,你不如收了他吧。”
王爺心疼二兒子,也跟著勸道:“我這個兒子好弄武藝,今謹發虔心,欲拜為門徒,學些武藝。萬望聖僧高徒能開天地之心,普運慈舟,傳度小兒,我必以傾城之資奉謝。”
他們接連勸說,又怎知悟空心中所想,如果對方隻是個普通凡人,他便是收他為徒,傳授幾招也不妨事。可偏偏這二王子聲稱受了觀音點化!
悟空又怎知這位二王子竟與那來曆不明的閃電一般,乃是個異世之人。此人前世是個富家子弟,可惜生有心疾,英年早逝,十八年前重新投世,成了這玉華王的二兒子,雖說來到的是個全然陌生的世界,但他此生能得這一無病無痛的肉身,已是十分滿足。
這前十八年,二王子隻以為自己是回到了自己所處世界的古代,這種想法直到他今日聽聞了唐僧的到來,更是見到了原本不可能見到的孫悟空幾人後才被推翻。
現下,二王子又私以為自己是到了前一世所讀的一本名著的書中世界裏,是以在悟空問他話時,他才順口就提了一句觀音點化。
他又怎知自那一次小白龍著了觀音的道後,悟空就已惱恨上了觀音。他想拿觀音來拉近彼此關係,降低悟空防備,反倒是將對方越推越遠了。
作者有話要說:你們說,二王子這麽誠心拜師,悟空要不要收他為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