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為難之際,忽聽有人叫道:“上渡!上渡!”三藏回頭,便見那上遊有一人撐一隻船來。三藏滿心欣喜,可怎料等那船來到近前,卻發現是隻無底的船,可無底之船又如何渡人?


    悟空幾個自然知道這其中關竅,卻都不點破,隻待三藏做出選擇。


    三藏心道,如今我已至靈山,眼見就能拜見佛祖,求取真經,又怎甘心被攔在此地。遂走前一步便要上船。


    那撐船的笑問道:“我這船無底,你卻敢上?”


    三藏回答道:“我佛慈悲,貧僧一路西來,隻為拜佛求經,貧僧自問誠心。而如今我已身在靈山,佛若欲渡弟子,那這船無底也安,佛若欲棄弟子,那這船有底也沉。”


    撐船人笑著點點頭:“那你且上來吧。”


    三藏合掌稱謝,穩了穩氣,往船上踏去,卻不料還是一腳踏空,軲轆一下跌進水裏。


    三藏心中一涼,難道佛祖真不欲渡我?未等想個明白,他就被撐船人一把扯起,又站回船上,這一次卻是落到了實地,三藏頓生劫後餘生之感,一心所求的已近在咫尺,佛若真不渡他,他再不甘願又能如何?


    眾人皆上了船,那撐船人輕輕一撐,船便悠悠離了岸,爾後一具屍身浮上水麵。三藏見了大驚,撐船人笑道:“勿要驚慌,那個原就是你。”


    八戒見三藏仍是一副驚疑不定的模樣,解釋道:“師父,這位可是接引佛,南無寶幢光王佛,他又怎會害你?”三藏聞言,連忙對這接引佛合手一禮。


    接引佛微微一笑,道:“如今你喜登靈山,功果將成之時,需脫了這凡胎,還複你往日法身。”


    三藏聽得懵懵懂懂,卻也安下心來等待渡河,一時眾人無言。不一會兒便過了這淩雲渡,眾人上岸,三藏回頭欲再拜謝,那接引佛與無底船卻皆已不知去向。


    一眾繼續前行,三藏去了俗世肉身,如今也身輕體快,一路踏過的奇峰怪石曲徑懸崖,皆拖不慢他行進的腳步,所見所聞的如幻仙境也勾不住他的心神,隻緊隨著悟空幾人,穿過一座座法堂大殿浮屠塔,終於登上了靈山之巔。


    等一眾站在雷音寺山門之外,三藏卻忽然開口問道:“徒弟,這並非我一場黃粱美夢吧?”


    悟空幾人尚未答他,就聽聞方才前去通報的四大金剛喊道:“欽依佛旨,聖僧進來。”三藏眼眸一亮,深吸一口氣,想他跋山涉水,一去經年,今朝終是得入山門了。


    一陣雲磬聲中,三藏一眾入得大雄寶殿,如來高坐蓮座,三千諸佛、三千揭諦、八金剛、四菩薩、五百尊羅漢、八百比丘僧、大眾優婆塞、比丘尼、優婆夷,各天各洞,福地靈山,大小尊者聖僧,或坐或立,盡皆在場,滿殿祥光迭迭,瑞氣重重。


    三藏不敢久望,忙低下頭來,合掌躬身,朝上禮拜。


    如來看了他一眼,微笑道:“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旃檀功德佛。”


    三藏聞言連忙跪謝。爾後又是一番考校,一波三折,終得如來親賜五千零四十八卷經書。


    如來道:“此經功德,不可稱量。蓋此內有成仙了道之奧妙,有發明萬化之奇方,如何授之眾人,傳之教化,你自思量。”三藏再次叩頭謝恩。


    如來頷首微笑道:“你幾個徒兒我另有安排,如今你已非俗身,已不必悟空幾人相護,此回東土,你便自去吧。”三藏愣了愣,這一路走來已有一十九年,而他早已習慣有悟空幾人的護持,卻不料今朝便要別離。他心中一陣悵惘,又有些自嘲,不忍別離的恐怕隻有他一人吧。


    三藏掩了心緒,轉身衝悟空幾個深深一禮,道:“這一路多謝你四位護持,我能有今日功果,多賴諸位,多謝多謝。”


    悟空卻道:“兩不相謝,各取所需罷了。”三藏又看了悟空與小白龍一眼,領經而去。


    打發了三藏去後,如來微笑道:“幾位護持三藏取經有功,當有封禪,八戒,悟淨,我知你二人誠心入我佛門,八戒,今就封你為淨壇使者菩薩,悟淨,我封你為八寶金身羅漢菩薩。悟空與敖三太子……”


    悟空打斷道:“老孫可不稀罕你給的封位,如來,你莫忘了你我當初的約定。”


    如來嗬嗬笑了一聲,散了傳經大會,又對八戒悟淨道:“你二位便隨觀音菩薩去吧,她自會安排妥當。”觀音一禮,領著八戒悟淨退下。


    如來這才深深看了一眼悟空,笑道:“你二人,且隨我來。”言罷,下了蓮座,轉身往大雄寶殿後閣走去,也不管悟空與小白龍是否會跟來。


    悟空和小白龍相視一眼,默默地跟了上去。如來自顧自進了一間靜室,靜室內除了當中一台瞧不出有何特別的蓮花座別無他物,悟空二人亦走了進去,如來揮手閉了靜室門戶,又布下幾道禁製。


    悟空掏了掏耳朵,道:“說吧,赤緋在哪兒?”如來笑望了他一眼,就在悟空以為他有話要講之時,麵前的蓮座忽然光華大放。


    悟空與小白龍隻覺眼前一片白光,尚不及做出反應就被一陣巨大的引力給吸了過去。而那白光亦同時猛地一收,爾後,靜室之內除了那台蓮花座已空無一人,就仿佛不曾有人來過一般。


    而悟空與小白龍卻是到了一方雲山霧罩之境,悟空心中一凜,一手護住小白龍,一手已將金箍棒握在手中,警惕地盯住如來,厲聲問道:“這是何處?”


    小白龍亦是一臉緊張,怒瞪著如來,心道,隻要你敢對大師兄動手,我一定會讓你付出代價。


    如來卻背著手,未答一語,對著悟空二人的身後微微笑道:“師兄。”


    悟空回過頭去,果見雲霧深處徐徐走出一位容儀如玉,明淨柔和的年輕道人來,這道人著一身月白道袍,左側腰間攜著一柄玄色法劍,除此以外身無長物。悟空忍不住喊出了聲:“師父?!”


    原本小白龍還忌憚著如來,不敢回頭去瞧,聽他大師兄這一聲喊,亦吃驚地轉過頭去。


    來人可不就是悟空的師父,菩提祖師麽!


    悟空雖然吃驚,但是心中仍然默道了一聲“果然。”也正因為此,他才更加有太多問題想問他師父。


    可菩提祖師哪管悟空此時作何感想,徑直越過了他,對如來微微一笑,喊了一聲:“師弟。”爾後才斂了表情,對悟空微微頷首。


    悟空心中頓時波濤洶湧,站在他身旁的小白龍也感受到了他大師兄心中道不盡的複雜之情,忍不住偷偷傳音問道:“大師兄,怎麽了?”


    而悟空震驚的是,他師父菩提祖師居然也有這般溫柔的時候。別看他師父長相柔和,可卻實打實是個嚴師,別說他不曾見他師父笑過了,便是他們師兄弟們表現再出色也未聽他誇過一聲,他們受過的最高褒獎便是:他師父麵無表情一頷首,淡淡道一句“嗯,尚可。”但隨之而來的便是更加嚴厲的要求。


    既然嚴師在此,悟空又哪裏敢當麵與小白龍議論,隻悄悄垂下手去撓了撓小白龍的手心,示意他稍後再說。


    小白龍卻忽然恍然大悟,他天不怕地不怕的大師兄,原來還是有怕的人啊!他忍不住揶揄地看向悟空,看得悟空十分無奈。


    不過要說悟空怕菩提祖師卻也不對。且不管他齊天大聖如今修為如何,就孫悟空這三個字,孫是菩提親賜的姓,悟空是菩提親賜的法號,他孫悟空更是由菩提一手開蒙,爾後教導懂事,他修成這一身本領亦是由菩提一手領進門,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菩提對他有深重的教養之恩,又豈是一個怕字能表達悟空的心意的。


    雖然如今有太多的疑問要問師父,但是悟空並未等不及就問,他老老實實地站定,認認真真給菩提行了弟子禮。小白龍亦收了嬉笑的心思,肅然站在一邊。


    菩提看著悟空,麵無表情道:“我當日已將你逐出師門,你如今已無需再對我執弟子禮了。”


    悟空搖搖頭,道:“師父便是師父,師父可以不認劣徒,但弟子既然拜了您為師,受了您的教誨,那師父便永遠都是弟子的師父。”


    話落,如來在一旁對菩提笑言道:“師兄,往日裏我總嫌棄你這個弟子性格粗糙,衝動無腦,而今看來,還不算白教。”


    菩提聞言,對如來勾了勾唇角,並未反對,轉過頭對著悟空一頷首,淡淡道一句:“嗯,尚可。”他又看向小白龍,說道:“我在這方寸山足不出戶,都聽說敖三太子的大名了。”聲音淡淡的,也聽不出喜怒。


    小白龍頓時既尷尬又緊張,忍不住拿眼去瞧他大師兄,以求幫助。


    悟空好歹做了菩提多年的徒弟,自然拿捏得到他師父是什麽心思,是以也不掩飾,直接開口道:“師父,你叫他小白龍就好。”他撓了撓頭,嘻嘻笑了一聲,接著道:“弟子的伴侶,也算是師父的半個弟子了吧。”


    菩提哼了一聲,道:“嗬,你休要套我近乎,我還會有見麵禮給他不成。”爾後甩甩袖,又道:“師弟帶你入我方寸山是來談正事的,舊情什麽的就不必敘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傳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殘痕斷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殘痕斷影並收藏西遊傳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