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眼帶笑意,道:“吃一塹長一智啊,即便閻魔王大人所言再是可信,老孫我也不得不防啊。不過老孫一向不是畏首畏尾之輩,日後若果真如你所說,便是幫你一把又有何妨?”
閻緋拱了拱手道:“孫大聖沒有一口回絕,我感激不盡。”言罷,他站起身對悟空小白龍二人笑了笑,接著道,“此番來此的目的已然達到,那我也該告辭了,也免得某人看我不順眼那。”爾後不待悟空二人回話,撤了禁製便灑然離去。
當然,也算是他對悟空多有了解,知道以悟空如今對他的觀感,定然不會還和他客套一番再送他一送,如此幹脆利落地離去方是明智的選擇。
閻緋一走,小白龍頓時瀉了那股張牙舞爪隨時要撲上去揍人的氣勢,嘟囔道:“大師兄,看來咱們逍遙的日子要結束了。”
悟空摸摸他的腦袋,嘴角擒笑,道:“避過這劫,以後我們想逍遙多久就逍遙多久。”
而仿佛是要驗證閻緋所言會有幾分真一般,閻緋離去不過三日,四界之間維持了近四萬年的平靜,隨著仙界忽然向佛界發難打破了。
玉帝的心腹,掌管眾仙仙籍的東華大帝,親自去佛界遞出了戰書。
“玉帝他瘋了嗎?幾百年前連孫悟空一人都奈何不了,甚至還求到了佛祖麵前,如今居然敢向我佛界宣戰了!”大雄寶殿內,如來端坐高台,其弟子門人通通都聚集於此,而立於下首的觀音正捏著那封戰書怒道。
觀音一言,也算說出了座下眾人的心聲。
不過這其中經曆過四萬年前三族之亂的原神族之人,卻不見得真如那些後進的門人弟子一般隻有純粹的憤怒了。
哪怕修身養性幾萬年,這些原神族之人也都對仙界膈應得很,而一直未能對仙界當年所為“回報”一二,更是叫他們耿耿於懷。此番仙界主動送上門來作死,這些家夥一邊對仙界的狂妄和白眼狼行徑義憤填膺,一邊卻也忍不住欣喜於終於有了個正大光明出手教訓對方的機會。
然眾人雖都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應戰,但如來尚不發話,他們還不至於敢自作主張。是以一個個都抬頭望向座上的佛祖。
如來雙目閉合,神情安詳,仿佛仙界宣戰隻是件無足輕重的小事一般,不足以眾人大驚小怪。座下諸徒默默注視了他半晌,他亦似無有察覺一般,閉口不言。
氣氛一時之間由憤然變成緊張起來。
眾人皆不明何意,不敢再抬頭直視,更不敢妄自開口,都紛紛低頭垂目,斂氣收神。
而觀音亦因為方才率先發言卻未得佛祖回應有些內心惴惴。
與觀音不同的是,文殊與普賢向來在如來左右協侍,如來雖甚少囑咐他們做事,但真論起對如來的了解,在座門人弟子卻是無一能及他二人的,是以滿殿寂靜之時,文殊卻忽然開口,念了聲阿彌陀佛,對觀音溫聲勸道:“觀音菩薩,你卻是著相了。”
文殊此言一出,眾人心頭都仿佛沁了一場涼雨。
如來這才睜開眼,冷聲道:“傳我之法旨,即日起,我佛界弟子門人皆閉關參禪,不得隨意外出,若遇仙界之人挑釁,亦當避之。”
觀音忍不住問道:“佛祖,仙界欺上門來,我若避之,豈不是長其威風?”
如來並不答她,隻稍稍側頭對下首的一人問道:“婆竭羅龍王,對此,你是何想法?”
“佛祖一向心有成算,吾等自當一切謹遵佛祖法旨。”婆竭羅龍王,正是當年率領部分龍族追隨如來的碣隆。連他都這麽說,部分原神族之人便是心存異議此刻亦選擇理智地壓下。
如來聞言神色不動,卻也微微點頭,起身離去。當下眾人領了法旨退下。
“婆竭羅龍王,你可知佛祖是何真意?”離開靈山,觀音忍不住追上婆竭羅龍王問道。
非如來相召,婆竭羅龍王一向不會離開自己的龍宮,與佛界諸人更是甚少往來,便是自家女兒在觀音菩薩處修行,他亦未曾多做過問,此刻忽被觀音叫住,婆竭羅龍王有些意外。
他並未掩飾自己這點驚訝,停下來問道:“觀音大士作為佛祖左右弟子,又怎會想到問我一小小諸天龍王這等問題?”
觀音苦笑一聲,道:“龍王何必自謙,今日大殿之上,佛祖獨獨詢問龍王之意,龍王所答也似是甚合佛祖心意,而我兩次言語,似都有自作主張之嫌,佛祖對此雖一言不發,但我心中不安,恐又惹怒佛祖。”觀音昔日被罰思過,雖未被隨處宣揚,但佛界之中仍有些人會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知曉此事,這其中便有婆竭羅龍王。
龍王卻假作不知,回道:“觀音菩薩一向受佛祖器重,怎會惹怒佛祖,此番亦不過是因事關我佛界威嚴,菩薩著惱也是人之常情,佛祖就更不會怪罪於你了。不過,小王雖愚鈍,領悟不了佛祖真意,但有件事卻也比菩薩想的明白。”
觀音忙問道:“何事?”
“一壯漢在路上行走,偶遇一頑劣小兒衝他丟了土塊,不說這土塊丟在身上他不痛不癢,就說他堂堂大漢,是否當停下與這小兒計較?”龍王笑問道。
觀音似有所悟,又問道:“難道佛祖此番避戰是這般緣故?可若這小兒不知收斂,此次尚且還是丟來土塊,若下次丟來石塊又當如何?”
龍王哈哈大笑:“小王隨口一語,菩薩聞之,有了菩薩的想法,可卻非小王心中的原意,更非佛祖之計較。菩薩既來問我,我隻有一語相勸,佛祖向來心有成算,至於究竟是何成算,我等做弟子門人的,若執意想將其所思所謀件件都看得清楚明白豈非不智?”
觀音心中一凜,合手一禮,謝道:“是我入執了,多謝龍王言語點醒。”
龍王側身避讓,合手回禮,笑道:“菩薩言重,便是無我,菩薩自己也定能想個清楚。”
觀音笑笑,又與婆竭羅龍王言語往來了幾句,方才各自離去。
自此日起,佛界諸人皆遵佛祖法旨,回去各自洞府後,閉府不出。
“嗬,就知以如來的心性,他定不會匆忙應戰。去,傳我旨令,凡在外遇見未及時回返的佛界弟子,即刻誅殺,另派一批天兵天將,到靈山腳下叫陣,總會有人沉不住氣跳出來的。”玉帝叫來東華帝君吩咐道,“至於妖魔界,也該亂起來了。”
仙佛妖魔冥,這四界論起來,最亂的莫過於妖魔界。比起有玉帝統領的仙界,如來掌控的佛界,以及有點特殊的冥界,妖魔界向來無有法紀,隻尊強者,所以混跡於此界的,都是不管來路,隻看實力,可以說是什麽樣的人物都有。
此種情況下,玉帝想在其中安插人手,若隻是小打小鬧,並不算難。
但也因為此界隻尊強者,玉帝想做大一點的手腳卻是難了,畢竟如今妖魔界剩下的七大魔王沒有一個簡單貨色,而他曾經有實力能一爭魔王之位的手下也都死在了魔王之爭中。
別看如今加上孫悟空,七大魔王開始稱兄道弟,正處於把酒言歡的蜜月期,幾位魔王雖各有各的一派勢力,但幾派勢力亦是相安無事。可實際上再往前推上兩三千年時日,那些個魔王也都似誰也不服誰的,他們之間往往一言不合便是鬥法一場,輸贏尚且事小,實力稍差的當場飲恨亦是有的,幾場魔王之爭下來,死了不知多少實力不俗之輩,這其中便有玉帝的人手,到如今在妖魔界做大的這七位魔王,卻是一個聽命於玉帝的也無了。
玉帝眼看著與那人約定的時日漸進,還無法插手妖魔界,橫空出世的第七大魔王孫悟空亦不是他能掌控的,正為此發愁之際,西天卻親手遞來的機會。
在玉帝眼中,如來此人一向老謀深算,從不做沒有意義之事,此人會特意讓孫悟空護送唐三藏取經,怎麽想都覺得的對方暗地裏怕是別有安排。不過他雖想一探究竟,但也不是個魯莽之人,不會去貿貿然做什麽小動作來引起如來警惕。
然而如來卻主動讓他摻和到取經一事之中來。
對這送上門來的機會玉帝不是不抱有疑慮,但他還是接了。
原因很多,一是佛界對仙界好歹有“恩”,推拒不得,二來他對外一向是個寬厚老實之人,不到最後關頭,他也不會撕了自己帶了多年的麵皮,而三,悟空的確是個不安分的家夥,攪和得八十一難都湊不齊也是真,至於最重要的第四點就是如來會讓觀音來傳話,乃是算準了他定不會拒絕,那他就更不能拒絕了,否則豈不是告訴如來,他玉帝可一直不在自己的算計中?
玉帝想到當年的自己的安排,略有些得意地勾了勾唇:如來啊如來,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若不是多虧你給我遞了機會,我又怎會有機會,正大光明插手妖魔界,繼而能在暗地裏布下手腳呢。
而對如來而言,妖魔界勢力紛雜,始終是個隱患。正如玉帝能看出來各大魔王即便稱兄道弟了,但仍舊人心不齊,各有盤算,如來同樣明白,一旦劫起,妖魔界總有人會有自己的小心思,被敵人加以利用。
如來有兩種辦法能解決這種隱患,一是將這類人盡早除掉,安排自己人坐上魔王之位,就如魔王之爭中玉帝的手下被斬,這可不是對方運氣不好才被其他魔王盯上了。二是不動聲色地扶植幾個與仙佛界都沒有關係牽扯的魔王,而這類人雖然坐穩了魔王之位,但他們自己都不會發現這其中有佛界插手的影子。
可以說,如今的七大魔王,如來不是確定對方不會被敵人利用,就是確定對方哪怕被利用,也不足為慮。
仔細算一算,牛魔王的夫人與太上老君關係匪淺,玉帝若想利用牛魔王,稍有動作,隻怕三清教就會第一個聽到風聲,當先坐不住,大鵬作為鳳族有自己的驕傲,即便看如來不順眼,也不會選擇與仙界同流合汙,狂狏為人粗中有細,身為顯靈族後人,亦不會被仙界利用了去,白祈作為菩提的弟子,自然是不用擔心的,至於悟空,就更不必說了。
那麽剩下的,隻有商蛟與青火,他二人確實很容易被仙界盯上。
事實證明,如來所料不差,唐三藏取經時,他故意派了觀音去找玉帝幫忙,玉帝挑來揀去,果然隻能與商蛟青火二人達成利益同盟。
如來一向講究防患於未然,更善於在被動中掌握先機,是以,在玉帝還在為自己在妖魔界的布置沾沾自喜時,又怎知白祈早早就盯上了商蛟青火二人,將這二人一舉一動皆看在眼中。
也許,玉帝把如來看作了平生最大的對手,但如來卻從未把玉帝放在心上。
被如來放在心上的隻有會帶來重劫的未知敵人,隻有如何也脫不開關係卻始終低調做事的冥界,像仙界這種早早被推出來立了靶子的,在他眼裏壓根構不成危險。
他所關注的,一直都是隱藏不出的暗手。
閻緋拱了拱手道:“孫大聖沒有一口回絕,我感激不盡。”言罷,他站起身對悟空小白龍二人笑了笑,接著道,“此番來此的目的已然達到,那我也該告辭了,也免得某人看我不順眼那。”爾後不待悟空二人回話,撤了禁製便灑然離去。
當然,也算是他對悟空多有了解,知道以悟空如今對他的觀感,定然不會還和他客套一番再送他一送,如此幹脆利落地離去方是明智的選擇。
閻緋一走,小白龍頓時瀉了那股張牙舞爪隨時要撲上去揍人的氣勢,嘟囔道:“大師兄,看來咱們逍遙的日子要結束了。”
悟空摸摸他的腦袋,嘴角擒笑,道:“避過這劫,以後我們想逍遙多久就逍遙多久。”
而仿佛是要驗證閻緋所言會有幾分真一般,閻緋離去不過三日,四界之間維持了近四萬年的平靜,隨著仙界忽然向佛界發難打破了。
玉帝的心腹,掌管眾仙仙籍的東華大帝,親自去佛界遞出了戰書。
“玉帝他瘋了嗎?幾百年前連孫悟空一人都奈何不了,甚至還求到了佛祖麵前,如今居然敢向我佛界宣戰了!”大雄寶殿內,如來端坐高台,其弟子門人通通都聚集於此,而立於下首的觀音正捏著那封戰書怒道。
觀音一言,也算說出了座下眾人的心聲。
不過這其中經曆過四萬年前三族之亂的原神族之人,卻不見得真如那些後進的門人弟子一般隻有純粹的憤怒了。
哪怕修身養性幾萬年,這些原神族之人也都對仙界膈應得很,而一直未能對仙界當年所為“回報”一二,更是叫他們耿耿於懷。此番仙界主動送上門來作死,這些家夥一邊對仙界的狂妄和白眼狼行徑義憤填膺,一邊卻也忍不住欣喜於終於有了個正大光明出手教訓對方的機會。
然眾人雖都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應戰,但如來尚不發話,他們還不至於敢自作主張。是以一個個都抬頭望向座上的佛祖。
如來雙目閉合,神情安詳,仿佛仙界宣戰隻是件無足輕重的小事一般,不足以眾人大驚小怪。座下諸徒默默注視了他半晌,他亦似無有察覺一般,閉口不言。
氣氛一時之間由憤然變成緊張起來。
眾人皆不明何意,不敢再抬頭直視,更不敢妄自開口,都紛紛低頭垂目,斂氣收神。
而觀音亦因為方才率先發言卻未得佛祖回應有些內心惴惴。
與觀音不同的是,文殊與普賢向來在如來左右協侍,如來雖甚少囑咐他們做事,但真論起對如來的了解,在座門人弟子卻是無一能及他二人的,是以滿殿寂靜之時,文殊卻忽然開口,念了聲阿彌陀佛,對觀音溫聲勸道:“觀音菩薩,你卻是著相了。”
文殊此言一出,眾人心頭都仿佛沁了一場涼雨。
如來這才睜開眼,冷聲道:“傳我之法旨,即日起,我佛界弟子門人皆閉關參禪,不得隨意外出,若遇仙界之人挑釁,亦當避之。”
觀音忍不住問道:“佛祖,仙界欺上門來,我若避之,豈不是長其威風?”
如來並不答她,隻稍稍側頭對下首的一人問道:“婆竭羅龍王,對此,你是何想法?”
“佛祖一向心有成算,吾等自當一切謹遵佛祖法旨。”婆竭羅龍王,正是當年率領部分龍族追隨如來的碣隆。連他都這麽說,部分原神族之人便是心存異議此刻亦選擇理智地壓下。
如來聞言神色不動,卻也微微點頭,起身離去。當下眾人領了法旨退下。
“婆竭羅龍王,你可知佛祖是何真意?”離開靈山,觀音忍不住追上婆竭羅龍王問道。
非如來相召,婆竭羅龍王一向不會離開自己的龍宮,與佛界諸人更是甚少往來,便是自家女兒在觀音菩薩處修行,他亦未曾多做過問,此刻忽被觀音叫住,婆竭羅龍王有些意外。
他並未掩飾自己這點驚訝,停下來問道:“觀音大士作為佛祖左右弟子,又怎會想到問我一小小諸天龍王這等問題?”
觀音苦笑一聲,道:“龍王何必自謙,今日大殿之上,佛祖獨獨詢問龍王之意,龍王所答也似是甚合佛祖心意,而我兩次言語,似都有自作主張之嫌,佛祖對此雖一言不發,但我心中不安,恐又惹怒佛祖。”觀音昔日被罰思過,雖未被隨處宣揚,但佛界之中仍有些人會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知曉此事,這其中便有婆竭羅龍王。
龍王卻假作不知,回道:“觀音菩薩一向受佛祖器重,怎會惹怒佛祖,此番亦不過是因事關我佛界威嚴,菩薩著惱也是人之常情,佛祖就更不會怪罪於你了。不過,小王雖愚鈍,領悟不了佛祖真意,但有件事卻也比菩薩想的明白。”
觀音忙問道:“何事?”
“一壯漢在路上行走,偶遇一頑劣小兒衝他丟了土塊,不說這土塊丟在身上他不痛不癢,就說他堂堂大漢,是否當停下與這小兒計較?”龍王笑問道。
觀音似有所悟,又問道:“難道佛祖此番避戰是這般緣故?可若這小兒不知收斂,此次尚且還是丟來土塊,若下次丟來石塊又當如何?”
龍王哈哈大笑:“小王隨口一語,菩薩聞之,有了菩薩的想法,可卻非小王心中的原意,更非佛祖之計較。菩薩既來問我,我隻有一語相勸,佛祖向來心有成算,至於究竟是何成算,我等做弟子門人的,若執意想將其所思所謀件件都看得清楚明白豈非不智?”
觀音心中一凜,合手一禮,謝道:“是我入執了,多謝龍王言語點醒。”
龍王側身避讓,合手回禮,笑道:“菩薩言重,便是無我,菩薩自己也定能想個清楚。”
觀音笑笑,又與婆竭羅龍王言語往來了幾句,方才各自離去。
自此日起,佛界諸人皆遵佛祖法旨,回去各自洞府後,閉府不出。
“嗬,就知以如來的心性,他定不會匆忙應戰。去,傳我旨令,凡在外遇見未及時回返的佛界弟子,即刻誅殺,另派一批天兵天將,到靈山腳下叫陣,總會有人沉不住氣跳出來的。”玉帝叫來東華帝君吩咐道,“至於妖魔界,也該亂起來了。”
仙佛妖魔冥,這四界論起來,最亂的莫過於妖魔界。比起有玉帝統領的仙界,如來掌控的佛界,以及有點特殊的冥界,妖魔界向來無有法紀,隻尊強者,所以混跡於此界的,都是不管來路,隻看實力,可以說是什麽樣的人物都有。
此種情況下,玉帝想在其中安插人手,若隻是小打小鬧,並不算難。
但也因為此界隻尊強者,玉帝想做大一點的手腳卻是難了,畢竟如今妖魔界剩下的七大魔王沒有一個簡單貨色,而他曾經有實力能一爭魔王之位的手下也都死在了魔王之爭中。
別看如今加上孫悟空,七大魔王開始稱兄道弟,正處於把酒言歡的蜜月期,幾位魔王雖各有各的一派勢力,但幾派勢力亦是相安無事。可實際上再往前推上兩三千年時日,那些個魔王也都似誰也不服誰的,他們之間往往一言不合便是鬥法一場,輸贏尚且事小,實力稍差的當場飲恨亦是有的,幾場魔王之爭下來,死了不知多少實力不俗之輩,這其中便有玉帝的人手,到如今在妖魔界做大的這七位魔王,卻是一個聽命於玉帝的也無了。
玉帝眼看著與那人約定的時日漸進,還無法插手妖魔界,橫空出世的第七大魔王孫悟空亦不是他能掌控的,正為此發愁之際,西天卻親手遞來的機會。
在玉帝眼中,如來此人一向老謀深算,從不做沒有意義之事,此人會特意讓孫悟空護送唐三藏取經,怎麽想都覺得的對方暗地裏怕是別有安排。不過他雖想一探究竟,但也不是個魯莽之人,不會去貿貿然做什麽小動作來引起如來警惕。
然而如來卻主動讓他摻和到取經一事之中來。
對這送上門來的機會玉帝不是不抱有疑慮,但他還是接了。
原因很多,一是佛界對仙界好歹有“恩”,推拒不得,二來他對外一向是個寬厚老實之人,不到最後關頭,他也不會撕了自己帶了多年的麵皮,而三,悟空的確是個不安分的家夥,攪和得八十一難都湊不齊也是真,至於最重要的第四點就是如來會讓觀音來傳話,乃是算準了他定不會拒絕,那他就更不能拒絕了,否則豈不是告訴如來,他玉帝可一直不在自己的算計中?
玉帝想到當年的自己的安排,略有些得意地勾了勾唇:如來啊如來,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若不是多虧你給我遞了機會,我又怎會有機會,正大光明插手妖魔界,繼而能在暗地裏布下手腳呢。
而對如來而言,妖魔界勢力紛雜,始終是個隱患。正如玉帝能看出來各大魔王即便稱兄道弟了,但仍舊人心不齊,各有盤算,如來同樣明白,一旦劫起,妖魔界總有人會有自己的小心思,被敵人加以利用。
如來有兩種辦法能解決這種隱患,一是將這類人盡早除掉,安排自己人坐上魔王之位,就如魔王之爭中玉帝的手下被斬,這可不是對方運氣不好才被其他魔王盯上了。二是不動聲色地扶植幾個與仙佛界都沒有關係牽扯的魔王,而這類人雖然坐穩了魔王之位,但他們自己都不會發現這其中有佛界插手的影子。
可以說,如今的七大魔王,如來不是確定對方不會被敵人利用,就是確定對方哪怕被利用,也不足為慮。
仔細算一算,牛魔王的夫人與太上老君關係匪淺,玉帝若想利用牛魔王,稍有動作,隻怕三清教就會第一個聽到風聲,當先坐不住,大鵬作為鳳族有自己的驕傲,即便看如來不順眼,也不會選擇與仙界同流合汙,狂狏為人粗中有細,身為顯靈族後人,亦不會被仙界利用了去,白祈作為菩提的弟子,自然是不用擔心的,至於悟空,就更不必說了。
那麽剩下的,隻有商蛟與青火,他二人確實很容易被仙界盯上。
事實證明,如來所料不差,唐三藏取經時,他故意派了觀音去找玉帝幫忙,玉帝挑來揀去,果然隻能與商蛟青火二人達成利益同盟。
如來一向講究防患於未然,更善於在被動中掌握先機,是以,在玉帝還在為自己在妖魔界的布置沾沾自喜時,又怎知白祈早早就盯上了商蛟青火二人,將這二人一舉一動皆看在眼中。
也許,玉帝把如來看作了平生最大的對手,但如來卻從未把玉帝放在心上。
被如來放在心上的隻有會帶來重劫的未知敵人,隻有如何也脫不開關係卻始終低調做事的冥界,像仙界這種早早被推出來立了靶子的,在他眼裏壓根構不成危險。
他所關注的,一直都是隱藏不出的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