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先生,既然不能打,您倒是說說看,我們下一步該怎麽辦?”白七和孔北海的商討已經進行了一個晚上了,東邊的天空已經泛白,白七自認為有功夫在身,精神上是沒問題的,沒想到談了一夜工作的孔北海也是個夜貓子,照樣是精神抖擻。
“在各方力量之間,武力雖然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但在使用武力的時候還是要講究點技巧的,現在我們不打反而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孔北海雖然知道白七現在的耐心不多了,可是照樣不慌不忙地說。
白七自問上了戰場還能招呼幾下,可是要談到謀略,比起眼前的孔北海,那就有距離了,既然孔北海堅持,還不如聽孔北海把話說完。於是白七也不說話,站起身來,招呼下人給茶杯滿上水,這才端坐到孔北海的麵前,做出仔細聆聽的表情。
白七的這一點是孔北海最欣賞的,身為人主,從來沒有端架子的習慣,平時在軍營裏經常和士兵們一起打滾,和士兵們在一個鍋裏搶菜吃也是常有的事,這也是白七手下的軍隊凝聚力的來源,也是白七吸引孔北海的地方。
“當前局麵,我主初定魚龍關,兵指京畿,無形中主上已經成為了都梁城裏蘇白聯盟的最大威脅,可以說他們時刻眼睛都盯著主上,時刻都惦記著奪回魚龍關。所以我軍不宜妄動。然,不動並不等於幹等,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孔北海鎮定的表情,加上臉上的信心,可見他已經是胸有成竹。
白七並沒有接話,而是微笑的繼續等待,果然孔北海一笑後繼續道:“大軍不動,是為了保持對都梁的威脅,使之不敢輕易打魚龍關的主意。不動更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策略。”話說到這個份上,白七也大概弄懂了孔北海的意思,簡單地說就是以靜製動。白七料定孔北海還有下文,於是繼續不語,等孔北海把話說完。
“不動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旗號的問題,主上可以提出此次北上。完全是為了對付都梁城裏的蘇白聯盟,而我軍盤踞魚龍關,更能造成這樣的一種態勢。主上還要不斷的派人去散布這樣一個消息,那就是我大軍不日將南進,攻打都梁,替魯王報仇。當今局勢混亂。關北兩州定然有自立割據的想法,一旦主上的威脅不存在了,他們自己肯定要先打起來,隻有吞並了對方,才有將來與主上抗衡的本錢。”
孔北海太壞了。這是白七聽到這段話後地感想。
“關北兩州,壟北弱而青田強,青田製軍耿直成我了解。此人野心勃勃。到時候一定先動手,壟北一旦招架不住,必定不會就這樣便宜了耿直成,到時候……”說到這裏,孔北海識趣的沒有繼續,而是抬眼看著白七微笑。
白七不由會心一笑道:“到時候我們可以兵不血刃獲得壟北。剩下一個青田,那還不隨便我們捏拿。”白七說完,兩人相視而笑。
“好個不戰屈人之兵,善之善者。先生此計之高,即便是孫子用謀也不過如此。”白七不禁感慨。
“孫子用兵?此話何解?”孔北海皺著眉頭問了一句。
“怎麽?先生沒讀過《孫子兵法》?”白七聽了也是奇怪,孔北海乃飽學之士,怎麽會不知道孫子和《孫子兵法》。這個世界的曆史上有孔子孟子老子,白七很自然的以為有孫武,現在看孔北海的意思,難道這裏的曆史上沒孫武,白七想到這裏,不禁暗怪自己,讀書雖多,卻不求精深。
“《孫子兵法》?我沒聽說過,主上是哪裏得來地,不戰而屈人之兵,此句站在一個絕對的高度上詮釋了用兵的真諦,想必也是那《孫子兵法》中的語句吧。”孔北海露出一派向往的神情。
白七現在終於確定這邊地曆史上沒有《孫子兵法》的存在了,趕緊找了個借口道:“此兵書是一位世外高人所著,白七也是偶然得到,沒想到竟然不曾入世。”
孔北海聽了更是神往,連忙接話道:“主上可將此書帶在身邊?”白七當然知道他的意思,現在讓他上哪去弄現成地《孫子兵法》?隻得借口道:“此書來地不易,我一直藏於都梁的老家中,也不知道動亂之後,還在不在了。”
孔北海聽了一臉的失望,好書之人與此奇書錯過,實在是心有不甘,好在白七下一句話讓孔北海立刻露出了笑容。
“先生不必擔心,此書當年讀的仔細,所有文字都牢記於心,改天我默寫出來,先生便可一飽眼福。”
孔北海一聽便急了,伸手遞上紙筆,自己拿過硯台就磨墨道:“還等什麽等,現在就寫。”
白七聽地一笑,心想也隻有這樣性情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學問,才能胸懷天下,洞鑒天下。想到這些,白七接過紙筆,開始默寫。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於上同意也,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製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製、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不會說我抄襲吧?這是借鑒,不許舉報!否則將遭到我的詛咒!)
白七一邊默寫,孔北海在一邊低聲念著。這時候又一個念頭跳入白七的腦海,自己把《孫子兵法》弄成一本內部教材,分發給親信幹將學習不是更能發揮作用麽?當白七寫到《謀攻篇》時,孔北海看見了“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一句時,不禁開懷大笑道:“哈哈,原來你在這呢。”
孔北海的笑聲還沒落音,書房的門被悄然推開,蘇想雲和秦玉書一起進來了,手是還都端著盤子。
“幹什麽笑的這麽開心呢?孔先生。”蘇想雲一邊笑著說,一邊不經意地掃了一眼白七所寫的兵法。好在這時候白七也寫累了,見女人們端來早點,放下筆道:“先吃東西,吃完再寫。”秦玉書見白七停了下來,走上前去就要收拾桌子,沒想到孔北海像見了寶貝似的一把搶過白七寫好的部分道:“這我先拿著,免得別人跟我搶。”
見孔北海如此,蘇想雲和秦玉書臉上幾乎同時露出不易察覺的失望,又笑著伺候兩人用早點。
吃完早點,蘇想雲和秦玉書收拾一下都出去了,這兩個女人最近都變得非常拾取,從來不主動黏糊白七,說起來白七倒有快半個月不近女色了,就連一直在白七身邊的許玉嫣,也被白七派往江州,要盡快聯係上白雲帆,也隻有許玉嫣這個情報頭子親自出馬了。
兩個女人走後,孔北海看著她們的背影,想了一想,猶豫了一下才道:“主上,您的書房乃機密之地,我看今後還是少讓他人進入為好。”
孔北海說的很含蓄,但是白七還是明白他的意思,可是要白七防著蘇想雲和秦玉書,而且是防在明處,這白七實在有點做不出。
白七不不好表態,也隻能不言語,孔北海知道白七的性格,從不輕易去懷疑和防備身邊的人,所以也就沒再堅持說什麽,低頭喝茶,繼續看他的《孫子兵法》。
半個月一晃就過去了,白七一直沒有在進行大的行動,不過聲勢卻造的很大,白七要兵進都梁城的消息,早就傳遍了關北,更別說都梁城了,大街小巷裏各種版本都傳飛了,弄的蘇雲成可以說是寢食難安,至於白雲山,自從被放回來後,整個人更頹廢了,朝廷裏的事全都交給蘇雲成處理,自己整日在王宮裏和女人們快活。來自白七和白雲帆兩邊的軍事壓力,再加上白雲山內心的對親手殺父的內疚,白雲山心理不堪重負,隻能選擇逃避。
果然不出孔北海所料,青田州的製軍耿直成見白七一直沒有動靜,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都梁方向,等了半個月耐心就沒了,開始暗中擴軍,打算先拿下壟北,也好將來自立割據。
壟北的製軍李少元倒是個沒什麽野心的人,除了不斷加強自身的防衛外,大的動作到沒有什麽。又過了半個月,許玉嫣那邊終於傳來好消息,白雲帆經過一番輾轉,終於回到江州,隻是因為白雲帆生了一場大病,江州方麵才沒有動作,不過下麵的軍隊倒是做好了一切準備,時刻準備殺回都梁報仇。
一個月的時間下來,白七總算是把魚龍關及其所屬地區的一切關係基本理順,軍隊的訓練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就等著機會的出現了。**
“在各方力量之間,武力雖然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但在使用武力的時候還是要講究點技巧的,現在我們不打反而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孔北海雖然知道白七現在的耐心不多了,可是照樣不慌不忙地說。
白七自問上了戰場還能招呼幾下,可是要談到謀略,比起眼前的孔北海,那就有距離了,既然孔北海堅持,還不如聽孔北海把話說完。於是白七也不說話,站起身來,招呼下人給茶杯滿上水,這才端坐到孔北海的麵前,做出仔細聆聽的表情。
白七的這一點是孔北海最欣賞的,身為人主,從來沒有端架子的習慣,平時在軍營裏經常和士兵們一起打滾,和士兵們在一個鍋裏搶菜吃也是常有的事,這也是白七手下的軍隊凝聚力的來源,也是白七吸引孔北海的地方。
“當前局麵,我主初定魚龍關,兵指京畿,無形中主上已經成為了都梁城裏蘇白聯盟的最大威脅,可以說他們時刻眼睛都盯著主上,時刻都惦記著奪回魚龍關。所以我軍不宜妄動。然,不動並不等於幹等,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孔北海鎮定的表情,加上臉上的信心,可見他已經是胸有成竹。
白七並沒有接話,而是微笑的繼續等待,果然孔北海一笑後繼續道:“大軍不動,是為了保持對都梁的威脅,使之不敢輕易打魚龍關的主意。不動更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策略。”話說到這個份上,白七也大概弄懂了孔北海的意思,簡單地說就是以靜製動。白七料定孔北海還有下文,於是繼續不語,等孔北海把話說完。
“不動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旗號的問題,主上可以提出此次北上。完全是為了對付都梁城裏的蘇白聯盟,而我軍盤踞魚龍關,更能造成這樣的一種態勢。主上還要不斷的派人去散布這樣一個消息,那就是我大軍不日將南進,攻打都梁,替魯王報仇。當今局勢混亂。關北兩州定然有自立割據的想法,一旦主上的威脅不存在了,他們自己肯定要先打起來,隻有吞並了對方,才有將來與主上抗衡的本錢。”
孔北海太壞了。這是白七聽到這段話後地感想。
“關北兩州,壟北弱而青田強,青田製軍耿直成我了解。此人野心勃勃。到時候一定先動手,壟北一旦招架不住,必定不會就這樣便宜了耿直成,到時候……”說到這裏,孔北海識趣的沒有繼續,而是抬眼看著白七微笑。
白七不由會心一笑道:“到時候我們可以兵不血刃獲得壟北。剩下一個青田,那還不隨便我們捏拿。”白七說完,兩人相視而笑。
“好個不戰屈人之兵,善之善者。先生此計之高,即便是孫子用謀也不過如此。”白七不禁感慨。
“孫子用兵?此話何解?”孔北海皺著眉頭問了一句。
“怎麽?先生沒讀過《孫子兵法》?”白七聽了也是奇怪,孔北海乃飽學之士,怎麽會不知道孫子和《孫子兵法》。這個世界的曆史上有孔子孟子老子,白七很自然的以為有孫武,現在看孔北海的意思,難道這裏的曆史上沒孫武,白七想到這裏,不禁暗怪自己,讀書雖多,卻不求精深。
“《孫子兵法》?我沒聽說過,主上是哪裏得來地,不戰而屈人之兵,此句站在一個絕對的高度上詮釋了用兵的真諦,想必也是那《孫子兵法》中的語句吧。”孔北海露出一派向往的神情。
白七現在終於確定這邊地曆史上沒有《孫子兵法》的存在了,趕緊找了個借口道:“此兵書是一位世外高人所著,白七也是偶然得到,沒想到竟然不曾入世。”
孔北海聽了更是神往,連忙接話道:“主上可將此書帶在身邊?”白七當然知道他的意思,現在讓他上哪去弄現成地《孫子兵法》?隻得借口道:“此書來地不易,我一直藏於都梁的老家中,也不知道動亂之後,還在不在了。”
孔北海聽了一臉的失望,好書之人與此奇書錯過,實在是心有不甘,好在白七下一句話讓孔北海立刻露出了笑容。
“先生不必擔心,此書當年讀的仔細,所有文字都牢記於心,改天我默寫出來,先生便可一飽眼福。”
孔北海一聽便急了,伸手遞上紙筆,自己拿過硯台就磨墨道:“還等什麽等,現在就寫。”
白七聽地一笑,心想也隻有這樣性情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學問,才能胸懷天下,洞鑒天下。想到這些,白七接過紙筆,開始默寫。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於上同意也,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製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製、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不會說我抄襲吧?這是借鑒,不許舉報!否則將遭到我的詛咒!)
白七一邊默寫,孔北海在一邊低聲念著。這時候又一個念頭跳入白七的腦海,自己把《孫子兵法》弄成一本內部教材,分發給親信幹將學習不是更能發揮作用麽?當白七寫到《謀攻篇》時,孔北海看見了“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一句時,不禁開懷大笑道:“哈哈,原來你在這呢。”
孔北海的笑聲還沒落音,書房的門被悄然推開,蘇想雲和秦玉書一起進來了,手是還都端著盤子。
“幹什麽笑的這麽開心呢?孔先生。”蘇想雲一邊笑著說,一邊不經意地掃了一眼白七所寫的兵法。好在這時候白七也寫累了,見女人們端來早點,放下筆道:“先吃東西,吃完再寫。”秦玉書見白七停了下來,走上前去就要收拾桌子,沒想到孔北海像見了寶貝似的一把搶過白七寫好的部分道:“這我先拿著,免得別人跟我搶。”
見孔北海如此,蘇想雲和秦玉書臉上幾乎同時露出不易察覺的失望,又笑著伺候兩人用早點。
吃完早點,蘇想雲和秦玉書收拾一下都出去了,這兩個女人最近都變得非常拾取,從來不主動黏糊白七,說起來白七倒有快半個月不近女色了,就連一直在白七身邊的許玉嫣,也被白七派往江州,要盡快聯係上白雲帆,也隻有許玉嫣這個情報頭子親自出馬了。
兩個女人走後,孔北海看著她們的背影,想了一想,猶豫了一下才道:“主上,您的書房乃機密之地,我看今後還是少讓他人進入為好。”
孔北海說的很含蓄,但是白七還是明白他的意思,可是要白七防著蘇想雲和秦玉書,而且是防在明處,這白七實在有點做不出。
白七不不好表態,也隻能不言語,孔北海知道白七的性格,從不輕易去懷疑和防備身邊的人,所以也就沒再堅持說什麽,低頭喝茶,繼續看他的《孫子兵法》。
半個月一晃就過去了,白七一直沒有在進行大的行動,不過聲勢卻造的很大,白七要兵進都梁城的消息,早就傳遍了關北,更別說都梁城了,大街小巷裏各種版本都傳飛了,弄的蘇雲成可以說是寢食難安,至於白雲山,自從被放回來後,整個人更頹廢了,朝廷裏的事全都交給蘇雲成處理,自己整日在王宮裏和女人們快活。來自白七和白雲帆兩邊的軍事壓力,再加上白雲山內心的對親手殺父的內疚,白雲山心理不堪重負,隻能選擇逃避。
果然不出孔北海所料,青田州的製軍耿直成見白七一直沒有動靜,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都梁方向,等了半個月耐心就沒了,開始暗中擴軍,打算先拿下壟北,也好將來自立割據。
壟北的製軍李少元倒是個沒什麽野心的人,除了不斷加強自身的防衛外,大的動作到沒有什麽。又過了半個月,許玉嫣那邊終於傳來好消息,白雲帆經過一番輾轉,終於回到江州,隻是因為白雲帆生了一場大病,江州方麵才沒有動作,不過下麵的軍隊倒是做好了一切準備,時刻準備殺回都梁報仇。
一個月的時間下來,白七總算是把魚龍關及其所屬地區的一切關係基本理順,軍隊的訓練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就等著機會的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