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兒臣已經有數月未曾見過妻兒,如今天下大勢以定,人心歸服,父皇身邊又有諸位皇兄輔助,請父皇準許兒臣歸藩吧!”正所謂作戲要作全套,我立即又跪下來對父皇懇求起來,“另外兒臣覺得自古長幼有序,長熾皇兄為人仁德寬厚,兒臣覺得父皇若立皇兄為儲,天下間實在無人不服。”
我大義凜然的說著這話兒,說到後來,朝中所有人都神情古怪盯著我看,大概都在想我真的是無意於皇位了。
打自父王登基那日起,就已經分封諸位兄弟,不過除了我之外,有實地為藩的隻有四人而已。
第一位是大哥朱長熾,為惠王,第二位是三哥朱長煦,為漢王,第三位是五哥朱長遂,為趙王,剩下的一人就是十八的朱長春,為貴陽王。
隻看父王對我們這些兄弟的封賞,就知道他立儲的選擇就在我們幾人的身上,我突然做出這種無異於退出儲君爭奪的舉動來,哪能不讓人感到驚詫?
“朕這會兒是不準你離京的了,其他的事兒不急一時,從長計議再說不遲。”好一會兒,父皇擺了擺手,讓我退了下去,看起來他是“聖意”已決了。
我假作無可奈何的退回到班列裏麵,站在左右的大哥、三哥、五哥和十八弟都盯著我直看,也不知道他們心裏麵都想著些什麽。
這日朝上又議了一些官員調整的瑣事兒,父皇就讓退了朝。我才剛。隨著三哥、五哥兩人走出大殿,身後就聽見大哥的聲音想起:“長洛啊,你怎麽會上表父王立我為儲,若說起來,這儲君之位該是讓你擔著才是最合適不過的。”
我轉眼看見大哥一臉真誠的站在我的身後,回想著他話兒裏麵的著急,我還真有點感覺對不起這個一向忠厚而且對待兄弟們都非常友善的哥哥。
“大哥,父王雖然已經即位了。但是這畢竟……”我微微一頓。笑道:“這種時候隻有長幼秩序分明,才是安定國本的正道啊!”
大哥帶著些感動地看著我,長歎道:“我到了今日才知道,從前那些人說長洛你才德兼備,真是一點不假,一點不假啊!”大哥說完了這句話兒,向我身後掃了一眼,連忙匆匆地離開了。
我愕然的轉頭去看,卻看見十八弟走了上來,他一把拉過我的手。壓低的聲音問:“十七哥,你怎麽能在這種要緊的時候上辭表,莫非你真的不想要那儲君之位了麽?”
我雖然知道十八弟待我一片至誠,對於儲君一事他肯定是要硬挺我的,但是這種時候我也不想讓他這麽毫不顧忌,於是臉『色』一沉,同樣低聲喝道:“這種事情父皇他自有主張,哪輪到你我『操』心?”
十八弟一向服我。即便這個時候已經成為了一路藩王,可見我現出氣惱的模樣,他還是立即不再作聲,就如同從前小時候一樣。
我見他這種模樣。心中也感覺有些歉疚,說道:“十八弟,有些事兒你我心照不宣就好,十七哥自有主張,你不必太過擔心了。”
十八弟一聽了我這句稍『露』口風的話兒,臉上頓現喜『色』,點頭答應道:“我早就知道十七哥做事向來有分寸,絕不會做這種無用的事情。是我太過擔心了。”
我和他一起朝著宮外行去,一路上對他囑咐了幾句,讓他行事莫要莽撞,這才和他分道揚鑣了。
回到府裏還沒有來得及換過衣衫,宮裏麵就來人傳下了父皇地口諭,說是今夜要和我們幾名皇子一同在禦花園進膳,讓我黃昏的時候就進宮去。
聖旨傳下來的時候,朱諸就在我的身邊,等到那傳旨的太監離開,他想了一想後,突然說道:“今晚皇上定然會提起該取用何人來統領禦林軍的事兒,到時候殿下不論如何都要主動請旨讓您的人馬退出應天,而禦林軍的統領則讓那秦太炎或是惠王殿下擔任。”
“這是為何?”我聞言當即一奇,話兒不由自主地就問了出來。
要知道如今我的五萬人控製住了整個應天,父王和其餘諸藩的軍隊都駐紮在了應天城外,這對我來說簡直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兒,如果日後能夠讓我地人成為禦林軍統領,無形中我就等於把禦林軍牢牢掌握在了手裏,應天城自然而然的也落入了我的控製之中。
可是這個時候朱諸不僅讓我主動退出軍隊,而且還要推薦父皇和大尋來擔任這禦林軍統領一職,簡直就是把對自己有利的東西白白丟掉,這就不能不讓我感覺到不解了。
朱諸見我疑『惑』的神情,搖了搖頭道:“這件事兒對殿下隻會有利而沒有害處,殿下現在不需要問這麽多,到時候自然就會知道我的用意了。”說完,他略一施禮,就轉身離開大堂了。
我看見朱諸『露』出這種胸有成竹的神情來,當下不在追問他什麽,這時候我對他算計人心的能力已是非常地相信。
到了傍晚時候,我如期來到禦花園中,父皇、大哥、五哥和十八弟都已經到了,差的就隻有我和三哥。
雖然這一次說是禦膳,但不知道是不是父王有意安排讓我們更親近一些,那張圓形桌子並不太大,大家圍坐在一起,倒也有些樂也融融的感覺。
我剛坐下一會兒,三哥也來了,人總算是到齊了,這一次還是多年來我首次和他們一道陪父皇用膳。撇開身材依然肥胖的大哥和魁梧的十八弟不說,三哥還是顯得那麽英氣勃勃,據我安排在燕京的廠衛送回來的密報,三哥勇猛這一點和父皇極像,但是卻少機謀,算得上是半個莽人了,因此我一直一來都沒有把他放在心上。我看了看一旁的五哥,他還是和從前那樣表情陰冷,在我的心裏麵,他才是更對我有威脅力的人。
父皇簡短的對我們兄弟幾人說了幾句勉勵的話兒後,眾人開始舉杯起箸吃了起來,我們幾人小心翼翼的陪著父皇邊吃邊聊,好一會兒後,父皇終於開腔道:“朕在燕京苦苦經營,到了今日才打下了這個江山,你們是朕的骨血,日後朕的江山就要交給你們,許多事兒朕都想和你們商量商量,你就為朕解解憂吧!”微微一頓,父皇繼續道:“朕新登帝位,朝局還未平穩,朕有意擬旨組建禦林軍,你們給朕說說,這件事兒到底可行不可行,如果真的組建了禦林軍,又該讓誰來擔當這禦林軍一職。”
我聞言心中一驚,想不到朱諸算得這麽準,父王果然是為了禦林軍一事來的。
其實在此之前我就有聽說過父皇要組建禦林軍一事了,這個主意原本是那翰林院修撰兼台閣大臣楊士奇、楊榮和楊溥這三個人提出,這三楊是朝廷之中一直反對撤藩,並且一直支持父王的人,他們甚至在朱長文的朝中因為為父皇說話而被杖責趕出了廟堂。三楊提出組建禦林軍,就是想按著宋時的禁軍體製建立一支能守衛京畿的軍隊,以防再有『亂』事生出。隻是我想不到父皇會這麽寵信三楊,才剛一登基,就已經急急召見我們幾個詢問這件事情了。
我暗自思量道:“組建禦林軍的這一件事兒,對於父皇和我們都是有利無害的,他們自然應該會同意,隻是統領的人選卻難說了!”心中冷冷一笑,我索『性』先閉口不說話兒,等其他人先說他們的想法。
轉眼的功夫,三哥就搶先著發話兒了:“父皇,兒臣認為這組建禦林軍一事可行,若是父皇願意,兒臣願為父皇代勞。”他的話兒雖然說得漂亮,但卻擺明了是要把禦林軍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不禁讓我暗笑他太過明目張膽一些了。
大哥是個非常和善而沒有城府的人,他聽到三哥這麽說,也點了點頭道:“三弟說得有理,兒臣也覺得禦林軍一事可行,由三弟帶著也最好不過。”
陰冷少語的五哥大概看見大哥竟然同意讓三哥擔任禦林軍統領,當下就沉不下氣了,說道:“兒臣覺得禦林軍一事可行,隻是那統領一職兒臣認為讓那常山指揮使孟遇擔任更合適一些。”
雖然我並不知道孟遇是誰,但是一聽五哥的口氣,我大約就能猜想到這個孟遇肯定是五哥的親信,至少日後是要擁戴五哥的,相比起來,他的這個答案比起三哥直白,要好上許多。
父皇聽完幾位哥哥的話兒,並不置可否,而是不動聲『色』的把目光轉到了我的身上,顯然是想聽聽我的意見。
我佯作難以抉擇的想了一下後,這才說道:“父皇,兒臣認為三位皇兄說的都有道理,禦林軍一事的確可行。不過兒臣以為,這禦林軍關係到我大吳京畿要害之處,統領的人選決不可以輕率,兒臣覺得秦太炎適合。”微微一頓,我又道:“秦太炎乃是父皇在燕京藩邸時候的舊將,對父皇一直忠心耿耿,如果有他出任禦林軍統領一職,父皇日後定可無憂了。”
我大義凜然的說著這話兒,說到後來,朝中所有人都神情古怪盯著我看,大概都在想我真的是無意於皇位了。
打自父王登基那日起,就已經分封諸位兄弟,不過除了我之外,有實地為藩的隻有四人而已。
第一位是大哥朱長熾,為惠王,第二位是三哥朱長煦,為漢王,第三位是五哥朱長遂,為趙王,剩下的一人就是十八的朱長春,為貴陽王。
隻看父王對我們這些兄弟的封賞,就知道他立儲的選擇就在我們幾人的身上,我突然做出這種無異於退出儲君爭奪的舉動來,哪能不讓人感到驚詫?
“朕這會兒是不準你離京的了,其他的事兒不急一時,從長計議再說不遲。”好一會兒,父皇擺了擺手,讓我退了下去,看起來他是“聖意”已決了。
我假作無可奈何的退回到班列裏麵,站在左右的大哥、三哥、五哥和十八弟都盯著我直看,也不知道他們心裏麵都想著些什麽。
這日朝上又議了一些官員調整的瑣事兒,父皇就讓退了朝。我才剛。隨著三哥、五哥兩人走出大殿,身後就聽見大哥的聲音想起:“長洛啊,你怎麽會上表父王立我為儲,若說起來,這儲君之位該是讓你擔著才是最合適不過的。”
我轉眼看見大哥一臉真誠的站在我的身後,回想著他話兒裏麵的著急,我還真有點感覺對不起這個一向忠厚而且對待兄弟們都非常友善的哥哥。
“大哥,父王雖然已經即位了。但是這畢竟……”我微微一頓。笑道:“這種時候隻有長幼秩序分明,才是安定國本的正道啊!”
大哥帶著些感動地看著我,長歎道:“我到了今日才知道,從前那些人說長洛你才德兼備,真是一點不假,一點不假啊!”大哥說完了這句話兒,向我身後掃了一眼,連忙匆匆地離開了。
我愕然的轉頭去看,卻看見十八弟走了上來,他一把拉過我的手。壓低的聲音問:“十七哥,你怎麽能在這種要緊的時候上辭表,莫非你真的不想要那儲君之位了麽?”
我雖然知道十八弟待我一片至誠,對於儲君一事他肯定是要硬挺我的,但是這種時候我也不想讓他這麽毫不顧忌,於是臉『色』一沉,同樣低聲喝道:“這種事情父皇他自有主張,哪輪到你我『操』心?”
十八弟一向服我。即便這個時候已經成為了一路藩王,可見我現出氣惱的模樣,他還是立即不再作聲,就如同從前小時候一樣。
我見他這種模樣。心中也感覺有些歉疚,說道:“十八弟,有些事兒你我心照不宣就好,十七哥自有主張,你不必太過擔心了。”
十八弟一聽了我這句稍『露』口風的話兒,臉上頓現喜『色』,點頭答應道:“我早就知道十七哥做事向來有分寸,絕不會做這種無用的事情。是我太過擔心了。”
我和他一起朝著宮外行去,一路上對他囑咐了幾句,讓他行事莫要莽撞,這才和他分道揚鑣了。
回到府裏還沒有來得及換過衣衫,宮裏麵就來人傳下了父皇地口諭,說是今夜要和我們幾名皇子一同在禦花園進膳,讓我黃昏的時候就進宮去。
聖旨傳下來的時候,朱諸就在我的身邊,等到那傳旨的太監離開,他想了一想後,突然說道:“今晚皇上定然會提起該取用何人來統領禦林軍的事兒,到時候殿下不論如何都要主動請旨讓您的人馬退出應天,而禦林軍的統領則讓那秦太炎或是惠王殿下擔任。”
“這是為何?”我聞言當即一奇,話兒不由自主地就問了出來。
要知道如今我的五萬人控製住了整個應天,父王和其餘諸藩的軍隊都駐紮在了應天城外,這對我來說簡直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兒,如果日後能夠讓我地人成為禦林軍統領,無形中我就等於把禦林軍牢牢掌握在了手裏,應天城自然而然的也落入了我的控製之中。
可是這個時候朱諸不僅讓我主動退出軍隊,而且還要推薦父皇和大尋來擔任這禦林軍統領一職,簡直就是把對自己有利的東西白白丟掉,這就不能不讓我感覺到不解了。
朱諸見我疑『惑』的神情,搖了搖頭道:“這件事兒對殿下隻會有利而沒有害處,殿下現在不需要問這麽多,到時候自然就會知道我的用意了。”說完,他略一施禮,就轉身離開大堂了。
我看見朱諸『露』出這種胸有成竹的神情來,當下不在追問他什麽,這時候我對他算計人心的能力已是非常地相信。
到了傍晚時候,我如期來到禦花園中,父皇、大哥、五哥和十八弟都已經到了,差的就隻有我和三哥。
雖然這一次說是禦膳,但不知道是不是父王有意安排讓我們更親近一些,那張圓形桌子並不太大,大家圍坐在一起,倒也有些樂也融融的感覺。
我剛坐下一會兒,三哥也來了,人總算是到齊了,這一次還是多年來我首次和他們一道陪父皇用膳。撇開身材依然肥胖的大哥和魁梧的十八弟不說,三哥還是顯得那麽英氣勃勃,據我安排在燕京的廠衛送回來的密報,三哥勇猛這一點和父皇極像,但是卻少機謀,算得上是半個莽人了,因此我一直一來都沒有把他放在心上。我看了看一旁的五哥,他還是和從前那樣表情陰冷,在我的心裏麵,他才是更對我有威脅力的人。
父皇簡短的對我們兄弟幾人說了幾句勉勵的話兒後,眾人開始舉杯起箸吃了起來,我們幾人小心翼翼的陪著父皇邊吃邊聊,好一會兒後,父皇終於開腔道:“朕在燕京苦苦經營,到了今日才打下了這個江山,你們是朕的骨血,日後朕的江山就要交給你們,許多事兒朕都想和你們商量商量,你就為朕解解憂吧!”微微一頓,父皇繼續道:“朕新登帝位,朝局還未平穩,朕有意擬旨組建禦林軍,你們給朕說說,這件事兒到底可行不可行,如果真的組建了禦林軍,又該讓誰來擔當這禦林軍一職。”
我聞言心中一驚,想不到朱諸算得這麽準,父王果然是為了禦林軍一事來的。
其實在此之前我就有聽說過父皇要組建禦林軍一事了,這個主意原本是那翰林院修撰兼台閣大臣楊士奇、楊榮和楊溥這三個人提出,這三楊是朝廷之中一直反對撤藩,並且一直支持父王的人,他們甚至在朱長文的朝中因為為父皇說話而被杖責趕出了廟堂。三楊提出組建禦林軍,就是想按著宋時的禁軍體製建立一支能守衛京畿的軍隊,以防再有『亂』事生出。隻是我想不到父皇會這麽寵信三楊,才剛一登基,就已經急急召見我們幾個詢問這件事情了。
我暗自思量道:“組建禦林軍的這一件事兒,對於父皇和我們都是有利無害的,他們自然應該會同意,隻是統領的人選卻難說了!”心中冷冷一笑,我索『性』先閉口不說話兒,等其他人先說他們的想法。
轉眼的功夫,三哥就搶先著發話兒了:“父皇,兒臣認為這組建禦林軍一事可行,若是父皇願意,兒臣願為父皇代勞。”他的話兒雖然說得漂亮,但卻擺明了是要把禦林軍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不禁讓我暗笑他太過明目張膽一些了。
大哥是個非常和善而沒有城府的人,他聽到三哥這麽說,也點了點頭道:“三弟說得有理,兒臣也覺得禦林軍一事可行,由三弟帶著也最好不過。”
陰冷少語的五哥大概看見大哥竟然同意讓三哥擔任禦林軍統領,當下就沉不下氣了,說道:“兒臣覺得禦林軍一事可行,隻是那統領一職兒臣認為讓那常山指揮使孟遇擔任更合適一些。”
雖然我並不知道孟遇是誰,但是一聽五哥的口氣,我大約就能猜想到這個孟遇肯定是五哥的親信,至少日後是要擁戴五哥的,相比起來,他的這個答案比起三哥直白,要好上許多。
父皇聽完幾位哥哥的話兒,並不置可否,而是不動聲『色』的把目光轉到了我的身上,顯然是想聽聽我的意見。
我佯作難以抉擇的想了一下後,這才說道:“父皇,兒臣認為三位皇兄說的都有道理,禦林軍一事的確可行。不過兒臣以為,這禦林軍關係到我大吳京畿要害之處,統領的人選決不可以輕率,兒臣覺得秦太炎適合。”微微一頓,我又道:“秦太炎乃是父皇在燕京藩邸時候的舊將,對父皇一直忠心耿耿,如果有他出任禦林軍統領一職,父皇日後定可無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