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良道:"我隻是知道,北疆省是老工業基地,現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北疆省存在著太多的問題,下崗失業率居全國前列,據說還存在一些官員違法違紀之事,現在有些亂。"說完這些,張家良就沒有再說下去。
聽了張家良說的這些話,陳書記說道:"嗯,這說明你還是做了一番功課的,你倒是知道了一些情況,這就好!"
看到陳書記沒有再細問下去,張家良把準備好的話又咽了下去,現在不能夠說得太多,言多必失,伴君如伴虎,能不說就不說。
"張家良,你本就是省級的領導,現在的調動算不上很大,經過中央研究,決定由你到北疆省擔任省委常委、副書記,兼大明市委一號書記,你有什麽話要說?"老書記此時走的儼然是組織談話的程序!
張家良不假思索的說道:"我服從組織決定,一定努力工作!"首長親自談話,張家良心裏很沉重,這恰恰說明此行可能很是凶險。
"你剛才說到了一個內容很重要,北疆省現在很複雜,這次把你放到北疆省的位置上,這是中央對你的信任,也是對你寄予了希望的,能否把工作做好,這是對於在黨校學習之後的一次考驗,我希望你能夠合格!"話剛說完,便響起了開門聲,鄒可進來對陳書記道:"書記,時間到了!"
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陳書記說道:"我會時刻關注著你的工作,關注著你的成長!"說完之後大步向外走去。
從中央辦公廳走出來,張家良的心中就有些忐忑,從陳書記的談話裏麵,他感到了一種重壓,有些話很明白,但卻有些話顯得難以理解,北疆省難道真的有那麽複雜?怎麽被陳書記半遮半掩的一說,自己覺得北疆省猶如洪水猛獸般的凶惡!
張家良再一次感到這次把自己弄到北疆省去工作並非表麵上的那麽簡單,從陳書記的態度上可以看出,他對於自己到北疆省的事情是寄予了一種希望的。
這樣的事情問誰都不行,還隻能問黃士良,黃士良現在的工作按理說應該很清閑,但實際上卻恰恰相反,應酬特別多,這主要是因為黃士良在為黃家奔波忙碌,馬不停蹄的進行外交!
回到家之後,張家良撥通了黃士良的電話,與陳書記見麵的事情說了一遍之後,黃士良道:"良兒,調你到北疆之事的確是你想的那種情況,有問題才有機會,北疆的情況很複雜,你到了那裏之後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試著前進,切不可急燥。"
黃士良也沒有講明是一種什麽樣的情況,進入到自己的房間,張家良很快就打開了電腦,在網上不斷搜尋著北疆省的情況,這次張家良就更加的用心,細細坐在那裏進行著分析。
北疆省省委一號書記闞蕭山在北疆擔任了兩屆省委一號書記,看到這情況,張家良很是奇怪,這省委一號書記竟然那麽長時間都穩如泰山!
再看省長魏國棟,這省長當得就更長,竟然一直都是從北疆升起來的,先是大陽市委一號書記,然後是副省長、常務副省長、省長,這幾年的官路非常的順利,仿佛有一個大網正在罩著他一樣,看到這裏張家良緊皺了眉頭,思索起來。
再看看最近的情況,由於一次大陽市的小工程案,剛調到大陽市的市委一號書記劉天華落馬,新到的省委副書記受此扯連,從而調出了北疆省。
再看看情況,這幾年以來,大多調入北疆的官員均因各種事情落馬!果然複雜!
張家良憑借多年的從政經驗,他感到了這裏麵的問題所在,但是,再細細一想北疆的省裏情況,各種各樣的好評不斷,這又說明了省委一號書記和省長是好幹部。
僅僅從網上曝出的資料難以看出問題的本質,張家良越想越覺得心裏沒底,自己就這麽冒冒失失的一腳踏進去,那邊會不會張開了一張大網等著自己哪?這麽一想張家良更小心起來,思慮再三還是決定自己親自去一趟一探究竟,但是“去”的方法必須講究!
一旦有了親身去探查的想法,這個想法就像泡沫一樣越來越膨脹,但是又有一點不妥,中央既然有了這個任命,相信北疆省的幹部已經得到了信息,他們肯定會對自己做一番詳細的研究,那麽自己的這次探訪會不會有什麽風險?
這麽一想張家良便打算換件衣服簡單的裝扮一下,外麵的天氣已經很冷,張家良裏麵穿著一身保暖的衣服,外麵直接套上一件黃色的軍用大衣,這件大衣是張家良費了很大精力才找到的,一旦穿上大衣,戴上一個棉帽子,整個就是一個從外省來打工之人。
張家良越了解就越感覺到了北疆省並不是表麵上看上去的那麽一種情況,本來張家良想約著賈青一同前往好有個照應,但是賈青最近正在忙著處理黃海的事,不能隨自己前往北疆做準備,實在太忙,張家良就隻好獨自前往。
第一次來北疆省,在張家良的想法中,北疆省天寒地凍,那裏的人們應該都是身著軍大衣的那種情況,所以自己早早的準備了一件軍大衣,誰曾想結果卻讓他大感意外,到了這裏才發現這裏的人仿佛都已不穿這種土得掉渣的綠色軍大衣,自己一個人裹著件軍大衣倒是顯得有些突兀;下飛機時已是晚上十一點左右,一眼望去,到處都是冰雪,燈光之下,除了飛機場這裏之外,基本上就無法看到在街上遛達的閑人,這和天氣有關,但是可能也和這裏的發展程度有關。
飛機場離城還有著很長的一段路程,張家良站在寒風中四處看去,除了拉客的出租車駕駛員之外,還真是找不到其它的車子,看了一眼在深夜緩緩行駛的公交車,張家良邁步走了過去,就聽一個人在身後追過來道:"是不是去城裏?三十塊一個,還差一個了,上車就走。"(未完待續)
聽了張家良說的這些話,陳書記說道:"嗯,這說明你還是做了一番功課的,你倒是知道了一些情況,這就好!"
看到陳書記沒有再細問下去,張家良把準備好的話又咽了下去,現在不能夠說得太多,言多必失,伴君如伴虎,能不說就不說。
"張家良,你本就是省級的領導,現在的調動算不上很大,經過中央研究,決定由你到北疆省擔任省委常委、副書記,兼大明市委一號書記,你有什麽話要說?"老書記此時走的儼然是組織談話的程序!
張家良不假思索的說道:"我服從組織決定,一定努力工作!"首長親自談話,張家良心裏很沉重,這恰恰說明此行可能很是凶險。
"你剛才說到了一個內容很重要,北疆省現在很複雜,這次把你放到北疆省的位置上,這是中央對你的信任,也是對你寄予了希望的,能否把工作做好,這是對於在黨校學習之後的一次考驗,我希望你能夠合格!"話剛說完,便響起了開門聲,鄒可進來對陳書記道:"書記,時間到了!"
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陳書記說道:"我會時刻關注著你的工作,關注著你的成長!"說完之後大步向外走去。
從中央辦公廳走出來,張家良的心中就有些忐忑,從陳書記的談話裏麵,他感到了一種重壓,有些話很明白,但卻有些話顯得難以理解,北疆省難道真的有那麽複雜?怎麽被陳書記半遮半掩的一說,自己覺得北疆省猶如洪水猛獸般的凶惡!
張家良再一次感到這次把自己弄到北疆省去工作並非表麵上的那麽簡單,從陳書記的態度上可以看出,他對於自己到北疆省的事情是寄予了一種希望的。
這樣的事情問誰都不行,還隻能問黃士良,黃士良現在的工作按理說應該很清閑,但實際上卻恰恰相反,應酬特別多,這主要是因為黃士良在為黃家奔波忙碌,馬不停蹄的進行外交!
回到家之後,張家良撥通了黃士良的電話,與陳書記見麵的事情說了一遍之後,黃士良道:"良兒,調你到北疆之事的確是你想的那種情況,有問題才有機會,北疆的情況很複雜,你到了那裏之後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試著前進,切不可急燥。"
黃士良也沒有講明是一種什麽樣的情況,進入到自己的房間,張家良很快就打開了電腦,在網上不斷搜尋著北疆省的情況,這次張家良就更加的用心,細細坐在那裏進行著分析。
北疆省省委一號書記闞蕭山在北疆擔任了兩屆省委一號書記,看到這情況,張家良很是奇怪,這省委一號書記竟然那麽長時間都穩如泰山!
再看省長魏國棟,這省長當得就更長,竟然一直都是從北疆升起來的,先是大陽市委一號書記,然後是副省長、常務副省長、省長,這幾年的官路非常的順利,仿佛有一個大網正在罩著他一樣,看到這裏張家良緊皺了眉頭,思索起來。
再看看最近的情況,由於一次大陽市的小工程案,剛調到大陽市的市委一號書記劉天華落馬,新到的省委副書記受此扯連,從而調出了北疆省。
再看看情況,這幾年以來,大多調入北疆的官員均因各種事情落馬!果然複雜!
張家良憑借多年的從政經驗,他感到了這裏麵的問題所在,但是,再細細一想北疆的省裏情況,各種各樣的好評不斷,這又說明了省委一號書記和省長是好幹部。
僅僅從網上曝出的資料難以看出問題的本質,張家良越想越覺得心裏沒底,自己就這麽冒冒失失的一腳踏進去,那邊會不會張開了一張大網等著自己哪?這麽一想張家良更小心起來,思慮再三還是決定自己親自去一趟一探究竟,但是“去”的方法必須講究!
一旦有了親身去探查的想法,這個想法就像泡沫一樣越來越膨脹,但是又有一點不妥,中央既然有了這個任命,相信北疆省的幹部已經得到了信息,他們肯定會對自己做一番詳細的研究,那麽自己的這次探訪會不會有什麽風險?
這麽一想張家良便打算換件衣服簡單的裝扮一下,外麵的天氣已經很冷,張家良裏麵穿著一身保暖的衣服,外麵直接套上一件黃色的軍用大衣,這件大衣是張家良費了很大精力才找到的,一旦穿上大衣,戴上一個棉帽子,整個就是一個從外省來打工之人。
張家良越了解就越感覺到了北疆省並不是表麵上看上去的那麽一種情況,本來張家良想約著賈青一同前往好有個照應,但是賈青最近正在忙著處理黃海的事,不能隨自己前往北疆做準備,實在太忙,張家良就隻好獨自前往。
第一次來北疆省,在張家良的想法中,北疆省天寒地凍,那裏的人們應該都是身著軍大衣的那種情況,所以自己早早的準備了一件軍大衣,誰曾想結果卻讓他大感意外,到了這裏才發現這裏的人仿佛都已不穿這種土得掉渣的綠色軍大衣,自己一個人裹著件軍大衣倒是顯得有些突兀;下飛機時已是晚上十一點左右,一眼望去,到處都是冰雪,燈光之下,除了飛機場這裏之外,基本上就無法看到在街上遛達的閑人,這和天氣有關,但是可能也和這裏的發展程度有關。
飛機場離城還有著很長的一段路程,張家良站在寒風中四處看去,除了拉客的出租車駕駛員之外,還真是找不到其它的車子,看了一眼在深夜緩緩行駛的公交車,張家良邁步走了過去,就聽一個人在身後追過來道:"是不是去城裏?三十塊一個,還差一個了,上車就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