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嶺圍堵事件在中央有爭議,這一點張家良早有耳聞,但是這件事從趙英武的口中說出來,還是讓張家良不得不展開自我批評,其實,無論是趙英武還是張家良,兩人私下裏都清楚,桂嶺的那件事情張家良是幹得很漂亮的,張家良通過幹那件事,迅速的在邊南站穩腳跟,實現了自己的設想和意圖。
但是私下裏清楚是一回事,張家良的行為畢竟太冒險,是斷然不能夠鼓勵的,至於張家良下次遇到了類似情況,還是否采用類似的辦法,那就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總的來說,張家良冒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桂嶺的事情從結果來說是好的,那自然一切都好說,中央也能抗住負麵的聲音,但是如果張家良冒險不成功,那情況就嚴重了,即使中央領導心中替張家良叫冤枉,但該怎麽處理,還得怎麽處理,畢竟黨的規矩和紀律不是兒戲,官場的規則才是鐵的法則。
有時候,張家良常常會把官場當成一個盛大的遊戲場,所有體製中的人其實都在按照一套規則在做人做事,在這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適應規則在利用規則,隻有少部分的人有時候能夠製定規則、修改規則;在體製中,誰更能適應規則,誰更會利用規則,誰的前途就廣闊。而那些能夠有資格修改規則和製定規則的人,就是處在食物鏈上層的人物,也就是那些所謂能夠操控別人命運的人。
趙副總理的時間很寶貴,隻能夠給張家良二十多分鍾的談話時間,但是最後趙英武明顯還有些意猶未盡,在談話結束,他握著張家良的手道:“你這幾天辛苦點,對你其實是有好處的,你不是一個甘於平庸之人,而邊南也注定了不是一個平庸的地方,中央對你寄予的期望很高,可以說是等著看你出成績,所以,希望你能好自為之吧!”
“謝謝趙總!我定不辜負中央期望。”張家良認真而嚴肅的道,隨即他一笑,道:“這些敢情好,有了中央的支持,我這手中就等於由了尚方寶劍了,我對此次進京心中本來沒底,現在有了這把尚方寶劍,我去發改委,去商務部底氣就足了!嗬嗬!”
張青雲最後一笑很憨,趙英武微眯雙眼,神態也從嚴肅轉為隨和,畢竟談完公事了,沒必要在繼續一板一眼,氛圍瞬間也緩和下來,趙英武說道:“你這小子,現在都是省長高位的人了,怎麽身上的孩子氣還在?我倒聽很多人說,你在辦公廳幹過,這些部位你都混的很熟,找部委辦事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強,有人已經對你的作為有微詞了,你就不知道收斂一點?”
張家良哈哈大笑,道:“那個是細節,您剛才還說邊南局麵搞起來是重中之重,我對重點把握得很清楚!”
離開了國務院,張家良的心情很是愉悅,這次的談話趙英武副總理對自己是既敲打又鼓勵,手段很是巧妙,但是他卻領會到了中央的真實意圖。
張家良還沒回到邊南,邊南省省委組織部網站上就出現幹部任免通知,通知免去嚴明同誌林州市市委委員、常委、市長的職務,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很多人都認為嚴明離開林州的那一天,就是林州班子調整塵埃落定的那一天,但實際上,嚴明離開了林州,但是他的繼任者卻好似還沒有確定。
在嚴明被免去職務的第二天,邊南的人收到消息,嚴明已經進入了中組部幹部二局擔任正廳級副局長,這一下很多人才恍然,嚴明的這次調動赫然是中組部直接幹預的,幹部二局的副局長比不上市長的實權,尤其是像嚴明這種能夠掌控全市大局的市長,但是也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相對於嚴明來說,他缺少的是恰恰是部委工作經驗,他能夠有機會在組織部過渡一下,其實也等於是蛟龍歸海,還有更廣闊的空間等著他。
興許是邊南社會風氣的原因,邊南人很習慣將人事調動的問題和關係扯到一起,而對嚴明的這次調動,在邊南體製內很多人都想到了張家良,中組部的副部長義華彩是張家良一手扶上去的,兩人的關係非同凡響,義華彩對張家良也是言聽計從,而且居小道消息,義華彩其實就是中組部部長杜考為自己培養的接班人,她親自為張家良安排個人,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這麽一分析,嚴明的事就有了一條非常清晰的脈絡,這裏麵的主導人物就是張家良,畢竟張家良考察回來就進京了,沒人知道他為什麽進京,畢竟宋童童產子的事鮮有人知。
嚴明能夠在這樣的時間,這樣的環境下進京,讓很多邊南的元老級政治人物都感歎張家良的成熟,林州涉毒的事情查得太生猛,作為市長,其實嚴明的責任不是最大,但是常文棟履新不久,真要找個替罪羔羊的話,嚴明是最好的人選,他在林州確實是不宜繼續留任,但是把嚴明放在什麽位置則又是考驗人的事,如果在邊南省內部調動嚴明,很有可能會惹出更多的謠言,那樣對深化解決林州的問題以及林州新班子的工作都會造成影響。
另外,嚴明的最終去留,在邊南已經被人認為是張家良和魯萍的一次直接較量,嚴明在省內繼續任職,免不了有人會對張家良和魯萍的關係議論紛紛,那樣是很不好的。現在嚴明進京,避免了這些所有的問題,反倒是張家良的一次主動退讓讓人覺得很漂亮,既保護了嚴明,另外也算是給了魯萍的麵子,隻要魯萍思維還正常,在林州的人事問題上他勢必要尊重張家良的意見。
張家良的這一手,充分展示了他的手腕和能力,確實讓人刮目相看,也讓人感到心驚,這小小的年紀,居然如此有城府,居然能把邊南省的一眾大佬玩弄於股掌,可謂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未完待續)
但是私下裏清楚是一回事,張家良的行為畢竟太冒險,是斷然不能夠鼓勵的,至於張家良下次遇到了類似情況,還是否采用類似的辦法,那就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總的來說,張家良冒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桂嶺的事情從結果來說是好的,那自然一切都好說,中央也能抗住負麵的聲音,但是如果張家良冒險不成功,那情況就嚴重了,即使中央領導心中替張家良叫冤枉,但該怎麽處理,還得怎麽處理,畢竟黨的規矩和紀律不是兒戲,官場的規則才是鐵的法則。
有時候,張家良常常會把官場當成一個盛大的遊戲場,所有體製中的人其實都在按照一套規則在做人做事,在這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適應規則在利用規則,隻有少部分的人有時候能夠製定規則、修改規則;在體製中,誰更能適應規則,誰更會利用規則,誰的前途就廣闊。而那些能夠有資格修改規則和製定規則的人,就是處在食物鏈上層的人物,也就是那些所謂能夠操控別人命運的人。
趙副總理的時間很寶貴,隻能夠給張家良二十多分鍾的談話時間,但是最後趙英武明顯還有些意猶未盡,在談話結束,他握著張家良的手道:“你這幾天辛苦點,對你其實是有好處的,你不是一個甘於平庸之人,而邊南也注定了不是一個平庸的地方,中央對你寄予的期望很高,可以說是等著看你出成績,所以,希望你能好自為之吧!”
“謝謝趙總!我定不辜負中央期望。”張家良認真而嚴肅的道,隨即他一笑,道:“這些敢情好,有了中央的支持,我這手中就等於由了尚方寶劍了,我對此次進京心中本來沒底,現在有了這把尚方寶劍,我去發改委,去商務部底氣就足了!嗬嗬!”
張青雲最後一笑很憨,趙英武微眯雙眼,神態也從嚴肅轉為隨和,畢竟談完公事了,沒必要在繼續一板一眼,氛圍瞬間也緩和下來,趙英武說道:“你這小子,現在都是省長高位的人了,怎麽身上的孩子氣還在?我倒聽很多人說,你在辦公廳幹過,這些部位你都混的很熟,找部委辦事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強,有人已經對你的作為有微詞了,你就不知道收斂一點?”
張家良哈哈大笑,道:“那個是細節,您剛才還說邊南局麵搞起來是重中之重,我對重點把握得很清楚!”
離開了國務院,張家良的心情很是愉悅,這次的談話趙英武副總理對自己是既敲打又鼓勵,手段很是巧妙,但是他卻領會到了中央的真實意圖。
張家良還沒回到邊南,邊南省省委組織部網站上就出現幹部任免通知,通知免去嚴明同誌林州市市委委員、常委、市長的職務,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很多人都認為嚴明離開林州的那一天,就是林州班子調整塵埃落定的那一天,但實際上,嚴明離開了林州,但是他的繼任者卻好似還沒有確定。
在嚴明被免去職務的第二天,邊南的人收到消息,嚴明已經進入了中組部幹部二局擔任正廳級副局長,這一下很多人才恍然,嚴明的這次調動赫然是中組部直接幹預的,幹部二局的副局長比不上市長的實權,尤其是像嚴明這種能夠掌控全市大局的市長,但是也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相對於嚴明來說,他缺少的是恰恰是部委工作經驗,他能夠有機會在組織部過渡一下,其實也等於是蛟龍歸海,還有更廣闊的空間等著他。
興許是邊南社會風氣的原因,邊南人很習慣將人事調動的問題和關係扯到一起,而對嚴明的這次調動,在邊南體製內很多人都想到了張家良,中組部的副部長義華彩是張家良一手扶上去的,兩人的關係非同凡響,義華彩對張家良也是言聽計從,而且居小道消息,義華彩其實就是中組部部長杜考為自己培養的接班人,她親自為張家良安排個人,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這麽一分析,嚴明的事就有了一條非常清晰的脈絡,這裏麵的主導人物就是張家良,畢竟張家良考察回來就進京了,沒人知道他為什麽進京,畢竟宋童童產子的事鮮有人知。
嚴明能夠在這樣的時間,這樣的環境下進京,讓很多邊南的元老級政治人物都感歎張家良的成熟,林州涉毒的事情查得太生猛,作為市長,其實嚴明的責任不是最大,但是常文棟履新不久,真要找個替罪羔羊的話,嚴明是最好的人選,他在林州確實是不宜繼續留任,但是把嚴明放在什麽位置則又是考驗人的事,如果在邊南省內部調動嚴明,很有可能會惹出更多的謠言,那樣對深化解決林州的問題以及林州新班子的工作都會造成影響。
另外,嚴明的最終去留,在邊南已經被人認為是張家良和魯萍的一次直接較量,嚴明在省內繼續任職,免不了有人會對張家良和魯萍的關係議論紛紛,那樣是很不好的。現在嚴明進京,避免了這些所有的問題,反倒是張家良的一次主動退讓讓人覺得很漂亮,既保護了嚴明,另外也算是給了魯萍的麵子,隻要魯萍思維還正常,在林州的人事問題上他勢必要尊重張家良的意見。
張家良的這一手,充分展示了他的手腕和能力,確實讓人刮目相看,也讓人感到心驚,這小小的年紀,居然如此有城府,居然能把邊南省的一眾大佬玩弄於股掌,可謂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