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州郡一應事務處理妥當,遠洋艦隊也準備再次啟程了。


    啟程之前,歐陽朔特意回了一趟山海城。不為別的,蓋亞獎勵的隱藏建築【點將台】的首次招募機會,歐陽朔還沒有使用。


    【點將台】能指定招募一位神級以下的曆史武將,好是好,隻是到底招募哪一位武將,還得費盡思量。


    想來想去,歐陽朔還是準備再招募一位水師將領。


    中國古代水戰一直不是主流,有名的水師將領相比其他名將,算得上是稀有。歐陽朔比較中意的,有周瑜、俞大猷以及鄭成功三位大將。


    周瑜因為是下一場戰役【赤壁之戰】的主角,歐陽朔無法招募,隻能遺憾放棄。鄭成功跟交州艦隊提督施琅有深仇大恨,也不宜招募。


    選來選去,就隻剩下俞大猷。


    點將台閣中,一道白光閃過,顯出一員中年將領,麵闊有須,臉上自帶一股憂愁之意,正是明朝水師大將俞大猷。


    “末將俞大猷,拜見主公!”俞大猷納頭便拜。


    “將軍請起!”


    歐陽朔微微一笑,順勢查看俞大猷的屬性。


    【姓名】:俞大猷(皇級)


    【封號】:中國古代十大水師將領之一


    【朝代】:明朝


    【身份】:山海城將領


    【職業】:特級武將


    【忠誠】:75點


    【統帥】:86【武力】:85【智力】:70【政治】:60


    【特長】:除寇(麵對倭寇或者東瀛水師,提升火炮射程和威力30%,提升戰艦航速35%,提升戰艦防禦30%,提升水師海戰士氣35%)


    【典籍】:《兵法發微》


    【功法】:《劍經》


    【兵器】:荊楚長劍


    【評價】:大猷負奇節,以古賢豪自期。其用兵,先計後戰,不貪近功。馭下有恩,數建大功,威名震南服。忠誠許國,老而彌篤,所在有大勳。


    俞大猷負有奇節,以古代賢人豪士為自己的楷模。他用兵,先謀略而後征戰,眼光遠大,不貪近功。忠誠為國的精神老而彌篤,所到之處屢有大功。


    正是因為以豪士為楷模,俞大猷不僅著有《兵法發微》這樣的軍事著作,還有《劍經》這樣的武術作品。


    提起《劍經》,常人會以為這是一部劍法典籍。實則不然,《劍經》是俞大猷所著的一部棍術專著。


    提起俞大猷的棍法,還跟尚未現身荒野的【少林寺】頗有淵源。


    嘉靖四十年,精通荊楚長劍的俞大猷奉命南征,特地到嵩山少林觀看武僧棍技,結果大失所望,認為少林功夫已失古人真訣。


    在少林寺主持的請求下,俞大猷帶著年少而有勇力的宗擎、普從兩人,隨其南行出入營陣之中,時授從陰陽變化真訣,複教以智慧覺照之戒。


    三年後,二僧歸少林,以所授之教,轉授寺眾。


    十三年後,宗擎再次見到俞大猷,並告訴他普從已化為異物,惟他回寺以劍訣禪戒傳之,眾僧所得最深者近百人,其傳可永也。


    由此可見,少林棍法實則得益於俞大猷。


    當然,武藝隻是旁支,俞大猷真正擅長的還是水戰,尤其是跟倭寇作戰。提前俞大猷的功績,就不得不提明朝倭寇之患。


    元末時天下大亂,一些日本武士來到中國沿海地區活動,明朝倭患早在明初便已開始。到了嘉靖年間,明朝國力衰退,朝廷奸臣當道,而日本國內也戰亂不斷,明朝倭寇之患達到了頂點。


    由於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當時的對外貿易已經相當發達。沿海一帶的海上貿易也有利可圖,但因為明朝的“禁海令”,和國外通商是被嚴令禁止的。


    中國出產的茶、瓷器和絲綢都能在海外賣個好價錢,據說絲綢運到南洋價格可以提高十倍。如此一來,一些中國的商人或海盜,如王直、徐海等人為了經商發財,開始與倭寇互相勾結,形成海上走私集團,使得倭患愈演愈烈。


    那些商人也就成為了“倭寇”的一部分,才有了《明史·日本誌》所說的:“大抵真倭十之三,從倭者十之七“的說法。


    由此,也誕生了一批抗倭名將。


    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戚繼光,被譽為民族英雄。


    同時代的俞大猷,其一生幾乎都在與倭寇作戰,戰功顯赫,他所率領的“俞家軍”甚至能將敵人嚇退,與戚繼光並稱為“俞龍戚虎”,共同掃平了為患多年的倭寇,以及趁機作亂的偽倭寇。


    難得的是,俞大猷雖然戰功累累,卻經常被彈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領軍功,但俞大猷卻從來不會計較,仍舊全力打擊倭寇。


    如此大將,實屬難得。


    ……


    當天,歐陽朔就下達了對俞大猷的任命。


    任命俞大猷為崖山艦隊水師提督,授予其“鎮海將軍”的三品將軍軍銜。如此一來,南洋水師四大艦隊隻剩下最早成立的北海灣艦隊,還沒有提督坐鎮。


    按理來說,俞大猷最擅長的是對付倭寇,特長【除寇】更是專門針對東瀛水師設定的。奈何東瀛附近海域,距離山海城還太遠,鞭長莫及。


    因此,歐陽朔隻能先任命俞大猷為崖山艦隊提督,以後再做計較。歐陽朔相信,水師兵發東瀛的那一天,必定為期不遠。


    ************


    五月十日,星洲港。


    遠洋艦隊補給完畢,再次踏上征程。


    自星洲港出發,艦隊途徑馬六甲海峽,再越過格雷特海峽,就進入印度洋,接下來才是真正一望無際的汪洋。


    茫茫汪洋中,如果沒有牽星術,怕是連航向都把握不準。


    因為在東南亞耽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遠洋艦隊必須趕在夏季結束之前進入紅海,因此歐陽朔此次無意跟天竺等國打交道。


    遠洋艦隊在天竺南麵的斯裏蘭卡,短暫停留兩天,稍事補給之後,就再次出發,下一站就是位於亞丁灣的索馬裏。


    歐陽朔計劃著,在索馬裏補給之後,就直接穿過曼德海峽,進入紅海。


    馬六甲海峽到曼德海峽的這一段航程,是整個遠洋航行中最長的一段,即便放在現實中,都有六七千公裏。


    遊戲擴大十倍,就更加不可想象。


    以古代船隻的航速,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這一段裏程。


    全程計算的話,自英國到中國的一個往返就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以遊戲十年計算,跨洲際的遠洋貿易,基本上無法實現,因為成本太高。


    現實中一個往返,隻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蓋亞顯然無意如此刁難玩家,事實上,艦隊進入公海之後,就將進入“快速航行通道”,穿越印度洋隻需要二十天的時間,非常之神奇。


    ……


    六月十日,遠洋艦隊順利抵達索馬裏,在柏培拉港口停靠。


    柏培拉港位於索馬裏西北沿海,瀕臨亞丁灣的西南側,毗鄰亞丁灣南岸的吉布提港,是索馬裏北方的最大港口。


    提起索馬裏,就不得不提索馬裏海盜。


    索馬裏海盜,泛指在亞丁灣進行打劫或擄人勒索的海盜群,他們是一群專門在索馬裏附近海域搶劫過往船隻財物的犯罪者。


    亞丁灣位於印度洋與紅海之間,是從印度洋通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及大西洋的海上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每日來玩亞丁灣的船隻,數不勝數。


    於此同時,索馬裏海域航道狹窄,是海盜活動的理想地點。


    如此天時地利,自然就衍生出一股股海盜組織。現實中索馬裏海盜,在各國打擊下,早就銷聲匿跡。遊戲中,蓋亞卻是將這一段曆史,重新演繹出來。


    因此,遠洋艦隊剛一進入亞丁灣,歐陽朔就提醒鄭和,要時刻保持警惕。奇怪的是,一直到艦隊靠岸都沒遇到海盜的襲擊。


    “是不是那些海盜見我們是戰艦,不敢靠近?”鄭和如此判斷。


    歐陽朔不置可否,“不排除這個可能。即便如此,依然不可掉以輕心。補給之後,艦隊立即啟程,爭取一口氣穿越紅海。”


    “諾!”


    鄭和領命,開始安排補給之事。


    對於如何補給,鄭和自然是駕輕就熟,無需歐陽朔操心。


    在船上呆久了,歐陽朔也有點憋悶。艦隊靠岸之後,他就帶著一小隊親衛,跟著下船,準備到港口逛逛。


    柏培拉港是索馬裏北部地區,農畜產品的集散地和商業中心,每年有大批農民驅趕牧畜來此趕集,全國活畜出口大多數經本港中轉。


    一進入港口,到處都能見到趕著牲畜的農民以及商人。


    髒兮兮的港口,坑坑窪窪的道路,到處散落著的牲畜糞便,嘈雜的吆喝聲,眼前的柏培拉港,實在不是一個合適的散心之地。


    歐陽朔走了不到十分鍾,就想回到船上,空氣中的味道實在是太難聞了。


    “君侯,那裏有座酒館!”陳大猛倒是眼尖。


    歐陽朔抬頭一看,隻見一座三層木屋,門口掛著一個酒杯標誌。還沒走近,就聽到一陣陣喧囂,卻是酒館無疑。


    “走,去喝兩杯!”


    歐陽朔心中一動,酒館除了喝酒,也是情報匯集之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網遊之全球在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笙簫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笙簫劍客並收藏網遊之全球在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