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士信的一番話,徹底打動了在場諸位聯軍將領。此時倘若張須陀不願投降,這些將領也會投降山海城的。


    說不定還會將張須陀綁了去邀功。


    張須陀這位聯軍統帥,還沒重要到讓諸位將領死心效命的地步。


    留給張須陀的實則隻有兩個選擇,要麽投降,要麽再像曆史上一般慷慨就義,留下一個好名節。


    隻是荒野到底不是曆史,張須陀對現任主公,也沒有對隋帝那般與生俱來的忠君、忠國之心。


    權衡一二,張須陀最終還是選擇了投降。


    如此,自然皆大歡喜。


    …………


    【姓名】:張須陀(王級)


    【朝代】:隋朝


    【身份】:山海城武將


    【職業】:特級武將


    【忠誠】:68點


    【統帥】:82 【武力】:87 【智力】:60 【政治】:45


    【特長】:忠勇(提升部隊士氣40%,提升部隊攻擊力15%)


    【功法】:略


    【裝備】:長槍


    【評價】:隋朝名將,智勇雙全,戰功赫赫,忠烈第一,乃隋朝柱石。


    張須陀在王級武將中屬於頂級存在,倘若不是不幸戰死,怕是能一舉晉升至皇級武將序列,名垂青史。


    …………


    隨著諸位聯軍將領投降,還剩下的六萬餘聯軍集體投降山海城。


    幾乎就在聯軍投降的同時,吳起、田單等盟軍將領撤離前線的消息也在盟軍陣中傳播開來,激起軍士們的憤怒。盟軍將士見並肩作戰的聯軍都投降了,幹脆一不作二不休,跟著投降山海城。


    一時之間,浩浩然十五萬大軍紛紛投降,布滿整個戰場,煞是壯觀。方才還在激戰的生死戰場,一下變得死寂無比。


    白起見此,當即率部出寨,準備接收降軍。


    十五萬降軍就像一個巨大的火藥桶,又是剛經曆過一場苦戰,士卒脾氣普遍暴躁。稍不注意,如果在有心人的挑撥下就會發生衝突,危害不小。


    白起一生混跡軍營,對此自然認識深刻。除了安排三萬大軍去拿下營寨後方還在騷擾糧道的一萬聯軍,剩下的六萬龍驤軍悉數留下,用來看守降軍。


    至於文山城戰況,已是不需要龍驤軍插手。


    事實也是如此。


    虎豹騎趕到文山城下,馬超見城門緊閉,知道僅靠虎豹騎這支純粹的騎兵部隊,一時難以攻破城門,幹脆繞過西城門,朝南麵奔去。


    此時廉頗統領的七萬盟軍,得到命令,正在緊急撤往文山城。在廉頗大軍後方,則是一路追擊而來的馮異軍團。


    虎豹騎的到來,給了廉頗大軍致命一擊。他們就像一支利箭,將正在進城的盟軍截成兩段,徹底斷了還留在城外的盟軍的退路。


    盟軍士卒見此,不要命地往城門口擠去,試圖進城躲避。奈何城門大小有限,士卒又太多,危機時刻,生死關頭,軍中紀律早已被軍士拋諸腦後。


    慘絕人寰的踩踏事件就此上演,僅是被踩死的軍士就不計其數。


    一時之間城門口大亂,好不熱鬧。


    好在廉頗已經早早進城,否則還真可能葬身於亂局之中。


    帝塵讓廉頗大軍撤回文山城,除了因為廉頗大軍距離文山城最近這個客觀因素,以及守城的客觀需要,還有一點私心。


    軍中將領自然寶貴,此番帶來的軍士也非常珍貴,都是高階士卒,精銳之士。帝塵等人也是抱著能挽回一點算一點的心思。


    他們哪裏想到,馬超竟如此果決,行軍毫不拖泥帶水,一旦發現城門關閉,立即繞道,配合馮異軍團,準備拿下廉頗大軍。


    因為虎豹騎行動迅速,最終順利撤回城中的盟軍也就一萬之數。


    被虎豹騎跟馮異軍團兩麵夾擊,又失了軍中大將,沒了退路,城外幸存的五萬六千餘名盟軍,最終也隻能乖乖投降。


    幾乎就在盟軍投降的同時,西麵的禁衛軍第一軍團以及北麵的城衛軍團也陸續抵達文山城外,正式對文山城完成合圍。


    帝塵等人見了,哪裏還敢停留,帶著一萬盟軍以及諸位大將,狼狽撤離。隨帝塵等人一起離開的,還有文山城領主浩呼禦風。


    至於城邦的其他領主,眼見召回的大將沒有回歸,又不知前線到底發生什麽變故,隻能狠狠心,獨自傳送離開。


    諾大的文山城,一下變得空蕩蕩的。


    領主走了,城外又被大軍圍困,文山城城衛師團嚇的麵無人色,哪裏還敢據守,幹脆利落地開城投降。


    下午五時許,山海城大軍進駐文山城。


    至此,雲南之戰最關鍵的一場大戰,以盟軍跟聯軍的慘敗而告終。


    整場戰役打下來,二十萬盟軍近乎全部交待在雲南戰場,給了【炎黃盟】一個沉重的打擊,在荒野的聲望降至冰點。


    【炎黃盟】遏製山海城崛起的意圖,徹底宣告失敗。


    ************


    蓋亞四年一月七日,靈犀城。


    一夜過去,文山城之戰的詳細戰報,已經放到歐陽朔案前。


    除了在主戰場大獲全勝,負責追擊張郃部的龍驤軍也收獲頗豐。張郃統領的一萬聯軍,遠離主戰場,對那裏發生的戰事一無所知。


    因此任憑龍驤軍帶隊將領穆桂英如何勸降,張郃都以為是穆桂英在耍詐。無奈之下,穆桂英也隻能下令正麵強攻。


    一場大戰下來,一萬聯軍死傷慘重,最終隻有不到六千人被俘。聯軍將領張郃也在跟穆桂英的對陣中敗下陣來,不幸被俘。


    大戰過後,惡來統領的城衛軍團即刻回到元陽城,傳送回山海城。


    霍去病統領的禁衛軍則將北上,正在趕來靈犀城的路上。歐陽朔將根據劍俠城的動作,靈活考慮,是否要投入禁衛軍去收複東川郡。


    不出意外的話,今天駐紮在東川店的劍俠城大軍就會有動作。


    是戰是和,就看風青陽的戰略選擇了。


    馮異統領的豹韜軍第三軍團,在戰俘中補充兵員之後,就將撤離孟定郡。鑒於孟定郡已經被拿下,馮異軍團將放棄鎮安郡駐地,再次移師北上,跟駐紮在桂林郡的豹韜軍第一軍團以及第二軍團會合。


    如此,就將雲南戰場悉數交給龍驤軍掃尾。


    白起將率領龍驤軍第一軍團,繼續坐鎮文山城,負責看押降軍,配合正在趕去文山城的軍務總署官員,做好降軍先期整編工作。


    於此同時,羅士信將統領龍驤軍第四軍團,即刻殺入騰越郡境內,配合中路軍以及山蠻大軍,準備徹底拿下騰越郡。


    騰越郡沒了聯軍協防,領主跑的跑,死的死,在三路大軍的夾擊下,相信很快就將全境淪陷,納入山海城治下。


    至此,整個雲南戰場已是不需要歐陽朔太過操心。


    …………


    就在雲南大戰行將結束時,戰場之外的三場局部戰役也基本有了結果。


    鳳囚凰果然沒讓歐陽朔失望,十分果決地拿下鳳翔城,順利占領太原行省全境,一躍而起,成為荒野舉足輕重的一位諸侯。


    交州艦隊以及崖山艦隊兩大主力艦隊,在虎賁軍第三軍團的兩個步兵師團的配合下,已經在夷洲島登陸。


    於此同時,兩大艦隊徹底封鎖了夷洲海峽。


    軍務總署傳令嶺南戰區,增兵夷洲島,配合水師徹底拿下夷洲島。


    唯一麻煩的,還是頑石城的大戰。隨著帝塵回歸,邯鄲城大軍勢必不甘心再被敵軍往前推進。


    碔砆也不貪心,幹脆就以占領的兩府為界,準備跟邯鄲城均分彰武郡。


    鑒於眼下山海城勢不可擋的崛起之勢,以及【炎黃盟】的全麵式微,帝塵此時怕也無膽量跟頑石城來一場大決戰。


    不管願不願意,帝塵也隻能暫時咽下這枚戰爭苦果,從長計議。


    如此一來,【山海盟】不僅在雲南戰場大獲全勝,更是在主戰場之外收獲頗豐,一舉扭轉了聯盟在蓋亞三年的頹勢。


    兩大聯盟,再次回到統一水平線上。


    當然具體到個體,隨著【雲南城邦】被拿下,山海城在中國區的霸主地位已是無可撼動。


    【炎黃盟】的任何一個個體,都不足以跟山海城正麵抗衡。


    說的直白點,山海城已是漸漸擁有以一城之力,獨扛整個【炎黃盟】的實力,無懼【炎黃盟】的任何挑釁跟威脅。


    ************


    大戲落幕,中國區玩家除了驚歎,也隻能是驚歎。


    有遠見的玩家更是意識到一個問題,隨著【雲南城邦】被掃滅,山海城立國的最大一個障礙已經被剪除。


    擺在山海城麵前的,將是一條康莊大道。


    玩家已經在開始猜測山海城的立國日程了,說一個月,兩個月的都有。無一例外的是,玩家一致認定,山海城必將在三個月之內立國。


    這麽一個事實,實在讓人無法不驚歎。


    一位平民領主,一步步披荊斬棘,一路碾壓本該輝煌的【炎黃盟】,在中國區這樣一個錯綜複雜,諸侯爭霸的大環境中,率先登頂。


    毫無疑問,山海城即將創造遊戲史上最大的一個奇跡,沒有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網遊之全球在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笙簫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笙簫劍客並收藏網遊之全球在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