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層空間公共驛道


    袁欣然坐在壓杆車裏,手臂做著機械的上下運動。≧ ≧


    小車的輪子在地麵細窄的渠道裏滑動行駛,度維持在每小時4o公裏,比一個正常地下旅人所能製造出的度略快。


    袁欣然已經在公共驛道裏前行了2天。


    這兩天一切正常,諾亞暫時沒有違反城邦公約派出追兵在中立地帶抓人。


    唯一讓袁欣然感到有些奇怪的是,公共驛道裏的人比起以往少了許多,一到兩個小時才會遇到其他行人。


    沒有諾亞人,沒有瑪雅人,沒有理想城的人,隻有來自奧林帕斯的路人,而且還因為不同路,很快便分道不見人影。


    理想城馬上就要舉行慶典,在此期間留在外城的公民會提早趕回去,看不到人可以理解。


    瑪雅人受到襲擊,沒有人在外麵也正常。


    可連最熱衷於經商的諾亞人都看不到,這就有些奇怪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樣讓她在意的事情。


    公共驛道因為沒有神跡之力的保護,經常會受到地下蟲族的襲擊。


    現在除了看不到人,連地下蟲族出現的頻率也大幅度降低。


    袁欣然在公共驛道裏麵走了2天,居然才遇到了一次蟲子,對比以往平均每3個小時經曆蟲族襲擊一次的正常頻率,這種頻率實在是低的不正常。


    省掉了躲避蟲子的時間,這就是為什麽袁欣然用了比以前更慢的壓車度,僅僅2天就走出以前5天的行程。


    袁欣然現在乘坐著公共驛道裏唯一的交通工具,壓杆車。


    壓杆車的空間不大,方向麵對麵的兩排座位,車廂裏麵隻能坐4個人。


    車廂中間是依靠人工操作車廂中間的壓杆,通過上下按壓產生內部的滑輪動能帶動車廂行駛,度快慢全看人力的大小與持久度。


    如此簡陋的交通工具,是人類最初建設城邦聯係公路的共同產品,現在隻存在於公共驛道。


    不像大多數城屬驛道那樣有著完善的基礎路麵建設,當年為了節約公共驛道的建設成本,據說也為了保護地下天然通道裏的熒光素植物的生長環境,幾大城邦統一意見,不在公共驛道專門鋪設路麵,轉為挖建兩條刻道。


    細窄的凹陷剛好可以放進壓杆車的特製輪子。


    兩百多年過去了,兩條刻道變成了八條,壓杆車繼續作為公共驛道裏唯一由官方提供的交通工具,為地下城邦的民間聯係做出巨大的貢獻。


    城屬驛道不斷擴大展,沒有資源價值的公共驛道還是維持著原有的原始樣貌。政府不會在意,他們另有專屬的地下交通工具,隻是使用成本極高,非戰時不會出現。


    作為民間物流的一份子,袁欣然自從離開軍部之後,使用壓杆車在地下空間穿梭成了家常便飯的事情。


    自上一次休息之後,袁欣然來回換著手壓了兩個多小時的壓杆車,直至壓得手臂酸痛才決定再休息一會。


    壓杆車到達一個斜交刻道,袁欣然變線,將車滑入最靠邊的停車台。


    停車台是專供壓杆車存放與停靠的公共空間,一般留出十輛到十五輛的圍欄空間,其中五個停車位會放置備用的壓杆車。


    袁欣然把車停上來的這個平台,十個停車位置壞了六個,一個壓杆車放在儲備區,上麵掛著個故障的牌子。


    地處深遠的中立地帶,不會再有哪個城邦願意出資金派人定期維護。這些設備還是幾十年前幾個主城邦在開會期間為了麵子好看才合力集體更新過一批。


    她當年居然真的相信了為保護原始環境以供研究星體曆史,幾個城邦政府才不在公共驛道裏做太多建設的理由。


    袁欣然揉著胳膊,想起自己當年還在軍校念書的時候,讀到關於驛道曆史的記錄,當時還覺得非常感動,幾大城邦難得的共識啊,同心協力完成的宏偉地下創舉,居然還有這樣的人文背景。


    現在她隻感到那個時候的自己太天真,書裏麵說什麽她信什麽。


    如此簡陋的交通環境,永遠不會出現改善的可能,外部宣傳的因為施工環境再怎麽困難都好,也不過是借口。


    每個城邦互成獨立體係的神跡之力,對其它城邦的人來說無異於是另一種誘惑,叛離自己的城市去其它城邦定居的人不是沒有,每個獨立城邦的政府都在想方設法杜絕,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讓城邦間的個體交流變得十分困難。


    公共驛道僅僅維持滿足最低需求的運作,就可以作為民間交流最有效的隔離帶,各個城邦政府不想在麵積廣大的公立地帶浪費資金的理由倒還是其次。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理由書本裏永遠也不會記錄,隻有在公共驛道親身經曆過,才能體會交通如此原始性的實用性。


    袁欣然在七個小時前,就已經親身體驗過一次。


    現在她感覺馬上就要再來一次了。


    公共驛道上方的警報聲響起,這是生物探測器感應到即將有蟲族來襲的提示聲音。警告在聲源範圍內的地下行人趕緊進入錐體盒子裏躲起來。


    錐體盒子,公共驛道裏的第二大特色。


    那些盒子貼靠著驛道石壁設置,每隔一段距離就會出現的橙色錐體設施,為行人提供躲避蟲族的空間,是公共驛道裏唯一的高科技產物。


    自動生物感應門,人隻要進去立即封鎖,啟動智能安全係統,隻要外界的警報沒有解除,無論人在錐體盒子裏怎麽折騰都打不開門。


    據說有人活活被困死在裏麵,不過那隻是極少數運氣非常不好的倒黴蛋,身上帶的供給物不夠,碰上了幾大蟲族為了爭奪地盤不打出個勝負不會退場,交戰區剛好波及到了那一段公共驛道。


    停放壓杆車的平台旁邊剛好有一個錐體盒子,袁欣然立即下車走出圍欄,跳入盒子空間。


    立體三角形的盒子,為了方便人及時躲進去,保持著敞開狀態,每麵都在中間露出一米大小的門。


    袁欣然剛跳進去,盒子感應到周圍沒有其他行者,啟動安全係統,門立即封上鎖死。


    希望這波蟲不會停留太久。袁欣然不想將時間浪費在等待上麵。


    因為形狀關係,盒子的建築麵積由下往上收窄,真正可以直立站著的空間大概隻有四個平方米。


    袁欣然一進來,感覺踩到了土堆裏。


    她往周圍看了看,一片狼藉。


    大概是清潔係統出了問題,裏麵堆積的灰土足足有十幾厘米,還有一圈亂七八糟色彩詭異的的髒東西粘附在四周牆壁上,東一塊西一灘深淺不一。


    袁欣然站在內部空間的正中間,盡量不去注意周圍牆壁上麵到底粘了什麽東西。幸好生物遺留物該腐蝕的早就分解光了,空氣裏除了土腥味,其它尚可忍耐。


    盒子外麵的警報聲愈急促,代表蟲子據此地越來越近。


    如果在以前的等待時間,袁欣然早就席地躺著趁機休息。奈何這幾天的運氣實在高低起伏波動驚人,這會正好位於低穀,她隻能站著,連靠一靠都不行。


    外麵的警報聲在急躁期間格外礙耳。袁欣然覺得自己似乎出現了重聽。


    直到過了幾秒鍾後,袁欣然才反應過來。


    另外一道警報聲來自盒子內,就是從她身上出來的。


    這個警報聲意味著……


    不—會—吧——


    袁欣然覺得自己的運氣跌溝裏麵了。


    這是空間膠囊的缺氧警報。代表裏麵的氧氣即將耗竭,再不補充氧氣包,裏麵的鮮活貨物將在十分鍾內缺氧死亡。


    她之前被其他事情分散了注意力,完全忘記了氧氣補給這回事。她急匆匆翻了翻物資包,沒有找到任何一個氧氣包。


    啊,是了。她記起來為什麽預先特意準備的氧氣包全沒了。被她在車站做戰術撤離時拿來做了爆炸助燃劑,堆在炸彈周圍用掉了。


    忘記給那個大件有通緝屬性的鮮活留兩個。


    袁欣然按了按額頭,聽著身上空間膠囊的警報聲越來越響,越來越急促,和外麵的警報聲交織唱著二重唱。


    她煩的關掉了身上的警報器。


    原計劃她打算將仲尚裝在空間膠囊裏帶回理想城,奈何現在氧氣不夠,再不放人出來,就要把這位諾亞第一號通緝犯活活悶死在裏麵。


    悶死仲尚不是袁欣然初衷,放是一定會放。


    問題是,之前她打暈對方強行將人塞進空間膠囊裏,現在沒有任何解釋,一放人出來就請他滾陳年老灰,感覺如此行為有些惡劣啊。


    不,不僅僅是惡劣這種程度,換了別人這麽對待她,不揍對方一頓簡直難消她心頭之火。


    袁欣然拖著時間,沒有立即解除空間膠囊。


    她想碰碰運氣,看能不能等到外麵的警報聲停,她身上空間膠囊的氧氣還能支撐在紅線前。


    在這麽髒的狹小空間裏和一個男人待在一起,而且有可能還會打一架,簡直噩夢。


    袁欣然在等待。


    六分鍾,四分鍾,三分鍾,兩分鍾……


    外麵的警報聲還沒有停。


    好吧,事實證明,最近她運氣不好。


    髒就髒,打就打,比這糟糕的事情她又不是沒遇過。


    袁欣然把心一橫,趕在最後一分鍾前,放出了空間膠囊裏有氧艙的大件鮮活通緝犯,仲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神的星球攻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Miss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Miss扇並收藏女神的星球攻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