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時節正是勃艮第的葡萄園采摘接近尾聲的時候。


    寧衛民和他的兩個朋友來巡視他的“封地”時,仍然能夠看到酒莊的工人們正在山坡上大大小小的葡萄園裏工作的樣子。


    亨利·拉卡米耶送給寧衛民的酒莊的正式工作人員隻有九個人,采摘季節裏許多工人都是臨時聘用的。


    但這依然不影響寧衛民在初次見到這場麵的人時能夠感受到這種特殊的豐收喜悅。


    在他的視野裏,工人們頭頂著盛滿新鮮葡萄的巨大木桶,像工蟻般蜿蜒地朝坡下老酒窖外的碾碎機、擠壓機走去。


    山丘上如波浪般布滿了一列列間隔的葡萄藤架,而分布在石造房子間的楓樹與黃櫨披上了秋季的斑斕彩衣,讓整個山坡除了葡萄園就是金黃色的。


    這樣的美景簡直人間天堂,不愧有“金坡”之名,的確名符其實。


    尤其再一想到,這樣的金色天堂今後就屬於自己了,就更加讓人滿心愉悅。


    盡管能夠留宿的地方比較簡陋,屋冷床也硬,非要取暖隻能靠傳統的壁爐。


    但寧衛民並不在乎,他的心情非常之好。


    不僅是因為周遭的田園美景和奧妙複雜的釀酒知識帶給了他全新的體驗,更因為當他看到藏酒豐富的酒庫,以及聽了頭發半白的酒莊管家的一番介紹,還有時刻充斥在耳邊阿蘭·德龍的豔羨之詞,他才真正大致了解了自己新得到的這個酒莊,具有何等的價值。


    眾所周知,勃艮第是法國著名的葡萄酒產區,葡萄酒界也常把勃艮第譽為“法國葡萄酒的皇後”,認為勃艮第可與波爾多這“法國葡萄酒的國王”相媲美。


    但很少有人知道,勃艮第葡萄酒產區麵積並不大,


    北起第戎,南達裏昂,與羅納河坡地葡萄產區連成一線,勃艮第的範圍隻有數百裏而已。


    哪怕整個勃艮第產區的總產量也僅占世界葡萄酒產量的0.5%左右。


    而且這裏還素有“地球上最複雜難懂的葡萄酒產地”之稱。


    由於地勢複雜,土壤極其多樣,哪怕相較任何葡萄產區而言,勃艮第葡萄園分級製度顯得無比細碎複雜。


    實際上,勃艮第以山穀命名的風土地塊細分則多達一千二百四十七個。


    一般的葡萄酒專家對勃艮第都隻能望而歎之,難以尋覓其中的精髓。


    這裏每個風土地塊都有特定的地質、水文和氣候特征,其細分程度令人汗顏。


    不過,也正因為這裏一小塊一小塊的葡萄園都擁有自己的獨特的個性。


    在勃艮第葡萄園中也就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葡萄酒風格。


    哪怕一個尋常的小酒莊最少能產出的美酒也有十幾種,中型的酒莊多達幾十種,從產品種類上說,可謂豐富至極。


    這是其他知名的葡萄酒產區根本比不了的。


    雖然許多葡萄酒的產量並不高,甚至隻有幾千瓶、幾百瓶。


    但這裏的眾多小眾葡萄酒裏,卻誕生出了世界上最負盛名,各具特色的紅酒、白酒和起泡酒。


    以至於真正懂得欣賞葡萄酒的行家眼裏,勃艮第就等於高品質+有格調+昂貴+希少,遠比波爾多同級別的葡萄酒高貴,有時候甚至有“越級殺”的情況出現。


    當然,能創造出符合這樣為人追評之名酒的優質葡萄園,也必然是少數裏的少數。


    要知道,從1855年勃艮第的分級係統正式建立起來,特級園、一級園、村莊級和大區級,這四種分類就一直在勃艮第葡萄酒的標簽上使用。


    但所有能夠釀造最高等級特級酒的葡萄園僅占1%的產量,能達到一級園水平的葡萄酒園也不到10%。


    然而符合aoc(法國名酒監製製度)的葡萄園,勃艮第卻有八十四個之多,相比之下波爾多才六十五個。


    實際上整個法國最小的aoc產區,就在勃艮第,僅0.85公頃。


    由此可知勃艮第優質酒莊和優質葡萄園的特性。


    說白了,就是數量少,麵積小,遠遠低於廣闊無垠全是大酒莊的波爾多。


    所以寧衛民能夠得到一個勃艮第出產一級酒的葡萄園,那是多麽的幸運啊。


    別看他的金坡酒莊生產四十幾種酒裏並沒有特級酒,但能產出一級酒,這樣的酒莊已經是列級名莊了,本身在勃艮第已經碾壓百分之九十的同行了。


    尤其金坡酒莊每年十一萬瓶的年產量,其中能有三成左右的一級酒,兩成二級酒。


    這種高品質葡萄酒出品的比例更是非常難得了,遠遠高於大多數的獨立酒莊。


    之所以如此,釀酒師的經驗和敬業程度是很重要的原因,其人功不可沒。


    總之,像這種稀缺的酒莊和葡萄園就是法國人也不可能輕易買到手的。


    不為別的,就因為酒莊是有數的,固定的,這是由自然環境客觀條件決定的。


    整個勃艮第才不到兩千座酒莊而已,法國最大的葡萄酒產區波爾多的酒莊才九千個。


    當有人想擁有這麽一個釀酒的莊園時,他並不能新建一個,隻能買一個,


    然而優質土地的趨勢隻有一種,就是向社會的少數頂層階層流動,被他們兼並。


    而能夠獲得這樣優質資產的法國老錢,都是幾代積累,從曆史機會中獲得的,現在的市場上很難找得到。


    像寧衛民就從酒莊管家的口中獲知,這個金坡酒莊是法國修道士們最早建立的酒莊之一。


    早在二百年前,這裏曾經無限榮光。


    由於此園葡萄收成及酒質極佳,所以廣為人知,在法國葡萄酒界聞名遐邇地位尊貴。


    最著名的相關故事,就是拿破侖皇帝東征時,曾派遣專人前來索取過美酒。


    後來法國大革命改變了金坡酒莊命運,這裏遭沒收充公並拍賣給個人。


    有記載的是,1818年,金坡酒莊被銀行家朱利安-朱爾斯·奧沃拉德購得。


    次年這個銀行家又購得勃艮第的天下第一名園羅曼尼·康帝(romaneeconti)。


    當奧沃拉德死後,金坡酒莊傳給了他的小兒子。


    從這個角度來看,甚至可以說金坡酒莊是羅曼尼·康帝兄弟。


    直到1900年,有個商人以三十萬法郎購得此地,此地才遭遇了建園之後第三次易主。


    十年後,這個商人又因為麵臨破產,不得以轉賣給了拉卡米耶家族。


    至此為止,長達八十年的時間裏,酒莊一直是拉卡米耶家族所珍藏的私有物。


    且不說將近一百年前的三十萬法郎放在現在值多少錢,就說拉卡米耶和威登家族這樣的老錢,體麵值多少錢?


    要讓他們公開出售此地,除非他們趕上一個敗家子,染上了惡習敗光了家產。


    或者是死到臨頭卻沒有繼承人,也沒有遺囑,遺產由政府拍賣。


    要不就是像這樣送給寧衛民,用來酬謝最重要的朋友,否則絕無可能。


    因為那都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了,相當於賣自己的臉麵。


    別的不說,像阿蘭·德龍這樣的法國大明星,都已經人到中年了,他也沒有機會得到這樣的酒莊。


    他自己說的,他十年前買的酒莊在法國的中部高地,隻有四公頃土地。


    他的酒莊所產的葡萄酒,品質最高也就是村莊級,完全不具可比性,自然對寧衛民的意外收獲羨慕的眼紅呢。


    不過話說回來,金坡酒莊既然這麽好,那這樣的一個酒莊,又為什麽年收益這麽低呢?


    居然每年還不到一百萬法郎的收入,也就相當於亨利這個律師幾個月的收入。


    這個答案其實也很好回答,那就是因為它原來的主人——亨利·拉卡米耶太不上心了。


    這個家夥心思全在lv上,對酒,是個喜歡喝酒多於釀酒的人。


    他對於勃艮第和法國各大酒區每年的獎項評比和展覽會並不是很熱衷。


    隻要每年金坡酒莊釀出品質過關的好酒,送到巴黎一部分滿足他飲用的需求。


    然後能偶爾來度度假,過過田園生活,對他就足夠了。


    甚至對於每年酒莊賺多少他都不是很上心,說起來,這一點他可比《紅樓夢》裏的賈珍還肆意呢。


    因為賈珍礙於府內虧空,也埋怨糧莊出產太少,罵過給自己進貢的烏進孝。


    但亨利可不是,他一個人占著兩個世家的財產,根本不缺錢。


    何況他的名下也遠不隻這麽一個酒莊。


    像法國東部汝拉山麓,勃艮第北部的夏布利,法國北部的香檳,還有波爾多,他還有好幾家酒莊。


    所以自從他繼承了這個酒莊,就完全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態度,要多佛係有多佛係。


    大概腦子裏就沒想過,要不要讓這個出產一級葡萄酒的金坡酒莊進化一下,也成為產特級酒的名苑。


    想想看,有這麽一個根本不要求進步,主動自己躺平老板,還能指望這個酒莊賺大錢嗎?


    另外,這個年代因為信息閉塞的原因,葡萄酒的奢侈之風還沒有真正刮起來,遠不如幾十年後那麽瘋狂,葡萄酒市場還沒到暴利的時代。


    在法國,甚至整個歐洲,葡萄酒目前還是一個快消品,代表的不是奢侈經濟,價格是很親民,很理性的。


    拿巴黎舉例,所銷售葡萄酒,有七成在超市裏售賣的價錢是十五法郎到八十法郎之間,相當於兩美元到十二美元。


    其中紅葡萄酒平均價格是三十法郎一瓶,平均價格最貴的是甜白葡萄酒,四十五法郎一瓶,隻有百分之五的葡萄酒價格超過八十法郎,還有兩成半的葡萄酒是在十八法郎以下,最便宜的一美元就能買上一瓶。


    尤其是像勃艮第這樣小眾產品的產區,是無法擴張的,許多優秀的產品,都內部消化了,壓根就沒能走出法國,甚至沒能走出產區。


    哪怕沒有額外的市場需求,勃艮第的酒莊因為平均小體量也會導致酒不夠賣,許多名莊早已實行配額銷售製。


    酒莊通常會根據自己的規則將不同的酒款搭配打包賣給長期合作的對象。


    例如勃艮第最貴的酒莊之一——羅曼尼康帝romanée-conti每年隻生產五百箱(6000瓶)左右,遇上年份不佳則更少。


    現在這種酒在市場上還遠沒有波爾多的拉菲那麽聞名遐邇,每瓶售價都不到拉菲一半,才僅僅12000法郎左右。


    同時酒莊從不單賣,隻限配額搭配其他酒款一起的套裝供應給長期合作的私人客戶與進口商。


    不及時付款或者要求太麻煩甚至可能被踢出名單——排隊的人多得是。


    而羅曼尼聖維望,產量也差不多,售價隻有4000法郎。


    誰能相信,勃艮第的天下第一酒莊如今每年的產值居然還沒能過億?


    這就是現在寧衛民親眼看到的勃艮第的情況。


    尤其值得他欣喜的是,未來能蓋過拉菲的酒莊,距離他的金坡地還不到二十公裏遠,而且他的酒莊管家和羅曼·康帝酒莊的負責人還挺熟,不但是能坐下一起品酒的朋友,而且還有著類似於娘家大舅子叔叔的二姐夫這樣的遠親關係。


    所以就衝這一條,寧衛民都覺得這個金坡酒莊簡直太好了,哪怕這裏隻能產大區級別的大眾酒,他都認為是優質資產。


    亨利·拉卡米耶送給他的是一個寶藏啊。


    別的不說,每年搞點羅曼康帝、羅曼聖維望的配額來,一樣每年都囤個幾十箱,那以後就足夠在各大豪門麵前裝一裝的了。


    更別說,金坡酒莊本身也不孬啊,照寧衛民的個人理解來看,之所以沒能出特級酒,重點不在於酒的品質真的那麽懸殊,關鍵還是公關宣傳工作沒做好。


    而他偏偏是最擅長搞營銷的了,這麽好的酒莊落他手裏了,那真的是相得益彰啊。


    所以,當他和酒莊的管家混得熟了一些後,他已經開始給管家透氣了,說自己當了莊主之後,他們完全不需要擔心未來。


    所有工作人員待遇不但不會少,他還會給他們兩成左右的加薪。


    而他們要做的,除了繼續好好生產釀酒,那就是幫他去介紹一下羅曼康帝酒莊的負責人,看看能不能搞點配額來。


    還有就是以後金坡酒莊的酒也不要再往外賣了,所有的銷售對接他會安排的,現在的價格賣給酒商,對他來說那太吃虧了。


    說實話,他現在不僅重新認識了亨利·拉卡米耶送給他的禮物到底是什麽成色,他也認可亨利·拉卡米耶的建議了,他的酒莊出產,確實應該隻從自己有關係的餐廳銷售出去。


    隻賣給那些有錢佬,狠狠敲他們一筆。


    否則那就是暴殄天物,簡直是在浪費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潮198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鑲黃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鑲黃旗並收藏國潮198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