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米曉冉興師問罪,挨頓臭罵之後,寧衛民別扭了好幾天。


    這很正常,趕上這時節不對嘛。


    年根兒底下,還等著歡歡喜喜過大年呢,喪不喪啊?


    何況這對於擁有未來價值取向的寧衛民也忒不公平了。


    他總是忍不住憤憤地去想,這是個什麽封建保守的破時代呀!


    女人要麽像防流氓一樣的防備著你。


    把她自己當成女皇,連句話也不願意跟你多說。


    要麽就莫名其妙的認定了你,要死要活,也非把自己這輩子交給你。


    老子已經夠規矩了。


    一沒摸手,二沒接吻,甚至就連“喜歡”也沒說過。


    難道還能怪上我麽?


    媽的!真是不公平,沒道理!


    這個年代,讓我這樣的好男人沒有一點安全感!


    想想未來三十年後,那個在這方麵,女人大方得讓男人臉紅的世界。


    還真是冰火兩重天啊!


    女人怎麽這麽愛走極端呢?


    也真是怪了!


    不過話說回來了,如果挨了頓罵,從此之後能夠劃清界限也是好事。


    反正無論米師傅和米嬸兒,甚至米曉卉對寧衛民,還都像原先一個樣。


    可見米曉冉也並不想把他們的矛盾擴大化,把這件事宣揚出去。


    這對寧衛民來說,也就滿可以了。


    要知道,住在大雜院兒裏,最避不開的就是空間的狹窄。


    成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難道還有什麽比鄰裏的安寧和睦更重要的嗎?


    隻是似乎從一開始就預兆了1982年是個多事的年份。


    因為哪怕都到了這個地步,還差兩天就過年了。


    哪怕是人人都希望安逸平和的過個春節。


    可2號院還是出了一檔子事兒,無形中竟然讓整個院兒裏過年的喜慶都黯然了幾分。


    那就是羅家的小兒子,羅家的老三——羅廣亮回來了。


    要說2號院裏羅家和邊家的情況最接近的地方,就是兩家的下一代,全是兩子一女。


    而且還都是一個女孩打頭兒,下麵跟著倆男丁的排行。


    於是這自然讓邊家和羅家有了更多親近和比較。


    親近是因為兩家人最能明白自己彼此的難處。


    而比較也是因為,兩家人最容易從別人孩子的身上,看到自己子女的不足。


    誰不盼著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壓過別人家的孩子一頭啊?


    這種期待,恐怕普天下的爹媽都是一個樣的。


    至於說到具體情況,當然不會出現一家完全壓倒另一家的情況。


    各有千秋才是正常的。


    就比如說比閨女吧,這方麵就是邊家勝出一籌。


    邊家的大閨女邊愛紅,自小學習好,愛張羅事兒。


    模樣長得也不錯,屬於扇兒胡同裏飛出去的金鳳凰。


    雖然沒上大學,可如今是在陶然亭公園管理處工作,也屬於坐辦公室的主任科員。


    她嫁的人家也不錯,丈夫是園林局的一個副科長。


    二人婚後夫妻和睦,子女雙全,經濟條件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再加上如今邊建軍和邊建功哥兒倆都已經能夠經濟自立了,邊建軍還成了家。


    邊愛紅這個當姐姐就算是基本一身輕鬆了,用不著再幫襯娘家什麽了。


    按照一般老百姓的觀念來講,她的生活基本上是沒挑兒了。


    然而羅家的大閨女羅秀芸,卻是個模樣平平,學習一塌糊塗的姑娘。


    而且羅師傅重男輕女思想也很嚴重。


    他打骨子裏認為認為閨女是給別人養的賠錢貨。


    一門心思全放在培養兒子上了,從小沒對閨女怎麽上過心。


    完全是一種放任自流,順其自然的態度。


    所以羅秀娟的工作和婚姻都是平平,根本沒有什麽能拿得出手的地方。


    她自己本人初中畢業後,沒能進父親的工廠。


    完全是服從分配到了一個國營的早點鋪工作,嫁的人就是她進店時的師傅。


    這主兒姓丁,獨生子。


    不但年齡比羅秀芸要大上七歲,工作就是個炸油餅的白案師父。


    而且家裏經濟條件也非常差勁,得養活個病懨懨的藥罐子媽。


    唯一值得稱道的,也就是有一手祖傳做炒貨的本事。


    敢情這丁家過去是南城小有名氣的“崩豆丁”,炒的黃豆,炸的崩豆兒特別香脆。


    實際上,不但羅師傅下酒之物全靠女婿送。


    平日裏就連邊大爺和康術德都跟著沾了不少的光。


    甚至今年節前寧衛民還跟羅家提出想買個三五十斤來著。


    他是想買一些分送宋華桂、張士慧和模特隊的朋友們,作為比較有特色的年禮。


    隻可惜羅家的這位女婿也不知道是腦筋死性,還是真被市場供應限製住了。


    掙錢的機會壓根不要。


    他連價兒都沒問,就傳話過來說,自己弄不到那麽多合適的材料。


    最終這事兒也就沒成。


    說完了閨女再說兒子。


    從這兒開始,卻恰恰反過來了。


    因為拿兩家的長子相比,邊家的邊建軍就是個澡堂子燒鍋爐的。


    工作不體麵,又累又熱,掙錢也不多,還沒有前途。


    除了缺肥皂的年月能沾點光,外加時常能照顧照顧熟人洗個免費澡。


    再沒有什麽額外的好處和優勢了。


    而羅家的羅廣盛就不一樣了。


    雖然他學習成績也不大好,用他自己的話說,大概他們羅家的祖墳上就沒長學習好的那根蒿子。


    可正因為羅師傅對兒子的看重,跟組織上求了人情。


    結果走“內部”渠道,羅廣盛一樣進了父親工作的廠子當了工人。


    還就跟著羅師傅學徒。


    不用多說,對自己兒子,羅師傅還能不用心教嗎?


    甚至這位爺的護犢子,吃小灶完全就是明著來的


    結果羅廣盛一去,弄得羅師傅頭嘍幾個徒弟都吃醋了。


    而時間一長,幾個徒弟都看出羅師傅要搞父傳子那一套,便紛紛調離了羅師傅的車間。


    現在這父子倆一個車間副主任,另一個就是第一小組長。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爺倆早晚順提接班上去,徹底把整個生產車間掌握在他們父子倆的手裏。


    而區糕點廠是什麽待遇?


    吃喝營養不愁,獎金更是杠杠的。


    還能享受和關係單位互惠互利的好處。


    像他們父子倆這樣從事食品行業的工人。


    應該算是輕工業裏最滋潤的那部分人了。


    那不用說,既得實惠又有前途。


    羅廣盛娶媳婦就娶得早,娶得還是廠裏的廠花,那可比邊建軍省心多了。


    而最關鍵的就是,如今羅家的大孫子都已經一歲多了,健康茁壯。


    邊建軍媳婦才剛剛有了身孕,是男是女,那還不一定呢。


    到此為止,應該說邊家和羅家一比一平,最終的結果還得看最後小兒子身上的比拚。


    說到這件事也是最讓人料想不到,大跌眼鏡的。


    因為作為被玄武體校摔跤隊主教練一眼就看重的孩子。


    追到家裏死乞白賴非要讓他進隊練摔跤的好苗子。


    從生出來到十九歲,羅廣亮都是羅師傅的心尖子,沒少給家裏掙臉麵。


    甚至從初中起,這小子就能用隊裏的運動員補貼給羅師傅買酒喝了。


    別說比得邊建功黯然失色了。


    整個胡同的人家,誰不羨慕羅家有這麽個好孩子?


    尤其是當羅廣亮年滿十八歲,初次進入成人賽場,就拿了市級冠軍之後。


    很顯然,邊家的邊建功似乎已經沒什麽勝利的希望了。


    但偏偏命運弄人,就因為三年前羅廣亮自己的一時糊塗,自斷了前程。


    邊建功不但追平,而且還反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潮198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鑲黃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鑲黃旗並收藏國潮198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