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結婚,男方除了要準備房子和家具以外,當然還要準備家用電器。


    四年前,共和國家庭企求的“三轉一響”——自行車、手表、縫紉機、收音機。


    現在已發展為新的四大件,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收錄機。


    而且這些東西檔次拉開的差距更大,遠比當年的三轉一響講究多了。


    最起碼的,彩色電視機肯定比黑白電視機好。


    帶甩幹功能的洗衣機也肯定比單缸的要強。


    電冰箱的“升”數越大越好,收錄機的喇叭是越多越牛。


    至於日本進口的原裝貨,那是無可爭議的至尊王牌,是高品質、高質量的代表。


    要是和國產貨一比啊,用句打撲克的術語來說,那是全斃啊!


    可反過來,與之相對的卻是家電的貨源緊缺。


    要知道,自打《文匯報》刊登了第一家外商廣告瑞士雷達表之後,盡管外商的廣告紛至而來。


    日本公司甚至是組團而來。


    但至今為止,也隻有日本的鬆下電器在今年率先進入共和國市場,真正成為和我們開展經濟合作的唯一一家外國大型電器企業。


    而且還別看這一年,我國一下子又從國外引進了三條彩電生產線。


    別看我國僅有三年發展曆史的洗衣機,年產量已經達到二百多萬台。


    但麵對國內龐大的人口基數,我們自主生產的家電依然是杯水車薪,供不應求。


    最明顯的證據就是,王府井百貨大樓的剛剛獨立出來的家用電器的專賣櫃台永遠圍滿了人,可彩電是基本沒貨的。


    想買的顧客,十次過來,得有九次看不見現貨。


    而京城兩家電視機廠的門前,從工人手裏受彩電票的黃牛,也已經把價格炒高到了八百元一張。


    至於報紙上說的,百分之七十的京城住戶已擁有國產或進口的電視機。


    那恐怕還是以黑白電視為主,以九寸、十二寸的居多。


    而且這個數據也很讓人懷疑真實性。


    因為老百姓的身邊,日落之後的典型場景,仍然是晚飯以後,擁有電視的家庭的小院成為鄰居們不約而同的聚會地點。


    甚至於這個時期,市民們為了追求好的收看效果,發揮了無窮的想象力。


    比如通過上紅中藍下黃的色片,他們能把黑白電視變成彩色。


    或是能通過放大鏡的“外掛”裝置,把小電視變成大屏幕。


    這些聰明的小發明,構成了那個時代特有的流行記憶。


    究其原因,還能因為什麽啊?不就是沒錢嘛。


    這個時候,恢複高考後的首批大學畢業生也不過掙五十八塊八角。


    普通大眾當然會因工資匱乏對動輒數百元的家用電器望而生歎。


    絕大多數麵臨結婚的人,其實能靠積蓄買得起一台電視機,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多數人恐怕還是因為婚後要和父母住在一起,才集合了全家人的財力,買了一台電視。


    真要是誰家條件好的,頂多了,男方再買一台收錄機,也就到頭了。


    而女方家庭,多數情況下,都會陪嫁一台電風扇,或是輛自行車、手表、壓力水壺什麽的。


    如果陪嫁的電風扇是落地式的,或是幹脆收錄機就是女方出錢買的,那已經是相當不錯,替男方著想了。


    所以家電裏,相對於必不可少的電視機,被年輕人狂熱追捧的收錄機。


    洗衣機,電冰箱,這兩樣東西,對普通人來說還是十分超前的消費,是隻有高收入階層才能擁有的稀罕之物。


    大街上要是有誰能雇一輛三輪車,拉著新買的白菊牌洗衣機,或者是雪花牌冰箱往家走。


    等於是向所有人宣告,這個家庭已經告別了手撮洗衣的時代。


    或是迎來了可以解決酷暑炎熱的時代,生活開始邁向了一個新台階。


    他們會讓還全然沒有節省時間和體力的概念的人們,表麵不屑,實則羨慕的發出這樣的聲音。


    “什麽洗衣機,還不如手洗呢?什麽電冰箱,就為放點剩菜剩飯,費那麽多電!真是吃飽了撐的!不知怎麽折騰好了!”


    總之,這種炫耀式存在,就跟三十年後的人們,開著一輛敞篷豪車在大街上飛馳一樣。


    那想想看,這方麵張士慧得多麽的得意,他得占多大的便宜,有多大的便利啊?


    事實上早在去年,這小子和劉煒敬,就從其他需要買家電的人身上,把他們雙方家庭的家電都置辦齊全了。


    人家都把四大件當成夢想,他們是可是實實在在的“七機部長”啊。


    而且還是外國的部長。


    甚至於他們還因此得了好人緣。


    別說張士慧自己交了不少有用的“朋友”,就連劉煒敬的親戚也對張士慧刮目相看。


    什麽姨啊舅的,姑啊叔的,哪家買東西沒沾過這劉家準女婿的光啊?


    所以實際上,張士慧早就成了劉家的香餑餑了。


    劉煒敬的親戚都打心裏希望這門親事趕緊成,打心裏巴不得攀上這門親戚呢。


    於是逢年過節大家庭一聚會。


    大家夥免不了就得催促起這門親事的進展。


    像劉煒敬的二姑就常對劉煒敬一家說。


    “快點辦吧,你們還等什麽啊?這女婿可以啦!”


    “別看是個幹旅館的,級別也沒咱們煒敬高,可有門路啊,其實比個處長都實惠。”


    “哎呀,我也是沾了你們的光了。要不是人家小張幫我買了彩電,我還不知道《蹉跎歲月》居然是彩色的呢……”


    總之,旁人最覺著難辦的事兒,許多婚事中,男方容易和女方起矛盾和爭執的原因。


    對張士慧完全就是個加分項目,這是他的特長啊。


    他非但不用再因此操一點心,甚至就連買好煙好酒、買結婚用的喜糖都比別人更便利,要高上一籌。


    至少對他個人而言,是真的提前達到按需分配的標準了。


    但到這兒還不算,最讓劉煒敬驚喜的,是在確定婚事沒多久,她竟然還從張士慧手裏得到了一個鑲翡翠的銀戒指和一條珍珠項鏈。


    那是張士慧非拉著她專程去友誼商店三樓的珠寶櫃台,花了小三千,硬給買下來的。


    當時劉煒敬嫌貴,死活不要。


    可張士慧卻堅持這是他媳婦應有的待遇,而且還說帶著首飾拍照才好看。


    無論劉煒敬怎麽推辭反對都無效,這樣她才不得不接受了這番好意。


    不過要說心裏話,劉煒敬早就羨慕裏、電影裏,那些富家小姐的珠寶首飾了。


    而且去年的時候,英國王儲查爾斯迎娶戴安娜王妃,這婚禮也是向全球轉播的。


    盡管當時在咱們國家,電視還遠沒有普及,國家電視台沒去湊這個熱鬧。


    不過隨後,報紙雜誌上也大篇幅報道了,還用上了人家倆人的結婚照。


    所以這“童話般的婚禮”也讓咱們的國人領了到了西式婚禮的風采,知道了英國皇室的排場和戴安娜王妃滿頭珠翠,身披婚紗的風采。


    劉煒敬當然會受影響,會做做白日夢,奢望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擁有一件兩件,精致漂亮的小首飾。


    而在這個年頭,整個京城唯一能買到這的地方,還真的隻有友誼商店了。


    所以張士慧送給劉煒敬的這兩樣東西,簡直太合姑娘的心思了。


    等於意外地圓了劉煒敬一個夢,她當然覺得自己幸福得不能再幸福了。


    推薦:巫醫覺醒手機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潮198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鑲黃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鑲黃旗並收藏國潮198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