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對視一笑,各自分開,隨後揮劍舞身,又鬥在一塊。這一下便似猛虎遇上蛟龍,激烈異常,兩人各出絕招奮力拚殺。兵器碰撞之聲不絕耳內,你來我往,上下跳躍,奇招百出,好一場惡鬥。


    <a id="wzsy" href="http://www.156n.net">156n.net</a>


    又見那劍光絢麗之中,有兩條身影糾纏一塊,難分你我。時而分開,時而纏繞,時而挑劍互鬥,時而拳腳相迎,疾飛如電,來去自如,甚是精彩紛呈。隻看得在場眾人目不暇接,不斷鼓掌叫好。


    約莫鬥了三十回合,兩人難分上下,實力在伯仲之間。天門道長忽是招式一變,一招“泰山壓頂”直取玉磯子胸口。他長劍使出時,離玉磯子近在咫尺,因此,這一招隻不過是虛招,意在迷惑對手。


    玉磯子見了,不禁一聲冷笑,急挑劍揮擋,將其長劍擋開。不等天門道長再出招,腳下朝前邁近一步,雙手握劍,劍尖上舉,一招“雁衝雲霄”直刺對方雙目。


    天門道長麵色一變,哼了一聲:“好毒辣的劍法!”揮劍擋開。身子朝一旁轉去,揮手揮劍反手刺去。這一劍極是隱蔽,且毫無征兆,快如閃電,玉磯子縱是瞧見,想躲開這一劍卻是來不及。


    情急之下,顧不得許多,連忙一個就地打滾,急朝一旁滾去。


    “啊!”眾人均是被眼前這一幕所驚呆,不由發出了驚訝之聲。等玉磯子從地上站起來的時候,似乎也感覺到了現場的氣氛,不由滿臉的尷尬,愣在那兒一動不動。


    隻過了好片刻,才緩過神來,忽是惱羞成怒,猛喝了一聲,挺劍又是


    揮上,再次攻向天門道長。


    剛才那一招,玉磯子顯然吃了虧,為了挽回顏麵,迫使其不得不出絕招。


    他劍法出自泰山派,一套“泰山十八盤”劍法本是他成名絕技。此時,不容分說,當即將劍法使出,便見氣勢如虹,招式百出,果是非同小可,頓時又引來了現場的一片歡呼。


    那“泰山十八盤”劍法乃是泰山派一位前輩高人所創,靈感來源於泰山三門下十八盤。其地勢獨特,山石陡立,道路曲折,山中五步一轉,十步一回,極是險峻,乃泰山登山路最為險要的一段。


    那前輩每日在山頂吐納練氣,修煉武學,山中風景盡入眼底。終是有一日突受啟發,將那地勢凶險融入劍法之中,並且不斷地揣摩修改。經過數十年的琢磨,這才創出了“泰山十八盤”。


    此劍法不重招式而貴在遊走,對敵之時通過不斷的遊走移動,擾亂對方的視線,以此尋找破敵的機會。不僅如此,同時要求出劍快速,做到出其不意,迷惑對手,叫其難以抵擋而敗退。


    比如,使用劍法之人,五步一個轉身,十步一回擊。要領在於忽緩忽緊,回轉曲折,出其不意,找出對手的破綻。與“八卦遊龍掌”有異曲同工之妙,皆為上層武學。修煉者隻要勤加苦練,熟知劍法之奧妙,自能成為一流高手。


    玉磯子早年被逐出師門,但武功卻是一日不曾耽擱。每日在山中勤學苦練,經過數十載的修行,早將一套“泰山十八盤”練得滾瓜爛熟,就算是閉上眼睛也能使出。


    天門道長見他使出“泰山十八盤”,當下臉色微變,不禁動容。


    原來,他作為泰山派掌門,對這套劍法自是再熟悉不過。那時,他與玉磯子同在師父的指導下,修煉此劍法,兩人相互學習,喂招切磋。玉磯子為此經常請教與他,共同討論問題,彼此間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再後來,玉磯子為爭奪掌門位子,不擇手段,收買人心。以至於兩人反目為仇,變成了陌生人,事隔多年,這一切猶如就在昨日,叫天門道長兀自不願接受。直至玉磯子使出“泰山十八盤”,令其不由回想起以前種種,不禁是感觸頗多。


    稍有遲疑,當下使了一招“泰山九轉”,朝玉磯子腳下刺去。玉磯子對這一招卻是再熟悉不過,當年初學劍法時,這招劍法卻是奇特,是“泰山十八盤”中最為詭異的一招。


    攻擊方向明明是對手的下方,但劍勢去向卻正好相反,挑眉刺目,乃是對手的頭部,實在是南轅北轍,摸不著頭腦。為此,玉磯子對此十分不解,曾向天門道長請教過這個問題。


    天門道長也不隱瞞,當時也解釋了這其中的緣由。大概的意思是,泰山十八盤劍法貴在迷惑對手,通過快速的遊走,指東打西,以達到出奇製勝的目的。


    那招“泰山九轉”取名本意就是讓人迷惑不解,通過連續的轉動出其不意。用劍之人每轉一次,劍法的威力就增加一點,並且一次比一次快,直到轉到第九次時,隻見劍光不見人影,劍法威力達到了最高程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武俠世界當老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異香葡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異香葡萄並收藏我在武俠世界當老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