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屯營城周長7裏,城南有營房800餘間,城中有守備司、督府衙署、遊擊公署、副總兵公署及忠義衛指揮使司等建築群落。


    城內有東西橫向大街兩條,南北縱向大街兩條,形成一個“井”字,總鎮府就位居“井”字中央。城內還有大街小巷共72條胡同縱橫交織,就象圍棋棋盤,是標準的明代軍事城池規製。


    如此大的一座城池,正常情況下,少於兩三千人,連城頭都站不滿,更遑論隨時調動預備兵力守城了。所以滿清留在這裏的五六百名騎兵,說白了就是用來看場子,保持各地聯絡暢通的驛卒。


    從理論上講,這點兵馬是足夠足夠的:三屯營走廊西口的遵化城有重兵把守,東口的灤州、遷安、永平三城同樣由二貝勒阿敏的部眾占據,北邊的喜峰口更不用說,幾萬後金主力剛剛出關,關上還滯留著不少兵馬呢。


    所以位於三路匯合點的三屯營城,此刻屬於極度安全,根本不會出現戰爭警報。


    除非是有人穿越了......而且穿越的人還帶著兵馬從南邊的天津出發,一路捅穿上百裏山路,來到三屯營城外。


    .....................


    長著八隻鐵腳,眼冒紅光的怪物,正悄無聲息地漂浮在空中,緩緩飛向城池正中的總兵府。


    留守三屯營的韃兵,大部分都居住在總兵府內。原本熱鬧嘈雜的軍城,此刻除了總兵府和城牆上還有火光外,其餘地方一片漆黑死寂,早已是鬼城一座。


    無人機上的紅外攝像頭很快就捕捉到了總兵府內的火焰——七八堆篝火正在府內校場上發光。


    從府衙房舍裏拆出來的木料在熊熊燃燒,篝火上燒烤著豬和羊。一群群的韃兵正圍著篝火喝酒吃肉,間或有人喝多,就會甩著皮袍的長袖,跳一曲蒙古舞;不時還有喝多了扭打在一起的,周圍傳來一陣陣叫好和歡呼。


    韃兵們幸福的篝火晚會實況,此刻全部被攝像頭實時傳輸到了後方的終端設備上。


    而在山後的帳篷裏,拄著胳膊,一手在下巴摩挲著胡茬的錢鐵山這時玩味地說道:“不錯,蒙古舞跳得地道,和我當年見過的蒙古包妹子一個水平。”


    “快別提蒙古包了,老子團建跑去烤了一頭羊,硬生生被宰了一刀。”


    一旁張中琪聽到蒙古包這個詞後,抖著腿悠悠開始回憶。


    “這回沒人敢宰你了,烤羊免費。”錢鐵山咧嘴一笑:“韃子清客,明天咱就去吃。”


    杜德威帶領的偵查小隊,當天晚上不但將城牆上所有哨位和換防時間都記錄下來,而且繞城一圈,調查了所有適合入城的地點。


    等到淩晨杜德威小隊回來後,幾個穿越眾很快便商量出了拿下三屯營的方案:夜中偷襲。


    作為第一個被穿越眾拿下的據點,三屯營之戰要做到盡可能快速隱蔽——後邊還有一係列仗要打,一旦消息泄露出去,那麽東邊幾座城裏的韃子勢必會提高警惕,甚至直接跑路,那樣的話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這場仗隻能悄悄地進村,打槍的消音器的幹活。而且在事後,穿越眾還要想盡一切辦法封鎖消息,能拖一天是一天,給之後的行動爭取時間。


    找到此戰的重點所在後,計劃也就隨之出爐了。


    第二天白天,部隊這邊除了繼續嚴密監視三屯營內的守軍之外,依舊在默默集結休整,並沒有做出動作。


    毫無疑問,對於擁有各種高科技作戰裝備的穿越眾來說,夜戰才是最能發揮威力的戰爭模式,所以特戰隊和近衛營在這一站要負責挑大梁。


    至於那些大部分拿著冷兵器的土著士兵,任務雖說也很重,但是主要還是起輔助作用。


    從當天傍晚開始,臨時營地就進入了戰前靜默階段。所有人都在做最後的準備工作,明人們分為小隊在各自的班組,熟練地聽自己的隊官在宣讀戰前動員,布置戰鬥任務。


    .......................


    1630年3月29日,夜。


    今夜星光燦爛,月色明媚,貌似不是一個適合作奸犯科的好日子。不過對於馳騁在十七世紀的特戰隊來說,這些不利因素都不構成問題。


    40名特戰隊員組成的先頭部隊,全副武裝,戌時中(20點)從景忠山山口出發,用半小時時間繞了一個圈後,在黑夜中來到了三屯營城北城牆的護城河外。


    古代的城池由於防禦原因,很多時候,威脅最大的一麵城牆上不會開城門。像三屯營就是這樣:麵臨北方長城的城牆是完整的,整個城池隻有東南西三麵有門。


    先頭部隊之所以繞到這一麵牆,是因為這邊的崗哨人數最少。


    整個三屯營的城頭,一共有八名望哨。這個數字對於守著一座空城,隨時準備撤退的騎兵來說,已經算是相當負責任了。


    根據昨天的偵查,在城池東南,西南兩個角樓裏,各自有兩名望哨。這四名望哨負責觀察最有可能出現敵情的東西兩路。


    而在相對安全的西北,東北兩個角樓,都隻有一名值班人員。另外還有兩名移動哨,各自負責半邊城牆的巡視。


    先頭部隊選擇這個時間點發動進攻,是因為這些崗哨剛剛換班,截至明天早上,不會再有人上城牆。


    當隊伍繞行到北邊城牆外邊大約有一百米遠時,就停下了腳步,首先開始釋放無人機。


    由於北邊麵對著長城,一旦虜騎破關,第一時間就會麵臨這堵牆,所以城下射界幹淨,沒有什麽遮蔽物。這就需要偷襲者提前放出無人機,隨時掌握兩個角樓裏哨兵的動向。


    當兩架無人機放飛後,很快就監視到了角樓裏散發著紅外光芒的人像。


    看到兩個人像都處於或坐或躺的放鬆姿勢後,今天帶隊行動的杜德威當即一揮手,便帶著三個早已準備好的手下往前方奔跑起來。


    在明亮的月光下,四個人彎著腰,盡量放輕腳步,迅捷跑過了這一百米的危險地段,來到了護城河邊。


    護城河並不寬,雖說深度有三丈,但是寬度隻有七尺。特意穿著簡單服裝的四人,悄無聲息下河,幾秒鍾就到了對岸。


    對岸就是城牆腳下,隻有窄窄一條可供落腳的邊緣地方。


    不過有這點地方就夠了。杜德威過河後,先是用喉麥和後方聯係,得到一切正常的通報後,有兩名隊員便從後背拿出了射繩槍,對準城頭扣動了扳機。


    “砰砰”兩聲輕響後,打出去的傘型鉚釘便釘入了城頭的青磚裏。


    接下來就是攀爬。十米高的城牆在訓練有素的特戰隊員麵前根本沒有難度,四人很快順著繩索爬上了城頭。


    杜德威他們現在的位置是特意選過的,剛好在北城牆正中。互相打個手勢後,四人掏出手槍,兩兩一組,貓著腰,分別朝城牆兩頭的望樓摸去。


    三屯營的城牆,每邊有800多米的長度。杜德威貓著腰,直直往前跑了400米後,才看到了角樓。


    這時候,他將戴在頭上的單眼夜視儀往額頭上一推:角樓內外都插著火把,不需要夜視儀了。接著在聽到耳麥裏報出的敵人哨兵方位後,下一刻,杜德威直起腰,上前一把推開了角樓的木門。


    穿著皮袍,坐在一堆稻草上,正在大嚼半隻羊腿的蒙古哨兵,看到一個怪物進門後,詫異地張大了嘴。


    在哨兵的意識中,他值夜班的全部意義,就是觀察北方的山道上有沒有火把和馬蹄聲響起——這代表著長城上那些關口出現了變故。


    然而他打死也不會想到,居然有人突到了城頭?原本他還以為推門進來的是遊動哨呢。


    蒙古人沒機會弄明白事實真相了。杜德威進門後,二話沒說就舉起手槍打了過去。加裝了消音器的p229手槍,在角樓裏並沒有發出太大的響聲。


    打死哨兵後,兩人迅速閃進角樓,然後拉上了門。沒過多久,耳麥裏傳來了另外一組隊員“清除”的報告聲。兩組隊員的成功,意味著北城牆已經沒有了哨兵。


    緊接著,城下的40名隊員也來到了護城河邊。現在沒了城頭的威脅,隊員們自然不可能為了兩米多寬的護城河再打濕衣服和設備,所以這邊很快就搭起了簡易跨板。


    前邊幾個人過河後,順著鋼索上了城頭,然後幾道軟梯就扔了下來,緊接著所有隊員都陸續爬了上去。


    在這個過程中,藏在兩個角樓的四名隊員,始終在監視著南邊兩條城牆,等待著遊動哨的到來。


    兩個遊動哨巡視的時間不同步,不過大體上是一個時辰來一趟。這次杜德威先中獎,當城牆下的隊員剛上牆頭後不久,一個遊動哨便沿著黑暗的城牆,施施然走了過來。


    得到無人機提醒後,角樓裏做好了準備。


    下一刻,木門又被拉開,一個穿著皮甲,留著豬尾巴的八旗兵走了進來。


    昏昏暗暗的角樓裏,穿著皮袍的蒙古人正側臥在草堆裏,貌似在睡覺,一聲不出。


    “烏力罕,你這頭蠢豬,竟敢......”


    進門的韃兵滿臉怒容,剛剛用滿語對著蒙古人大喝一聲後,他突然間愣住了,本來要走上前的腳步硬生生停住,一手往腰間摸去——角樓裏不但火把滅了兩根,而且有一股血腥氣,殺過太多人的韃兵聞到氣味後,當即感覺到了不妙。


    然而他還是遲了:從牆角伸出的兩把手槍同時開了火,韃兵的腰刀隻拔出一半後,就被打倒在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旅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素羅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素羅漢並收藏旅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