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裏這麽忙碌,劉慧君自然少不了。不過她將她的全部精力放在了酒坊酒的釀造與藥酒的配製。
“老板娘,你去休息吧!這重活,你可幹不了。這一段雖然活多了一點,但是比起在農村裏種地,也算不了什麽。”李秋來說道。
酒坊這段時間生意不錯,現賣酒有些供不應求,所以稍稍加大了產量,這一下,立即讓酒坊裏麵忙碌了起來。酒坊裏釀酒的就三個人,李天明有個時候,還要去外麵幫下忙,李秋來就有些忙不過來,劉慧君看不過去,自然上去幫忙。
“沒什麽,你們沒來的時候,這些活還不是我幹的。酒坊看來是要多招幾個人了,不然確實有些忙不過來。”劉慧君說道。
李秋來點點頭,“老板娘,這人得招,地方也得擴大了,你看現在酒窖已經堆得滿滿當當的,就是人來得再多,也就隻能容納這麽多,那些陳釀太占地方了。生意這麽好,酒坊再擴大一倍,估計也夠嗆。”
“可是我們就這麽大的地方。另外找地方,現在還是不行。看起來咱們生意不錯,賺了不少錢,但是這些錢又都投了進去變成了陳釀,根本看不到錢,這擴大,也隻能在這個酒坊裏想辦法。”
劉慧君不是不想擴大,而是沒有錢去擴大,一台車每天既是工資又是油錢,一天下來消耗也不少,這邊四個員工,工資加起來,也是不少,賺到了錢開銷了之後,剩下的,幾乎全部投了進去。劉慧君想擴大,也沒有資金。
再說酒坊一擴大,就會麵臨很多問題,酒的質量控製就是一個大問題。這手工釀酒跟工業化釀酒不太一樣,反而因素更加複雜。因為釀酒主要就是一個發酵過程,而發酵依靠釀酒酵母,這類生物作用溫和,但是對於環境條件要求極高。很容易因為環境因素的細微變化而影響作用效果。另外規模擴大之後,也為雜菌滋生提供了條件。
劉慧君雖然不懂這些生物學的道理,但是卻知道,這做酒可是那麽容易做大。手工釀酒就隻適合小規模進行。
李秋來用力將一袋原料從倉庫搬了出來,一百多斤,在他手裏像玩兒似的。劉慧君想上前幫忙,李秋來卻連忙阻止,“別別,這活,我一個人幹得了,在建築工地幹活,那一百斤的水泥,我一次可以背兩袋,這一袋不過百把斤。小意思!老板娘,要說招幾個人來也不錯,咱們這酒坊也不需要急著擴大,先把這地盤利用起來。外麵那個鋪麵,我覺得沒有必要留下,還不如改做成品倉庫,反正我們主要靠送貨上門,沒有誰會跑到這城鄉結合部來買酒。”
劉慧君一看,還真是可行,“嗯,這倒是不錯,晚上等大夥回來了,大家一起合計合計,等我們這裏安排妥當了,我再從家裏招幾個可靠的人過來。李大哥,你應該有熟悉的人,合適的,你介紹過來,待遇上,我不會虧待自己人。咱們這裏最好還是招一些知根知底的人。”
“行,我給你問一下,以前搞建築的時候,倒是有幾個玩得不錯的,人也老實。我到這裏來的時候,他們都羨慕死了。”李秋來說道。
“那行,這事就這麽說定了。”劉慧君說道。
這人要是找到了方向,有了奔頭,就能夠有無窮的力量。劉慧君來錢塘的時候對於生活還是一片迷惘,但是現在酒坊辦得有聲有色,與江邊的事情雖然依舊懸而未決,但是劉慧君感覺到這生活充滿了希望。
她想著等酒坊裏的陳釀開始出售了,就會慢慢有盈利,那個時候,在附近租套房子,將兩個孩子帶過來。這樣,她就不用再天天牽掛著。但是江邊那邊,劉慧君依然有些猶豫,自己的年齡在城裏雖然算不得什麽,但是比江邊大了六七歲,還拖著兩個娃,江邊自然不會在意,劉慧君自己卻很在乎。
劉慧君不知道的是,她讓李秋來招幾個熟人過來,在半山村卻掀起了軒然大波。
半山村太小了,就像一碗清水裏隻需要一滴染料就能夠將整碗水染了顏色。劉慧君要招人的消息自然很快在半山村傳開。村裏人閑著沒事的時候,都在議論著劉慧君的事情。
“劉幹部看來是成了大老板了,你看上一次將李秋來他們幾個人招過去,才過去多久,竟然又要招人了。發財嘍,大財嘍!”
“劉幹部看起來就有福相!江大虎那鱉娃子以後肯定會後悔得腸子都青了。”
“那還用說?他本來就配劉慧君不上,幹脆找個般配的,免得戴綠帽子。”
“還不是讓鱉王那個撿來的兒子給戴了綠帽?江大虎簡直就是一個蠢帽!”
“我還聽李秋來婆娘說,那個江邊也在錢塘城,人家現在做了大廚師,在大酒店裏當主廚,一個月的工資隻怕要上萬!”
“那麽多錢,以後怎麽花得完啊?”
“對了,劉幹部這一次招幾個人?我也跟李秋來婆娘說說去,看能不能讓我去,我也到大城市裏去見見世麵去!”
“聽說劉幹部給的工資很高,讓李秋來給聯係熟人呢!”
村子裏的人談論談論,也就算了,對劉慧君不會產生多少影響,但是這風聲卻不可避免地要傳到劉慧君大嫂李秋鳳的耳朵裏去。
李秋鳳到了晚上免不得要在劉慧君大哥劉金寶的耳邊敲邊鼓。
“你那寶貝妹妹可是發了大財!你聽說了沒?她現在又要招人了,看來生意做得不錯啊!”李秋鳳說道。
“我也是剛聽說,不過想想卻不對啊!你說說,咱們家這酒能賣什麽價錢,就是一個月釀再多,也就那麽多錢,城裏麵什麽都得發錢,鋪麵費、人工費、還有各種各樣的費用,你說她能賺多少?”李金寶說道。
李金寶不是沒有想過到外麵去搞鋪麵,但是算來算去,還是覺得在老家最實惠,什麽都不要花錢,賺的自然不少。
李秋鳳也就是妒忌心強,其他方麵完全漿糊。聽李金寶這麽一說,也覺得很有道理,自己兩口子什麽都是一手艸作,什麽費用都省了,賺的自然要比劉慧君多,但是他們兩個卻從來沒有去想,劉慧君賣的酒價錢是不是跟他們一樣。
李秋鳳原本就是眼紅劉慧君可能會比他們賺得多,現在算算,發現還是自己比較有賺頭,心裏又舒服了不少。
劉慧君的父親劉初平可要精明得多,不用想都知道劉慧君在錢塘發展得很不錯。
“這丫頭,要是個兒子就好了!”劉初平歎息了一聲。
“閨女咋了,要不是我這個女人,你能有兒子?”劉慧君母親夏素娥不樂意了。
半山人的風氣不太好,一體的怕老婆。劉初平被婆娘一駁斥,尷尬的笑了笑,沒有再說話。
半響,劉初平才又說道,“這孩子,招兩個人搞出這麽大的動靜幹嘛?這事她就不應該讓李秋來去幹!那個家夥雖然實誠,但是他婆娘完全就是高音喇叭。”
“嗯啊,我也擔心,金寶婆娘怕是又要起幺蛾子了!”夏素娥說道。
“他們敢!他們兩口子有這分聰明麽?要是有一個強一點,不要說像慧君這樣自己搞酒坊,至少也能夠像老二一樣,自己到外麵去謀一番事業。他們兩個要是出去,不虧到要飯,我就不信劉!”劉初平說起自家的大兒子兒媳心裏就有氣。兩個人廢物得不行不說,還見不得家裏人搞得比他們好。
最讓劉初平氣憤的是,這兩口子從來對自己的外孫外孫女沒有好氣,有什麽吃的從來都是背著這兩個小孩。也不想一想,當初劉慧君在家裏的時候,哪一次回來不給他們家的小子帶一大堆東西?
“你說這麽大聲,你說給誰聽?老大一點主見都沒有,那也是你從小慣壞的。”夏素娥說道。
“對了,聽說江邊那臭小子也在錢塘,當了大廚師,聽說還上了電視。你說以後他以後出息了,還會不會稀罕慧君?”夏素娥有些憂慮。
“唉,這事情誰能夠說得清?原來看江大虎也是老老實實的,但是結果怎麽樣?愣是把慧君給坑苦了!江邊這個小子雖然有些懶惰,但是為人卻還是不錯的。也沒什麽壞毛病。但是這樣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清?他比慧君小六七歲呢!現在又出息了,隻怕隻怕唉!”劉初平說道。
“老頭子,最近我老覺得娜娜有些不大對勁。以前很喜歡笑的,現在很難看到她露出笑臉了!”夏素娥說道。
劉慧君的女兒江依娜已經上小學。還好村裏的小學又重新辦了起來,所以江依娜可以每天自己去學校裏去。父母的離婚,讓江依娜有些沉默寡言,在學校裏也有些離群。
劉初平對兩個外孫外孫女平時也看得很重,自然也看在了眼裏,“這有什麽辦法?劉慧君跟那混蛋離婚,小孩子可是遭罪啊!別看她小小年紀,實際上她很懂事的。”
“慧君說等到了明年,酒坊陳釀開始賺錢了,資金就寬裕了,到時候,會把他們兩個接過去。換個環境也許會好一些。”夏素娥說道。
“算了,先不說了,我今天還得進山一趟,多采點藥材,到時候,慧君那裏規模做大了,要的不少哩!”
(未完待續)
“老板娘,你去休息吧!這重活,你可幹不了。這一段雖然活多了一點,但是比起在農村裏種地,也算不了什麽。”李秋來說道。
酒坊這段時間生意不錯,現賣酒有些供不應求,所以稍稍加大了產量,這一下,立即讓酒坊裏麵忙碌了起來。酒坊裏釀酒的就三個人,李天明有個時候,還要去外麵幫下忙,李秋來就有些忙不過來,劉慧君看不過去,自然上去幫忙。
“沒什麽,你們沒來的時候,這些活還不是我幹的。酒坊看來是要多招幾個人了,不然確實有些忙不過來。”劉慧君說道。
李秋來點點頭,“老板娘,這人得招,地方也得擴大了,你看現在酒窖已經堆得滿滿當當的,就是人來得再多,也就隻能容納這麽多,那些陳釀太占地方了。生意這麽好,酒坊再擴大一倍,估計也夠嗆。”
“可是我們就這麽大的地方。另外找地方,現在還是不行。看起來咱們生意不錯,賺了不少錢,但是這些錢又都投了進去變成了陳釀,根本看不到錢,這擴大,也隻能在這個酒坊裏想辦法。”
劉慧君不是不想擴大,而是沒有錢去擴大,一台車每天既是工資又是油錢,一天下來消耗也不少,這邊四個員工,工資加起來,也是不少,賺到了錢開銷了之後,剩下的,幾乎全部投了進去。劉慧君想擴大,也沒有資金。
再說酒坊一擴大,就會麵臨很多問題,酒的質量控製就是一個大問題。這手工釀酒跟工業化釀酒不太一樣,反而因素更加複雜。因為釀酒主要就是一個發酵過程,而發酵依靠釀酒酵母,這類生物作用溫和,但是對於環境條件要求極高。很容易因為環境因素的細微變化而影響作用效果。另外規模擴大之後,也為雜菌滋生提供了條件。
劉慧君雖然不懂這些生物學的道理,但是卻知道,這做酒可是那麽容易做大。手工釀酒就隻適合小規模進行。
李秋來用力將一袋原料從倉庫搬了出來,一百多斤,在他手裏像玩兒似的。劉慧君想上前幫忙,李秋來卻連忙阻止,“別別,這活,我一個人幹得了,在建築工地幹活,那一百斤的水泥,我一次可以背兩袋,這一袋不過百把斤。小意思!老板娘,要說招幾個人來也不錯,咱們這酒坊也不需要急著擴大,先把這地盤利用起來。外麵那個鋪麵,我覺得沒有必要留下,還不如改做成品倉庫,反正我們主要靠送貨上門,沒有誰會跑到這城鄉結合部來買酒。”
劉慧君一看,還真是可行,“嗯,這倒是不錯,晚上等大夥回來了,大家一起合計合計,等我們這裏安排妥當了,我再從家裏招幾個可靠的人過來。李大哥,你應該有熟悉的人,合適的,你介紹過來,待遇上,我不會虧待自己人。咱們這裏最好還是招一些知根知底的人。”
“行,我給你問一下,以前搞建築的時候,倒是有幾個玩得不錯的,人也老實。我到這裏來的時候,他們都羨慕死了。”李秋來說道。
“那行,這事就這麽說定了。”劉慧君說道。
這人要是找到了方向,有了奔頭,就能夠有無窮的力量。劉慧君來錢塘的時候對於生活還是一片迷惘,但是現在酒坊辦得有聲有色,與江邊的事情雖然依舊懸而未決,但是劉慧君感覺到這生活充滿了希望。
她想著等酒坊裏的陳釀開始出售了,就會慢慢有盈利,那個時候,在附近租套房子,將兩個孩子帶過來。這樣,她就不用再天天牽掛著。但是江邊那邊,劉慧君依然有些猶豫,自己的年齡在城裏雖然算不得什麽,但是比江邊大了六七歲,還拖著兩個娃,江邊自然不會在意,劉慧君自己卻很在乎。
劉慧君不知道的是,她讓李秋來招幾個熟人過來,在半山村卻掀起了軒然大波。
半山村太小了,就像一碗清水裏隻需要一滴染料就能夠將整碗水染了顏色。劉慧君要招人的消息自然很快在半山村傳開。村裏人閑著沒事的時候,都在議論著劉慧君的事情。
“劉幹部看來是成了大老板了,你看上一次將李秋來他們幾個人招過去,才過去多久,竟然又要招人了。發財嘍,大財嘍!”
“劉幹部看起來就有福相!江大虎那鱉娃子以後肯定會後悔得腸子都青了。”
“那還用說?他本來就配劉慧君不上,幹脆找個般配的,免得戴綠帽子。”
“還不是讓鱉王那個撿來的兒子給戴了綠帽?江大虎簡直就是一個蠢帽!”
“我還聽李秋來婆娘說,那個江邊也在錢塘城,人家現在做了大廚師,在大酒店裏當主廚,一個月的工資隻怕要上萬!”
“那麽多錢,以後怎麽花得完啊?”
“對了,劉幹部這一次招幾個人?我也跟李秋來婆娘說說去,看能不能讓我去,我也到大城市裏去見見世麵去!”
“聽說劉幹部給的工資很高,讓李秋來給聯係熟人呢!”
村子裏的人談論談論,也就算了,對劉慧君不會產生多少影響,但是這風聲卻不可避免地要傳到劉慧君大嫂李秋鳳的耳朵裏去。
李秋鳳到了晚上免不得要在劉慧君大哥劉金寶的耳邊敲邊鼓。
“你那寶貝妹妹可是發了大財!你聽說了沒?她現在又要招人了,看來生意做得不錯啊!”李秋鳳說道。
“我也是剛聽說,不過想想卻不對啊!你說說,咱們家這酒能賣什麽價錢,就是一個月釀再多,也就那麽多錢,城裏麵什麽都得發錢,鋪麵費、人工費、還有各種各樣的費用,你說她能賺多少?”李金寶說道。
李金寶不是沒有想過到外麵去搞鋪麵,但是算來算去,還是覺得在老家最實惠,什麽都不要花錢,賺的自然不少。
李秋鳳也就是妒忌心強,其他方麵完全漿糊。聽李金寶這麽一說,也覺得很有道理,自己兩口子什麽都是一手艸作,什麽費用都省了,賺的自然要比劉慧君多,但是他們兩個卻從來沒有去想,劉慧君賣的酒價錢是不是跟他們一樣。
李秋鳳原本就是眼紅劉慧君可能會比他們賺得多,現在算算,發現還是自己比較有賺頭,心裏又舒服了不少。
劉慧君的父親劉初平可要精明得多,不用想都知道劉慧君在錢塘發展得很不錯。
“這丫頭,要是個兒子就好了!”劉初平歎息了一聲。
“閨女咋了,要不是我這個女人,你能有兒子?”劉慧君母親夏素娥不樂意了。
半山人的風氣不太好,一體的怕老婆。劉初平被婆娘一駁斥,尷尬的笑了笑,沒有再說話。
半響,劉初平才又說道,“這孩子,招兩個人搞出這麽大的動靜幹嘛?這事她就不應該讓李秋來去幹!那個家夥雖然實誠,但是他婆娘完全就是高音喇叭。”
“嗯啊,我也擔心,金寶婆娘怕是又要起幺蛾子了!”夏素娥說道。
“他們敢!他們兩口子有這分聰明麽?要是有一個強一點,不要說像慧君這樣自己搞酒坊,至少也能夠像老二一樣,自己到外麵去謀一番事業。他們兩個要是出去,不虧到要飯,我就不信劉!”劉初平說起自家的大兒子兒媳心裏就有氣。兩個人廢物得不行不說,還見不得家裏人搞得比他們好。
最讓劉初平氣憤的是,這兩口子從來對自己的外孫外孫女沒有好氣,有什麽吃的從來都是背著這兩個小孩。也不想一想,當初劉慧君在家裏的時候,哪一次回來不給他們家的小子帶一大堆東西?
“你說這麽大聲,你說給誰聽?老大一點主見都沒有,那也是你從小慣壞的。”夏素娥說道。
“對了,聽說江邊那臭小子也在錢塘,當了大廚師,聽說還上了電視。你說以後他以後出息了,還會不會稀罕慧君?”夏素娥有些憂慮。
“唉,這事情誰能夠說得清?原來看江大虎也是老老實實的,但是結果怎麽樣?愣是把慧君給坑苦了!江邊這個小子雖然有些懶惰,但是為人卻還是不錯的。也沒什麽壞毛病。但是這樣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清?他比慧君小六七歲呢!現在又出息了,隻怕隻怕唉!”劉初平說道。
“老頭子,最近我老覺得娜娜有些不大對勁。以前很喜歡笑的,現在很難看到她露出笑臉了!”夏素娥說道。
劉慧君的女兒江依娜已經上小學。還好村裏的小學又重新辦了起來,所以江依娜可以每天自己去學校裏去。父母的離婚,讓江依娜有些沉默寡言,在學校裏也有些離群。
劉初平對兩個外孫外孫女平時也看得很重,自然也看在了眼裏,“這有什麽辦法?劉慧君跟那混蛋離婚,小孩子可是遭罪啊!別看她小小年紀,實際上她很懂事的。”
“慧君說等到了明年,酒坊陳釀開始賺錢了,資金就寬裕了,到時候,會把他們兩個接過去。換個環境也許會好一些。”夏素娥說道。
“算了,先不說了,我今天還得進山一趟,多采點藥材,到時候,慧君那裏規模做大了,要的不少哩!”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