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捷後來在華國市場上的成功,可是讓這幫意大利設計師和設計公司,在國內打響了名氣。


    以至於後來很多國內的汽車企業,都紛紛選擇到都靈去尋找合作夥伴,請哪裏的設計公司,來給自己做設計。


    可是意大利人難道真的會給你盡心盡力的設計汽車嗎?扯淡!


    他們更加看中的是華國的市場,至於給你盡心盡力,你就別做夢了,他們不把你往死裏坑,就算對的起你了。


    蜂擁而至的華國汽車製造商們,可是讓這幫意大利土鱉樂開了花,都靈原本競爭激烈的汽車設計公司,有了華國汽車商們的支持,可算是緩了口氣。


    可是他們對乘興而來的華國汽車商是怎麽做的?


    他們竟然能夠做出,拿著給a車商設計的4套圖紙,原封不動的交給b公司來選擇,當最後發現兩家公司,選擇的竟然是同一套圖紙的之後,他們竟然隻是做了小範圍的修改,然後一糊弄了之。


    最後倒黴的是誰?當然還是華國的汽車製造商,大家樂嗬嗬的拿著圖紙,回到國內開始搞研發,開模建廠。


    等到最後做出的車來,拿到車展上竟然發生撞臉的事故,你說最後能怨誰?


    意大利人固然混蛋,可是更多的他們應該怨自己不爭氣。


    意大利佬靠得住,老母豬都能上樹,早就知道那幫西歐的孫子不是好鳥,花那麽多冤枉錢,為啥就想不起來,在自己家裏培養人才,自己搞開發呢?


    誠然,咱們確實在設計理念,還有手段上是比他們落後,難道咱們的腦子就真的沒有他們靈光?


    那人家日本的設計師,還有韓國的設計師是怎麽活的?人家是怎麽設計的呢?


    為啥豐田和本田的當家車型,能夠在市場上存活那麽多年,換了那麽多代,依舊經久不衰,還能贏得消費者的好評?


    說白了,人家就是舍得投入,舍得自己留住人才搞研發,可是在咱們國內就偏偏不。


    大型的國有車企不必說了,人家根本就不屑搞研發,搞研發又費錢,又費事,而且還不容易撈錢,那以後和外資和做來錢快?


    而民營企業,一般都是家族企業,要麽也是鄉鎮企業出身,眼界真的沒那麽寬。


    其中的例子就是byd,和奇瑞。


    byd根本就不搞外形,他們做的最直接,就直接那日本暢銷車的外形來抄,那個好賣,我就抄那個。


    小型車裏豐田的花冠買的好,那我的小型車就抄花冠的。


    中級車裏本田雅閣最暢銷,那我就抄本田雅閣。


    suv車型,我看雷克薩斯不錯,那我就抄雷克薩斯。


    這樣的做法確實見效快,而且在國內汽車文化極度不成熟,汽車市場剛剛放開的時候,大家還能接受,畢竟你剛起步。


    而且國內的消費者絕對不能算是見多識廣,見到這些和合資車類似的車型,都挺喜歡,比較容易接受。


    可是一旦過了三五年,你要是還這麽幹,而且隨著消費者眼界的拓寬,人家就不再買你的帳了。


    你這是幹啥?成天抄襲,你這不是找罵呢嗎?有本事,你自己搞研發啊,抄襲別人算什麽本事?


    於是消費者對你的惡劣印象,就形成了,這就是byd,後世做的最不好的一點,也是最為人所詬病的一點。


    至於奇瑞,那就更別說了,當初他們是根本就不在乎汽車外形的設計,他們的車型,簡直就可以舉辦一個奇葩大賽。


    像被擠過的麵包一般的qqme,還有前後部分的一款車,以及其他幾款車型,簡直就是臭的驚天動地。


    以至於很多車友,看了奇瑞的車都說,這車簡直就是來挑戰大家的審美極限的。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進入新千年的第一個十年之後,才漸漸的有所改觀。


    而這樣的車企,你能指望著他們自己投錢搞汽車設計研發?你能指望著他們花錢留住那些搞汽車設計的人才?


    byd一貫是人還戰術,搞什麽都是一窩蜂,每年都招收大批量的人手,然後一擁而上,這樣做的好處是人手充足,不過從長久來看,根本留不住人才,也不能培養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


    很多汽車設計專業畢業的學生對於byd來說,都是又愛又恨。


    愛他是因為這是國內唯一的一家真的肯在技術上投錢,腳踏實地的搞研發的車企。


    恨他的原因更簡單,他們簡直就不拿員工當人,每天都任務繁重,工資就給你三四千,你愛幹不幹,反正企業是抓住了國內大學畢業生一年比一年多,工作不好找的心裏,就枉死裏來用員工。


    而且這是一件典型的家族企業,內部管理能用混亂來形容,大家上升一般無望。


    所以很多員工,都會把這裏當做是跳板,畢業之後他們會加入byd,哪怕工資給的不高,工作也真辛苦。


    可是在這裏,他們能學到真本事,真正的積累到工作經驗。


    隻要你在這裏熬上三五年,工作經驗積累足夠,那麽今後跳槽,就非常容易,到浦海上汽,或者北方一汽,隨隨便便都能找到一個月薪過萬的工作。


    可是這樣一來byd,能得到什麽?


    有經驗的員工,經常跳槽,研發不具備持續性,員工對公司沒有歸屬感,忠誠度不佳等等問題。


    這些問題,直到十幾年後,byd的王忠才認識到,並且做了改正,不過那時候已經有點晚了。


    而奇瑞,是在進入新千年的第一個十年之後,才認識到自身的問題的,可是他們的眼光頗高,後來也去歐洲成立了聯合工作室,來給自己設計新車型。


    不得不說,後來他們設計的新車型還挺成功,可是這對於咱們自己人才的培養能有什麽好處?


    設計研發中心都設在歐洲,歐洲那幫孫子,可是經常會和咱們唱對台戲,而且人家的工資福利待遇要求高,搞不好就三天兩頭給你玩罷工,咱們怎麽能伺候的起他們。


    請他們來,那不是請員工,而是請來一群大爺。


    歐洲人是絕對不會真心,來幫咱們培養汽車設計的人才的。


    不過話說回來,難道咱們國內就真的沒有汽車設計方麵的人才嗎?


    不,絕對不是!


    後來成立在浦海的泛亞設計就是個例子,還有奔馳在京城設立的設計公司,以及浦海一汽的設計工作室,這些都說明,咱們華國人並不是腦缺,並不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


    隻要你能給他們提供優良的環境,和培訓,把那些具備動手,和設計能力的人,引入到正確的軌道,那他們就能夠設計出外形漂亮,性能優異的汽車。


    比如後世在華國市場起死回生的別克品牌,他們在美國已經賣不動了,來到國內,直接把歐寶的英速亞引入到國內,成了第一代的君威和君越。


    這兩款車靠著漂亮的外形,立馬熱賣。


    而後來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車型,其實就是咱們華國設計師改進的,而每次改過之後,那次不是熱賣?


    至於大眾的套娃,那更是出自華國設計師的手筆,雖然不值得讚賞,但是市場反響卻相當不錯。


    還有奔馳的幾款車型。。。


    這些例子就說明了,咱們華國人,並不缺乏想象力,和設計能力,前提是你要給他們進行培訓,給他們提供場地,和資金,把他們引入到正確的軌道上去。


    而現在李逸帆要做的就是這些。


    三層高的loft裏麵的設計也很後現代化,李逸帆非常喜歡這裏的風格。


    今天因為他的到來,設計公司裏所有的員工全部到齊。


    公司的領導是一個叫烏雲高娃的女孩,這個女孩是他專門從意大利請回來的,她是中央美院出身的學生。


    後來去了德國,並且在德國唯一的一所汽車設計學校shpszhein學習了汽車設計,畢業後就加入了喬治亞羅的工作室,從事汽車設計。


    挺有實力的一個人,後來在金融危機的時候,因為喬治亞羅訂單劇減,而被裁員,後來回到國內,加盟了浦海的泛亞設計工作室。


    在哪裏曾經設計過幾款非常成功的車型,李逸帆對她印象很深刻。


    所以在想要成立這個設計師之初,就給她發出了邀請函。


    之前他的晨華汽車的駿捷車型,還有尊馳車型就是請喬治亞羅設計的,所以和喬治亞羅方麵也算是有些淵源,聯係她也不是那麽困難。


    而她也是猶豫了好長一段時間,這才選擇回國。


    李逸帆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烏雲一回來,就任命她當了這家設計工作室的老大,而她首要的人物,並不是去創新,設計某些車型。


    而是盡快的把她在國外學過的先進的設計理念,和國外的設計工作室的運作方式,傳授給國內的這些學員。


    這些學員,都是李逸帆和她親自從中央美院挑選出來的,都是動手能力強,而且對汽車真的有興趣的人。


    這些人未來將會是他公司的寶藏,值得重點培養,所以他今天在工作室正是成立的第一天,是過來露臉,兼給他們打氣的!rs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反轉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寞的螞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寞的螞蟻並收藏反轉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