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衛生院的女醫生姓林,名慧,其實隻是縣裏衛校畢業的護士,隻是在青石鄉這種窮鄉僻壤,她也算是穿白大褂的受人尊敬的資深醫生了。至少,在衛生院裏平時是當醫生來使用的。
林慧有些驚訝地望著艾零,遲遲沒有動作。
艾零皺眉沉聲道:“趕緊的!”
林慧這才慌不迭地打開自己的保健箱,取出藥棉和酒精來,放在一側備用。
艾零飛快奔回自己的房間,取了自己的針灸包過來。
他動作熟練地用酒精對自己的銀針進行消毒,一連三根。林慧更加驚訝了,觀察著艾零的動作,搞不懂剛來的掛職副鄉長為什麽竟然一幅懂醫術的樣子。
“脫下病人的衣服,露出右腹部來。”艾零神色平靜,手裏捏著一根明晃晃的銀針,轉頭掃了林慧一眼。
黃秋菊一聽如此,趕緊去把何玲的宿舍門關緊,因為房間內隻有艾零一個男人,所以林慧遲疑了一下,還是在黃秋菊的幫助下,把何玲的上衣除去,隻著裏麵的內衣,然後又將何玲的牛仔褲解開,褪了半截內褲下去,露出其內雪白的肌膚。
這幾乎接近何玲女子的隱私部位了。
林慧柳眉輕皺,黃秋菊和另外一名鄉裏的女幹部也有些狐疑,上上下下打量著艾零。
艾零怎麽理會這些,反正他是醫生,眼裏隻有患者。此刻事出緊急,哪有那麽多的顧忌?呢。
艾零小心翼翼地用藥棉在何玲的右腹部處輕輕消毒擦拭,然後深吸了一口氣,直入病灶,下了一處重針。
爾後,他用寸針取天樞穴、足三裏、闌尾穴(此穴在足三裏下二寸),三穴進針,每隔1分鍾對闌尾穴、足三裏穴進行重度刺激,天樞穴輕度撚轉,動作流暢而輕柔。
一刻鍾後。
何玲的腹部開始有輕微的腹鳴聲,慢慢就睜開了眼睛,這個時候,她劇烈的痛感已經去了小半,最起碼能忍住不呻吟了。
何玲睜眼就看到了手持銀針站在自己麵前的艾零,又察覺到自己身上冷颼颼地,局部曝光,忍不住驚呼一聲,卻聽艾零爆喝一聲道:“不要動!”
何玲呆了呆,林慧俯身小聲安慰道:“何委員,艾鄉長在幫您治療呢,您別慌!”
何玲啊了一聲,強行扭動的身子慢慢老實了下來。
艾零用手撚動一根針,輕輕道:“何大姐,感覺如何?還痛不痛?”
何玲長出了一口氣:“不太痛了,剛才真是要痛死我了,現在,感覺有點麻,還有點癢。”
艾零點點頭,輕輕又道:“何大姐,一會可能會有一陣劇痛,你忍著點,別亂動,讓針走了穴!”
說話間,艾零猛地下手將其中另外一根銀針整體推了下去,一陣劇烈的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劇痛感驟然從胸腹間翻卷湧起,何玲痛得眼前一陣發黑,渾身抽搐起來。
艾零定了定神,略一停留,又小心翼翼地在另外一處穴位上下了一根針。
說來也奇妙,這根針下去,何玲隻覺渾身的痛都像是被紮破了口子的氣球一樣,慢慢散去,幾十秒鍾過去,痛感竟然降低到了一個最低限,幾乎感覺不到了。
艾零歎了口氣:“好了,臨時止住了痛,控製住了病灶。但炎症還在,何大姐,你今晚上堅持一下,明天一早,就馬上送你去縣醫院,做闌尾切除手術,隻有這樣才能治本。”
說完,艾零不動聲色飛快地起針,針歸囊孔,收起,不說一句話,轉身就走。
“鮮野菊花60克,敗醬草60克,紫花地丁0克。水煎,分次服,今晚喝—劑。林醫生,你給何大姐開藥吧,用點中藥調理一下。”
話音未落,艾零的人已經到了屋外。
上述三味中藥都是極其常見和普通的藥材,艾零相信鄉衛生院一定會有。他用的是外公傳給他的“旱天雷”針法,此法的主要功效是通氣舒絡,短時間內控製病灶,具有明顯的止痛療效。
……
艾零的醫生出身、針灸術的神奇,種種口碑和名聲,就這樣在鄉裏傳播了開去。第二天一早何玲被送往了縣醫院做了闌尾切除手術,對於她的病情控製住沒有出現穿孔,縣醫院的人也非常震驚。
早上起來在食堂內用餐的鄉幹部們背後討論的都是艾零的針灸術了,不少人因此過來主動跟艾零打招呼寒暄認識。就連彭春輝都主動找上了他,彭春輝端著一碗玉米粥,捏著兩個白麵饅頭走過來:“艾鄉長,沒想到你醫術這麽高明,幾根針就救了何玲同誌一條命啊!”
艾零輕笑:“彭書記,哪有那麽誇張,就是幫何大姐止痛而已,算不上什麽。”
“你就別謙虛了,以後你在鄉裏,我們這些人有福了,有個頭痛腦熱的,都找你針針灸就好!”彭春輝哈哈大笑。
孟誌勇也端著飯碗走過來,卻是淡淡笑道:“彭書記,這是哪裏的話,艾零同誌可是副鄉長,是市裏下來的扶貧幹部,可不是來鄉衛生院當醫生的!”
這話沒毛病。
艾零是副鄉長,不是艾醫生。
彭春輝撇了撇嘴,沒有接孟誌勇的話茬。
兩人從上任伊始就不對付,孟誌勇不怎麽把彭春輝放在眼裏,而彭春輝更看不慣孟誌勇的霸道和作風強悍。按說書記才是一把手,鄉長過於強勢不是好事。但在青石鄉這種一級貧困鄉,天高皇帝遠的地方,縣裏對此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孟誌勇也撇了撇嘴,徑自向艾零微微一笑,就又端著飯缸子走去。
孟誌勇來青石鄉比彭春輝晚半年,來到青石鄉之後,孟誌勇心懷努力工作幫助青石鄉脫貧致富的熱情,卻發現開展工作很難。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鄉黨委書記彭春輝其人性格謹小慎微,思路陳舊,一門心思想著維持現狀不出事,對於孟誌勇那些開拓創新的點子並不感冒。
所以,無論孟誌勇想要做什麽,彭春輝必然潑冷水。
一開始,孟誌勇還耐著性子跟彭春輝討論斡旋,到了後來,見彭春輝實在是軟硬不吃,就索性跟彭春輝唱起了反調。彭春輝越不讓幹的事情,孟誌勇就越要幹,兩人你來我往,矛盾日積月累。
隻是青石鄉這樣一個鄉鎮脫貧致富不但需要時間,而且難度相當大。孟誌勇的思路是不錯,但真正做起事來,一則是障礙重重,體製僵硬,二則是鄉裏人的思路保守落後,根本就跟不上他的節奏。
一來二去,孟誌勇帶頭搞的幾個項目都失敗了。
比如前年搞的蘑菇養殖項目。孟誌勇在一個村搞試點,準備推廣到全鄉,但村民投入了些許,遲遲見不到效益和回報,就沒有願意再參與。蘑菇項目不了了之,孟誌勇也是無可奈何。(未完待續)
林慧有些驚訝地望著艾零,遲遲沒有動作。
艾零皺眉沉聲道:“趕緊的!”
林慧這才慌不迭地打開自己的保健箱,取出藥棉和酒精來,放在一側備用。
艾零飛快奔回自己的房間,取了自己的針灸包過來。
他動作熟練地用酒精對自己的銀針進行消毒,一連三根。林慧更加驚訝了,觀察著艾零的動作,搞不懂剛來的掛職副鄉長為什麽竟然一幅懂醫術的樣子。
“脫下病人的衣服,露出右腹部來。”艾零神色平靜,手裏捏著一根明晃晃的銀針,轉頭掃了林慧一眼。
黃秋菊一聽如此,趕緊去把何玲的宿舍門關緊,因為房間內隻有艾零一個男人,所以林慧遲疑了一下,還是在黃秋菊的幫助下,把何玲的上衣除去,隻著裏麵的內衣,然後又將何玲的牛仔褲解開,褪了半截內褲下去,露出其內雪白的肌膚。
這幾乎接近何玲女子的隱私部位了。
林慧柳眉輕皺,黃秋菊和另外一名鄉裏的女幹部也有些狐疑,上上下下打量著艾零。
艾零怎麽理會這些,反正他是醫生,眼裏隻有患者。此刻事出緊急,哪有那麽多的顧忌?呢。
艾零小心翼翼地用藥棉在何玲的右腹部處輕輕消毒擦拭,然後深吸了一口氣,直入病灶,下了一處重針。
爾後,他用寸針取天樞穴、足三裏、闌尾穴(此穴在足三裏下二寸),三穴進針,每隔1分鍾對闌尾穴、足三裏穴進行重度刺激,天樞穴輕度撚轉,動作流暢而輕柔。
一刻鍾後。
何玲的腹部開始有輕微的腹鳴聲,慢慢就睜開了眼睛,這個時候,她劇烈的痛感已經去了小半,最起碼能忍住不呻吟了。
何玲睜眼就看到了手持銀針站在自己麵前的艾零,又察覺到自己身上冷颼颼地,局部曝光,忍不住驚呼一聲,卻聽艾零爆喝一聲道:“不要動!”
何玲呆了呆,林慧俯身小聲安慰道:“何委員,艾鄉長在幫您治療呢,您別慌!”
何玲啊了一聲,強行扭動的身子慢慢老實了下來。
艾零用手撚動一根針,輕輕道:“何大姐,感覺如何?還痛不痛?”
何玲長出了一口氣:“不太痛了,剛才真是要痛死我了,現在,感覺有點麻,還有點癢。”
艾零點點頭,輕輕又道:“何大姐,一會可能會有一陣劇痛,你忍著點,別亂動,讓針走了穴!”
說話間,艾零猛地下手將其中另外一根銀針整體推了下去,一陣劇烈的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劇痛感驟然從胸腹間翻卷湧起,何玲痛得眼前一陣發黑,渾身抽搐起來。
艾零定了定神,略一停留,又小心翼翼地在另外一處穴位上下了一根針。
說來也奇妙,這根針下去,何玲隻覺渾身的痛都像是被紮破了口子的氣球一樣,慢慢散去,幾十秒鍾過去,痛感竟然降低到了一個最低限,幾乎感覺不到了。
艾零歎了口氣:“好了,臨時止住了痛,控製住了病灶。但炎症還在,何大姐,你今晚上堅持一下,明天一早,就馬上送你去縣醫院,做闌尾切除手術,隻有這樣才能治本。”
說完,艾零不動聲色飛快地起針,針歸囊孔,收起,不說一句話,轉身就走。
“鮮野菊花60克,敗醬草60克,紫花地丁0克。水煎,分次服,今晚喝—劑。林醫生,你給何大姐開藥吧,用點中藥調理一下。”
話音未落,艾零的人已經到了屋外。
上述三味中藥都是極其常見和普通的藥材,艾零相信鄉衛生院一定會有。他用的是外公傳給他的“旱天雷”針法,此法的主要功效是通氣舒絡,短時間內控製病灶,具有明顯的止痛療效。
……
艾零的醫生出身、針灸術的神奇,種種口碑和名聲,就這樣在鄉裏傳播了開去。第二天一早何玲被送往了縣醫院做了闌尾切除手術,對於她的病情控製住沒有出現穿孔,縣醫院的人也非常震驚。
早上起來在食堂內用餐的鄉幹部們背後討論的都是艾零的針灸術了,不少人因此過來主動跟艾零打招呼寒暄認識。就連彭春輝都主動找上了他,彭春輝端著一碗玉米粥,捏著兩個白麵饅頭走過來:“艾鄉長,沒想到你醫術這麽高明,幾根針就救了何玲同誌一條命啊!”
艾零輕笑:“彭書記,哪有那麽誇張,就是幫何大姐止痛而已,算不上什麽。”
“你就別謙虛了,以後你在鄉裏,我們這些人有福了,有個頭痛腦熱的,都找你針針灸就好!”彭春輝哈哈大笑。
孟誌勇也端著飯碗走過來,卻是淡淡笑道:“彭書記,這是哪裏的話,艾零同誌可是副鄉長,是市裏下來的扶貧幹部,可不是來鄉衛生院當醫生的!”
這話沒毛病。
艾零是副鄉長,不是艾醫生。
彭春輝撇了撇嘴,沒有接孟誌勇的話茬。
兩人從上任伊始就不對付,孟誌勇不怎麽把彭春輝放在眼裏,而彭春輝更看不慣孟誌勇的霸道和作風強悍。按說書記才是一把手,鄉長過於強勢不是好事。但在青石鄉這種一級貧困鄉,天高皇帝遠的地方,縣裏對此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孟誌勇也撇了撇嘴,徑自向艾零微微一笑,就又端著飯缸子走去。
孟誌勇來青石鄉比彭春輝晚半年,來到青石鄉之後,孟誌勇心懷努力工作幫助青石鄉脫貧致富的熱情,卻發現開展工作很難。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鄉黨委書記彭春輝其人性格謹小慎微,思路陳舊,一門心思想著維持現狀不出事,對於孟誌勇那些開拓創新的點子並不感冒。
所以,無論孟誌勇想要做什麽,彭春輝必然潑冷水。
一開始,孟誌勇還耐著性子跟彭春輝討論斡旋,到了後來,見彭春輝實在是軟硬不吃,就索性跟彭春輝唱起了反調。彭春輝越不讓幹的事情,孟誌勇就越要幹,兩人你來我往,矛盾日積月累。
隻是青石鄉這樣一個鄉鎮脫貧致富不但需要時間,而且難度相當大。孟誌勇的思路是不錯,但真正做起事來,一則是障礙重重,體製僵硬,二則是鄉裏人的思路保守落後,根本就跟不上他的節奏。
一來二去,孟誌勇帶頭搞的幾個項目都失敗了。
比如前年搞的蘑菇養殖項目。孟誌勇在一個村搞試點,準備推廣到全鄉,但村民投入了些許,遲遲見不到效益和回報,就沒有願意再參與。蘑菇項目不了了之,孟誌勇也是無可奈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