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來的黨委書記周霖的作風強勢,性格強悍。
一眼就能看得出來,當然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他的作風。
不僅僅是鄉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有這種感覺,就是鄉裏的普通幹部也在第二天一早有了一個較為直觀的了解。
鄉裏的作息工作時間是早上八點半,到現在五點。中間隻有一個小時的午休吃飯時間。但實事求是的講,畢竟是一個鄉鎮,而且是偏遠的山區鄉鎮,有不少鄉裏的幹部家都在附近村莊,晚來早走或者中間有事就溜號的現象長期以來都沒有消滅過。
這也是難以避免的。
以往包括彭春輝在內的曆屆班子都沒有能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情況特殊。也很少有人從這個問題下手,因為涉及麵廣。
比如說農忙季節,鄉裏幹部記掛著家裏的活計,上著班如果沒有多少事就溜走回家幫忙——這在青石鄉幹部心裏是人之常情,又沒有耽誤工作,你非要橫插一杠子就是不講人情。
彭春輝剛來的時候,也抓過作風紀律和工作時間溜號現象,但收效甚微,幾乎是幹部人人排斥。所以,壓力很大,也就隻能不了了之了。
但反過來說,無論什麽單位,無論是機關還是企事業單位,一個新任的一把手,想要立威,最直接、最簡單、最容易操作和慣性為之的就是抓作風抓紀律。
周霖顯然不能免俗。
周霖的背景——縣委書記焦念東的第一心腹,出身縣委辦,這已經是鄉裏人盡皆知。正因如此,才無形中給周霖身上增添了一層權威的外衣。
在這個縣裏,焦書記就是毫無疑問的一把手,說一不二,那麽,焦書記把自己的心腹放在青石鄉,除了對青石鄉的工作重視之外,也凸顯了周霖的重要性。
早上鄉裏的食堂八點鍾開飯,實際上七點半以後就可以進去吃飯了。但除了在鄉裏值班的領導或者普通幹部,其他人員這點是看不到人影的。
因為新來的一把手剛到位,又加上自己被調整為黨群副書記,第三把手,艾零知道自己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去五老峪村駐村了。掛包還是掛包,但主要精力要投放在鄉裏的工作上了。
尤其是黨建工作,對他來說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領域,他需要熟悉工作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工作方式方法。
現在從中央到地方,對黨建工作抓得非常緊,工作量越來越大。青石鄉如今作為省委組織部在基層的黨建工作聯係點,黨建的基礎工作更顯得很重要。很多程序性的東西,流程性的東西,材料性的東西,硬件和軟件,都必須高標準嚴要求做好,這是市委組織部對青石鄉黨建工作的要求。
否則,人家省委組織部的領導下來調研,調研什麽?來這麽一個鳥都不拉屎的窮鄉僻壤,沒有工作中沒有一些亮點,人家恐怕來一次就不會來了,更談不上借上頭的力來發展青石鄉了。
承包機關食堂的張秀華是青石村的人,她像往常一樣,在做好早點之後,打開食堂的門,就開始迎候幹部們來吃飯。但第一個進來的人,頂多三十出頭,相貌威嚴,看起來有點陌生。
張秀華一怔,旋即想起了鄉裏昨天的消息——難道這位就是新來的書記周霖?
張秀華滿臉堆笑,立即迎了上去:“您是周書記吧?”
周霖微微一笑:“我是周霖——不過,大姐,你怎麽知道是我呢?”
張秀華咧著嘴憨厚地笑,兩隻手在油脂麻花地圍裙上擦了一把,看得周霖微微有些皺眉:“周書記,看您說的,這鄉裏的人我都認識,您一進來,我一看沒見過,就猜出是您了。”
其實就是廢話。
周霖笑了笑,掃了張秀華一眼,就開始在食堂裏轉悠了起來,順便去看了看今天的早點:豆漿,稀飯,油條,肉包子,還有幾樣小鹹菜,另外還有煮好的茶葉蛋。
周霖嘖嘖稱讚:“早餐還很豐盛,不錯不錯,大姐,一個人要吃飽吃好的話,需要花多少錢?”
張秀華沒有在意,隨口回答:“周書記,因為鄉裏有補貼,我這個食堂呢就是半福利性質,基本上隻收領導們的成本錢,一頓早飯的話,頂多就是三塊錢吧。”
“價格不高,挺好!”按照現在的物價水平,的確是不高了。周霖說了兩句,就指了指飯盆:“大姐,麻煩你幫我來一個肉包子,一根油條,一個茶葉蛋,一碗豆漿吧!”
張秀華趕緊給周霖端飯。
周霖笑著掏出十塊錢遞了過去。他不知道具體價格,但相信這麽點東西十塊錢應該足夠了。
張秀華連連推辭:“周書記,怎麽能收您的錢呢?您盡管吃,想吃什麽,隨便拿!”
周霖訝然:“我來吃飯怎麽能不交錢?不行,張大姐,你收下!”
張秀華有些為難。
她看周霖很認真,態度很嚴肅,想收又不敢收。
鄉裏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黨政兩位主要領導一日三餐是不要錢的,食堂免費供應。不是人家兩位主官少這幾塊錢的事兒,而是這算是基本的職務消費待遇。
他們的開銷,都算在鄉裏給張秀華補貼的裏麵。
張秀華囁嚅道:“周書記,以前彭書記、孟鄉長啊兩位領導都是吃飯不用交錢的,月底一起鄉裏結算。”
周霖畢竟是幹部,出身縣委辦,張秀華這話一出口,他馬上就明白了是怎麽回事。
但他還是沒有半點遲疑,堅持著將手裏的錢塞了過去:“大姐,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別人是別人,我是我,我跟你說啊,以後我來食堂吃飯,必須要掏錢,如果你不讓我交錢,那我以後就自己開夥吧!”
張秀華啊了一聲,無奈地接過了錢,又給周霖找了零。然後張秀華琢磨著事後找找黨政辦的人,看看這事怎麽解決。
這鄉裏主要領導的錢,拿著燙手啊。萬一領導不高興了,不讓自己承包食堂了,那豈不是損失大了?
周霖低頭吃著早飯,感覺味道還不錯,胃口大增。
不過,他吃飯的速度很快,幾分鍾的功夫,就完事了。然後他抬腕看了看表,見已經八點多了,食堂裏還是空無一人,不由皺了皺眉。
都這個點了,還沒有人來吃飯,不是說明食堂的買賣不好,而隻能說明大家夥來上班的時間晚。
張秀華都已經習以為常了。因為要到八點半以後,大部隊才會來吃飯。
有些未婚的鄉幹部住在大院裏,但年輕人晚上折騰到淩晨,早上起來得很晚,八點起床八點半吃飯,九點多才能進入工作狀態。
至於那些回家的幹部就更不用說了,早上起來要下趟地,幫著家裏做點活計,然後才慢吞吞來鄉裏上班。(未完待續)
一眼就能看得出來,當然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他的作風。
不僅僅是鄉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有這種感覺,就是鄉裏的普通幹部也在第二天一早有了一個較為直觀的了解。
鄉裏的作息工作時間是早上八點半,到現在五點。中間隻有一個小時的午休吃飯時間。但實事求是的講,畢竟是一個鄉鎮,而且是偏遠的山區鄉鎮,有不少鄉裏的幹部家都在附近村莊,晚來早走或者中間有事就溜號的現象長期以來都沒有消滅過。
這也是難以避免的。
以往包括彭春輝在內的曆屆班子都沒有能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情況特殊。也很少有人從這個問題下手,因為涉及麵廣。
比如說農忙季節,鄉裏幹部記掛著家裏的活計,上著班如果沒有多少事就溜走回家幫忙——這在青石鄉幹部心裏是人之常情,又沒有耽誤工作,你非要橫插一杠子就是不講人情。
彭春輝剛來的時候,也抓過作風紀律和工作時間溜號現象,但收效甚微,幾乎是幹部人人排斥。所以,壓力很大,也就隻能不了了之了。
但反過來說,無論什麽單位,無論是機關還是企事業單位,一個新任的一把手,想要立威,最直接、最簡單、最容易操作和慣性為之的就是抓作風抓紀律。
周霖顯然不能免俗。
周霖的背景——縣委書記焦念東的第一心腹,出身縣委辦,這已經是鄉裏人盡皆知。正因如此,才無形中給周霖身上增添了一層權威的外衣。
在這個縣裏,焦書記就是毫無疑問的一把手,說一不二,那麽,焦書記把自己的心腹放在青石鄉,除了對青石鄉的工作重視之外,也凸顯了周霖的重要性。
早上鄉裏的食堂八點鍾開飯,實際上七點半以後就可以進去吃飯了。但除了在鄉裏值班的領導或者普通幹部,其他人員這點是看不到人影的。
因為新來的一把手剛到位,又加上自己被調整為黨群副書記,第三把手,艾零知道自己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去五老峪村駐村了。掛包還是掛包,但主要精力要投放在鄉裏的工作上了。
尤其是黨建工作,對他來說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領域,他需要熟悉工作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工作方式方法。
現在從中央到地方,對黨建工作抓得非常緊,工作量越來越大。青石鄉如今作為省委組織部在基層的黨建工作聯係點,黨建的基礎工作更顯得很重要。很多程序性的東西,流程性的東西,材料性的東西,硬件和軟件,都必須高標準嚴要求做好,這是市委組織部對青石鄉黨建工作的要求。
否則,人家省委組織部的領導下來調研,調研什麽?來這麽一個鳥都不拉屎的窮鄉僻壤,沒有工作中沒有一些亮點,人家恐怕來一次就不會來了,更談不上借上頭的力來發展青石鄉了。
承包機關食堂的張秀華是青石村的人,她像往常一樣,在做好早點之後,打開食堂的門,就開始迎候幹部們來吃飯。但第一個進來的人,頂多三十出頭,相貌威嚴,看起來有點陌生。
張秀華一怔,旋即想起了鄉裏昨天的消息——難道這位就是新來的書記周霖?
張秀華滿臉堆笑,立即迎了上去:“您是周書記吧?”
周霖微微一笑:“我是周霖——不過,大姐,你怎麽知道是我呢?”
張秀華咧著嘴憨厚地笑,兩隻手在油脂麻花地圍裙上擦了一把,看得周霖微微有些皺眉:“周書記,看您說的,這鄉裏的人我都認識,您一進來,我一看沒見過,就猜出是您了。”
其實就是廢話。
周霖笑了笑,掃了張秀華一眼,就開始在食堂裏轉悠了起來,順便去看了看今天的早點:豆漿,稀飯,油條,肉包子,還有幾樣小鹹菜,另外還有煮好的茶葉蛋。
周霖嘖嘖稱讚:“早餐還很豐盛,不錯不錯,大姐,一個人要吃飽吃好的話,需要花多少錢?”
張秀華沒有在意,隨口回答:“周書記,因為鄉裏有補貼,我這個食堂呢就是半福利性質,基本上隻收領導們的成本錢,一頓早飯的話,頂多就是三塊錢吧。”
“價格不高,挺好!”按照現在的物價水平,的確是不高了。周霖說了兩句,就指了指飯盆:“大姐,麻煩你幫我來一個肉包子,一根油條,一個茶葉蛋,一碗豆漿吧!”
張秀華趕緊給周霖端飯。
周霖笑著掏出十塊錢遞了過去。他不知道具體價格,但相信這麽點東西十塊錢應該足夠了。
張秀華連連推辭:“周書記,怎麽能收您的錢呢?您盡管吃,想吃什麽,隨便拿!”
周霖訝然:“我來吃飯怎麽能不交錢?不行,張大姐,你收下!”
張秀華有些為難。
她看周霖很認真,態度很嚴肅,想收又不敢收。
鄉裏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黨政兩位主要領導一日三餐是不要錢的,食堂免費供應。不是人家兩位主官少這幾塊錢的事兒,而是這算是基本的職務消費待遇。
他們的開銷,都算在鄉裏給張秀華補貼的裏麵。
張秀華囁嚅道:“周書記,以前彭書記、孟鄉長啊兩位領導都是吃飯不用交錢的,月底一起鄉裏結算。”
周霖畢竟是幹部,出身縣委辦,張秀華這話一出口,他馬上就明白了是怎麽回事。
但他還是沒有半點遲疑,堅持著將手裏的錢塞了過去:“大姐,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別人是別人,我是我,我跟你說啊,以後我來食堂吃飯,必須要掏錢,如果你不讓我交錢,那我以後就自己開夥吧!”
張秀華啊了一聲,無奈地接過了錢,又給周霖找了零。然後張秀華琢磨著事後找找黨政辦的人,看看這事怎麽解決。
這鄉裏主要領導的錢,拿著燙手啊。萬一領導不高興了,不讓自己承包食堂了,那豈不是損失大了?
周霖低頭吃著早飯,感覺味道還不錯,胃口大增。
不過,他吃飯的速度很快,幾分鍾的功夫,就完事了。然後他抬腕看了看表,見已經八點多了,食堂裏還是空無一人,不由皺了皺眉。
都這個點了,還沒有人來吃飯,不是說明食堂的買賣不好,而隻能說明大家夥來上班的時間晚。
張秀華都已經習以為常了。因為要到八點半以後,大部隊才會來吃飯。
有些未婚的鄉幹部住在大院裏,但年輕人晚上折騰到淩晨,早上起來得很晚,八點起床八點半吃飯,九點多才能進入工作狀態。
至於那些回家的幹部就更不用說了,早上起來要下趟地,幫著家裏做點活計,然後才慢吞吞來鄉裏上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