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零緩緩起身,麵向台下鞠躬致意,台下掌聲雷動。


    對於青石鄉的人來說,艾零在這個時候被縣委推到青石鄉黨委書記崗位上,有點慷慨赴死的味道。關鍵時刻,孟誌勇臨陣脫逃了——或許這種臨陣脫逃並非孟誌勇的本意,但結果造成了事實,而無論艾零願意還是不願意,他都同樣在事實上形成了勇擔大任與青石鄉共患難的結果。


    過了考核,青石鄉的工作繼續前行,脫貧致富的未來前景可期;而過不了考核,青石鄉就又回到過去的老路上,無人關注,仍舊負重前行。


    成敗在此一舉。


    “感謝縣委和縣政府的信任,我這一次重新回到青石鄉工作,推心置腹地講,有點意外,也很突然。我知道我和同誌們接下來即將麵臨的是什麽,我也知道如果解決不了問題,我這個救火隊員會有怎樣的結果。但是,我們做人做事不能沒有擔當,應該這樣理解,總是有人要挑重擔的,總是有人要衝進火裏去救火,那麽,這個人既然是我,我就會一往無前絕不會有半點退縮!”


    台下掌聲再次響了起來,很多鄉幹部因為情緒激動,甚至站起身來鼓掌的動作比較誇張。


    坐在台上的縣長陳穩笑吟吟地望著站在那裏如同壯士一般勇猛的艾零,而孟誌勇卻是如坐針氈。鄉裏幹部們越是如此歡迎和認可艾零,說明對他就越加不屑和鄙夷。他心裏很清楚,從今天開始,他的名聲算是真的毀掉了。


    但孟誌勇旋即冷笑起來,名聲算什麽,在官場上還是前途和安全最重要。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隻要自己不會因為青石鄉的問題受牽連,將來遲早有越過副縣級的一天。至於艾零,現在弄點煽情的戲份又能如何,等過幾天過不了考核,那就哭吧,說不定會被免職,要承受工作不力的責任。


    孟誌勇很快就心安理得起來。


    艾零深吸了一口氣,揚了揚手裏的材料:“這是市裏對青石鄉這次考核的標準和目標方向,還有六天的時間,六天之後,由黃市長親自帶隊的高規格考核組將來青石鄉,實打實地檢驗青石鄉最近一年的扶貧工作成果。”


    “其中,有一條考核的死杠杠,就是人均收入提高值。我拿到的數據是,前年青石鄉的人均收入是年10元,而根據現在市裏省裏的脫貧標準人均年9800元,青石鄉的差距之大,可想而知。”


    “市裏這次考核,就是要看成果。說什麽都沒用,這一年來,市裏縣裏甚至是省裏都給了不少扶持,還有資金支持。這半年,扶貧資金劃撥給青石鄉的有41萬。那麽,市裏就是要看看,我們在這麽大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下,工作到底有沒有成效?”


    “縣統計局的工作組馬上就要到鄉裏來,對我們全鄉的經濟數據進行統計匯總。如果我們全鄉一萬多人口連十分之一都沒有達到市裏的脫貧線,我們還好意思再去要市裏縣裏的補貼和資金嗎?到了那個時候,不但我們要承擔工作不力的責任,還要接受市裏縣裏對扶貧資金的全麵檢查,看看是不是落到了實處。”


    艾零的話一出口,所有人都有點沉悶和鬱悶。


    其實哪裏還需要統計數據啊,人人都心知肚明,青石鄉現在根本不可能達到市裏的考核指標——脫貧人口過半。


    艾零又不是神仙,哪有逆天改命的本事?除非是造假。但如果被查實出來,那就死定了。


    “可是,同誌們那,我們沒有退路,我們必須要繼續往前走!前麵哪怕是刀山火海,我們也要硬著頭皮往下跳!魯迅說過,真的猛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既然問題不能回避,那麽,我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全鄉幹部群眾能跟我一條心,我們擰成一股繩,形成合力,爭取渡過青石鄉最艱難的這次考驗。”


    “至於我個人的得失,我既然再次回到青石鄉的崗位上,我早已置之度外。既然組織需要我,青石鄉需要我,需要我往前衝,哪怕是當炮灰,我也不會回頭!套用一句時髦的話說,就是從今日開始,我將恪盡職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艾零深鞠一躬,台下掌聲雷動。


    有些女幹部,因為情緒激動眼角裏都溢滿淚花。


    ……


    青石鄉當即發動起來,全體幹部和工作人員都分組投入到迎接市裏考核的基礎工作中去。艾零在幹部會議上下了一條死命令,從現在開始,全鄉幹部全部戰備待崗,不允許任何人請假,加班加點,直到考核結束。


    沒有人有半句怨言。


    何玲皺著柳眉走進艾零的辦公室:“艾零,我覺得我們現在是在做無用功。基礎工作再漂亮也沒用,因為關鍵的一條我們根本完不成。這是死杠杠,不達標,就淘汰。”


    “何姐,現在還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但是做起來比較艱難。”艾零笑了笑:“鄉裏最近半年沒有上新項目,這是導致這次考核無法通過的關鍵。五老峪村的養殖項目,現在規模還是過去確定的一期規模,隻有一千五佰頭的出欄量,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一頭生態黑豬整體產值在五千元左右,養殖場可實現七百五十萬左右,然後扣除成本,淨利潤在三四百萬左右。這個項目,帶動五老峪村和相鄰的一個村達到脫貧線是沒有問題的。”


    “我聽說養殖場正在準備上二期,投放五佰頭豬仔,達到兩千頭的規模?”艾零目光深邃,問道。


    何玲嗯了一聲:“正在做。我親自牽頭跟養殖公司的人接觸,正在抓緊采購豬仔,擴大豬舍和豬場。”


    “何姐,跟對方商量一下,讓他們把二期投放量擴大到一千五百頭,實現整體規模達到三千頭的。這樣,出欄量有一千五佰頭,存欄量還有一千五百頭,折算起來,整體效益翻一番甚至是兩番都沒有問題,隻要五老峪村的養殖項目產值達到千萬級以上,對於鄉裏的貢獻值就大了,我們又距離完成考核目標近了一步。”


    何玲搖搖頭:“現在時間來不及了,就算是養殖公司同意擴大規模,新豬仔進來,距離產生效益還早,怎麽計算進來?”


    “何姐,有了出欄量和出欄產生的效益,存欄量折算收益有什麽好奇怪的?這多正常!這一點你放心,養殖場的工作你來做,隻要做通,統計數據上的工作,我來做!就算是市裏不承認,但也總不能否認,明年青石鄉的經濟總量會因此有大幅提升吧?我個人覺得沒有問題!隻要市裏看到我們實際的成果,考核組會認可的!”


    “但是養殖公司那邊……”何玲歎了口氣:“艾零,我說句實話,自打你離開鄉裏之後,養殖公司那邊就對鄉裏的工作不怎麽支持,所以還是你去打個招呼吧,你引入進來的項目,對方的老板你也熟悉,沒有你,我估計她們是不肯追加投資的。”


    艾零笑了:“何姐,其實我來之前,就打好招呼了,你盡管去找她們,沒有問題的!”


    何玲呆了呆,眸光中的光亮越來越深。這個時候,何玲才意識到,艾零是一個常人難以揣測的人,他做事從來不按照常理來出牌,而且有自己獨特的章法,他在來之前就已經想好了怎麽樣破這個局了,難怪縣委書記郭海非要逼著他來青石鄉當救火隊員啊。


    何玲走後,艾零走出辦公室,站在辦公樓走廊上眺望著位於鄉政府北邊的騰飛服裝廠。其實這是邱曼琳的騰飛公司並購縣服裝廠之後設立的騰飛服裝貿易有限公司的加工一車間,放在了青石鄉,當時也是艾零引入,作為鄉裏的扶貧項目之一。


    艾零心裏很清楚,時間倉促,上新項目根本不可能了,隻有在原有的這兩個項目本身上做做文章,看看有沒有破局的辦法。養殖場那邊基本上也就隻能做到這個樣子了,再盲目擴大規模無論對投資商還是對鄉裏來說,都是不科學的,將來一旦出現問題,誰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但服裝廠這邊……


    艾零目光搖曳,他心頭是有某種大膽的想法,但卻知道做起來非常難,因為投資商也不是傻子,邱曼琳不可能為了青石鄉和扶貧,就做出巨大的犧牲,除非是長遠來看還是有利可圖。


    要讓騰飛公司再弄一個加工車間放在青石鄉,估計是不會同意的。因為這會增加公司的人力和運輸成本。這筆賬,邱曼琳算得還是非常精的。


    而且新上一個車間,場地、設備、工人……等等這些,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事情。


    艾零猶豫再三,還是決定找邱曼琳談談。成與不成,總得試一試吧。


    一念及此,艾零就抓起電話,撥通了邱曼琳的手機。


    電話那頭很快就傳來了邱曼琳意味深長的聲音:“艾零,聽說你又被發配回了青石鄉幹黨委書記,有這事?”


    艾零苦笑:“邱總,這話不能亂說,這是組織任命,我隻能服從組織安排。”(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醫道官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艾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艾零並收藏醫道官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