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薛找上了胡璉,胡璉正在生悶氣,老薛一提這茬,更加氣不打一處來:“老薛,我們不能讓步,我們一旦讓步,他們就會得寸進尺!道歉?我們憑什麽道歉?我們報社正常的新聞監督,犯了什麽錯?他們一個小小的鄉長因為意外摔傷,竟然還賴在了我們報社頭上,簡直是豈有此理!”
老薛其實知道胡璉為什麽硬著頭皮不認賬。
因為安排去青石鄉采訪醫鬧事件的人正是這位胡社長,晨報的一把手。新聞出來之後,青石鄉的人找上門來,胡璉不肯見的原因也在於此。更重要的是,這事雖然是趙剛采取過激手段誘發的,但應該也是胡璉的主意,一旦這事鬧大,晨報要麵對問題——無疑就會扯到他這個社長的頭上,所以,胡璉堅決不低頭,意在不引火燒身。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這次時間的誘因畢竟是晨報的新聞監督,一旦晨報低頭,就意味著新聞監督出現問題,會給晨報帶來一係列的負麵反應。
但在老薛看來,且不說晨報的那則新聞有沒有問題——單說何玲摔傷這件事,至少晨報方麵是有責任的,趙剛采用過激手段是導致意外發生的根源。而且,何玲畢竟是一級政府的主官,雖然是正科級幹部,級別不高、官職不大,可性質不一樣,何玲是代表一級政府來跟晨報公對公溝通,晨報沒有正麵應對,這就是問題。
遑論這件事已經引起了安化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現在市裏的輿論已經向青石鄉和安化縣一邊倒,如果胡璉這個時候再不低頭,估計安化縣委和艾零也會步步緊逼,最終驚動了市裏,晨報還是要應對。
“胡社長,我個人認為,如果我們現在表個態、道個歉這個事就這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可是如果我們跟對方掐著不放,看安化縣委氣勢洶洶的架勢,恐怕不會善罷甘休。一旦驚動市裏領導,我們……”老薛耐著性子跟胡璉溝通,但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胡璉生硬打斷了:“驚動市裏領導怕什麽?我們又沒錯!如果這種事我們也公開道歉,那麽,今後隻要我們發表負麵報道、進行輿論批評,受批評的單位都要找上門來,我們挨個道歉?或者以後批評報道不做了,專門給這些人唱讚歌?開玩笑!”
胡璉冷笑一聲:“安化縣了不起啊?我們好歹也是縣級單位,而且我們的上級主管部門是省宣,市裏不直接管我們,怕什麽?我已經跟省宣的領導到了電話溝通這事了。”
胡璉的態度很強硬。
老薛無奈,隻得心裏暗歎,不能再說了。
他知道胡璉的倚仗就是晨報雖然在本市,但終歸還是省委機關報的二級單位,是省裏的晨報而不是本市的晨報,晨報的幹部人事任免權在母報——省日報,業務監督管理權限在省宣,市裏嚴格說管不到晨報。
但是……老薛輕歎一聲,晨報畢竟在本市,新聞喉舌歸口地方宣傳部管理,市裏即便沒有人事任免權,但也會有建議權。況且,晨報跟地方的聯係緊密,這幾百人的吃喝拉撒可不是靠省宣給錢的,而是要靠地方。惹惱了地方,晨報今後的日子就難過了。
再者說了,晨報這樣回避問題不是辦法,早晚要麵對和應對問題。
……
胡璉隻想到如何應對市裏給的壓力,卻沒想到,安化縣的速度推進很快,艾零沒有走上層路線去尋求解決問題,而是直接訴諸執法手段。艾零以青石鄉黨委的名義向縣公安局報案,在縣委書記郭海和縣長陳穩的指示下,縣局馬上成立了專案組,對整個事件進行調查。
晨報雖然是省委機關報的二級單位,但這並不影響安化縣公安局專案組異地辦案。專案組的民警當天晚上就趕到市裏,合法傳訊晨報總編室主任趙剛。
專案組還出具司法手續,從晨報保衛處調取了當天何玲在晨報出事的相關監控錄像資料。
專案組的行動很快,加上又很突然,老薛得到趙剛被安化縣公安局帶走接受調查的消息,已經晚了一個多小時。同時被專案組帶走的,還有晨報的兩名當事保安。
安化縣公安局讓趙剛和兩名保安接受調查,肯定走得是正當程序,也絕不是為了打擊報複,而是還原事情經過。有多角度、多時段的視頻監控資料,再有保安的人證物證,恐怕晨報方麵想要抵賴都抵賴不了了。
老薛把保衛處處長罵了一頓,但保衛處的人覺得很冤枉:公安局的人具有執法權,他們帶著合法的由安化縣公安局開具的“公安機關調取證據通知書”和“公安機關傳訊通知書”,任何單位和任何個人都有義務配合警方調查,保衛處的負責人就是想扛都扛不住。
老薛知道壞了,也知道這事徹底鬧大了。
老薛給胡璉打了電話,胡璉暴怒之極,立即安排老薛和保衛處的人趕去安化縣公安局,質問安化縣公安局擅自抓人,要求無條件放人。胡璉還安排了新聞中心馬上組稿,準備在明天的報紙上發一條“安化縣打擊報複新聞媒體”之類的批評報道。
但不要說老薛了,就算是報社的人,都覺得這種報道純屬火上澆油,激化矛盾,不太妥當。
而事實上,老薛還沒有來得及趕到安化縣公安局,趙剛和兩個保安已經被放回來了。
專案組隻是正常的例行傳訊,但趙剛和保安不敢撒謊,如實供述並在證詞上簽字摁手印。
專案組還有一路人馬,通過電信部門調取了青石鄉衛生院醫鬧事件發生當天,有關時間段內從青石鄉撥打給市裏晨報新聞熱線或者是晨報有關人員的通話記錄信息。
晚上十點。
縣委書記郭海的辦公室燈火通明,縣局副局長兼專案組組長周斌(大斌)向郭海、陳穩和艾零三位縣委領導做案情匯報:“郭書記,陳縣長,艾書記,根據我們的調查,事實很清楚,何玲同誌在晨報停留期間沒有半點不妥不得當的行為,隻是在走廊上等候,等了有一個多小時。但是,晨報總編室的主任趙剛擅自命令報社保安對何玲同誌采取過激手段,在下台階的時候不慎摔倒,發生意外。”
“另一方麵,根據電信部門提供的資料信息,青石鄉衛生院醫鬧事件發生之時到當天晚上,從青石鄉打往晨報的電話號碼是——”大斌頓了頓,深吸了一口氣,輕輕道:“是青石鄉副鄉長李賀的手機號碼,而他撥打的也不是晨報的新聞熱線,而是晨報總編室主任趙剛的手機號碼。根據我們的深入調查,李賀跟晨報胡社長有一層親戚關係,胡璉是李賀的表姐夫。”
郭海臉色驟變:“你確定?”
“郭書記,當天青石鄉往市裏撥打的電話、跟晨報有關的就隻有李賀的手機號碼,而且我們還發現,在傍晚時分,李賀的手機號碼還跟趙剛的手機號碼有過一次通話記錄。當然,我們暫時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
陳穩忍不住拍案而起,怒形於色:“混賬東西!我說晨報的這篇報道故意把髒水往青石鄉政府身上引,原來是有內鬼!郭書記,青石鄉有沒有問題不是關鍵,關鍵是有人故意傳統新聞媒體在背後煽風點火,這種行為的性質非常嚴重,我們不能坐視不管!”
郭海也有點憤怒,但他畢竟是縣委書記,考慮的問題更多,他緩緩道:“那篇報道我看過,你要說有問題是有問題,但問題是我們找不到新聞單位故意偏頗的證據。至於李賀和晨報總編室主任趙剛的通話記錄,亦或者李賀和胡璉的親戚關係,都不能作為直接證據。”
“我們明知道李賀有問題,但是我們還不能捅破這層窗戶紙。我看這樣,縣局專案組繼續往深裏查,大張旗鼓地查——我倒是要看看,胡璉到底能不能沉得住氣。”郭海揮了揮手:“我知道胡璉的倚仗在哪裏,他無非是覺得他們不是市裏管的媒體,不把市裏的壓力當回事。但是,他們隻是省裏的報紙而不是省級的報紙——艾零同誌,你們鄉裏繼續跟市委宣傳部報告,看看市委宣傳部出麵協調的結果再說。”
陳穩也點點頭:“我同意郭書記的意見。大斌,你們專案組繼續查,動靜越大越好!我們這是敲山震虎,我就不信胡璉不低頭!”
……
李賀剛回到縣城的家,就被縣局的人找上門來,李賀打開門看是兩名警察,臉色一變:“你們幹嘛?”
帶隊的警察笑了笑,出示了公安機關執法調查傳訊書:“青石鄉的李鄉長是吧?我們請你回局裏接受合法訊問,還請配合調查!”
李賀心裏咯噔一聲,額頭上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他不敢不去,又不得不去。
李賀被縣局專案組的人帶走,這個消息自然在最短的時間內傳到了胡璉那裏。胡璉在辦公室裏走來走去,臉色陰沉似水,老薛和趙剛在一旁心急如焚,又不敢說什麽。(未完待續)
老薛其實知道胡璉為什麽硬著頭皮不認賬。
因為安排去青石鄉采訪醫鬧事件的人正是這位胡社長,晨報的一把手。新聞出來之後,青石鄉的人找上門來,胡璉不肯見的原因也在於此。更重要的是,這事雖然是趙剛采取過激手段誘發的,但應該也是胡璉的主意,一旦這事鬧大,晨報要麵對問題——無疑就會扯到他這個社長的頭上,所以,胡璉堅決不低頭,意在不引火燒身。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這次時間的誘因畢竟是晨報的新聞監督,一旦晨報低頭,就意味著新聞監督出現問題,會給晨報帶來一係列的負麵反應。
但在老薛看來,且不說晨報的那則新聞有沒有問題——單說何玲摔傷這件事,至少晨報方麵是有責任的,趙剛采用過激手段是導致意外發生的根源。而且,何玲畢竟是一級政府的主官,雖然是正科級幹部,級別不高、官職不大,可性質不一樣,何玲是代表一級政府來跟晨報公對公溝通,晨報沒有正麵應對,這就是問題。
遑論這件事已經引起了安化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現在市裏的輿論已經向青石鄉和安化縣一邊倒,如果胡璉這個時候再不低頭,估計安化縣委和艾零也會步步緊逼,最終驚動了市裏,晨報還是要應對。
“胡社長,我個人認為,如果我們現在表個態、道個歉這個事就這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可是如果我們跟對方掐著不放,看安化縣委氣勢洶洶的架勢,恐怕不會善罷甘休。一旦驚動市裏領導,我們……”老薛耐著性子跟胡璉溝通,但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胡璉生硬打斷了:“驚動市裏領導怕什麽?我們又沒錯!如果這種事我們也公開道歉,那麽,今後隻要我們發表負麵報道、進行輿論批評,受批評的單位都要找上門來,我們挨個道歉?或者以後批評報道不做了,專門給這些人唱讚歌?開玩笑!”
胡璉冷笑一聲:“安化縣了不起啊?我們好歹也是縣級單位,而且我們的上級主管部門是省宣,市裏不直接管我們,怕什麽?我已經跟省宣的領導到了電話溝通這事了。”
胡璉的態度很強硬。
老薛無奈,隻得心裏暗歎,不能再說了。
他知道胡璉的倚仗就是晨報雖然在本市,但終歸還是省委機關報的二級單位,是省裏的晨報而不是本市的晨報,晨報的幹部人事任免權在母報——省日報,業務監督管理權限在省宣,市裏嚴格說管不到晨報。
但是……老薛輕歎一聲,晨報畢竟在本市,新聞喉舌歸口地方宣傳部管理,市裏即便沒有人事任免權,但也會有建議權。況且,晨報跟地方的聯係緊密,這幾百人的吃喝拉撒可不是靠省宣給錢的,而是要靠地方。惹惱了地方,晨報今後的日子就難過了。
再者說了,晨報這樣回避問題不是辦法,早晚要麵對和應對問題。
……
胡璉隻想到如何應對市裏給的壓力,卻沒想到,安化縣的速度推進很快,艾零沒有走上層路線去尋求解決問題,而是直接訴諸執法手段。艾零以青石鄉黨委的名義向縣公安局報案,在縣委書記郭海和縣長陳穩的指示下,縣局馬上成立了專案組,對整個事件進行調查。
晨報雖然是省委機關報的二級單位,但這並不影響安化縣公安局專案組異地辦案。專案組的民警當天晚上就趕到市裏,合法傳訊晨報總編室主任趙剛。
專案組還出具司法手續,從晨報保衛處調取了當天何玲在晨報出事的相關監控錄像資料。
專案組的行動很快,加上又很突然,老薛得到趙剛被安化縣公安局帶走接受調查的消息,已經晚了一個多小時。同時被專案組帶走的,還有晨報的兩名當事保安。
安化縣公安局讓趙剛和兩名保安接受調查,肯定走得是正當程序,也絕不是為了打擊報複,而是還原事情經過。有多角度、多時段的視頻監控資料,再有保安的人證物證,恐怕晨報方麵想要抵賴都抵賴不了了。
老薛把保衛處處長罵了一頓,但保衛處的人覺得很冤枉:公安局的人具有執法權,他們帶著合法的由安化縣公安局開具的“公安機關調取證據通知書”和“公安機關傳訊通知書”,任何單位和任何個人都有義務配合警方調查,保衛處的負責人就是想扛都扛不住。
老薛知道壞了,也知道這事徹底鬧大了。
老薛給胡璉打了電話,胡璉暴怒之極,立即安排老薛和保衛處的人趕去安化縣公安局,質問安化縣公安局擅自抓人,要求無條件放人。胡璉還安排了新聞中心馬上組稿,準備在明天的報紙上發一條“安化縣打擊報複新聞媒體”之類的批評報道。
但不要說老薛了,就算是報社的人,都覺得這種報道純屬火上澆油,激化矛盾,不太妥當。
而事實上,老薛還沒有來得及趕到安化縣公安局,趙剛和兩個保安已經被放回來了。
專案組隻是正常的例行傳訊,但趙剛和保安不敢撒謊,如實供述並在證詞上簽字摁手印。
專案組還有一路人馬,通過電信部門調取了青石鄉衛生院醫鬧事件發生當天,有關時間段內從青石鄉撥打給市裏晨報新聞熱線或者是晨報有關人員的通話記錄信息。
晚上十點。
縣委書記郭海的辦公室燈火通明,縣局副局長兼專案組組長周斌(大斌)向郭海、陳穩和艾零三位縣委領導做案情匯報:“郭書記,陳縣長,艾書記,根據我們的調查,事實很清楚,何玲同誌在晨報停留期間沒有半點不妥不得當的行為,隻是在走廊上等候,等了有一個多小時。但是,晨報總編室的主任趙剛擅自命令報社保安對何玲同誌采取過激手段,在下台階的時候不慎摔倒,發生意外。”
“另一方麵,根據電信部門提供的資料信息,青石鄉衛生院醫鬧事件發生之時到當天晚上,從青石鄉打往晨報的電話號碼是——”大斌頓了頓,深吸了一口氣,輕輕道:“是青石鄉副鄉長李賀的手機號碼,而他撥打的也不是晨報的新聞熱線,而是晨報總編室主任趙剛的手機號碼。根據我們的深入調查,李賀跟晨報胡社長有一層親戚關係,胡璉是李賀的表姐夫。”
郭海臉色驟變:“你確定?”
“郭書記,當天青石鄉往市裏撥打的電話、跟晨報有關的就隻有李賀的手機號碼,而且我們還發現,在傍晚時分,李賀的手機號碼還跟趙剛的手機號碼有過一次通話記錄。當然,我們暫時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
陳穩忍不住拍案而起,怒形於色:“混賬東西!我說晨報的這篇報道故意把髒水往青石鄉政府身上引,原來是有內鬼!郭書記,青石鄉有沒有問題不是關鍵,關鍵是有人故意傳統新聞媒體在背後煽風點火,這種行為的性質非常嚴重,我們不能坐視不管!”
郭海也有點憤怒,但他畢竟是縣委書記,考慮的問題更多,他緩緩道:“那篇報道我看過,你要說有問題是有問題,但問題是我們找不到新聞單位故意偏頗的證據。至於李賀和晨報總編室主任趙剛的通話記錄,亦或者李賀和胡璉的親戚關係,都不能作為直接證據。”
“我們明知道李賀有問題,但是我們還不能捅破這層窗戶紙。我看這樣,縣局專案組繼續往深裏查,大張旗鼓地查——我倒是要看看,胡璉到底能不能沉得住氣。”郭海揮了揮手:“我知道胡璉的倚仗在哪裏,他無非是覺得他們不是市裏管的媒體,不把市裏的壓力當回事。但是,他們隻是省裏的報紙而不是省級的報紙——艾零同誌,你們鄉裏繼續跟市委宣傳部報告,看看市委宣傳部出麵協調的結果再說。”
陳穩也點點頭:“我同意郭書記的意見。大斌,你們專案組繼續查,動靜越大越好!我們這是敲山震虎,我就不信胡璉不低頭!”
……
李賀剛回到縣城的家,就被縣局的人找上門來,李賀打開門看是兩名警察,臉色一變:“你們幹嘛?”
帶隊的警察笑了笑,出示了公安機關執法調查傳訊書:“青石鄉的李鄉長是吧?我們請你回局裏接受合法訊問,還請配合調查!”
李賀心裏咯噔一聲,額頭上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他不敢不去,又不得不去。
李賀被縣局專案組的人帶走,這個消息自然在最短的時間內傳到了胡璉那裏。胡璉在辦公室裏走來走去,臉色陰沉似水,老薛和趙剛在一旁心急如焚,又不敢說什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