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動靜很大,自然有消息傳到胡璉這裏來。隻是胡璉並不是太放在心上,反正在胡璉看來,你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隻要我不讓步,合理合法,你就拿我沒有辦法。至於這些輿論壓力什麽的,胡璉覺得挺搞笑的,也很幼稚,利用一些媒體向晨報這樣的新聞單位打輿論牌,豈不是很可笑嗎?
但接下來,安化縣的新聞發布會還沒有完全結束,胡璉就接到報告,安化縣公安局專案組再次來到晨報,依法傳喚晨報保衛處負責人老張和兩名保安人員。理由是兩名保安在事件發展過程中,采取了不理性的粗暴過激動作,這是造成何玲出現意外摔傷的關鍵因素。
兩名保安責任不可推卸,保衛處負責人的管理責任也很難擺脫。
老薛說完,胡璉怒不可遏,拍案而起:“這簡直就是執法犯法!他們想怎麽傳喚我們的人就怎麽傳喚,想傳喚誰就傳喚誰,這還得了?”
老薛麵不改色,心裏卻是暗暗苦笑,心道人家是公安機關,辦案過程中,那就是想要傳喚誰就傳喚誰,隻要於法有據,怎麽辦都說得過去。晨報能抗拒嗎?不可能,抗拒公安執法,這個問題的性質就嚴重了。
安化縣公安局這麽做,晨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我找找市局的老房。”胡璉說著就抓起電話撥通了市局局長老房的電話,老薛心道你最好還是別自討沒趣了,縣局具有獨立辦案權,隻要合理合法,市局也不能強行幹涉。況且,事態發展到今天,已經是晨報與地方的博弈,作為地方公安機關,市局肯定會堅定不移地站在法律和地方一邊,這是毫無疑問的。
果然,胡璉找老房交涉抗議,對方隻是笑而不語。胡璉發了半天的火,最終老房隻說了一句:“老胡,說句實在話,這事不要說你們不占理,就是你們占了理,一個基層的鄉長在你們這裏受到意外傷害,你們要想完全摘清責任,那也是不現實的。我個人建議,建議你們低低頭,讓一步,以和為貴嘛。免得僵持到最後,兩敗俱傷。”
胡璉冷笑:“我們怎麽讓步?我們有什麽錯?如果我們在這件事上讓了步,以後還怎麽進行新聞監督?以後批評報道還能不能做了?”
老房沒想到胡璉是這麽的膈應和執拗,搖搖頭,歎息一聲:“那就隨你們鬧吧。反正,我這邊有言在先,隻要安化縣和青石鄉沒有違法違規行為,市局隻能也隻會保持沉默。甚至,必要的時候,如果市裏有安排,市局的調查也會跟上。”
說完,老房就掛了電話。
正在此時,辦公室外邊突然傳來嘈雜的聲響,胡璉和老薛皺了皺眉,推門出去,見報社很多人都衝出辦公室,三五成群站在走廊上望著辦公樓前。胡璉這一眼望下去,臉色就驟變:三十四口子人,一看就是青石鄉的農民,聚集在晨報門口,高舉著一麵橫幅:嚴懲凶手,抵製新聞暴力,還何鄉長一個公道!
幾十人或站或坐,將晨報的門口圍了一個水泄不通。
胡璉跺了跺腳,怒氣衝天:“瘋了,真是瘋了!報警,馬上報警!”
老薛歎息一聲,揮揮手,示意總編室的人報警。
其實在老薛看來,報警其實也沒什麽鳥用,110基本上不管這種事。群眾表達合理合法訴求,又沒有打砸搶,隻是靜坐,你就拿他們沒辦法。況且法不責眾,對方又是青石鄉的農民,為了鄉長討公道而來。
與其報警激化矛盾,不如派人下去跟對方溝通斡旋。
但胡璉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到了這個份上,老薛也不能說什麽了。
果然。半個小時過去了,110也沒有出警。晨報門口圍攏來看熱鬧的市民越來越多,門口就是車水馬龍的中心大馬路,人流量和車流量很大,自然引來看客圍觀無數。
胡璉越來越暴怒:“讓總編室的人下去跟他們講清楚,擅自圍堵新聞單位,這是嚴重的違法行為!”
總編室主任趙剛剛趕回來,就遇上這事,心情非常複雜。
趙剛耐著性子站在晨報大門內跟靜坐的農民交流,勸他們離去,再三苦勸都無人聽,鄉裏的人都當耳旁風。晨報紀委辦公室主任小孟奉命衝下辦公樓來,大聲喝道:“你們有事說事,擅自圍堵新聞媒體,幹擾新聞監督,這是非常嚴重的違法行為!你們趕緊走,要不然我們就報警了!”
帶頭的吳翠蘭大步流星走了過來,她眼角的餘光從不遠處110的警車停靠的地方掃了一眼——110其實已經出警了,隻是這種情況他們根本無法處理,隻能躲在不遠處嚴陣以待,防止事態擴大。隻要到場農民對晨報有打砸搶行為,就構成違法,110就可以製止了。但是現在,派出所怎麽管?也沒法管啊。
吳翠蘭衝著小孟冷笑起來:“哎呦喂,欺負俺們農民不懂法律?什麽圍堵新聞媒體啊,俺們就是青石鄉的農民代表,代表全鄉一萬多群眾來你們報社問一問,俺們何鄉長在你們這裏受到羞辱並摔成重傷,你們憑什麽不道歉?必須要道歉!”
“圍堵你們的大門了?好啊好啊,鄉親們,大家閃開一條道,不要擋了晨報的車輛和人員進出。大家都安安靜靜地,不要喧嘩,也不要跨進報社半步,這門外是公共地方,我們就在這等著,什麽時候報社的領導答應道歉了,答應處理有關人員了,我們就走!”
要動嘴皮子,十個小孟也比不上一個吳翠蘭。
小孟被吳翠蘭和一群農民給反駁得啞口無言,隻得灰溜溜回了辦公樓,去向胡璉匯報。
胡璉臉色陰沉:“老薛,這必然是艾零和安化縣指使的,他們以為這樣就能逼我們就範了,真是癡人說夢。告訴各部門,不是願意打橫幅嘛,讓他們打!置之不理,照常工作,不要因為這種行為幹擾自己!”
說完,胡璉就怒衝衝走進了自己的辦公室。
老薛和其他幾個報社領導麵麵相覷,無可奈何。
胡璉的驢脾氣已經上來,誰勸也聽不進去了。
過了一個多小時,門外大橫幅的青石鄉人照常靜坐,安安靜靜,沒有幹擾晨報的辦公秩序。但隻是不知道是誰用擴音器放起了京劇竇娥冤,聲音還挺大。
“……六月飛雪千古冤,血濺白綾三年旱,何時借得屠龍劍,斬盡不平天地寬……”
晨報的編輯記者們擁擠在辦公樓走廊上,耳邊傳進慷鏘有力的京劇唱腔,啼笑皆非。
循環播放的哀婉唱腔片段,在晨報大院和辦公樓上嫋嫋回蕩,聽得記者們心煩意亂。有些人忍不住在背後抱怨,這領導上到底是什麽想的,既然是人家一個鄉長在咱們這裏出了點問題,該道歉的道歉啊,該賠償醫療費的賠償啊,這麽死咬住不鬆口,這麽鬧下去,對誰也沒好處。
胡璉卻從後門開著自己的車走了。
不少報社的領導為了避免引火燒身,除了值班的老薛之外,也都紛紛溜之大吉。
本來胡璉以為,青石鄉的人鬧騰一陣、打打橫幅,到晚上就散了。但沒想到,青石鄉的人這回是有備而來,輪班倒。白天是一幫,晚上又是一幫,輪流值班換著休息。所以第二天早上胡璉來上班,發現門口還是圍著幾十口子人,刺眼的橫幅在空中飄揚。
老薛歎息道:“胡社長,這樣下去影響太壞,也不是一個辦法,我們是不是把他們請進來,坐下來跟他們談一談?”
其實老薛知道自己說了也是白說,胡璉都扛到了這個份上,肯定是不能讓步了。
“不,不談,我們跟他們談不著。就算是要談,也得跟青石鄉黨委政府的人談!”胡璉揮揮手。
老薛眼珠子一轉,知道胡璉這是有鬆口的跡象,準備找台階下了。
“那我跟艾零通通話,請青石鄉的人過來好好談一談?”老薛試探著道。
胡璉哼了一聲,轉身而去,但是也沒有反對。
老薛馬上就撥通了艾零的電話,但讓老薛意外的是,艾零堅決否認青石鄉的村民到晨報上訪跟鄉裏縣裏有關,堅持說是村民自發行為,鄉裏和縣裏正在做安撫工作。至於說到坐下來談,艾零冷冷一笑:“薛總,還有什麽好談的?沒什麽好談的呀。我們的要求很簡單,第一,你們報社公開道歉,登報道歉,第二,你們報社承擔何玲同誌所有的醫療費用,這是合理合情合法的訴求,我們覺得一點都不過分,希望你們認真考慮!”
艾零和安化縣方麵拒絕和談。
老薛無可奈何。
趙剛捏著今天的幾份報紙走了過來,臉色更加複雜。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今天都見了報,各家的報道角度各不一樣。
日報社刊發了評論員文章《論新聞監督中的職業倫理》,文章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對新聞采訪和新聞報道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大加闡述,擺明了就是公開批評晨報的做法欠妥。
晚報不但對新聞發布會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還拿出一個專版來對青石鄉衛生院醫鬧事件和何玲在晨報遭遇意外傷害的事件予以全方麵報道,還原事實真相。
而昨晚的本市新聞節目上,市電視台的電視報道至今還在滾動播出,廣播電台的相關欄目也在探討與日報評論員文章相類似的話題,還邀請了有關方麵的專家參與討論。(未完待續)
但接下來,安化縣的新聞發布會還沒有完全結束,胡璉就接到報告,安化縣公安局專案組再次來到晨報,依法傳喚晨報保衛處負責人老張和兩名保安人員。理由是兩名保安在事件發展過程中,采取了不理性的粗暴過激動作,這是造成何玲出現意外摔傷的關鍵因素。
兩名保安責任不可推卸,保衛處負責人的管理責任也很難擺脫。
老薛說完,胡璉怒不可遏,拍案而起:“這簡直就是執法犯法!他們想怎麽傳喚我們的人就怎麽傳喚,想傳喚誰就傳喚誰,這還得了?”
老薛麵不改色,心裏卻是暗暗苦笑,心道人家是公安機關,辦案過程中,那就是想要傳喚誰就傳喚誰,隻要於法有據,怎麽辦都說得過去。晨報能抗拒嗎?不可能,抗拒公安執法,這個問題的性質就嚴重了。
安化縣公安局這麽做,晨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我找找市局的老房。”胡璉說著就抓起電話撥通了市局局長老房的電話,老薛心道你最好還是別自討沒趣了,縣局具有獨立辦案權,隻要合理合法,市局也不能強行幹涉。況且,事態發展到今天,已經是晨報與地方的博弈,作為地方公安機關,市局肯定會堅定不移地站在法律和地方一邊,這是毫無疑問的。
果然,胡璉找老房交涉抗議,對方隻是笑而不語。胡璉發了半天的火,最終老房隻說了一句:“老胡,說句實在話,這事不要說你們不占理,就是你們占了理,一個基層的鄉長在你們這裏受到意外傷害,你們要想完全摘清責任,那也是不現實的。我個人建議,建議你們低低頭,讓一步,以和為貴嘛。免得僵持到最後,兩敗俱傷。”
胡璉冷笑:“我們怎麽讓步?我們有什麽錯?如果我們在這件事上讓了步,以後還怎麽進行新聞監督?以後批評報道還能不能做了?”
老房沒想到胡璉是這麽的膈應和執拗,搖搖頭,歎息一聲:“那就隨你們鬧吧。反正,我這邊有言在先,隻要安化縣和青石鄉沒有違法違規行為,市局隻能也隻會保持沉默。甚至,必要的時候,如果市裏有安排,市局的調查也會跟上。”
說完,老房就掛了電話。
正在此時,辦公室外邊突然傳來嘈雜的聲響,胡璉和老薛皺了皺眉,推門出去,見報社很多人都衝出辦公室,三五成群站在走廊上望著辦公樓前。胡璉這一眼望下去,臉色就驟變:三十四口子人,一看就是青石鄉的農民,聚集在晨報門口,高舉著一麵橫幅:嚴懲凶手,抵製新聞暴力,還何鄉長一個公道!
幾十人或站或坐,將晨報的門口圍了一個水泄不通。
胡璉跺了跺腳,怒氣衝天:“瘋了,真是瘋了!報警,馬上報警!”
老薛歎息一聲,揮揮手,示意總編室的人報警。
其實在老薛看來,報警其實也沒什麽鳥用,110基本上不管這種事。群眾表達合理合法訴求,又沒有打砸搶,隻是靜坐,你就拿他們沒辦法。況且法不責眾,對方又是青石鄉的農民,為了鄉長討公道而來。
與其報警激化矛盾,不如派人下去跟對方溝通斡旋。
但胡璉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到了這個份上,老薛也不能說什麽了。
果然。半個小時過去了,110也沒有出警。晨報門口圍攏來看熱鬧的市民越來越多,門口就是車水馬龍的中心大馬路,人流量和車流量很大,自然引來看客圍觀無數。
胡璉越來越暴怒:“讓總編室的人下去跟他們講清楚,擅自圍堵新聞單位,這是嚴重的違法行為!”
總編室主任趙剛剛趕回來,就遇上這事,心情非常複雜。
趙剛耐著性子站在晨報大門內跟靜坐的農民交流,勸他們離去,再三苦勸都無人聽,鄉裏的人都當耳旁風。晨報紀委辦公室主任小孟奉命衝下辦公樓來,大聲喝道:“你們有事說事,擅自圍堵新聞媒體,幹擾新聞監督,這是非常嚴重的違法行為!你們趕緊走,要不然我們就報警了!”
帶頭的吳翠蘭大步流星走了過來,她眼角的餘光從不遠處110的警車停靠的地方掃了一眼——110其實已經出警了,隻是這種情況他們根本無法處理,隻能躲在不遠處嚴陣以待,防止事態擴大。隻要到場農民對晨報有打砸搶行為,就構成違法,110就可以製止了。但是現在,派出所怎麽管?也沒法管啊。
吳翠蘭衝著小孟冷笑起來:“哎呦喂,欺負俺們農民不懂法律?什麽圍堵新聞媒體啊,俺們就是青石鄉的農民代表,代表全鄉一萬多群眾來你們報社問一問,俺們何鄉長在你們這裏受到羞辱並摔成重傷,你們憑什麽不道歉?必須要道歉!”
“圍堵你們的大門了?好啊好啊,鄉親們,大家閃開一條道,不要擋了晨報的車輛和人員進出。大家都安安靜靜地,不要喧嘩,也不要跨進報社半步,這門外是公共地方,我們就在這等著,什麽時候報社的領導答應道歉了,答應處理有關人員了,我們就走!”
要動嘴皮子,十個小孟也比不上一個吳翠蘭。
小孟被吳翠蘭和一群農民給反駁得啞口無言,隻得灰溜溜回了辦公樓,去向胡璉匯報。
胡璉臉色陰沉:“老薛,這必然是艾零和安化縣指使的,他們以為這樣就能逼我們就範了,真是癡人說夢。告訴各部門,不是願意打橫幅嘛,讓他們打!置之不理,照常工作,不要因為這種行為幹擾自己!”
說完,胡璉就怒衝衝走進了自己的辦公室。
老薛和其他幾個報社領導麵麵相覷,無可奈何。
胡璉的驢脾氣已經上來,誰勸也聽不進去了。
過了一個多小時,門外大橫幅的青石鄉人照常靜坐,安安靜靜,沒有幹擾晨報的辦公秩序。但隻是不知道是誰用擴音器放起了京劇竇娥冤,聲音還挺大。
“……六月飛雪千古冤,血濺白綾三年旱,何時借得屠龍劍,斬盡不平天地寬……”
晨報的編輯記者們擁擠在辦公樓走廊上,耳邊傳進慷鏘有力的京劇唱腔,啼笑皆非。
循環播放的哀婉唱腔片段,在晨報大院和辦公樓上嫋嫋回蕩,聽得記者們心煩意亂。有些人忍不住在背後抱怨,這領導上到底是什麽想的,既然是人家一個鄉長在咱們這裏出了點問題,該道歉的道歉啊,該賠償醫療費的賠償啊,這麽死咬住不鬆口,這麽鬧下去,對誰也沒好處。
胡璉卻從後門開著自己的車走了。
不少報社的領導為了避免引火燒身,除了值班的老薛之外,也都紛紛溜之大吉。
本來胡璉以為,青石鄉的人鬧騰一陣、打打橫幅,到晚上就散了。但沒想到,青石鄉的人這回是有備而來,輪班倒。白天是一幫,晚上又是一幫,輪流值班換著休息。所以第二天早上胡璉來上班,發現門口還是圍著幾十口子人,刺眼的橫幅在空中飄揚。
老薛歎息道:“胡社長,這樣下去影響太壞,也不是一個辦法,我們是不是把他們請進來,坐下來跟他們談一談?”
其實老薛知道自己說了也是白說,胡璉都扛到了這個份上,肯定是不能讓步了。
“不,不談,我們跟他們談不著。就算是要談,也得跟青石鄉黨委政府的人談!”胡璉揮揮手。
老薛眼珠子一轉,知道胡璉這是有鬆口的跡象,準備找台階下了。
“那我跟艾零通通話,請青石鄉的人過來好好談一談?”老薛試探著道。
胡璉哼了一聲,轉身而去,但是也沒有反對。
老薛馬上就撥通了艾零的電話,但讓老薛意外的是,艾零堅決否認青石鄉的村民到晨報上訪跟鄉裏縣裏有關,堅持說是村民自發行為,鄉裏和縣裏正在做安撫工作。至於說到坐下來談,艾零冷冷一笑:“薛總,還有什麽好談的?沒什麽好談的呀。我們的要求很簡單,第一,你們報社公開道歉,登報道歉,第二,你們報社承擔何玲同誌所有的醫療費用,這是合理合情合法的訴求,我們覺得一點都不過分,希望你們認真考慮!”
艾零和安化縣方麵拒絕和談。
老薛無可奈何。
趙剛捏著今天的幾份報紙走了過來,臉色更加複雜。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今天都見了報,各家的報道角度各不一樣。
日報社刊發了評論員文章《論新聞監督中的職業倫理》,文章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對新聞采訪和新聞報道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大加闡述,擺明了就是公開批評晨報的做法欠妥。
晚報不但對新聞發布會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還拿出一個專版來對青石鄉衛生院醫鬧事件和何玲在晨報遭遇意外傷害的事件予以全方麵報道,還原事實真相。
而昨晚的本市新聞節目上,市電視台的電視報道至今還在滾動播出,廣播電台的相關欄目也在探討與日報評論員文章相類似的話題,還邀請了有關方麵的專家參與討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