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零匆匆離去。
馮曉婷追了出去:“艾零,我媽說話就那樣,她……你別怪她!”
艾零笑了笑:“曉婷,你放心好了,我不會介意的。再說了,我們兩家門不當戶不對這是事實,我們兩個人能走到一起,如果是一帆風順這才不正常,麵對事實,我有什麽好介意的。你媽媽的想法很正常,誰不希望自己的女兒能找一個更好更體麵的女婿呢?我很理解她!”
馮曉婷有些難過:“委屈你了,我……我真沒想到,我媽會這頑固!”
艾零笑著將馮曉婷擁入懷中:“好了,曉婷,無所謂的,時間會檢驗一切,將來,你媽媽會接受我的,對此,我深信不疑。至於現在,我會盡量處理好和你們家的關係,其實壓力主要在你的身上,你麵對的壓力比我大,我還能怪你什麽呢?”
馮曉婷如釋重負,她沒想到艾零如此明理。一般來說,人都有自尊心,尤其是艾零這種後來居上的年輕俊彥,自尊心是極強的。母親宗玉芝如此不給人家麵子,若是一般人,肯定會按捺不住,搞不好會把關係搞糟。
艾零自然不會這樣。
那種所謂受到羞辱怒發衝冠拂袖而去的行為,在他看來很幼稚。
馮家和艾家的差距擺在眼前,宗玉芝的心態固然有點現實,但也屬於情理之中。換位思考,大多數人都不會比宗玉芝做得更好,所以艾零並不生氣,也沒有必要生氣。他要做的就是努力,將自己變得更好,然後宗玉芝必然會慢慢接受了他。
問題的關鍵在於馮曉婷身上。
“對了,我媽給你提什麽條件了?”馮曉婷依偎在艾零懷中,柔聲道。
艾零笑了:“她讓我一年之內賺夠一百五十萬,買套大房子作為我們倆的婚房呐……”
馮曉婷目瞪口呆:“一年一百五十萬?這怎麽可能?我媽真是瘋了,她怎麽能提這種離譜的要求?”
“我跟你媽說得很清楚了,這一點我做不到。我隻是一個公務員,不是商人,要讓我一年賺夠這麽多錢,那就隻能貪汙受賄了。我永遠不可能這樣做。”艾零笑了:“曉婷,不要擔心,你媽媽這是故意刁難我,她自己都未必當真,我們又何必當真呢?”
馮曉婷認真問:“你不生氣?”
艾零搖搖頭:“不生氣。”
馮曉婷追問:“真的不生氣?”
艾零笑著吻了下去,馮曉婷麵紅耳赤,兩人擁抱溫存片刻,這才依依不舍送艾零走了。
艾零走了沒多久,孟崗就來馮家拜年。宗玉芝親親熱熱地帶著孟崗去客廳給馮元海和丈夫馮誌國拜年,孟崗也不是外人,既然來拜年,馮家人自然也不會怠慢他。宗玉芝發現女兒不在廳中,就皺了皺眉,大聲道:“曉婷?!孟崗來了,你出來見一見!”
馮曉婷不情不願地出了房門,勉強笑著跟孟崗打了一個招呼。
見自己妻子過於殷切拉著孟崗的手問長問短,馮誌國微微有些無奈。孟崗是宗玉芝閨蜜的兒子,家室優越,與馮家更是門當戶對。平心而論,孟崗本人也極優秀,品學兼優,年輕有為,已經是省內知名青年學者,此番轉入官場,日後前途無量。綜合判斷,孟崗肯定比艾零的條件要好得多。
但婚姻一事,不是誰條件好就最適合。
女兒明顯對孟崗沒有感覺,馮誌國覺得妻子這樣亂點鴛鴦譜真是有點過分了。
因為是拜年,不宜停留時間太長,所以孟崗很快就禮貌告辭離開。孟崗一走,宗玉芝就開始叨叨起來,無非是數落女兒,然後說孟崗比艾零條件好太多雲雲,要求馮曉婷趕緊跟艾零分手,跟孟崗確立戀愛關係。
如果是旁日,母親嘮叨兩句,馮曉婷也不會發火,更不會跟母親衝突起來。但今兒個有艾零的事情在前頭,尤其是宗玉芝有故意羞辱艾零的嫌疑,馮曉婷被嘮叨得不耐煩,就反彈起來:“媽媽,您到底有完沒有?!我跟誰談戀愛,那是我的自由,不需要您來幹涉!這都什麽年代了,您難道還要棒打鴛鴦不成?我再次說一遍,我愛艾零,我這一輩子隻喜歡他一個人,至於孟崗,我對他沒有感覺,如果你非要亂點鴛鴦譜,我能做的就是離開這個家!”
馮曉婷一向是溫柔嫻雅,對家族長輩從無頂撞。可今日竟然態度激烈,這多少讓宗玉芝意外,她下意識地認為,女兒之所以變得這樣,是因為艾零的影響,因此她心中對艾零的印象就更加惡劣。
眼見孫女和兒媳婦要鬧翻臉,一直保持沉默的馮元海敲了敲桌子,冷聲道:“大過年的,你們倆嚷嚷什麽?小宗,你也是,這事要征求曉婷的意見才好,不能亂來。曉婷,你跟我去書房來!”
馮元海起身去了書房,馮曉婷緊隨其後。
“曉婷啊,你和艾零的事情,你媽站出來反對,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了。這事你不要管,還是讓艾零自己來處理就好。如果他連這點事都處理不好,那以後還當什麽地方父母官?與官場上的事比起來,你媽的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我相信小艾會處理好這一切的,你需要做的就是靜觀其變,等候結果。”
馮曉婷苦笑點頭:“爺爺,我明白了,我以後不會跟我媽頂撞了。”
馮元海笑了:“該說的還要說,畢竟你不是小孩子了。父母也不能幹涉你的權利。不過,她畢竟是你媽,不要鬧得太僵,這樣不好。”
“好了,丫頭,艾零這小子要想在官場上走下去,會不斷麵對各種艱難險阻,擋路的石頭,暗處的陷阱,突如其來的刀子,明槍暗箭共存,他需要保護好自己、然後化解困境、才能衝出重圍。與這些相比,你媽的反對撐死了就是一塊絆腳石,對艾零來說不算什麽的,你不要擔心。”
馮元海的聲音非常感慨。
仕途險惡,宦海艱辛,沒有銅頭鐵臂和八麵玲瓏難以走到最後。
馮曉婷的麵色有點古怪,她覺得爺爺把母親的反對比作絆腳石實在是太形象了,一念及此,她忍不住咯咯嬌笑起來:“爺爺,您這麽一說,我心裏就放鬆多了。”
……
見兒子早早就回了家,居然沒有留在馮家吃晚飯,母親周玉玲還沒有什麽父親艾建民就猜出兒子在馮家一定是不受待見——至少遇到了某種問題。想起兩家的巨大差距,艾建民苦笑一聲:“兒子,曉婷的父母一直在西北做生意,很少回來,這一次你見到他們了吧?”
艾建民這就是試探了。
艾零知道父親要問什麽,與其讓他猜疑擔心,不如直截了當告訴他:“是的,爸爸,她爸爸人挺好,很溫和,就是她媽媽,對我不是太滿意,覺得我們兩家門不當戶不對……”
艾建民歎了口氣:“我就知道,你們的婚事不會這麽順利。人家畢竟是權貴豪門,咱們爺倆雖然也有點官職,但跟馮家相比,那是草芥一般的存在啊。”
周玉玲忍不住在一旁插話道:“我們家兒子也不差好吧?現在都已經是副縣級幹部了,難道還配不上他們家女兒?”
艾建民不耐煩地揮揮手:“老周,你懂什麽?副縣級幹部對我來說是不錯,但對馮家來說算什麽?進出馮家的人,最低級別也是縣處級,再說艾零這個職位,恐怕也有馮家在背後的影響,你還指望人家會因此對他高看一眼?幼稚!”
見父母有吵起來的架勢,艾零心煩意亂,起身走向了自己的臥房:“爸媽,這是我的事,我一個人就能處理好,你們不用操心了。”
艾零進了自己的房間。
其實在他心裏,馮曉婷母親的反對根本就不是一個事,不至於占用他太多的精力。他現在正在考慮的是,節後上班,如何推開鄉裏的機構改革。對於青石鄉來說,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風暴,因為要觸及很多人的利益,方方麵麵的利益縱橫交錯,一個處理不好,都將給艾零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但對於改革是否推進,他從來就沒有動搖過,態度堅決。
他不想當什麽改革的典型,也不想當什麽嘩眾取寵的出頭鳥,他這是想在自己的任期之內,給青石鄉改變一些東西、帶來一些變化,造福一方百姓。
陳穩突然打了電話過來,這已經是艾零今天第三次跟陳穩通話了。第一次是艾零早上給陳穩拜年,第二次是為了進市委小家屬院給蔣書記和黃市長拜年,第三次就是這次,陳穩主動打過來的。
“陳縣長,是我。”
陳穩笑了:“艾零,你節後要推行機構改革,事關重大,有可能會給你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阻力和壓力肯定很大,你可真正想好了?”
艾零苦笑:“陳縣長,都到了這個節骨眼上了,您就別給我泄氣了。”
“如果你決心要改,我建議你節後帶人去外地改革成功的地方考察學習一下,看看別人是怎麽做的。我有個大學同學在南方省一個縣幹縣委書記,他們縣裏的鄉鎮機構改革試點非常成功,你不妨去學習一下。”
艾零大喜:“陳縣長,有這種現成的經驗可以參照,我們學習一下完全可以啊!您幫我們聯係一下?”
陳穩:“嗯,我幫你聯係一下,你們節後就走。”(未完待續)
馮曉婷追了出去:“艾零,我媽說話就那樣,她……你別怪她!”
艾零笑了笑:“曉婷,你放心好了,我不會介意的。再說了,我們兩家門不當戶不對這是事實,我們兩個人能走到一起,如果是一帆風順這才不正常,麵對事實,我有什麽好介意的。你媽媽的想法很正常,誰不希望自己的女兒能找一個更好更體麵的女婿呢?我很理解她!”
馮曉婷有些難過:“委屈你了,我……我真沒想到,我媽會這頑固!”
艾零笑著將馮曉婷擁入懷中:“好了,曉婷,無所謂的,時間會檢驗一切,將來,你媽媽會接受我的,對此,我深信不疑。至於現在,我會盡量處理好和你們家的關係,其實壓力主要在你的身上,你麵對的壓力比我大,我還能怪你什麽呢?”
馮曉婷如釋重負,她沒想到艾零如此明理。一般來說,人都有自尊心,尤其是艾零這種後來居上的年輕俊彥,自尊心是極強的。母親宗玉芝如此不給人家麵子,若是一般人,肯定會按捺不住,搞不好會把關係搞糟。
艾零自然不會這樣。
那種所謂受到羞辱怒發衝冠拂袖而去的行為,在他看來很幼稚。
馮家和艾家的差距擺在眼前,宗玉芝的心態固然有點現實,但也屬於情理之中。換位思考,大多數人都不會比宗玉芝做得更好,所以艾零並不生氣,也沒有必要生氣。他要做的就是努力,將自己變得更好,然後宗玉芝必然會慢慢接受了他。
問題的關鍵在於馮曉婷身上。
“對了,我媽給你提什麽條件了?”馮曉婷依偎在艾零懷中,柔聲道。
艾零笑了:“她讓我一年之內賺夠一百五十萬,買套大房子作為我們倆的婚房呐……”
馮曉婷目瞪口呆:“一年一百五十萬?這怎麽可能?我媽真是瘋了,她怎麽能提這種離譜的要求?”
“我跟你媽說得很清楚了,這一點我做不到。我隻是一個公務員,不是商人,要讓我一年賺夠這麽多錢,那就隻能貪汙受賄了。我永遠不可能這樣做。”艾零笑了:“曉婷,不要擔心,你媽媽這是故意刁難我,她自己都未必當真,我們又何必當真呢?”
馮曉婷認真問:“你不生氣?”
艾零搖搖頭:“不生氣。”
馮曉婷追問:“真的不生氣?”
艾零笑著吻了下去,馮曉婷麵紅耳赤,兩人擁抱溫存片刻,這才依依不舍送艾零走了。
艾零走了沒多久,孟崗就來馮家拜年。宗玉芝親親熱熱地帶著孟崗去客廳給馮元海和丈夫馮誌國拜年,孟崗也不是外人,既然來拜年,馮家人自然也不會怠慢他。宗玉芝發現女兒不在廳中,就皺了皺眉,大聲道:“曉婷?!孟崗來了,你出來見一見!”
馮曉婷不情不願地出了房門,勉強笑著跟孟崗打了一個招呼。
見自己妻子過於殷切拉著孟崗的手問長問短,馮誌國微微有些無奈。孟崗是宗玉芝閨蜜的兒子,家室優越,與馮家更是門當戶對。平心而論,孟崗本人也極優秀,品學兼優,年輕有為,已經是省內知名青年學者,此番轉入官場,日後前途無量。綜合判斷,孟崗肯定比艾零的條件要好得多。
但婚姻一事,不是誰條件好就最適合。
女兒明顯對孟崗沒有感覺,馮誌國覺得妻子這樣亂點鴛鴦譜真是有點過分了。
因為是拜年,不宜停留時間太長,所以孟崗很快就禮貌告辭離開。孟崗一走,宗玉芝就開始叨叨起來,無非是數落女兒,然後說孟崗比艾零條件好太多雲雲,要求馮曉婷趕緊跟艾零分手,跟孟崗確立戀愛關係。
如果是旁日,母親嘮叨兩句,馮曉婷也不會發火,更不會跟母親衝突起來。但今兒個有艾零的事情在前頭,尤其是宗玉芝有故意羞辱艾零的嫌疑,馮曉婷被嘮叨得不耐煩,就反彈起來:“媽媽,您到底有完沒有?!我跟誰談戀愛,那是我的自由,不需要您來幹涉!這都什麽年代了,您難道還要棒打鴛鴦不成?我再次說一遍,我愛艾零,我這一輩子隻喜歡他一個人,至於孟崗,我對他沒有感覺,如果你非要亂點鴛鴦譜,我能做的就是離開這個家!”
馮曉婷一向是溫柔嫻雅,對家族長輩從無頂撞。可今日竟然態度激烈,這多少讓宗玉芝意外,她下意識地認為,女兒之所以變得這樣,是因為艾零的影響,因此她心中對艾零的印象就更加惡劣。
眼見孫女和兒媳婦要鬧翻臉,一直保持沉默的馮元海敲了敲桌子,冷聲道:“大過年的,你們倆嚷嚷什麽?小宗,你也是,這事要征求曉婷的意見才好,不能亂來。曉婷,你跟我去書房來!”
馮元海起身去了書房,馮曉婷緊隨其後。
“曉婷啊,你和艾零的事情,你媽站出來反對,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了。這事你不要管,還是讓艾零自己來處理就好。如果他連這點事都處理不好,那以後還當什麽地方父母官?與官場上的事比起來,你媽的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我相信小艾會處理好這一切的,你需要做的就是靜觀其變,等候結果。”
馮曉婷苦笑點頭:“爺爺,我明白了,我以後不會跟我媽頂撞了。”
馮元海笑了:“該說的還要說,畢竟你不是小孩子了。父母也不能幹涉你的權利。不過,她畢竟是你媽,不要鬧得太僵,這樣不好。”
“好了,丫頭,艾零這小子要想在官場上走下去,會不斷麵對各種艱難險阻,擋路的石頭,暗處的陷阱,突如其來的刀子,明槍暗箭共存,他需要保護好自己、然後化解困境、才能衝出重圍。與這些相比,你媽的反對撐死了就是一塊絆腳石,對艾零來說不算什麽的,你不要擔心。”
馮元海的聲音非常感慨。
仕途險惡,宦海艱辛,沒有銅頭鐵臂和八麵玲瓏難以走到最後。
馮曉婷的麵色有點古怪,她覺得爺爺把母親的反對比作絆腳石實在是太形象了,一念及此,她忍不住咯咯嬌笑起來:“爺爺,您這麽一說,我心裏就放鬆多了。”
……
見兒子早早就回了家,居然沒有留在馮家吃晚飯,母親周玉玲還沒有什麽父親艾建民就猜出兒子在馮家一定是不受待見——至少遇到了某種問題。想起兩家的巨大差距,艾建民苦笑一聲:“兒子,曉婷的父母一直在西北做生意,很少回來,這一次你見到他們了吧?”
艾建民這就是試探了。
艾零知道父親要問什麽,與其讓他猜疑擔心,不如直截了當告訴他:“是的,爸爸,她爸爸人挺好,很溫和,就是她媽媽,對我不是太滿意,覺得我們兩家門不當戶不對……”
艾建民歎了口氣:“我就知道,你們的婚事不會這麽順利。人家畢竟是權貴豪門,咱們爺倆雖然也有點官職,但跟馮家相比,那是草芥一般的存在啊。”
周玉玲忍不住在一旁插話道:“我們家兒子也不差好吧?現在都已經是副縣級幹部了,難道還配不上他們家女兒?”
艾建民不耐煩地揮揮手:“老周,你懂什麽?副縣級幹部對我來說是不錯,但對馮家來說算什麽?進出馮家的人,最低級別也是縣處級,再說艾零這個職位,恐怕也有馮家在背後的影響,你還指望人家會因此對他高看一眼?幼稚!”
見父母有吵起來的架勢,艾零心煩意亂,起身走向了自己的臥房:“爸媽,這是我的事,我一個人就能處理好,你們不用操心了。”
艾零進了自己的房間。
其實在他心裏,馮曉婷母親的反對根本就不是一個事,不至於占用他太多的精力。他現在正在考慮的是,節後上班,如何推開鄉裏的機構改革。對於青石鄉來說,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風暴,因為要觸及很多人的利益,方方麵麵的利益縱橫交錯,一個處理不好,都將給艾零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但對於改革是否推進,他從來就沒有動搖過,態度堅決。
他不想當什麽改革的典型,也不想當什麽嘩眾取寵的出頭鳥,他這是想在自己的任期之內,給青石鄉改變一些東西、帶來一些變化,造福一方百姓。
陳穩突然打了電話過來,這已經是艾零今天第三次跟陳穩通話了。第一次是艾零早上給陳穩拜年,第二次是為了進市委小家屬院給蔣書記和黃市長拜年,第三次就是這次,陳穩主動打過來的。
“陳縣長,是我。”
陳穩笑了:“艾零,你節後要推行機構改革,事關重大,有可能會給你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阻力和壓力肯定很大,你可真正想好了?”
艾零苦笑:“陳縣長,都到了這個節骨眼上了,您就別給我泄氣了。”
“如果你決心要改,我建議你節後帶人去外地改革成功的地方考察學習一下,看看別人是怎麽做的。我有個大學同學在南方省一個縣幹縣委書記,他們縣裏的鄉鎮機構改革試點非常成功,你不妨去學習一下。”
艾零大喜:“陳縣長,有這種現成的經驗可以參照,我們學習一下完全可以啊!您幫我們聯係一下?”
陳穩:“嗯,我幫你聯係一下,你們節後就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