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崗走了,段剛也因為個人問題暫時離開了青石鄉的崗位,對於艾零來說,推進青石鄉的機構改革已經是箭在弦上,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經過調整,艾零拿出來的方案就是一辦三中心。辦,就是黨政辦,作為青石鄉的指揮和發令中樞。這是不可或缺的。三中心,就是財政規劃發展中心,農業事業(扶貧項目)調度中心,社會事業綜治工作中心。原來艾零考慮還要單設財政所,後來考慮到財政所如果單設,其他的土地、稅務等機構更會要求單設,會給改革推進帶來極大的難度,因此,就將財政一並納入發展中心。


    基本上青石鄉政府大多數的職責,對應縣裏各部門的機構職能,統統化整為零納入財規中心。至於農村事業調度中心,主要以扶貧項目的督辦、落實、協調為主要職責,畢竟青石鄉的工作以扶貧脫貧為重點,精準扶貧將是日後三年內的重要工作。社會事業綜治中心就納入了很多群團職責。


    總而言之,未來這三個中心將在青石鄉的政務大廳進行合署辦公,一站式窗口服務。


    如果艾零的改革願景能實現,未來青石鄉現有的二百多人將會裁減一半以上,大大減輕財政負擔。而與此同時,機構效率和行政效能也會大幅提升。當然前提是改革能落地並取得實效。


    根據縣委書記郭海和縣長陳穩的建議,艾零並沒有立即公開機構改革的方案,盡管縣裏已經審批通過。


    上午,艾零召集黨委會,討論如何實施的問題。


    會議室裏,所有黨委成員、包括郭穎也都早早來到,等著艾零。現在的班子,已經是一個團結高效堅決維護艾零一把手權威的班子,這其實為這次機構改革掃清了障礙。


    艾零笑著走進會議室,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他環視眾人,輕輕道:“同誌們,我們上報給縣委的機構改革方案,已經被縣委常委會審批同意。縣委同意我們接下來做改革試點,就在剛才,郭書記給我打電話,指示了三點:第一,穩步推進,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留下後遺症。也就是說,我們不能把問題留給下一任的同誌,我們要爭取在我們這一屆班子任期內徹底解決問題。第二,要分步實施,有計劃有目標,不能亂了章法。第三,要以解決曆史遺留問題為突破口,不能推卸責任。”


    “個人認為,郭書記的指示非常到位,也非常正確。就這次改革,我提三點意見。”


    “同誌們,我們為什麽要搞機構改革?縣裏有個部門負責人曾經私下裏給我提出善意的提醒,說艾書記啊,改革是最容易觸動人的利益,所謂觸動人的靈魂容易,觸動利益難。這意味著改革就會出現問題,會得罪人,會容易產生負麵效應……等等。總之就是改革能不搞就不搞,何必呢?”


    “這位同誌是機關上的老同誌,經驗豐富,她說的一點都沒有錯。人家甚至跟我說,反正財政的錢也不是誰個人的錢,養這麽多人也不是哪一個人造成的,這是長期曆史遺留下來的問題,艾書記你非要一個人去抗,那會……人家沒有明說,其實我懂她的意思,那就是說我倡導改革,結果並不好。”


    “不瞞大家說,我其實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如果改革失敗,我會向縣委和市委引咎辭職。也就是說,請大家放心,機構改革是我來倡導,所以責任必須要由我來承擔,不會影響到大家的政治前途。”


    艾零頓了頓,喝了口水,慢慢又道:“但是我為什麽還要推進機構改革呢?原因隻有一個,隻有改革,才能徹底解決我們鄉人浮於事、機構臃腫的問題,才能真正減輕財政負擔,把有限的錢拿出來用在刀刃上,發展經濟,實現脫貧,最終獲益的還是全鄉老百姓。”


    “我個人不會在其中得到什麽。包括各位。但是隻要是有利於這個鄉的發展,我都願意去做。過去人家講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其實我們不必那麽唱高調,我們隻要腳踏實地做點實事就好了。我不知道我會在青石鄉幹幾年,但是我希望能在我在任時幹成這件事,哪怕隻做這一件事,也夠了。”


    “我們鄉的財政狀況,大家很清楚。照這樣下去,其實不改革,我們遲早也會破產。其實現在已經入不敷出了。我這次帶隊去南方省考察,人家一個鄉鎮,人口是我們的十倍,但人員隻有我們的三分之一還少。人家的基層管理職責細化、資源配置科學、權力運行規範,效率很高。可我們呢?大多數的人都在混飯吃,都是倉鼠,都在挖財政的牆角。真正幹工作的就是那麽幾個人,我們卻養了很大一群人。同誌們,我們是一個省級貧困鄉啊!!!盡管因為前期的努力,我們已經成功實現初步脫貧,可脫貧之後,我們的壓力更大了。因為上級的補貼少了,沒了,我們自己的財政壓力就大了。”


    “改革有風險,可不改革死路一條。一年之後,我們的工作就會陷入死胡同。到時候我們怎麽辦?哭爹喊娘嗎?縣裏會管嗎?不會。縣裏會說我們這屆班子無能,不負責任,沒有更好的履行職責!”


    “既然改革勢在必行,那麽,我的意見是——”


    “第一,改革分兩步走。第一步,我們首先要倒著來,先把富餘的人員的退路安置好,創造好。等這些人的後路有了,他們就不會阻撓改革,我們的改革就會順理成章推進。可如何安置這多餘的一百多人呢?大家都充分討論一下。”


    艾零直接點了郭穎的名:“郭鄉長,你談一談吧。”


    郭穎沉吟了一下:“我讚成艾書記的話。就我個人來說,我認為艾書記沒有半點私心,完全是出於工作考慮。至於說到人員的安置,簡單的一刀切顯然是不行的,我前期也初步摸了摸底,這幫人很多都是年紀偏大、各種關係安插進來,混日子的想法比較重。關鍵是他們沒有其他的收入,又不想外出打工,所以一旦斷了他們的生路,我估計他們會鬧騰。”


    “我這樣想,能不能讓騰飛集團未來的溫泉度假村消化一批,當然,能不能行,還需要我們鄉裏跟開發商認真協商,邱曼琳這個人也不好說話,估計到時候還是需要艾書記親自出馬。此外,能不能跟縣裏爭取一下,讓其他鄉鎮的鄉鎮企業幫我們接納安置一批?比如說山下的紅旗鎮,就有幾家企業效益還不錯,我考慮他們安置三五十人應該不成問題吧?”


    宋軍聳聳肩:“郭鄉長的想法很好,但是我看很難。騰飛集團的消化能力有限,這家企業已經為我們鄉犧牲了不少利益,再讓人家幫我們安置一些老大難,我們自己也不好意思。至於其他鄉鎮的企業,就更不用說了,下一步,人家也麵臨機構改革,人家自己的人還消化不了,還能安置我們的人?想都不用想!”


    龔明浩嗯了一聲:“我讚同老宋的話,郭鄉長這兩條看似可行,其實沒有可操作性。”


    郭穎的俏臉微紅:“這也隻是我個人的想法,不成熟,隻是拋磚引玉,拿出來跟大家商量。你們也可以說說,到底應該怎麽辦?”


    郭穎心裏很清楚,自己雖然主持鄉政府工作,龔明浩這些人看在艾零的麵上不做什麽,但心裏估計是不服氣的。一逮住機會,就會讓她難看。


    但是她心道你們也別唧唧歪歪,你們說點實質性的建議。


    宋軍和龔明浩當即沉默了下去。


    這能有什麽好辦法?根本就是一個無解的謎題。


    見眾人無語,艾零笑了笑,揮揮手道:“我倒是有個想法。這個想法,也跟郭書記和陳縣長通過氣,覺得可行。”


    “縣裏有一家資產運營公司,我們可以效仿一下,組建我們青石鄉的資產經營公司,下屬兩到三家子公司,在生態旅遊、生態農業等方麵做做文章,隻要弄那麽兩到三個小項目起來,安置一百多人就不成問題了。這樣一來,還是鄉裏的單位,收入也不會降低,被裁減下來的人員分流就不成問題。”


    “我知道你們的疑問。一是啟動資金,二是項目。資金的問題我來解決,我想辦法。我估算了一下,有個兩百萬就足夠了。至於項目,我也有初步的設想。我準備即刻啟動兩個新項目。一個是為生態養殖場配套的生態飼料加工廠,鄉裏的養殖場已經達到每年五千頭以上的出欄量,他們為了保證飼料的生態綠色,自己專門抽出人來收取全鄉的富餘農作物自己加工,導致成本很高。如果我們給他們做配套,他們降低了成本,我們又有了收入,可謂是兩全其美。”


    “第二個是生態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咱們鄉地處山區,鄉裏各村種植的農副產品一直很難往外銷,即便是往山外去賣,也都是老百姓自己小打小鬧,很難形成氣候。可如果有專門的營銷體係,專門的收購和加工體係,做簡單的加工處理,換一下包裝,打一打生態綠色的牌子,我想不愁銷路。”


    郭穎忍不住拍案叫絕道:“我看行,艾書記的想法很接地氣,我是考慮過,但是沒敢往深處想。經過艾書記這麽一說,我心裏敞亮多了,也有底氣多了。”


    龔明浩、宋軍等人也都紛紛讚成。


    “好,既然大家都讚成,我們分分工。注冊公司的事情,老龔你牽頭,爭取越快越好。項目調研和立項,郭鄉長你來抓。我們同步進行,爭取盡快落地,讓鄉裏的人看看。既能安置富餘人員,又能增加鄉裏的財政收入,何樂而不為呢?”


    “好,我馬上安排。”龔明浩道。


    郭穎也表態:“請艾書記放心,我一定按時完成任務。”


    “大家加快點進度,不能耽擱,一耽擱就容易出紕漏和意外。資金的事情我去協調,縣委答應幫助解決一部分,其餘的我去爭取一下市裏的扶貧資金。”


    宋軍笑了笑道:“艾書記,讓鄉裏的人集資可以不?如果是賺錢的好項目,我想,會有人集資的。”


    “不不不,萬萬不可!一個是上頭現在抓非法集資抓的很嚴,我們不能去趟紅線。再說了,我說的這兩個公司隻能是鄉裏直屬的企業,百分百要保證國有化,不能摻雜任何的私人因素在內。”


    “我懂了。”宋軍笑了笑,也起身走了。


    ……


    當天晚上,馮元海把艾零喊到了馮家。


    聽說艾零要推進鄉鎮機構改革,馮元海心有擔憂,準備親自問問究竟。


    “鄉鎮的問題由來已久,但是沒有人敢輕易觸碰,你可知道是為什麽?”老爺子的臉色不好看。


    “我知道,爺爺,無非是容易得罪人,容易失敗,容易推倒重來,容易個人承擔責任。”艾零笑了笑道。


    “既然知道,為什麽還要幹?你如果想要政績,可以從其他方麵想想辦法,怎麽能去輕易觸碰這種紅線?”


    “爺爺,我是這樣想的。我沒有高風亮節,但是我有做實事的想法和能力。如果我不解決,可能一年之後,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導致更嚴重的問題。如果大家都在拖,將來爆發出來的問題可能就不是影響我們一個鄉,而是一個縣,一個地區了。所以,我想做點實事,哪怕我幹幾年就幹成這麽一件事,我也覺得值了。至少將來我不會後悔。”


    “不求政績升遷,不為嘩眾取寵,隻圖心安理得。”


    馮元海深深凝望著艾零,目光越來越光亮。


    良久,他長歎一聲:“艾零,你比我強,你比很多人都強。你有一顆赤子之心,這是官場上很多人都不具備的。也好,你說得很好,不為嘩眾取寵,不管別人怎麽說,走自己的路,隻圖心安理得。很好,至少你將來不會後悔!”


    “倒是我格局不夠了。你去吧,好好做,但是千萬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讓別人抓住你的小辮子。”馮元海意味深長叮囑起來。


    艾零點點頭,心頭卻是一片寧靜。(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醫道官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艾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艾零並收藏醫道官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