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其他人都不說話,紀委書記馬先忠猶豫了一下,還是沉聲道:“郭書記,各位,這事我個人感覺先等一等,孟誌勇和黃秋蘭的問題,應該現在已經被市紀委立案調查了,據說是李川書記親自拍板,要求從嚴從快調查處理。至於我們縣裏,先等等市紀委調查結果,然後市紀委應該會出一個處理建議,要求我們縣委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追責。”


    “至於現在,我建議以配合調查的名義,先讓孟誌勇停職停崗。實事求是的講,他跟黃秋蘭的私人問題,這與我們縣裏無關,最多說明作風有問題,但他與黃秋蘭在背後串通一氣,誣陷舉報艾零同誌,破壞縣裏的正常工作,這個性質就比較嚴重了。”


    郭海點了點頭:“艾零同誌,你怎麽保持沉默,你什麽意見?”


    “郭書記,因為事關我,我覺得還是保持沉默比避嫌疑比較好。至於如何處理,我服從縣委的集體決策。我個人沒有意見,我跟孟誌勇也沒有私仇,無論如何處理,我都能接受。”艾零笑了笑,聳聳肩。


    郭海嗯了一聲:“我看就這樣吧,我讚同先忠書記的話,先等等市紀委的調查結果。至於現在,先把孟誌勇停職,等候處理。而且,等市紀委調查結果出來之後,必須要通報全縣,以儆效尤。”


    “這個就議論到這裏。艾零同誌,你們鄉裏組建的那兩家公司,運行情況如何?你也知道現在的形勢,非常嚴峻,尤其是這種政策沒有明確肯定是行還是不行的事,你們運轉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千萬不要再出什麽岔子。幾百萬的扶貧資金,說多不多,但說少也不少。如果公司出了問題,這個扶貧資金流失的責任,我們誰也承擔不起!”


    “請郭書記和陳縣長放心,我一定會親自靠上抓,至少現在初期階段,我一定親自盯著。這兩個公司分別承載兩個扶貧項目,其實投入不需要很大,但見效應該會很快。我一定抓緊落實,爭取早日幹出一個摸樣來,否則吸引不到人,也失去了我們最初的目的。”


    “郭書記,現在鄉裏的人都在觀望,這很正常。如果這兩個公司運行起來,至少能消化一百多人,這就基本上把我們鄉機構改革準備裁剪下來的富餘人員全部安置吸收了。反正我個人,對此充滿信心。”


    艾零當場表態:“我願意對縣委立下軍令狀,如果此事搞砸,我引咎辭職。我來承擔責任,絕不拖累縣裏。”


    艾零這話一出,滿座皆驚。


    陳穩哈哈一笑:“艾零同誌,言重了。凡是改革,都有風險,既然縣委同意你們推進改革,做一次試點,豈能讓你一個人來承擔責任?”


    郭海也笑笑:“不過,這也看出了艾零同誌的決心和信心,我和同誌們希望和期待你的成功。隻是希望你以後的工作,更要膽大心細,千萬不要違規和變通處理,一旦讓人抓住把柄,後果不堪設想。”


    艾零點點頭,他心道:現在這麽多人都在盯著我,我寧肯不做,也絕不能冒著政治風險去做違規和變通的事情。有些事可以靈活變通,但落人口實。本著安全的原則,還是釘是釘卯是卯,不去碰紅線的好。


    隻是這樣一來,青石鄉機構改革的事情又要慢上好半拍。


    本來艾零想要在半年時間內完成機構改革的試點,但現在看來,還是徐徐圖之、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比較好。


    艾零心裏歎了口氣,官場上的事情果然比他一開始想得複雜的多。任何事,都不是那麽容易的,因為牽一發而動全身。各種利益,各種關係,千絲萬縷,盤根錯節。


    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改革,原因就在於此了。


    開完常委會,郭海專門把艾零留下了。


    “郭書記,還有事嗎?”


    “我想提醒你一件事。你們青石鄉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的現狀,不是一年兩年造成的,各種關係戶,都是當年好幾屆班子的幹部安排進去的關係戶,現在這幫人,有的退休了,有的還在縣裏任職,我想,你在推進改革之前,應該徹底摸清情況,千萬不要悶著頭,再去得罪人了。你懂我的意思嗎?”郭海沉聲道:“現在這麽多事,固然有小人作祟的因素,但,也有你得罪人太多的因素在內,必須要重視起來。我個人認為,機構改革不是一天兩天能做完的,慢慢來,甚至是你這一屆做不完,交給下一任繼續幹,千萬不要因為急躁就急於求成,導致公事上,反而個人為之承擔責任,這樣不值當的。”


    郭海顯然是一番好意,善意的提醒。同時也非常正確。


    艾零歎了口氣:“郭書記,我明白。但是我還是盡量想要把機構改革推進落實,最好是我在任時候落實到位,否則,一旦我調離青石鄉,後麵的同誌人家未必願意承擔這種風險,那麽,我們前麵做的這些努力,都付之東流,這事也就半途而廢了。”


    艾零說得也很正確。


    所謂官場上人亡政息、人走茶涼,說的就是這個。


    改革要觸動利益,改革要得罪人,這種事大多數幹部都不願意幹。


    郭海也歎息著:“你這個小子還是有點血性和做事的骨氣,還多少有點政治理想,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你想要冒險,我隻能勸你好自為之了。”


    艾零笑了笑:“郭書記,我隻是想紮紮實實做點實事,我不能浪費時間在下麵。我當初選擇改行進入官場,就是想找一個更大的舞台,實現個人的抱負。現在我雖然人微言輕,但畢竟在青石鄉執掌一方,談不上造福一方吧,但一定要給青石鄉留下一點東西,多少年過去了,當地老百姓再提起我來的時候,能說我做了點事,這樣的評價,我就滿足了。”


    “你其實已經改變了青石鄉的現狀。脫貧在即,帽子說摘就摘了。”郭海排排艾零的肩膀:“好了,你回去忙吧,記住我的話,不要輕舉妄動,穩紮穩打!”


    “謝謝書記提醒。”艾零這句話感謝的話是真心誠意的。


    最近一段時間,他突然發現,郭海這個人雖然奉行中庸之道,做事有點畏首畏尾,但他的大局觀比很多人都強。至於說到政治理想,郭海也未必沒有,隻是可能因為現實的壓力隻能深藏在心底吧?


    對於郭海的正確評價,還是艾零走上縣委常委崗位之後的。


    過去的他,不在一定的位置,看問題的角度和思路都相差甚遠。到了一定的位置上,他就明白,很多事情,郭海是為了顧全大局,也是身不由己。


    ……


    黃秋蘭非常狼狽,幾乎無臉見人。


    林建國實名舉報,而且向紀委提供了確鑿的證據,包括她跟孟誌勇偷情開房的記錄,林建國都拿到了手,這足以說明林建國在背後調查她關注她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而今天選擇公開舉報,無疑是要徹底跟她和黃家決裂。


    市紀委在李川的命令下,成立了調查組,對黃秋蘭進行立案調查。


    黃秋蘭和孟誌勇先後被停職,等待著兩人的將是暴風驟雨一般的嚴懲。這是必然的。


    不過,市裏很多幹部也很好奇,黃秋蘭這種膈應的女人怎麽就跟孟誌勇搞到了一起,後來又傳出各種流言蜚語來,最靠譜的一條是黃秋蘭和孟誌勇是大學同學,大學時代就有過戀情,後來不知道什麽時候舊情複燃。


    與此同時,林建國也向單位遞交了辭職報告。


    黃秋蘭躲在家裏,連家裏的親戚都閉門不見。孟誌勇其實比她還要狼狽,孟誌勇的老婆在家裏跟他鬧成了一鍋粥,打得頭破血流,非要離婚不可。


    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還是有人落井下石。


    不少過去黃秋蘭因為幹紀檢得罪的人,此時此刻都蠢蠢欲動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往市紀委公開的電子郵箱裏匿名舉報黃秋蘭的郵件至少幾十封。


    這是本市官場十年來的最大的一次醜聞。市委書記蔣雪峰自然也得到了消息,他為之震怒。


    蔣雪峰和李川都擔心這樣醜聞會爆發在網上,然後在輿論圈子裏持續發酵,到時候,本市就真的算是出名了。而作為市委書記,他的麵子上肯定也不好看。


    但你現在是互聯網信息時代,要想徹底封鎖消息是不現實的。考慮再三,蔣雪峰和李川決定公開發布。與其遮遮掩掩,不如公開透明。


    於是市紀委就在網站上發布了兩條正式消息,一條是“市紀委第三監察室主任、黨支部書記黃秋蘭,因為涉嫌作風問題和違規違紀問題,被市紀委立案調查。”還有一條是:“安化縣政協辦公室主任孟誌勇,因違規違紀及作風問題被舉報,市紀委正在立案調查。”


    這自然就在網上炸了鍋。


    瞬間成為某社交平台和幾大門戶網站關注的焦點頭條新聞。


    京城和省城一些新聞媒體,包括自媒體,聞風而來。但本市其他單位有市裏的命令,一概不能亂講話,凡是新聞媒體采訪,一概交給外宣辦和市紀委辦公室來協調處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醫道官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艾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艾零並收藏醫道官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