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事件雖然化為無形,風波散盡,但是養殖公司卻是痛定思痛,在加強企業管理上大做文章。如果說邱曼琳早就對五老峪村的這批員工不滿,如今更是借著這個機會,準備一鼓作氣將這些人給從公司趕出去。
但是明著趕,肯定不行,隻能通過員工管理來逼迫一些人退出。
五老峪村在養殖公司一共有一百來人,幾乎村裏所有的壯勞力和一些婦女都在公司工作,這已經成為五老峪村人的主要經濟收入。
邱曼琳親自坐鎮養殖公司,推行精細化管理和高標準管理。
她將公司所有的崗位重新進行打亂梳理整合,以精簡高效的名義,縮減了至少一半的崗位。原來198個崗位,現在一百個都不到。但是從崗位設定來看,就有很多五老峪村的勞動力要離開。
這在養殖公司內部引起了強烈的震動,主要是五老峪村的人開始慌亂。
還不僅如此。
剩餘的不到一百個崗位,公司又公布了新的上崗條件。
對於年齡、學曆、技術專長都有了明確的規定。
這意味著什麽呢?
意味著五老峪村的人除了極個別的年輕人,都將在養殖公司下崗。一方麵是減員,一方麵是不符合上崗條件。
誰都能看得出來,邱曼琳就是故意的,這是明擺著要將五老峪村的人全部踢出局去。她也沒有遮遮掩掩,她在員工大會上公開宣布,公司要推進精細化管理,打造規模規範和特色企業,要嚴格按照與國際接軌的管理模式來進行管理,公司的員工誰不適應,誰就要被淘汰。
這樣一來,五老峪村就炸了鍋。
村裏所有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村兩委院子裏外,將吳翠蘭和已經改任村主任的老馮給堵在了屋裏。吵吵嚷嚷,動靜喧天。老馮聽得一陣頭大,躲在牆角抽悶煙。
村裏人鬧事已經成了某種風格,一遇到問題,就開始鬧騰,老馮見怪不怪了。
他也不著急不上火,不生氣,愛咋咋的,反正我左耳朵進、右耳多出。
“村裏如果不管,我們就去鄉裏,鄉裏如果不管,我們就去縣裏!反正,憑什麽讓我們下崗?他這個養殖公司沒有我們能幹的起來?在我們村裏,還不讓我們村裏參與,我們就給他把門堵了,不讓他經營!”
村民中很多高聲嚷嚷,威脅吳翠蘭。
越來越多的人高聲附和。
吳翠蘭氣得嘴都哆嗦。
邱曼琳的做法未必合適,但村裏的人這種土匪和山大王心態也著實讓人無語。反正五老峪村已經在鄉裏出了名了,窮山惡水多刁民的這句話在五老峪村已經被貼上了深深的標簽,想要摘掉都難。
“老馮,你說咋辦?你別躲在那裏抽煙啊?你可是村主任,遇到問題啥也不管,這算咋回事?!”對於老馮,吳翠蘭非常不滿。
老馮掐滅了煙頭,苦笑道:“咋辦?我咋知道怎麽辦?村裏人來鬧騰,是因為養殖公司斷了他們的生路,我們能怎麽辦?翠蘭,你還是去跟邱總說說,別折騰這些事好不好?過去大家一個鍋裏吃飯,相安無事不好嗎?”
吳翠蘭撇撇嘴,心道人家是開門做生意開公司的,公司有公司的章程,管理有管理的道道,又不是幹人民公社大食堂,讓五老峪村的人都有飯吃。村裏這些人在人家公司,說實在的,也影響人家公司的發展壯大。
吳翠蘭其實心裏很清楚,養殖公司要想真正做大,必須要走這一步。
隻是吳翠蘭沒想到邱曼琳會這麽快罷了。
可這個話吳翠蘭不能公開說,要是讓村裏人聽到,非吃了她不可。
明知道村裏人理虧,但是吳翠蘭作為村支書,還是要跟村裏人站在一起,這是立場問題了。
“翠蘭,要不然給鄉裏報告一聲?”老馮試探道:“這事不是小事,我們倆解決不了,讓鄉裏出麵安撫是最好的了。”
吳翠蘭果斷拒絕:“別動不動就把問題推給鄉裏,推給艾書記,說實在話,我們村已經在鄉裏臭大街了,如果再這樣折騰下去,以後誰敢跟我們打交道?”
吳翠蘭一看跟老馮也沒什麽好商量的,這人三腳都踹不出一個屁來。吳翠蘭就大步出了門,大聲宣布她要代表村兩委去跟養殖公司的邱曼琳交涉。這是吳翠蘭的態度。
村裏人一看就一起鼓掌,跟在吳翠蘭身後就往養殖公司走。其實村兩委與養殖公司的總部辦公駐地就是一百來米,這邊的動靜那邊豈能聽不到。
眼看著這一群人又把公司大門給堵了,薛萍苦笑道:“邱總,五老峪村的這些人很難纏,我們是不是緩一緩、過渡一下,別這麽過激,否則我們在他們的村裏經營,他們整天給我們搞破壞,我們也受不了。”
邱曼琳冷笑:“鬧就讓他們鬧,不要怕!薛萍,你擔心什麽?我馬上就去跟他們鄉裏縣裏交涉,我們是來做生意的,我們開的是公司,不是五老峪村的大食堂,都想來我們的鍋裏混飯吃,拿我們當什麽了?你準備好,一旦他們堵門,馬上報警!”
薛萍無語,卻隻能遵照執行。
她覺得邱曼琳有點過激,但也不能怪老板,因為馮老七的事情徹底激怒了邱曼琳。
五老峪村的人把養殖公司的大門給堵了,然後吳翠蘭萬般無奈神色尷尬走進了養殖公司,與邱曼琳見了麵。
“邱總,您看這事鬧的,您看這樣啊,能不能給我們村一個麵子,先不要動作這麽大,我理解咱們公司強化管理,但是能不能分步走,慢慢來?您放心,村裏人的工作,我來做,但是你們一下子把人全部攆走,我這邊也很難做。”
邱曼琳冷笑:“吳翠蘭,你們村的人從我們公司揩油這麽久了,難道還成了習慣?我們開公司的,對員工要求高一點,這很正常啊。再說了,我們沒說要攆走誰啊,我們的崗位要求就擺在那裏,你要覺得符合條件就來競爭上崗唄。”
“讓你們村的人趕緊撤走,如果再這樣,我們隻有兩條道,第一,對簿公堂,我報警。第二,我跟你們縣裏鄉裏翻臉,我撤資,我寧肯再花一千萬把養殖場搬到別處去,也堅決不讓步!這是我的態度。”邱曼琳斬釘截鐵。(未完待續)
但是明著趕,肯定不行,隻能通過員工管理來逼迫一些人退出。
五老峪村在養殖公司一共有一百來人,幾乎村裏所有的壯勞力和一些婦女都在公司工作,這已經成為五老峪村人的主要經濟收入。
邱曼琳親自坐鎮養殖公司,推行精細化管理和高標準管理。
她將公司所有的崗位重新進行打亂梳理整合,以精簡高效的名義,縮減了至少一半的崗位。原來198個崗位,現在一百個都不到。但是從崗位設定來看,就有很多五老峪村的勞動力要離開。
這在養殖公司內部引起了強烈的震動,主要是五老峪村的人開始慌亂。
還不僅如此。
剩餘的不到一百個崗位,公司又公布了新的上崗條件。
對於年齡、學曆、技術專長都有了明確的規定。
這意味著什麽呢?
意味著五老峪村的人除了極個別的年輕人,都將在養殖公司下崗。一方麵是減員,一方麵是不符合上崗條件。
誰都能看得出來,邱曼琳就是故意的,這是明擺著要將五老峪村的人全部踢出局去。她也沒有遮遮掩掩,她在員工大會上公開宣布,公司要推進精細化管理,打造規模規範和特色企業,要嚴格按照與國際接軌的管理模式來進行管理,公司的員工誰不適應,誰就要被淘汰。
這樣一來,五老峪村就炸了鍋。
村裏所有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村兩委院子裏外,將吳翠蘭和已經改任村主任的老馮給堵在了屋裏。吵吵嚷嚷,動靜喧天。老馮聽得一陣頭大,躲在牆角抽悶煙。
村裏人鬧事已經成了某種風格,一遇到問題,就開始鬧騰,老馮見怪不怪了。
他也不著急不上火,不生氣,愛咋咋的,反正我左耳朵進、右耳多出。
“村裏如果不管,我們就去鄉裏,鄉裏如果不管,我們就去縣裏!反正,憑什麽讓我們下崗?他這個養殖公司沒有我們能幹的起來?在我們村裏,還不讓我們村裏參與,我們就給他把門堵了,不讓他經營!”
村民中很多高聲嚷嚷,威脅吳翠蘭。
越來越多的人高聲附和。
吳翠蘭氣得嘴都哆嗦。
邱曼琳的做法未必合適,但村裏的人這種土匪和山大王心態也著實讓人無語。反正五老峪村已經在鄉裏出了名了,窮山惡水多刁民的這句話在五老峪村已經被貼上了深深的標簽,想要摘掉都難。
“老馮,你說咋辦?你別躲在那裏抽煙啊?你可是村主任,遇到問題啥也不管,這算咋回事?!”對於老馮,吳翠蘭非常不滿。
老馮掐滅了煙頭,苦笑道:“咋辦?我咋知道怎麽辦?村裏人來鬧騰,是因為養殖公司斷了他們的生路,我們能怎麽辦?翠蘭,你還是去跟邱總說說,別折騰這些事好不好?過去大家一個鍋裏吃飯,相安無事不好嗎?”
吳翠蘭撇撇嘴,心道人家是開門做生意開公司的,公司有公司的章程,管理有管理的道道,又不是幹人民公社大食堂,讓五老峪村的人都有飯吃。村裏這些人在人家公司,說實在的,也影響人家公司的發展壯大。
吳翠蘭其實心裏很清楚,養殖公司要想真正做大,必須要走這一步。
隻是吳翠蘭沒想到邱曼琳會這麽快罷了。
可這個話吳翠蘭不能公開說,要是讓村裏人聽到,非吃了她不可。
明知道村裏人理虧,但是吳翠蘭作為村支書,還是要跟村裏人站在一起,這是立場問題了。
“翠蘭,要不然給鄉裏報告一聲?”老馮試探道:“這事不是小事,我們倆解決不了,讓鄉裏出麵安撫是最好的了。”
吳翠蘭果斷拒絕:“別動不動就把問題推給鄉裏,推給艾書記,說實在話,我們村已經在鄉裏臭大街了,如果再這樣折騰下去,以後誰敢跟我們打交道?”
吳翠蘭一看跟老馮也沒什麽好商量的,這人三腳都踹不出一個屁來。吳翠蘭就大步出了門,大聲宣布她要代表村兩委去跟養殖公司的邱曼琳交涉。這是吳翠蘭的態度。
村裏人一看就一起鼓掌,跟在吳翠蘭身後就往養殖公司走。其實村兩委與養殖公司的總部辦公駐地就是一百來米,這邊的動靜那邊豈能聽不到。
眼看著這一群人又把公司大門給堵了,薛萍苦笑道:“邱總,五老峪村的這些人很難纏,我們是不是緩一緩、過渡一下,別這麽過激,否則我們在他們的村裏經營,他們整天給我們搞破壞,我們也受不了。”
邱曼琳冷笑:“鬧就讓他們鬧,不要怕!薛萍,你擔心什麽?我馬上就去跟他們鄉裏縣裏交涉,我們是來做生意的,我們開的是公司,不是五老峪村的大食堂,都想來我們的鍋裏混飯吃,拿我們當什麽了?你準備好,一旦他們堵門,馬上報警!”
薛萍無語,卻隻能遵照執行。
她覺得邱曼琳有點過激,但也不能怪老板,因為馮老七的事情徹底激怒了邱曼琳。
五老峪村的人把養殖公司的大門給堵了,然後吳翠蘭萬般無奈神色尷尬走進了養殖公司,與邱曼琳見了麵。
“邱總,您看這事鬧的,您看這樣啊,能不能給我們村一個麵子,先不要動作這麽大,我理解咱們公司強化管理,但是能不能分步走,慢慢來?您放心,村裏人的工作,我來做,但是你們一下子把人全部攆走,我這邊也很難做。”
邱曼琳冷笑:“吳翠蘭,你們村的人從我們公司揩油這麽久了,難道還成了習慣?我們開公司的,對員工要求高一點,這很正常啊。再說了,我們沒說要攆走誰啊,我們的崗位要求就擺在那裏,你要覺得符合條件就來競爭上崗唄。”
“讓你們村的人趕緊撤走,如果再這樣,我們隻有兩條道,第一,對簿公堂,我報警。第二,我跟你們縣裏鄉裏翻臉,我撤資,我寧肯再花一千萬把養殖場搬到別處去,也堅決不讓步!這是我的態度。”邱曼琳斬釘截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