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到了衙門.曹顒就聽到一個消息,署內務府總管、署內閣學


    士、日講起居注官伊都立升任兵部左侍郎。


    “伊大人總算是熬出頭了。”蔣堅與伊都立也是相熟的.笑著對


    曹顒道。


    曹顒心中.也為伊都立歡喜。


    畢竟是相府出身.上麵還有個才德兼備的生母.伊都立除了好色


    點、倒是比尋常官吏能幹許多。


    他是十三阿哥的連襟兼兒女親家,在皇上眼中.也當是自己人。


    現下被重要,也是在情理之中。


    正說著話,就見窗外有動靜。


    是內務府玻璃處的小吏帶人送玻璃,聽說曹顒在.過來給他請安。


    隻要是內務府老人.誰不曉得曹顒與十六阿哥關係最好。


    “造好了玻璃.先給大人這邊送來,不知大人哪日休沐.小人帶


    人過來給大人裝上。”那小吏請安過後,俯身道。


    本堂中堂與兩位尚書處的玻璃窗戶已經換上.窗明幾淨,整個衙門


    添了幾分新氣象。


    曹顒笑著說道:“不需要那麽費事,若是人手寬裕.中午就過來


    幾個人裝上就好。,


    那小吏自是樂的奉承.中午的時候,帶著幾個手腳麻利的手下,


    站在窗下.蔣堅低聲道:“真沒想到.玻璃還能這麽用。夏天


    還不覺得,要是冬天,陽光曬進屋子,屋子裏也暖和不少,衙門裏也能省


    下不少木炭。”


    曹顒聽了、想著自己在昌平的莊子與誨澱園子都有暖棚,秋冬時種


    些青菜。現下看來.這玻璃的用處又有了一個.十六阿哥那邊也會


    多收些銀子。


    落衙回家,就見大管家遞了兩個帖子過來.一張是伊都立後日宴飲


    的帖子,一張是淳親王府十六日請客的帖子。


    “明兒使人到伊大人府上說聲、就說我後日誰到。”曹顒吩咐


    道“伊大人愛古董宇畫.你去庫房裏尋幾樣,請太太定幾個,當賀禮


    一並送去。.


    曹顒躬身應了,又稟起那六戶旗下人的安置。


    那六名婦人,來曹家前都是熟差.兩個是針線上人,兩個漿洗上人,


    一個灶上人.一個梳頭的。她們的男人,兩個木工,兩個司駕,兩


    個司農.曾打理過菜園。


    “老爺,太太的意思,其他人差事不變,隻是廚房重地,不好進外


    人,那灶上人.若是手藝尋常,就點她隨便補個差事:要是手藝真好.


    就由她指點幾位姑娘廚藝。外頭這幾個.太太請老爺拿主意。”曹元


    道。


    “兩個司農的留些,我自有用處.其他四個,總管看著安排。”


    曹顒道。


    交代完這個.曹顒就回了內院。


    路過梧桐苑時,見院子裏人影綽約.上房裏有笑語歡聲傳來.曹顒


    原本沉重的心情,也跟著舒緩幾分。


    “老爺回來了!”廊下已經有丫裴看見曹顒.一邊挑竹簾.一邊場


    聲道。


    隨著曹顒進屋,說笑聲漸歇。


    除了李氏婆媳,東府兆佳氏與素芯婆媳也在。


    有兄弟媳婦在,曹顒這個做大伯的不好多留.給兩位長輩請了安後


    就出了蘭院。


    李氏見狀.便打發初瑜跟著出來。


    “老太太心情甚好?是何緣故?”夫妻兩個並行.曹顒問道。


    “是二老太太出門.瞧見了旁人家的玻璃窗,回來同老太太說、妯


    娌兩個約好了一起換玻璃窗。”初瑜說道:“二老太太是真上心,誇


    了半晌。還說老太太要是舍不得.她就掏私房銀子給老太太換上。”


    曹顒笑道:“難得.二老太太還有這麽闊綽的時候。”


    初輸放低音量.道:“我瞧著二老太太的意思.是故意要哄著老太


    太開心。還說要腆著臉、隨老太太出城避暑.讓老太太早些安排。雖


    說她麵上都是笑.可話語間顯得很急迫.怕是還有其他緣故。我還想


    著私下問問素芯.沒等開口.爺就回來了。”


    曹顒聞言,頓了頓.道:“看來,二老太太那邊也當聽到李家被押


    解進京待罪之事。”


    初瑜點頭.道:“八成是了。要是擱在平常.聽說宮裏賞東西賞


    人過來,二老太太嘴上少不得刺探幾句.說兩句酸話,今兒卻提也沒


    提。”


    夫妻兩個剛回梧桐苑,李氏就使了個丫鬟過來,告訴初輸要留兆佳


    氏婆媳用晚飯.叫初瑜安排加菜。


    “王府個兒剛送了兩萎河蝦過來.正好可添菜.記得爺也是愛吃


    的。”初瑜服侍著丈夫換了官服.說道


    曹顒原本想要今日跟母親提李家之事,母子兩個通過氣後.好商量


    個與高氏攤牌的法子。見李氏個兒心情好,他不忍心掃興.便想著


    推到明兒再說。


    沒想到,等到晚飯後.李氏主動使人過來請他去蘭院。


    李氏麵上很鎮定,將丫鬟都打發下去.隻留下兒子,開口問道:


    “你大舅舅到底如何,你別再瞞我。連你二嬸都曉得了.可見外頭也


    極容易打聽。還是告訴我實話,省得我胡思亂想、自己嚇自己個兒。”


    曹顒心中歎了口氣.道:“聽十六爺的意思.大舅舅他們過幾日就


    能到京城。.


    李氏聞言.卻是絲毫不見驚喜。


    她也做了多年的誥命.自是曉得地方官進京,除了奉旨陛見、其他


    的不是好事。


    她麵色煞白,看著曹顒道:“真的會判流放麽?、


    曹顒之前同她已經透過話.但是到了眼跟前.她還是覺得難過。


    曹顒點點頭.道:“如今怕是得要告訴外祖母了。”


    李氏聽了,有些慌亂,道:“別……到底上了歲數……要不就聽你


    二嬸的.這兩天就收拾收拾.我帶著你外祖母赤海澱莊子避暑去?”


    曹顒搖搖頭.道:“怕是瞞不得……今年內務府小選冊子上,有


    香玉的名字……”


    “啊?!”李氏詫異出聲.怔怔的,半晌方道:“是進宮裏當差,


    還是跟咱們家這些似的.隨便賜到其他人家去?”


    要是進宮當差,有太紀娘娘在,還能照拂一二;要是隨意賜給臣


    子家.就要徹底為奴為嬸。


    看著旁人家的姑娘備選當差,隻能說兩句不容易:想著自己侄孫女


    備選.李氏隻覺得渾身冰涼:“雖說是庶出.卻是你外祖母親自拉扯大


    的,這不是挖她老人靠的心麽?、


    “能得皇上賜宮女的人家畢競有數,就算真賜到外邊也不怕


    媳說不定更容易熊拂。”曹顒安慰道:“母親不必太牽掛,羽家三姑


    娘也在備選之列。明日叫初瑜帶她過去轉轉,兩下結實下,往後也能


    有個照應。”


    事到如今.李氏也隻能住好了想。


    她心裏也明白,因有香玉這件事.高太君那邊是再也瞞不住的。


    打發走曹顒李氏就去了芍院。


    炕桌上點著燈,高氏坐在炕上,麵前放著個抽柳盆在撿佛豆;香玉


    捧了打了一半的絡子.坐在一旁、一邊打絡子一邊陪高氏說話。


    香聖與天慧同歲.月份比天慧小,今年巳經十歲。她繼承了父母


    的好相貌,唇紅齒白.又因在長輩身邊長大的緣故.比同齡的孩子懂


    事不少,文文靜靜的.倒是比一般人堪憐。


    李氏的視線落在她身上.就有些移不開。這不過是個無父無母


    孤女.因不受親祖母的待見,沒有享過李家的福,卻要受家族的拖累。


    高氏見她站在門口不進來.嗔道:“還不進來!、


    李氏醒過神來.進了屋子,坐在炕邊。


    香玉已經下炕.吩咐丫鬟泡茶.而後雙手棒給李氏:“姑祖母,


    吃茶。,


    李氏接過來,對高氏道:“母親,顒哥兒媳婦明兒去孫家.大姐兒


    家的小姑乎.比姻姐兒還小,比天慧、香玉大不了兩歲,我的意思,


    叫她帶著天慧與香玉去見見、親戚家多走動也是好的。”


    高氏聽了.皺眉道:“眼看就大了.怎麽還帶著四處串門子?也


    不怕旁人說嘴。,


    香玉在旁聽著,神特中卻帶了幾分期盼:見高氏不允.小腦袋一


    下子牽拉下去。


    天慧還有出門的機會.被平王府接去.或是隨初瑜回淳王府:香玉


    跟在高氏身邊.高氏又是愛靜的、鮮少有出府的時候。


    換做平常.李氏還能說出“還小呢,不礙”,今兒李氏卻是嘴裏


    微苦.說不出什麽。


    高氏看看香玉的小腦袋瓜子、到底有幾分心疼.道:“去就去吧,


    聽說大姐兒家的禮哥兒個年也下場,要是能有個好消息.他們母子往後


    也有個依靠。”


    李氏道:“我剛好要去看天慧.讓孫女隨我同去可好?”


    高氏慈愛地看了眼香玉.道:“好,也讓她消消食兒。晚上她吃


    半盤子籽蝦.我也怕她積食兒。,


    香玉被說的不好意思,拉著她的袖子,低頭道:“老祖……”


    李氏見她們祖孫相得,擠出幾分苦笑.起身道:“既是如此.我


    帶她先過去。”


    高氏低下頭神了押香玉的衣服,替她撫平前襟.而後才叫她們隨


    意.自己仍低下頭撿佛豆不提。


    因是初十,天上半輪明月、滿地清輝.夜風徐來,暖暖柔柔的.


    帶著幾分幅意。


    前麵有丫鬟提著燈籠領路,香玉任由李氏牽著.嘴角微微翹起.己


    經在想著明日出門的事。


    等到李氏停下.她才發現來的不是天慧的槿院,而是羅姑姑、常姑


    姑所在的杏院。


    香玉與天慧、姐姐每三日過來半天.跟著兩位姑姑學禮儀,所以對


    這邊也算熟悉。


    原本空閑的兩側廂房,此時都亮了燈。


    香互好奇地看著.她也知道府裏添的新人.就安置在兩位姑姑處,


    昨晚還跟著姐姐悄悄來看過。


    李氏沒有停留.牽著香玉的手,直接進了院子.示意隨著侍候的丫


    鬟通稟。


    羅姑姑與常姑姑聽到動靜、忙出來將李氏迎了進去。


    站在廊上,香互回頭看了一眼,東廂窗下有人影晃動.卻是靜悄悄


    的.沒有絲毫喧嘩。


    杏院比其他院子小些.小小的三間上房.西邊一間是兩位姑姑的住


    處,其他兩間是開間.平素兩位姑姑在這裏,教導府中幾位小姐規矩。


    兩人雖不知李氏來,仍是請她上首坐了奉茶。


    李氏道:“這十個丫頭,兩位姑姑瞧著如何?,


    兩位姑姑對視一眼,羅姑姑開口道:“都是**過的、規矩上不


    差。有兩個大的.稍顯伶俐些,卻也曉得分寸。若是老太太急著用.


    現下也能接差事。”


    李氏搖搖頭.道:“不急.隻是我這孫女好奇.要是便宜.喚過


    來叫她瞧瞧。”


    香玉站在李氏身邊,聽了這話.眼晴彎彎,想著姑祖母真厲害、竟


    曉得自己心中所想:又想著莫不是偷看的事情叫姑祖母曉得了。


    她微微抬頭,偷偷看李氏,見她臉上不見惱.才算放心。


    主家吩咐.兩位姑姑自是無話.常姑姑告了聲罪出去.少一時.


    帶著十個宮婢進來。


    她們今天量了身量,衣服要過兩天才能趕製出來.所以身上依舊穿


    著淺綠色的宮女服.站在那裏、一時分不出哪個是哪個。


    “這是太夫人.你們就是由皇上親自賜過來.侍候太夫人的.還


    不給太夫人請安。“常姑姑低聲交代道。


    “奴婢見過太夫人,給太夫人請安。”眾人齊屈膝見禮.同聲道。


    李氏點點頭,道:“起吧.昨兒匆忙見了一麵.我也忘了問。現


    既見了.報報名字,說說你們家裏還有什麽人,怎麽進宮當差!”說


    著.指了指前排個子最矮的一個、道:“從你開始說。


    “奴稗玉英,家中有大伯一家.還有老娘與同胞哥哥……我家去年


    備選的是本是堂姐.可臨了堂姐病了.大伯就推了奴婢去……”


    “奴婢明霞,家中父母俱全,還有三個弟妹.到了歲數,在備選名


    冊上.就進了宮……”


    “奴婢朝華……因租父之罪、父母藉沒入包衣旗執役……”


    “奴稗林……林兒……因祖父早年問罪,四年前籍沒入宮……、


    “奴婢……”


    十人中,包衣小選進宮的有七人.犯官女眷罰入宮有三人。


    李氏一一聽了.指了指第四個道:“你叫林兒?瞧著你幾年也不


    大.進宮四年了?”


    那女孩跪下道:“姑姑說.奴婢名字犯了姑娘的諱.叫奴婢先以女姓


    為名.等派了差事.再請主子們賜名。奴婢同娘親與姐姐是四年前入


    的官.早年因年歲小,沒有領差事,去年十二,才同剛進宮的姐姐們,


    一道學規矩……”


    曹李孫三家女兒的宮廷之路開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於康熙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九並收藏重生於康熙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