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天寶這一病,李氏的牽掛並不比兒子媳婦少多少。在佛前許願,吃了一陣子長齋,每日裏吃不好睡不好,清減許多。


    不過她難過歸難過,也曉得小孫子病重,兒子媳婦正難熬,自己不能再給他們添亂。所以隻有強撐著,帶著妞妞、天慧料理家務,讓媳婦能全心照看孩子。


    等到天寶病好些,李氏熬不住,終於病倒。


    還好太醫隻說是太勞煩,精神不足,好生調理具『日便好,


    等到祖孫兩人病情漸愈,已經將到重陽節。


    已經有奉召進京的外官進京,其中就包括雲南布政使司布政伎李衛


    在自家客廳見到李衛時,曹顆唬了一跳。


    染了風霜的麵龐,使得他看起來像個田 間刨食兒的老農,比出京時瘦許多。眉頭間多個深深地川字紋,看來這兩年的青雲直上也是苦熬出來的。不知是不是臉色變黑的緣故,原本很顯眼的幾個麻子坑,也不那麽顯眼了。


    “今天聽說又玢 到京的消息,正想著什麽時候聚聚。


    快坐,快坐。”曹顆見他起身,忙道。


    “原想著過幾日再來拜見,可聽說太夫人有恙,便做了不速之客,直接過來了。”李衛頗為關切道:“太夫人如何了 ?


    他在曹府住過幾年,同曹家也算是通家之好。


    “已經病愈,勞煩又玢惦記。”曹顆道。


    李衛聽了,方鬆了口氣:“病愈就好,病愈就好。


    曹頒見狀,覺得不對勁,不$)地望向李衛。


    李衛猶豫了一下,道:“是今日在吏部,無意聽了一唱。說是太夫人病重,大人請了半月假,備不住要……大人也曉得,吏部如今正亂糟糟的,巴望著趁著這次調轉的機會大賺一筆,自是黑心肝地盼著旁人出 缺 一 一 一 一 一r曹璐聽了,怒極反笑。


    這叫什麽世道,他好好地做著侍郎,沒有像伊都立似的出頭跑官,結果他這侍郎椅子就有人惦記上。是啊,他要是“丁憂”這戶部侍郎的缺不就讓出來了麽?


    李衛見曹顆不說話,遲疑了一下,問道:“兩江總督向來是肥缺,那些人自是盼著大人不順,他們才能有機會爭一爭。”“什麽兩江總督?”曹顆聽了,越發糊塗:“怎麽還扯到我身李衛見曹顆如此,不由稱奇。


    原來,兩江總督查弼納也在此次奉召進京之列。就有人翻起舊賬,這位總督大人早年與九阿哥私交甚好,怕是這總督位要到頭了。而後,這尚未空出來的兩江總督缺,就成了香餑餑。今天說這個人惦記,明天說那個人搶,傳來傳去不知怎麽將曹顆也


    聽了李衛的話,曹顆搖頭,道:“我都不知自己要謀兩江總督,旁人倒是知道了,這叫什麽事兒? 他們怕是白忙乎,我瞧老查還能再做上一任。”


    雍正既要調李衛去江南,這查弼納就暫時不會動。否則沒有人鎮著,將江南官場都交給新人,雍正也不會放心。


    再說,大家翻的舊賬太舊了,已經不頂用。


    查弼納現下在朝中的提手,不是九阿哥,也不是宗室王公,而是“國舅”隆科 多。據說,總督夫人與國舅夫人私交“甚好”0


    看來六部官員也不是傻子,看出皇上對 “國舅”已經不如過去,否則大家夥兒也不會磨刀霍霍地衝查弼納使勁。


    聽了曹顆的話,李衛才曉得那些說他謀兩江總督缺的話都是傳言,笑道:“未來他們是搶紅眼了,看誰的缺都想著搶過來,看誰都像是搶缺的。”


    他如今身份不同,也曉得避諱,不願給曹顆添麻煩,吃了兩盞茶,便起身告辭。


    曹頒不知李衛在曆史上到底活了多久,但是見他兩年工夫,就老了許多,道:“趁著回京這段日子,你也好生歇歇。身體是本錢,往後在官場上還有的熬。”


    李衛的眼睛,在曹顆臉上打了一個轉兒,道:“今天陛見,見了皇上與十三爺,兩位都比兩年前顯得疲憊;隻有大人,依舊從容,令人羨慕。隻有大人這樣的品性,才能看淡富貴,不為仕途所累。”雖說李衛眼裏帶了羨慕,可曹顆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他仗著自己是副職,該請示的請示,該交給下邊司官的差事交下去,自己每日裏除了看看文書,就是吃茶看朝廷邸報,隻在年底的時候忙些,平素日 子走過得悠閑了些。同康熙朝相比,他少了幾分忐忑,也少了幾分用心。若不是天佑還小,堂弟們還不能支撐門戶,他都想直接致仕……重陽節後,曹顆消了假,重新回戶部當差。因誇的話,使得曹艦留了心,使人打聽自 己謀兩江總督傳言的來曆。打聽了兩日,聽到些消息,原來是伊都立口無遮攔惹的事端。


    兵部有個侍郎,與他有些過節,在飯局上遇到,不知怎地聽說他跑官之事,酒後就譏諷他不知自 己個兒分量,才從司官上升上來沒一年,就開始不安分。


    伊都立也是勳爵子弟,帶了傲骨的,那容他倚老賣老地損自己。再說那侍郎,背後也在跑官,謀得就是兩江總督的缺兒。


    許是故意氣那個侍郎,伊都立便說有大人物謀兩江總督缺,已經是八九不離十之事,這大人物就是戶部侍郎曹顆。曹頒聽了,惱得不行。要是這些閑話,傳到雍正耳中,自己豈不是冤枉?


    就算自己也想要撿個漏兒外放,也沒想過江南。天下排行第二的總 i$l,又是緊要之地,以自己的資曆還真是撈不到,更不要說江南是他需要回避的地方。就在他懊惱時,養心殿裏鵠雍正正圈同十三阿哥提及此事。“曹顆,真在謀兩江總督的缺?”雍正皺眉,問十三阿哥道。


    十三阿哥有些意外:“竟有此事,臣弟還是頭一回聽說。”


    雍正看了他兩眼,方道:“十三弟前些日子,不是提過一遭,曹顆在戶部窩著可惜了了?”


    十三阿哥眼皮跳了跳,笑著回道:“臣弟是覺得,做副職限製了曹顆才能。瞧著他在官場這些年,做掌印官時多有成就。做戶部侍郎,除了推行苞穀與番薯外,其他不過是平平,沒有什麽叫人眼前一亮的政結。


    見十三阿哥對曹顆的點評如此,雍正倒是生出回護之心,說了句公道話道:“民以食為天,推行良種,絕不是小事。要是天下官員,都想著民生百姓,那朕就不用愁了。”


    十三阿哥不好再說曹顆,否則對景就是“結黨”岔開話道:“有皇上這樣體恤百姓的仁君,是天下百姓之幸……”嘴裏說著頌詞,他卻是瞧出,皇上已經有外放曹顆之心。是何地,他心裏也猜不出,隻知道絕不會是江南。


    伊都立不是官場愣頭青,上次那番話不過是酒桌之上,酒醉後話趕話信口說出來嘔人。過後,並沒有放在心上。


    等到他聽到傳言四起,連“丁憂”的話都出來,才醒過來自己這張唱兒給曹顆添了麻煩。


    旁人不知道,他卻是曉得的,前些日子曹顆請假的緣故是因為幼子病重。他家夫人,還使人送了藥材補品過去探病。現下,已經好了。太夫人雖也養了幾天病,也是因擔心小孫子的緣故。


    這好好的,就被人說成要“丁憂”心中不怪才怪。


    不過,曹顆惱是惱,也知道伊都立是無ul的。但凡他會算計些,也不會做了二十多年司官,熬到雍正登基才嶄露頭角。


    看著伊都立滿臉羞慚地來請罪,曹額蝕恨的話也說不出 口,隻是勸他記得這個教“記得“禍從口出”的道理。這次不過與人置氣,渾說了 兩句,就算給曹顆添點麻煩也不大,以後當要小心,官場之上更是要提防小人下絆子。伊都立曉得,自己犯了大鋁,即便曹顆沒有怪罪他,他也羞愧不已。


    要知道,就因為他口無遮攔引起的流言,不隻殃及到曹顆身上,還扯上了太夫人。明明隻是生了個小病,卻被人茶餘飯後 議論,說著她還能熬多久,能不能過這個冬什麽的。


    他不能心安理得地等著傳言淡淡散去,隻好想法子努力為自己那句話彌補曹顆。


    卻是越幫越忙,他見人就讚曹顆是孝子,拍著胸脯對人道:“兩江總督,在旁人眼中是肥肉,曹顆卻未必看不上。他要孝順母親,照拂手足,怎麽會去江南?之前的都是流言。”明明是好話,可開頭第一句卻失言,打了 那些謀缺人的臉。兩江總督,天下總 督排行第二,曹額都瞧不上,那他謀得是直隸總督?


    伊都立越幫越忙,曹顆“跑官”之事,越發有鼻子有眼,不僅官場同僚旁敲側擊,連淳王府那邊,王爺都使人請了他過去,專程問了他此事。曹頒真是哭笑不得,這直隸總督,圖倚京的緣故,為天下總督首位。


    誰都知道,直隸總督,所用都是皇上的心腹臂膀,這個缺兒壓根就不是跑官就能謀到的。


    這就是為何有人敢盯著尚未空出的兩江總督缺,卻無人惦記正空著的直隸總督……


    掉到第六了,眼看第七,淚啊,哭求月栗f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於康熙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九並收藏重生於康熙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