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講門的各種儀式繁雜不已,可人人都帶了笑。


    曹府院子裏,處處掛著紅燈籠,映照著紅彤彤的一片。


    新人迎進門,送進調房後,喜棚裏宴席又開,喧喧鬧鬧。


    娘家負責送親的客人,有王府宗親莊親王、康親王崇安,至親世子永謙,舅親完顏永勝。


    除了崇安之外,都是曹yong的熟人,曹yong的酒哪裏能躲得開。


    等到夜色漸深,客人相繼散去時,曹yong原本的三分醉意就成了九分。


    被扶回九如院時,曹yong已經睜不開眼,閉著眼睛任由人服侍了,梳洗躺下,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曹yong是被憋醒的。


    使勁揉著太陽穴,跤拉著鞋,借著外頭透進來的依稀月色,曹yong摸到外間,在屏風後找到子孫桶。


    寂靜的夜晚“嘩啦”、“嘩啦”的聲響,格外清晰。


    裏間傳來翻身聲。


    曹yong一哆嗦,提起褲子,蓋好子孫桶,轉身進了裏間。


    裏間已經點燈,初瑜被著衣服站在桌子前,手中把著茶盞。


    見丈夫進來,初瑜端了盞茶遞過來:“老爺吃多了酒,定是口幹,且潤潤嗓子。”


    曹yong確實渴得狠了,接過三口兩口飲盡,還覺得喉嚨響幹,又給自己倒了兩回溫茶,才覺得好些。


    窗外還是肅靜一片,曹yong坐在床邊,摸著懷表看了,才寅初二刻(淩晨三點半),離天明還早。


    夫妻兩個重新熄燈安置。


    曹yong卻是無論如何也睡不著了。


    他摸著自己手腕上的十八子手串心裏帶了幾分激動與雀躍。


    與其戰戰兢兢地熬到雍正末年等著曹家平穩度過皇權更替的動蕩在“致仕。”還不若現下就找由頭得〖自〗由身。


    二房那邊,因五兒的緣故,是貼了標簽的“四皇子黨”自然是穩得富貴。


    自家這邊,自己隱退天佑年歲、威望不足,在朝堂上也沒什麽分量,隨大流就是反而比自己立在前頭更穩當。


    等到乾隆上台,天佑與恒生都是新帝嫡係更是穩妥得很。


    名寺多傍名山大川,自己打著“禮佛”之名趁著體力尚足,四下轉轉也好。


    媳婦進門,閨女即將出閣天佑足以支撐門戶,家務沒什麽不放心的。


    母親膝下,有幼子長孫……,像是杭州靈隱寺、蘇州報恩寺、江寧清涼寺這些地方,曹家還可以以禮佛之名,營建幾處別院。


    待李氏在京中膩歪了,還可以南下散心。


    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


    曹yong側過身來,望向妻子。


    寂靜的深夜,一聲輕歎低不可聞。


    “怎麽了?”曹yong低聲問道。


    “雖說媳婦進門,鬆了口氣,可心裏還是有些發堵……”初瑜小聲嘟囔道:“總覺得兒子以後是別人的了……”。


    曹yong笑道:“權當多個閨女吧,將最疼愛的格格送出門,難受的當是簡親王夫婦才如…”


    “嗯……。”初瑜帶了悵然道:“聽老爺一說,也是這麽一回事,希望親家老太爺、老太太也能這樣想……。”


    曹yong聽了,心中複雜難辨,這就是當娘的,永遠都兒女放在第一位。


    自己這個當老子的,反而想著兒女長大自立,就可以放手。


    自己改如何跟她開。?


    可若是不開口的話,難道就這樣年複一年、ri複一ri地做個富貴官家,在禦前做個磕頭蟲,回家擺出家主、老子的譜兒來訓子教孫?


    曹yong摸著手腕上的串珠,歎了一口氣,自己終究是個自私的人……


    西院,上房。


    大紅的龍鳳燭,映照著新房裏紅彤彤的一片。


    幔帳下,一對新人交頸而眠……


    不知不覺,東方漸白。


    真兒睜開眼,開始了在婆家的第一ri……。


    有李氏在,家禮自然設在福源堂。


    饒是真兒性子大方活潑,這新媳婦第一ri也是滿身羞澀,低著頭隨著丈夫到了福源堂。


    天佑側身看著一身吉服的妻子,眼睛中帶了幾分不自覺的憐惜。


    想起昨晚洞房,天佑不禁身上發燙。


    雖說在男女之事上還是頭一回,可他並不是不知世事的少年。自小閱覽群書,聰明博達,加上侍衛處同僚那邊的耳濡目染,早已使得他“理論上”博學得很。


    不說旁的,就是那《金瓶梅》、《癡婆子》等書,不能說倒背如流,可也是讀過數遍的。


    前幾年,剛通人事時,看著丫頭們白嫩的手腕,苗條的身段,也引得他的少年心發顫。


    否則的話,也不會與樂青有了男女之思。


    隻是家教始然,加上書讀多了,心高氣傲,不願意在旁人跟前露出不尊重來,使得他與樂青能發於情、止於禮,頂多不過是拉拉小手。


    昨晚,卻是名正言順地夫妻敦倫。


    天佑溫柔小意之下,是翻來覆去的“折騰”。


    換做其他女子,**之痛後,怕是早就流淚祈求。


    真兒除了最初呼了一聲“痛。”其他的時候卻是含羞帶喜地望著他,溫柔著帶了依戀。


    天佑也不是莽漢,憐惜中帶了體恤,小夫妻兩個的**,甚是相得。


    真兒雖是初嚐人事,可也不是不知好歹的。


    從丈夫最初的鎮定自若,到行房過程中無意露出的茫然不定,到雲雨後的真心憐愛,她也瞧著一二來。


    心中驚詫之後,就是濃濃的歡喜。


    歡喜之下,就成了帶了青澀的回應……


    曹yong夫婦、天慧,右手邊是長生、恒生、天寶。


    見天佑與真兒到了,幾個小的都從座位上起身。


    李氏麵上笑眯眯的,心裏卻有些詫異,偶爾望向兒子、媳婦。


    兒子精神還罷,媳婦麵上雖笑著,臉上卻塗了不少粉,笑容也有些僵硬。


    莫非昨天的喜事有什麽不順當,李氏想了一回,也沒覺得有什麽異樣,隻好先放下。


    這會兒功夫,天佑已經帶了真兒上前,在李氏跟前跪下敬茶。


    天佑雖故作穩重,真兒也隻是含羞低頭,露出半個下巴,可小兩口之間那種甜甜蜜蜜的感覺,卻是瞞不過人的。


    李氏笑得見牙不見眼,樂嗬嗬地點頭,吃了孫媳婦的茶,將一對鑲寶鐲子放在茶盤裏。


    再到曹yong夫婦跟前。


    曹yong欣慰地接過茶飲盡,初瑜卻有些恍然,遲遲沒有伸手端茶盞。


    天佑瞧著母親神色有異,心中猶疑不已:真兒的心裏,則是生出不安。


    “太太……”天薔見狀,忙側身一步,低聲喚道。


    初瑜這才醒過神來,忙接了茶吃了,和藹地說了兩句。


    在門外侍立的陪嫁媽媽與丫鬟,見狀都鬆了口氣,她們方才還真是懸著心,生怕初瑜給自家格格“下馬威……”


    接下來,小兩口又見了餘下眾人”


    曹yong還要去衙門,眾人行了家禮後,便又到了祠堂,拜了曹家眾位先長。


    曹yong親自執筆,在家譜上“長子露”的旁邊寫上真兒的姓氏。


    至此,真兒成為曹家名正言順地嫡長媳”


    早飯後,曹yong出門往衙門去了,李氏將小兩口趕回新房,留下媳婦初瑜說話。


    “瞧你氣色不好,是不是累著,要不要請太醫過來瞧瞧?”李氏關切地問道。


    初瑜聞言,眼圈一紅,差點道出心中隱情。


    不過,想到昨晚丈夫滿臉滿臉的期待,她又將到了。邊的話咽下,道:“不過是昨兒晚上多吃了兩盅,走了困,沒歇好,不用勞煩太醫……”


    李氏仔細打量她兩眼,確實是眼下發青隱藏疲憊的樣子,便點點頭道:“既如此,你早好生回去歇著…心初瑜應了,回轉九如院,吩咐了丫鬟婆子兩句,便在屋子裏歇下。


    少一時,天佑與天慧兄妹兩個便都得了消息,曉得母親因昨ri沒歇好白ri補眠,這才齊齊鬆了一口氣……


    沒等新媳婦進門滿月,曹府就迎來又一件喜事,天慧大定。


    初瑜自打媳婦進門,就精神懨懨,一直沒有緩過來,除了天慧的嫁妝還問上兩句,其他的諸事不問。


    李氏原本還擔心她對真兒有不滿之處,可她不僅將管家大權都交給真兒,還將自己身邊得用的幾個媽媽也都打發到真兒身邊協理,使得真兒順利接手家務,沒有半點為難不喜之處。


    如今曹府上下都曉得,現下是大奶奶當氛如此一來,府中上下就當都猜她是舍不得女兒出閣。


    李氏亦是嫁過女兒的,少不得勸慰一番,並且吩咐孫女每ri多往九如院去。


    就連恒生,因擔心初瑜,也幾次催促兄長早ri生個侄女,好送到九如院,補太太嫁女之痛。


    天佑聽了,雖記在心裏,每晚很是賣力氣,可心裏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請太醫來看過,除了心有鬱結,母親身上確實無其他不適。


    隻有曹yong,曉得妻子是心病,少不得將那山山水水的自在生活又描述一遍。


    並非是生離si別,不過是趁著還有精力還足的時候,出去轉轉。


    初瑜雖心裏並不讚成丈夫的決定,可見丈夫如此期待,到底不忍心壞了他的安排。


    加上丈夫並非是真的拋妻棄子,隻是想要從官場脫身而已,初瑜想了想去,便也慢慢想開了……


    她精神轉好,曹府一切又恢複正常。


    等到端午節後,真兒從娘家住完“對月”回來,初瑜就還是那個溫和端莊的福瑞郡主。


    曹府再次張燈結彩,cāo辦了曹府大姑娘的出閣之禮……


    兒女債先還了,下麵就是倒計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於康熙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九並收藏重生於康熙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