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月16日,某別墅。


    今年五十三歲,正值壯年的亞納耶夫擔任毛熊副總統一職已經快一年,在這一年時間裏,他拉攏心腹,培養嫡係,很快就接過了保守派的旗幟,成為當之無愧旳第一旗手。


    在他身旁分別站立的是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克格勃局長克留奇科夫、內務部長葛布、農聯主席斯塔羅布、國營企業和工業、建築、運輸、郵電設施聯合會會長季賈科夫、國防委員會副會長巴克拉諾夫、總理帕夫洛夫、總統辦公廳主任博爾金。


    這些人是除了戈爾巴喬夫和葉利金激進派高層外的所有重要領導人,他們齊聚一堂,召開私人會議,是非常少見的情況。


    亞納耶夫幹咳了一聲,眾人的視線投向他。


    “諸位怎麽看待總統商議簽訂的《新聯盟條約》?”他忽然出聲詢問。


    眾人一陣沉默,隨後亞佐夫皺眉回答道:“太過分散權力給那些共和國了,這種改革計劃太離譜,分明就是在瓦解我們的統一性,這樣下去,我們的共合體名存實亡。”


    “沒錯,我們的宗旨是挽救即將陷入深淵的國家,而不是在這個時候還繼續分解,共合體一旦真的分解,還有誰能抗衡西方的米國呢?”


    克留奇科夫也不住點頭,隨後用更低沉的聲音說道,


    “針對葉利金的行動......失敗了。”


    眾人的眼中閃過一絲驚異和疑惑,這次的計劃他們商定的十分隱秘,隻有在場眾人知曉,可以說是一次完美而天衣無縫的刺殺,為什麽會失敗?


    從前幾天的新聞發布會看,葉利金完好無損,政府廳大樓都倒塌了,總統府邸也遭到波及,他卻沒什麽事情。


    那天,他就像提前知道了刺殺計劃一般,輕鬆躲了過去。


    “這幾天,我讓克格勃的特工們盡數出動,徹查此事,發現消息不是從我們這裏流傳出去的。”克留奇科夫的話讓他們心安不少,要是這裏的人中出了叛徒,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可既然沒有內鬼,葉利金又是怎麽知道的呢?


    “我反複派人查探,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葉利金可能是僥幸逃過了一劫。”


    克留奇科夫歎了口氣,這個答案玄乎,但也很合理。


    可惜沒能成功。


    現在葉利金還活著,三天後的事變就有變數的可能。


    他抬頭看向亞納耶夫,希望副總統閣下能定奪下之後的計劃。


    “不管如何,廢除總統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葉利金還在就讓他在吧,計劃實施不變,各位都準備的如何了?”亞納耶夫不想繼續等下去了。


    他手下支持的巨頭維諾格拉多夫正如火如荼的在莫斯科侵占必需品和金融這兩大市場,如今局勢全部掌控在他手中,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這個時候因為小小的刺殺行動失敗就退縮,也太蠢了些。


    說到底,能和他們反抗的也隻有勢單力薄的激進派,他們在暗,對方在明,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他們怎麽敗?


    亞納耶夫拍板決定後,他們自然沒有意見。


    這是曆史性的一刻,眾人都非常興奮,三天後,他們將改寫國家和世界的曆史!


    ......


    當天下午。


    正在莫斯科河上悠閑曬太陽的維克多莉婭聽到收音機裏忽然傳來一則緊急新聞。


    “軍隊黨的監察委員會和武裝部隊黨的特別委員會發出呼籲書,希望軍隊中的高層成員們加強團結,保衛祖國,不要進行不必要的內耗!”


    “軍隊黨和武裝部隊黨,那豈不是代表著軍隊的態度?這兩方一向互不對付,居然會在這個時候一致發表呼籲書?”


    維克多莉婭不懂經濟也不懂政治,她偏愛武器和戰爭,對軍隊內部倒是耳熟能詳,非常了解。


    這兩派係一直在互相扯皮,希望削減對方勢力,增強自身影響力,軍隊也因此分成軍隊派和武裝部隊派,爭鬥不休。


    維克多莉婭的很多私人武器庫就是從他們手裏買來的,共同發出呼籲書還是破天荒,頭一遭!


    內容也很有趣,呼籲各自的高層團結一致,保衛國家?


    嗅覺靈敏的她意識到可能會發生有意思的事情,興奮的從躺椅上跳起,讓保鏢們陪著自己回家。


    可惡的北原蒼介,還有爸爸,都不願意告訴自己8月19日到底會發生什麽,她既好奇又不敢自己去打聽,還是晚上打電話問問那個可惡的男人吧。


    與此同時,曾任總統首席顧問的雅科夫列夫在《消息報》上發表聲明,退出政府,並警告社會各界:領導正準備進行一場事變。


    隻不過《消息報》上的這則聲明並沒有引起太多人關注,現在的民眾正苦惱必需品問題,生活朝不保夕的他們哪裏還有時間去關心上層的鬥爭。


    放下手裏的報紙,伸手去拿一旁的咖啡杯,阿曼從最初的驚魂未定,到現在基本胸有成竹,開始盤算著阿爾法集團在此次事件裏能得到多少利益。


    昨晚,雅科夫列夫被開除,弗拉基米爾為此忿忿不平,希望葉利金閣下能疏通關係,讓自己的這位昔日導師留下,可惜最終無果。


    主導這件事的人是副總統亞納耶夫,保守派領袖,手段和勢力都壓過葉利金一頭。


    得到這個消息後,他們基本確定北原蒼介說的是真事,為此葉利金也開始召集人馬籌備起來。


    其實在弗拉基米爾看來,既然提前知道了事變內容和時間點,是有機會去阻止的,畢竟一旦發生了,對整個國家都會造成恐怖的影響。


    可惜,在高層間的博弈中,曆史的車輪不會因為個人的意誌而停止。


    他能做的,便是陪著葉利金閣下在這次事變中強勢崛起。


    阿曼看待這件事的角度不同,他以商人眼光看,這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阿爾法集團從小老弟晉升為老大哥的契機,他將絲毫不留餘地的支持葉利金行動,出錢出人出力,事後也將得到巨額收益。


    至於民眾和國家,嗬嗬......


    他很讚同北原蒼介一句話。


    隻有永遠的利益,其他都是一時的。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京都泡沫時代:從變賣億萬家產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狼預言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狼預言家並收藏京都泡沫時代:從變賣億萬家產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