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武將武力考
《隋唐演義》有為其中一十八條好漢排名之說。又有《水滸全傳》,一百單八條好漢,各就各位,井然有序。可是影響猶在前者之上的三國卻沒有相應的武將排名,這是讓有尚武精神的年青人非常遺憾的一件事情。
當然,按照民間的說法,是有排名的,毛宗崗父子的說法與民間流傳的相類。大意是“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張六馬超,七許八黃九夏侯等”,明眼人一看就知那完全是根據《三國演義》演義而來的,既然是演義而來的,那是否符合羅貫中的意見和看法呢?也不盡然,因為老羅寫〈三國演義〉也是參考了《魏略》、《華陽國誌》、《九州春秋》、《三國誌》等曆史典籍並在此基礎上加工而成的,所以對武將的武力也是做過一番考慮與比對的,但由於“尊劉貶曹”思想的頻頻作祟,使得劉備手下的武將各個光彩照人,而曹操手下的武將就顯得黯然失色了。
在《三國演義》裏,羅貫中極盡誇張搞笑之能事,什麽“草船借箭”、“舌戰群儒”、“過關斬將”、“智激周瑜”、“溫酒斬華雄”等,都是作者一廂情願的迷夢,作為讀者,我們應該有了解史實的必要,實際情況呢?草船借箭是有的,但主角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曹操還因此說了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華雄也的確做了刀下之鬼,但揮刀的不是關羽而是孫堅。華雄之死和關羽的英明神武可沒有任何關係!其他張冠李戴的事例舉不勝舉。順便提一下的,曆史上也沒有“五虎上將”之說,趙雲在劉備集團裏麵一直不受信任,是個雜號將軍。甚至還不如魏延。趙雲雖然勇猛,但不能像關羽、張遼那樣獨當一麵,他是合格的保鏢,不是優秀的將領。現在喜歡趙雲的人還比較多,這些人多半是隻讀《三國演義》而不懂正史的,套一句《三國演義》裏的原話叫“豎子不足與謀!”
言歸正傳,既然題目是“武力考”,就不說別的了,不論智謀,單講武力,呂布是第一,毫無異議,有人硬生生地把趙雲、張飛這些人排在呂布前麵,不光內行的人笑話你,地下的呂布也會抗議,也會死不瞑目!
呂布是第一,當之無愧。所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虎牢關一役,力敵劉關張,全身而退,毫發未損。隻是此人缺乏信義,空有一身好武藝,曆來為人所不喜。
第二條好漢,曆來爭議最多,吾意以為非典韋莫屬,此人有古之惡來之稱,史書上明確記載,他的武器雙鐵戟重達八十斤,揮使加飛。並且擊退過呂布一次。當然那是在保護曹操的非常時刻,有拚命的嫌疑,但不能排除的是典韋的武力在曹操集團裏麵首屈一指。在三國曆史上也隻有惡來典韋可以以一己之力殺退呂布。關、張、夏侯等皆不如也!隻是此人死得太早,否則的話他和許褚合力,劉備和孫權集團就有的苦吃了。
第三條好漢,虎侯許仲康也!此人身長八尺有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如此身板,比典韋還強壯,《三國演義》裏,此人前戰典韋,後戰馬超。典韋戰許褚之前,先是力斬了幾個黃巾叛將,消耗了一定的體力,而許褚之前沒消耗什麽體力,完全是生力,但是他在精力充沛的情況下仍然占不到任何便宜,可見武力尚在典韋之下。許褚質重少言,典韋之後,許褚一直擔任著保護曹操生命與財產安全的重任,後聞操死,嘔血數升而亡。許褚對曹操的忠心,由此可見一斑。
第四條好漢,非馬超莫屬,整個三國,按照民間的說法,就是前表呂布,後表馬超,能與呂布相提並論的,武力不會相差多少,應該在伯仲之間,但是他仍然害怕許褚,在與曹操單騎會晤的時候,不敢突前擒之,因畏許褚之勇。《三國演義》還專門為他們兩個安排下一場廝殺,是三國演義裏最精心動魄的情節之一,結果是平手,許褚是略占上風的,因為他把對方的兵器都折斷了,這是對馬超的一次羞辱,為什麽要脫了盔甲來戰馬超呢?因為勝利在望,才敢孤注一擲啊!如果感覺不能取勝,不可能冒險搏擊,至於曹操的“恐褚有失,即鳴金收軍”,那正體現了曹操的憐才愛將之心,在沒穿衣服的情況下,能不防敵人的冷箭偷襲嗎?你總不能把曹操的愛心說成許褚武力不如馬超的證據吧,所以綜上所述,馬超的武力在許褚之下,應排第四。冷兵器時代,要的就是許褚那樣雄渾的力量,至於武藝,那是在力量基礎之上的一些技巧和手段而已。
第五條好漢,才是關羽,身長九尺,戰功卓著,他的身上背負著不少的命案,如顏良,文醜,龐德等。他與馬超沒有交鋒的記錄,但從他的書信以及言語之中,可以看出他非常急切的想與馬超較量,可見他非常清楚馬超是自己真正的勁敵,諸葛亮在書信裏麵說馬超與張飛並駕齊驅,猶未及美髯公的超逸絕倫。那是對關羽的勸慰之辭,並不是真說馬超就不如你關羽了,“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諸葛亮是謹慎之人,他以他的智慧避免了一場腥風血雨的較量。這是對關羽的愛惜,因為關羽不是一勇之夫,他不想讓關羽受傷,如果真的動起手來。關羽真有可能會受傷,因為馬超和許褚一樣是非常典型的匹夫之勇,他們動起手來,是不會講任何情麵的。而關羽對朋友的情誼,常常限製了他刀法的發揮,所以在無父子的戰場上廝殺,我認為他不如上述這些一勇之夫。
第六條好漢,當然是張飛了,史書上記載,“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既然是“亞於關羽”,那麽應該排在關羽之後,他的輝煌戰績,就不用多說了。《三國演義》上記載的他與馬超的那場決鬥,很明顯他是生力,而且以逸待勞,又是在被激的情況下,氣勢雄壯。馬超遠來疲憊,倉促應戰,仍然讓張飛占不到任何便宜。可見馬超的武力在張飛之上。
第七條好漢,常山趙子龍也,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但還沒到關羽、張飛那種勇冠三軍的地步,羅貫中把趙雲的武力神話了,與史實不符。而且正如上文所說,趙雲在劉備集團一直不受信任,是個雜號將軍,地位還不如魏延。把他放在黃忠的前麵,已經拔高了他的地位,也算給眾多“雲”迷一點麵子吧。
第八條好漢,委屈黃忠了,如果年輕幾十歲,不但可以擊敗張飛、關羽,就連呂布也能拚他個幾百回合,而且輕輕鬆鬆就把夏侯淵這種級別的猛將殺了,武力實在高得驚人。
第九條好漢,西涼猛將龐德,連關羽也不放在眼裏,武力可想而知。《三國演義》有關於他和關羽決死戰的描寫,但那是拚命狀態下的超常發揮,跟許褚的情況不同,所以武力要在關羽之下,但相差也不會太多。因此排個第九,不算委屈了他。
第十,張遼或者夏侯敦或者甘寧,吾意以為是甘興霸也!張遼是名將,智勇雙全,威鎮江東。但不是單挑的高手。我愛張遼,如果排三國名將,張遼應該名列前茅,但這是武力榜。我不看好張文遠,夏侯敦是個殘疾將軍,損了一支眼睛,武力處於下滑的趨勢,所以不排他。所以隻能選甘寧了,甘寧有“百騎劫魏營”的英勇事跡,在東吳這邊是首屈一指的戰將。
前十名是排好了,但是我想總結的是,喜歡一個人物不可以任意拔高他的地位,一定得以理服人,否則,就會犯羅貫中這種“虛化人物而近妖妄”的毛病,至少我讀到諸葛亮的什麽奇門遁甲,以及什麽呼風喚雨之類的妖術,渾身都不自在,這是人幹的事情嗎?
正如魯迅批評的那樣。“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一笑。
已結局
《隋唐演義》有為其中一十八條好漢排名之說。又有《水滸全傳》,一百單八條好漢,各就各位,井然有序。可是影響猶在前者之上的三國卻沒有相應的武將排名,這是讓有尚武精神的年青人非常遺憾的一件事情。
當然,按照民間的說法,是有排名的,毛宗崗父子的說法與民間流傳的相類。大意是“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張六馬超,七許八黃九夏侯等”,明眼人一看就知那完全是根據《三國演義》演義而來的,既然是演義而來的,那是否符合羅貫中的意見和看法呢?也不盡然,因為老羅寫〈三國演義〉也是參考了《魏略》、《華陽國誌》、《九州春秋》、《三國誌》等曆史典籍並在此基礎上加工而成的,所以對武將的武力也是做過一番考慮與比對的,但由於“尊劉貶曹”思想的頻頻作祟,使得劉備手下的武將各個光彩照人,而曹操手下的武將就顯得黯然失色了。
在《三國演義》裏,羅貫中極盡誇張搞笑之能事,什麽“草船借箭”、“舌戰群儒”、“過關斬將”、“智激周瑜”、“溫酒斬華雄”等,都是作者一廂情願的迷夢,作為讀者,我們應該有了解史實的必要,實際情況呢?草船借箭是有的,但主角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曹操還因此說了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華雄也的確做了刀下之鬼,但揮刀的不是關羽而是孫堅。華雄之死和關羽的英明神武可沒有任何關係!其他張冠李戴的事例舉不勝舉。順便提一下的,曆史上也沒有“五虎上將”之說,趙雲在劉備集團裏麵一直不受信任,是個雜號將軍。甚至還不如魏延。趙雲雖然勇猛,但不能像關羽、張遼那樣獨當一麵,他是合格的保鏢,不是優秀的將領。現在喜歡趙雲的人還比較多,這些人多半是隻讀《三國演義》而不懂正史的,套一句《三國演義》裏的原話叫“豎子不足與謀!”
言歸正傳,既然題目是“武力考”,就不說別的了,不論智謀,單講武力,呂布是第一,毫無異議,有人硬生生地把趙雲、張飛這些人排在呂布前麵,不光內行的人笑話你,地下的呂布也會抗議,也會死不瞑目!
呂布是第一,當之無愧。所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虎牢關一役,力敵劉關張,全身而退,毫發未損。隻是此人缺乏信義,空有一身好武藝,曆來為人所不喜。
第二條好漢,曆來爭議最多,吾意以為非典韋莫屬,此人有古之惡來之稱,史書上明確記載,他的武器雙鐵戟重達八十斤,揮使加飛。並且擊退過呂布一次。當然那是在保護曹操的非常時刻,有拚命的嫌疑,但不能排除的是典韋的武力在曹操集團裏麵首屈一指。在三國曆史上也隻有惡來典韋可以以一己之力殺退呂布。關、張、夏侯等皆不如也!隻是此人死得太早,否則的話他和許褚合力,劉備和孫權集團就有的苦吃了。
第三條好漢,虎侯許仲康也!此人身長八尺有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如此身板,比典韋還強壯,《三國演義》裏,此人前戰典韋,後戰馬超。典韋戰許褚之前,先是力斬了幾個黃巾叛將,消耗了一定的體力,而許褚之前沒消耗什麽體力,完全是生力,但是他在精力充沛的情況下仍然占不到任何便宜,可見武力尚在典韋之下。許褚質重少言,典韋之後,許褚一直擔任著保護曹操生命與財產安全的重任,後聞操死,嘔血數升而亡。許褚對曹操的忠心,由此可見一斑。
第四條好漢,非馬超莫屬,整個三國,按照民間的說法,就是前表呂布,後表馬超,能與呂布相提並論的,武力不會相差多少,應該在伯仲之間,但是他仍然害怕許褚,在與曹操單騎會晤的時候,不敢突前擒之,因畏許褚之勇。《三國演義》還專門為他們兩個安排下一場廝殺,是三國演義裏最精心動魄的情節之一,結果是平手,許褚是略占上風的,因為他把對方的兵器都折斷了,這是對馬超的一次羞辱,為什麽要脫了盔甲來戰馬超呢?因為勝利在望,才敢孤注一擲啊!如果感覺不能取勝,不可能冒險搏擊,至於曹操的“恐褚有失,即鳴金收軍”,那正體現了曹操的憐才愛將之心,在沒穿衣服的情況下,能不防敵人的冷箭偷襲嗎?你總不能把曹操的愛心說成許褚武力不如馬超的證據吧,所以綜上所述,馬超的武力在許褚之下,應排第四。冷兵器時代,要的就是許褚那樣雄渾的力量,至於武藝,那是在力量基礎之上的一些技巧和手段而已。
第五條好漢,才是關羽,身長九尺,戰功卓著,他的身上背負著不少的命案,如顏良,文醜,龐德等。他與馬超沒有交鋒的記錄,但從他的書信以及言語之中,可以看出他非常急切的想與馬超較量,可見他非常清楚馬超是自己真正的勁敵,諸葛亮在書信裏麵說馬超與張飛並駕齊驅,猶未及美髯公的超逸絕倫。那是對關羽的勸慰之辭,並不是真說馬超就不如你關羽了,“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諸葛亮是謹慎之人,他以他的智慧避免了一場腥風血雨的較量。這是對關羽的愛惜,因為關羽不是一勇之夫,他不想讓關羽受傷,如果真的動起手來。關羽真有可能會受傷,因為馬超和許褚一樣是非常典型的匹夫之勇,他們動起手來,是不會講任何情麵的。而關羽對朋友的情誼,常常限製了他刀法的發揮,所以在無父子的戰場上廝殺,我認為他不如上述這些一勇之夫。
第六條好漢,當然是張飛了,史書上記載,“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既然是“亞於關羽”,那麽應該排在關羽之後,他的輝煌戰績,就不用多說了。《三國演義》上記載的他與馬超的那場決鬥,很明顯他是生力,而且以逸待勞,又是在被激的情況下,氣勢雄壯。馬超遠來疲憊,倉促應戰,仍然讓張飛占不到任何便宜。可見馬超的武力在張飛之上。
第七條好漢,常山趙子龍也,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但還沒到關羽、張飛那種勇冠三軍的地步,羅貫中把趙雲的武力神話了,與史實不符。而且正如上文所說,趙雲在劉備集團一直不受信任,是個雜號將軍,地位還不如魏延。把他放在黃忠的前麵,已經拔高了他的地位,也算給眾多“雲”迷一點麵子吧。
第八條好漢,委屈黃忠了,如果年輕幾十歲,不但可以擊敗張飛、關羽,就連呂布也能拚他個幾百回合,而且輕輕鬆鬆就把夏侯淵這種級別的猛將殺了,武力實在高得驚人。
第九條好漢,西涼猛將龐德,連關羽也不放在眼裏,武力可想而知。《三國演義》有關於他和關羽決死戰的描寫,但那是拚命狀態下的超常發揮,跟許褚的情況不同,所以武力要在關羽之下,但相差也不會太多。因此排個第九,不算委屈了他。
第十,張遼或者夏侯敦或者甘寧,吾意以為是甘興霸也!張遼是名將,智勇雙全,威鎮江東。但不是單挑的高手。我愛張遼,如果排三國名將,張遼應該名列前茅,但這是武力榜。我不看好張文遠,夏侯敦是個殘疾將軍,損了一支眼睛,武力處於下滑的趨勢,所以不排他。所以隻能選甘寧了,甘寧有“百騎劫魏營”的英勇事跡,在東吳這邊是首屈一指的戰將。
前十名是排好了,但是我想總結的是,喜歡一個人物不可以任意拔高他的地位,一定得以理服人,否則,就會犯羅貫中這種“虛化人物而近妖妄”的毛病,至少我讀到諸葛亮的什麽奇門遁甲,以及什麽呼風喚雨之類的妖術,渾身都不自在,這是人幹的事情嗎?
正如魯迅批評的那樣。“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一笑。
已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