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平拿出鑰匙,打開小院子的鐵門。


    學校放假,老太太躲回自己的小四合院享清閑,這座工作室裏就隻有張俊平一個人。


    老太太的工作室相當的寬敞。


    在學校裏,工作室的大小,在一方麵能夠代表主人在學校裏的地位。


    老太太的工作室就是一個小院子,裏麵光是房間就有十多間。


    這院子可比老太太住的四合院大多了。


    整個院子的麵積能有九百多平方。


    院子北方那種三合院造型,東西各有三間房子,北房有五間。


    如今,老太太送給張俊平的那些拜師禮,明清古家具都堆放在西屋的兩間房子裏。


    不僅是房子裏堆的滿滿當當,院子裏也堆了一大堆。


    老太太考慮很周到,專門給張俊平留了一間做工作室。


    雖然已經過去一個多星期。


    但是張俊平還清楚記得,自己見到這些家具的時候,下巴差點被驚掉。


    也就那時,才知道,老太太派人掃蕩了整個北京所有舊貨站和物資回收公司。


    北屋是老太太自己的工作室。


    東屋則是陳列館,裏麵陳列的都是老太太的作品,還有就是老太太收藏的藝術品。


    誰能想到,老太太一個看似柔弱的女人,居然是搞雕塑的。


    還是西方雕塑。


    第一天來的時候,張俊平曾經在老太太的帶領下,參觀過她的陳列館。


    張俊平看了老太太的作品,頓時驚為天人!


    老太太的大理石雕,泥雕,無一不是大師級的精品之作!


    最重要的是,老太太融合了西方的寫實,和國內的寫意。


    中西結合,讓雕塑作品,形神兼備,簡直就像活過來一樣。


    老太太輕輕撫摸著自己的作品,成就感滿滿的同時,又忍不住感歎後繼無人。


    她的一身技藝沒人能夠傳承。


    不是沒人學,而是沒有找到有天賦的傳人,不說超越,就連達到她的水平都做不到。


    聽了老太太的遺憾,張俊平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把老太太的技藝學到手,把老太太掏空,絕對不能讓老太太的記憶失傳。


    就在張俊平向老太太提出,要跟她學雕塑的時候,老太太沒有答應。


    而是告訴他,先把明清古家具整明白了,寫一份她和楊明德認可的研究報告出來,才能跟著她學習雕塑。


    遺憾之餘,張俊平隻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到研究明清古家具上。


    明清古家具的研究,可以說是相當的枯燥。


    一件家具,把每一個部件的尺寸量出來,畫出圖紙,並且在圖紙上標注尺寸。


    還要標注每一個部件使用的是什麽榫卯結構。


    家具上裝飾是什麽,是雕刻花紋,還是鑲嵌,又或者是堆漆工藝。


    明代家具還好,明代家具的風格是造型簡潔,線條流暢,注重結構的嚴謹性,更突出材質的自然之美,即便是有雕刻花紋和鑲嵌,也都是以突出契合材質的自然風韻為主。


    研究起來,難度相對比較低。


    當然不是說明代家具的技藝水平不如清代家具。


    主要是清代家具,尤其是康乾以後的家具,可謂是極盡奢華。


    講究的是,富貴,奢華,炫麗。


    一件家具上,能有四五種不同的裝飾工藝。


    家具上使用的工藝多,研究起來自然就比明代家具更為複雜。


    每一件家具都要把上麵的紋飾研究明白,並且畫出圖樣來。


    說起來很簡單,聽著也不複雜,可是做起來那是相當的枯燥。


    對於張俊平來說,卻絲毫不感覺枯燥,研究一組組枯燥無味的數據,就像是男人研究黑長直一米二的大長腿一樣,永遠不會因為重複而感覺枯燥。


    每一組數據,都讓張俊平打心底感覺到興奮,每研究明白一處紋飾,都像解鎖一個姿勢一樣,讓張俊平的精神達到高潮。


    現在所有舊家具都歸張俊平所有,他反而不著急去修複。


    一旦修複好,就不能再想像現在這樣,任意拆解研究了。


    主要還是舍不得,把修複好的家具再拆解開研究。


    雖然在理論上,每一件用傳統工藝製作的家具都可以拆開,再組裝起來。


    但是,不能不承認,對家具來說,每一次拆解再組裝都是一次傷害。


    對於木藝師來說,每一件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裏麵浸注著自己的心血,又如何舍得讓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


    所以,張俊平一直在研究,把這些本就破損的家具,拆解成一個個部件,反複研究。


    時間就在張俊平投入的研究中不知不覺中過去了。


    “小張同學,十一點半了!”門衛王大爺的叫喊聲打斷了張俊平的工作。


    “哦!這就十一點半了?”張俊平恍然如夢,走出房間抬頭看看天,時間過的太快了!


    門衛大爺來叫人,是老太太安排的。


    誰讓張俊平研究起來太過投入,甚至瘋魔。


    一研究起來,就忘了時間。


    可是老話說的,不瘋魔不成活,張俊平要不是這股子瘋魔勁,後世也不會在沒人教,全憑自己摸索的情況下,還能有那麽大的成就。


    不止一次,老太太做好飯,等著他吃飯,結果久等不來。


    來到學校工作室一看,張俊平正埋頭苦幹,在那潛心研究古家具的構造。


    老太太是又欣慰,又心疼。


    隻能命令門衛大爺,每天十一點半過來提醒張俊平,回家吃飯。


    “王大爺,麻煩您了!我這就走!”張俊平向門衛大爺道謝,然後進屋收拾東西。


    把上午的研究成果,畫的圖紙整理好,收起來。


    然後簡單洗了洗手臉,才騎著自行車,伴隨著清脆的鈴聲,回到米市東胡同。


    這個年代的央美,還在校尉胡同,距離張俊平住的米市東胡洞,也不過是五六公裏。


    步行的話,也就是四十多分鍾,騎自行車十多分鍾就到。


    回到四合院,老太太已經把飯做好,等著張俊平。


    吃完飯,張俊平去洗碗刷鍋,老太太則坐在石榴樹下消食。


    “劉奶奶,以後我打算下午三四點鍾去秀水街那邊擺攤!


    晚上可能回來的晚點,您別等我吃飯了!”


    “去秀水街擺攤?


    那邊可都是些搞投機倒把的,和他們在一起,你不怕丟人?”老太太笑著反問道。


    老太太對張俊平到秀水街擺攤沒有意見,對那些在秀水街擺攤的倒爺也沒有任何歧視。


    隻是對張俊平這段時間的轉變感到好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大國工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和光萬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和光萬物並收藏重生之大國工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