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瑜這招釜底抽薪果然是極妙,短短三天,在兵力極具優勢之下,成紀縣境基本光複,守在大營的曾瑜,隻需要待在軍帳中,翹著二郎腿,就可以看到係統提示不斷的響起,打開看看都是顯示領地收回的係統提示,曾瑜再看看君主榜上,積分已經超出第二名太多了,他已經坐穩了第一把交椅,欣喜已經代替了起初的緊張,現在這情況,就憑馬休那一支孤軍,又能奈縣城如何呢?
戰爭就是這樣,有人歡喜有人愁……
成紀縣城外,一座座營帳聳立雲集,正中一頂金黃色的營帳中,怒不可遏的馬休踱著急切的腳步,在營帳裏麵走來走去,端坐在兩旁的將官臉上也是惶惶之色。
這位年僅15歲的大將,初出茅廬就受此重挫,不管從感情上,還是客觀上,他都無法接受戰敗的事實,這是他第一次領軍出征,若混得個灰頭土臉回去,他在家族中還有地位嗎?這些還是次要的,現在最關鍵的是,外圍軍隊被敵軍不及掩耳之勢給滅了,他現在隻有4000餘西涼鐵騎,就憑這點實力,看著情報上出現的幾萬敵軍,這真是想活著回去都挺難!焦急之下,素日裏英俊瀟灑的臉龐,現在隻剩下猙獰!
“少將軍,若讓卑職找那曾瑜敘敘舊情?現在最好的結局,就是咱們能夠全身而退。”在營中任幕僚的馬胡同自告奮勇說道。
嗆啷一聲,一道雪白的弧光,掠著弧線,毫不留情搭在馬胡同頸脖處,“就是你們這幫賊子,養虎為患!不然,曾瑜豈有這等本事?”怒極的馬休,怨氣直接灑在馬胡同身上,削鐵如泥的寶劍雖然沒切進去,但是已經割破了表皮,血滴拉滴拉的滴了出來。
馬胡同淡然的眼光,全然不懼這點伎倆,馬氏的派係有很多,身為馬家掌權人之一馬岱的心腹,馬胡同並不需要向馬休低頭,當然,自己身為屬下,馬休要怎麽對付他,他也得認命。
“滴答、滴答”血一滴滴的滴在地麵上,營帳中的氣氛越見緊張,在座的將官有心相勸,但迫於馬休的淫威,都喏喏的不敢出聲,甚至有人身為別的派係,恨不得馬休和馬岱翻臉,心中還樂見其成。
血越滴越多,馬胡同的頭腦也有點眩暈,馬休冷冰冰的眼神繼續投射在馬胡同的身上,並不想就此罷休,他必須找到個替罪羊,馬胡同就是最好的人選,因為罪魁禍首就是從馬胡同手中一手提拔出來的!
“少將軍,你就是就地處決了我,又能解決什麽問題呢?曾瑜的大軍會因為我的頭顱祭出去而退卻嗎?少將軍,你將劍架在我脖子上,隻會讓親者痛,仇者快!對大局於事無補!”馬胡同並不被馬休的淫威嚇倒,因為他的主子是馬岱!馬休在馬氏的地位遠不及馬岱,雖然馬休是馬騰的親子,傷了他,隻會引起馬岱對馬休的仇恨,世家的鬥爭比現實中的鬥爭更為冷酷,這些馬休不會不知道。
是,馬休很清楚這個理,所以他隻是想嚇唬下馬胡同,但是馬胡同這樣一質問,反而讓他下不來台,他隻是個15歲的孩子,雖然武力出眾,情商還沒發育好,被馬胡同這一刺激,腦中充血,手臂一用力,就準備將寶劍揮下去。
“少將軍,且慢啊!千萬不得下手!”座中一位將領悲戚的跪了下來,身為馬休母族的家將,眼看馬休就要釀出禍根,不得不出首勸阻。
“少將軍,住手呀!”其他將領見人情上過不去,也隻好出首奉勸。
“哼!”理智終於戰勝了憤怒,馬休不甘的將寶劍收了回來,“哢擦”很用力的將寶劍插回劍鞘,“今兒個,就饒你小命!若不是你姑息養奸,今日我們也不用在本來就是我們的轄地上大動幹戈!回去我一定向岱兄稟報實情,到時你的小命也不見得能保住!”
馬胡同並不慌張,隻是從懷中掏出一塊手絹,捂住頸脖處的傷口,然後開口說道:“少將軍,勝敗乃兵家常事!這些現實,在少將軍日後的兵戈生涯,也難免遇到!若每次戰敗都要尋人來泄怒,恐怕我馬氏上下幾千口族人,也不夠少將軍砍的!”
馬胡同毫不客氣的頂了回去,氣得馬休七竅生煙,收回的寶劍也沒好意思再拔出來,隻得憤憤的說道:“戰沒戰敗,還是兩說!你的狗頭就暫且寄居在你身上,你拉出來的屎,你若不負責擦回去!你那狗頭,也別想回到天水!”
馬胡同冷笑一聲:“這不由少將軍擔憂,胡同身為幕僚,為少將軍分憂,那是分內之事!這曾瑜之事,在下就是走上一遭,又有何妨?”
兩人針鋒相對,互不相讓,一個身為家主嫡子,隻不過尚且年幼,一個身為家族元老,背靠大山,翻臉之後,誰也奈何不了誰。在座的將官各懷心思,也無意調解,除非是要鬧出人命!無奈之下,身為主帥的馬休,隻好同意馬胡同充當說客前往虎策府大營,說服曾瑜讓出一條活路。
……
曾瑜現居大營並不難找,馬氏放出風聲要談和,很快就有豪紳自告奮勇領著馬胡同來到了虎策府大營,成紀縣雖然被馬氏占據數個月之久,但人心還是在曾瑜這頭,大部分的豪紳還有重注在曾瑜身上,所以促成兩家和解,是每個豪紳心中的大事!
“哎呦,這不是老大人嗎?”出來迎接的曾瑜,很尊敬的作揖拜道。
頸脖有傷的馬胡同僵硬的彎腰還禮:“多年不見,曾瑜大人已經別有一番風範!”
“嗬嗬,都是老大人提攜!裏麵請!”曾瑜很尊敬側過身子讓在一邊,請馬胡同進裏敘話。
馬胡同也不客套,說實話,起初他對曾瑜那識時務的態度也有幾分好感,但是到了如今,隻有怨恨,沒有曾瑜,他也不會淪落到一個黃毛小兒手下當個幕僚,想到這裏,更是毫不客氣的領頭走進了營盤,有馬氏當後盾,他並不害怕談崩。曾瑜並不介意馬胡同的無禮,緩緩的步在其後,一路陪笑,這是一個姿態!做給隨同而來的豪紳看的姿態,做給營盤中士卒們看的姿態!做給涼州父老看的姿態!證明他是一個不忘本的人!每時每刻,曾瑜都不會忘記,這是一個講忠義的時代!這不經意的一個姿態,或許就能贏得大量的軍心、民心以及好評!
戰爭就是這樣,有人歡喜有人愁……
成紀縣城外,一座座營帳聳立雲集,正中一頂金黃色的營帳中,怒不可遏的馬休踱著急切的腳步,在營帳裏麵走來走去,端坐在兩旁的將官臉上也是惶惶之色。
這位年僅15歲的大將,初出茅廬就受此重挫,不管從感情上,還是客觀上,他都無法接受戰敗的事實,這是他第一次領軍出征,若混得個灰頭土臉回去,他在家族中還有地位嗎?這些還是次要的,現在最關鍵的是,外圍軍隊被敵軍不及掩耳之勢給滅了,他現在隻有4000餘西涼鐵騎,就憑這點實力,看著情報上出現的幾萬敵軍,這真是想活著回去都挺難!焦急之下,素日裏英俊瀟灑的臉龐,現在隻剩下猙獰!
“少將軍,若讓卑職找那曾瑜敘敘舊情?現在最好的結局,就是咱們能夠全身而退。”在營中任幕僚的馬胡同自告奮勇說道。
嗆啷一聲,一道雪白的弧光,掠著弧線,毫不留情搭在馬胡同頸脖處,“就是你們這幫賊子,養虎為患!不然,曾瑜豈有這等本事?”怒極的馬休,怨氣直接灑在馬胡同身上,削鐵如泥的寶劍雖然沒切進去,但是已經割破了表皮,血滴拉滴拉的滴了出來。
馬胡同淡然的眼光,全然不懼這點伎倆,馬氏的派係有很多,身為馬家掌權人之一馬岱的心腹,馬胡同並不需要向馬休低頭,當然,自己身為屬下,馬休要怎麽對付他,他也得認命。
“滴答、滴答”血一滴滴的滴在地麵上,營帳中的氣氛越見緊張,在座的將官有心相勸,但迫於馬休的淫威,都喏喏的不敢出聲,甚至有人身為別的派係,恨不得馬休和馬岱翻臉,心中還樂見其成。
血越滴越多,馬胡同的頭腦也有點眩暈,馬休冷冰冰的眼神繼續投射在馬胡同的身上,並不想就此罷休,他必須找到個替罪羊,馬胡同就是最好的人選,因為罪魁禍首就是從馬胡同手中一手提拔出來的!
“少將軍,你就是就地處決了我,又能解決什麽問題呢?曾瑜的大軍會因為我的頭顱祭出去而退卻嗎?少將軍,你將劍架在我脖子上,隻會讓親者痛,仇者快!對大局於事無補!”馬胡同並不被馬休的淫威嚇倒,因為他的主子是馬岱!馬休在馬氏的地位遠不及馬岱,雖然馬休是馬騰的親子,傷了他,隻會引起馬岱對馬休的仇恨,世家的鬥爭比現實中的鬥爭更為冷酷,這些馬休不會不知道。
是,馬休很清楚這個理,所以他隻是想嚇唬下馬胡同,但是馬胡同這樣一質問,反而讓他下不來台,他隻是個15歲的孩子,雖然武力出眾,情商還沒發育好,被馬胡同這一刺激,腦中充血,手臂一用力,就準備將寶劍揮下去。
“少將軍,且慢啊!千萬不得下手!”座中一位將領悲戚的跪了下來,身為馬休母族的家將,眼看馬休就要釀出禍根,不得不出首勸阻。
“少將軍,住手呀!”其他將領見人情上過不去,也隻好出首奉勸。
“哼!”理智終於戰勝了憤怒,馬休不甘的將寶劍收了回來,“哢擦”很用力的將寶劍插回劍鞘,“今兒個,就饒你小命!若不是你姑息養奸,今日我們也不用在本來就是我們的轄地上大動幹戈!回去我一定向岱兄稟報實情,到時你的小命也不見得能保住!”
馬胡同並不慌張,隻是從懷中掏出一塊手絹,捂住頸脖處的傷口,然後開口說道:“少將軍,勝敗乃兵家常事!這些現實,在少將軍日後的兵戈生涯,也難免遇到!若每次戰敗都要尋人來泄怒,恐怕我馬氏上下幾千口族人,也不夠少將軍砍的!”
馬胡同毫不客氣的頂了回去,氣得馬休七竅生煙,收回的寶劍也沒好意思再拔出來,隻得憤憤的說道:“戰沒戰敗,還是兩說!你的狗頭就暫且寄居在你身上,你拉出來的屎,你若不負責擦回去!你那狗頭,也別想回到天水!”
馬胡同冷笑一聲:“這不由少將軍擔憂,胡同身為幕僚,為少將軍分憂,那是分內之事!這曾瑜之事,在下就是走上一遭,又有何妨?”
兩人針鋒相對,互不相讓,一個身為家主嫡子,隻不過尚且年幼,一個身為家族元老,背靠大山,翻臉之後,誰也奈何不了誰。在座的將官各懷心思,也無意調解,除非是要鬧出人命!無奈之下,身為主帥的馬休,隻好同意馬胡同充當說客前往虎策府大營,說服曾瑜讓出一條活路。
……
曾瑜現居大營並不難找,馬氏放出風聲要談和,很快就有豪紳自告奮勇領著馬胡同來到了虎策府大營,成紀縣雖然被馬氏占據數個月之久,但人心還是在曾瑜這頭,大部分的豪紳還有重注在曾瑜身上,所以促成兩家和解,是每個豪紳心中的大事!
“哎呦,這不是老大人嗎?”出來迎接的曾瑜,很尊敬的作揖拜道。
頸脖有傷的馬胡同僵硬的彎腰還禮:“多年不見,曾瑜大人已經別有一番風範!”
“嗬嗬,都是老大人提攜!裏麵請!”曾瑜很尊敬側過身子讓在一邊,請馬胡同進裏敘話。
馬胡同也不客套,說實話,起初他對曾瑜那識時務的態度也有幾分好感,但是到了如今,隻有怨恨,沒有曾瑜,他也不會淪落到一個黃毛小兒手下當個幕僚,想到這裏,更是毫不客氣的領頭走進了營盤,有馬氏當後盾,他並不害怕談崩。曾瑜並不介意馬胡同的無禮,緩緩的步在其後,一路陪笑,這是一個姿態!做給隨同而來的豪紳看的姿態,做給營盤中士卒們看的姿態!做給涼州父老看的姿態!證明他是一個不忘本的人!每時每刻,曾瑜都不會忘記,這是一個講忠義的時代!這不經意的一個姿態,或許就能贏得大量的軍心、民心以及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