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閻行說的沒有錯,天下才是曾瑜最終的目標。來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個異人不管有沒有野心,遊戲都有一份踏足天下的野心交付給他們,雖然人的選擇很多,有的人始終安於平靜,但曾瑜絕不是安於平靜的那種人!
得隴望蜀,這是每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的選擇!
閻行接下來說的那一句也沒有錯,曾瑜要走向天下,眼下的人才緊缺是他避不開的道路!
不過,曾瑜對韋康的厭惡,是從最內心深處發出的……他雖然對閻行的出發點並不介意,他知道閻行想在新的政權中找到盟友,這一點,他可以理解!但,他對韋康的厭惡並不是一句缺乏人才,可以化解的……
曾瑜趁著這下抽空思考緩了下心神,順便也將場內的情形收入眼中看了一下,可以看出來場內眾人對閻行有很明顯的排斥感。這一點,還是頗為符合曾瑜對閻行的定位。這個一直野心勃勃的大將,雖然暫時投靠在自己的陣營,誰知道哪日一抽風,又想起來叛逆……若是結黨眾多,那還不釀成大禍?不過,這閻行一人太獨了也不行……這一獨就惦著拉攏韋康當他的朋黨,這極不符合曾瑜的利益。
曾瑜遲遲不能表態,韋康心又冰涼起來……閻行卻是明白的,他雖然表麵上倍受曾瑜關愛,連排位都是前幾名,不過曾瑜仍然對他有不少戒心……降者的待遇,他從投降的那一刻就想的很明白……不過他仍要爭取利益,這個利益不是針對他自己的,而是針對整個涼州團體的!閻行並不是將降而複叛當成常事的人,他並不是呂布……他也不想當三姓家奴……雖然他有點點小小私心,想借助韋康來抵禦其他同僚對他的壓力,但總體來說,他是實在為曾瑜來盤算的,沒有普及名將的涼州,殺了一個孔信也就罷了,再這樣殺下去,恐怕真沒人可用……
所以,閻行不顧嫌疑,再上前諫言,說話聲音也鄭重了許多,連稱呼也直接改變:“主公大人,涼州百業待興,韋康大人也是我們涼州的棟梁之才,雖然他在參謀軍事方麵還不甚了解……但,他對治理內政卻是得心應手!俗話說,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甚難!現在我們眼前有現成的人才就在麵前,還需要多想些什麽嗎?沒有治下安定,怎麽換來出兵的安逸?諸位大人,這個時候是我們涼州難得的和平日子……理應團結向前,而不是裏外內訌,可對否?”
陽逵冷笑諷刺道:“本來涼州就很安定,但是多了你和韋康,這涼州就不安定了……”
閻行這次沒有以沉默來應對,他炯炯虎目直視陽逵,銳利的眼神似乎透出肉眼可見的煞氣:“這已經是過去之事了!陽逵大人,我們現在都同在主公大人治下效命,理應團結向上,而不是來和某家墨跡此前的舊事吧?”
閻行的憤怒猶如實質,陽逵也沒有想到閻行還敢在大堂中反嘲過來,一時沒有心理準備,他不可能用氣勢也來逼迫閻行,喏喏兩聲之後,索性一聲冷哼,不再說話。
和鸞與閻行仇恨不共戴天,他見得陽逵退縮,就自己站出來:“連韋康自己都沒盤算為主公大人效命!你閻行又在哪裏自作多情幹甚?”
此言正合曾瑜心意,他殺韋康也有小小顧慮,怕引發世家的口誅筆伐,這個理由最合適了,連韋康他自己都要當烈士,難道還得自己招賢良才低三下四求他不成?
於是,曾瑜緩緩開口道:“和鸞使君說得極有道理!我初掌涼州,求賢若渴,是我現在的內心寫照!按理說來韋康大人這麽一個賢才,我是怎麽也不會放過的!但,他屠殺涼州百姓在前,並且將曹公交付於我們涼州抵禦外敵的神兵利器都支持給了匈奴胡人!這種低劣人品,又是什麽說法呢?有才必須要有德!現在的韋康大人還一心一意孤行,覺得勾結胡人是一個非常正確的事情!這種態度,決不能姑息!”
“對!決不能姑息!”馬雲祿俏臉一揚,美目狠狠朝著閻行剮了過來。這個閻行剛加入虎策府,就想影響曾瑜的決策,這是一個很不好的信號……是他們馬氏家族絕不能容許的!
一直沒有開口的蘇則也點頭道:“有韋康勾結胡人還能活下來的前車之鑒,恐怕日後會引來更多人勾結胡人!這是一個政治問題!”
立場問題,楊秋對此前的好友也沒有什麽臉色,他冷笑道:“連勾結胡人都能夠赦免!那麽,我們大漢帝國還有正氣可言嗎?彥明兄,主公能赦免你的罪過,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你切勿得寸進尺!”
韋康並不像閻行這般孤家寡人,而是紮根涼州多年的大世家!地多田多人多!這些勢力都等著韋康死後,來瓜分涼州韋家的勢力,決不允許韋康活下去!韋康的生死,就在曾瑜的一念之間!
閻行也萬萬沒想到韋康能牽扯出這麽多方勢力,他起初還以為赦免韋康的罪過,和赦免他的罪過也差不多!看起來韋康畢竟沒有什麽破壞力嘛!
在堂內喧嘩的反對聲音當中,曾瑜微笑看著閻行:“彥明大人,這韋康牽扯的利益之深,你也看見了!”
閻行無言了,隻好對充滿希冀眼神的韋康拋出一個無能為力的眼神,再和曾瑜拱手一句:“主公大人的難處,末將知曉了!也怪得韋康大人行錯差池,才換來今天的局麵!”說話這句,他便坐回位置,繼續眼觀鼻,鼻觀心……低調才是他這位新入曾瑜帳下的大將該做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再來勉強,徒讓自己的名聲受損而已。救不到韋康,他也沒有太過頹廢。
韋康那顆因為閻行而複活的心,卻沒有因為閻行的放棄而再次沉寂!人始終都是想活的……在眾人虎視眈眈的言語中,他聽出來大禍即將臨到他們韋家!他一死,他們韋家就將成為這些勢力的盤中餐,不複存在!他就用這個理由說服自己,努力活下去!
於是乎,在閻行閉眼之後,韋康也不知道從哪裏鼓起來的勇氣,他將有些僵硬的脖子彎曲了一下,忽地一低躲開頸項上的兵鋒刀刃,往地上重重磕了三個響頭:“使君大人,韋康前些日子被泥漿糊了心智,連累涼州百姓受辱!罪該萬死!但,韋康卻是還有用處,還望使君大人饒我一饒,韋康願投使君府下當個小吏也心甘情願……在下定然一心為涼州父老辦實事來恕前日罪過……在下也願意將韋家所有家資奉獻給使君大人,為涼州盡一份心意……”
韋康改變想法之後的言辭誠懇,不但改變此前強硬的口風,願意投入曾瑜帳下效力,並拿出全部家產來換取曾瑜的諒解!
這個變化,讓營帳內氣氛為之顫動,韋康竟有這個勇氣拿出所有的家產來換命,全盤打亂了所有的人的計劃!在所有人心中,韋家是他們聯手瓜分的一個羔羊而已,沒想到這個羔羊也有孤注一擲的勇氣……
閻行緩緩將眼睛再次睜開,往韋康身上投向了讚許的目光!死棋若還惦著瑣碎的利益,不敢有衝破一切的勇氣搏一搏,那就真成為死棋了……
主座上曾瑜眼神一凝,他也知道韋家是涼州的隱世大世家之一,家產豐厚,田土資產遍布整個涼州!但他不知道在座勢力卻要瓜分韋家,既然是隱世家族,想來肯定在韋康失利之後會將家產轉移走……所以他並沒有想過要將韋家也一網打盡!當他一聽韋康的贖身價碼,也不由得大吃一驚……心裏思量著得失,臉色一陣陰晴不定……
閻行猛然走了出來,與韋康平行拜倒:“主公大人,奪江山者,必心懷大誌,容天下英雄,海納百川!上下一心,方能戰必勝,攻必取!韋康大人也是天下數百員頂級名將中的一員,是賢才!他肯有悔改之心,主公大人若能將他收入帳下,一定能效馬骨之事,名揚天下,收四海之心!”
閻行此言有些冒昧了!直接將曾瑜最心底深處的野望給挑開來說話!聽得不但曾瑜臉色一陣陰一陣白,堂下眾人都有些坐立不安,畢竟這個時代還是許昌那位天子說了算……
韋康卻趁著眾人走神的機會,又狠狠磕了幾個響頭:“主公大人,韋康不才,家族有餘蔭,良田十萬畝,佃戶數萬,黃金白銀盡有數千萬,願一並捐出為主公大人行王者之事!”
從韋康那沙啞的嗓門說出來的話,連對曾瑜稱呼都改了,並且也同閻行一般口口稱曾瑜為王者!堂內眾人臉色凜然起來,他們知道這種可能性並不是沒有!當曾瑜真正掌控住了涼州之後,擴張勢必要延伸到其他州府……隻是他們觸覺還沒這麽敏感,讓閻行和韋康捷足先登表態開來……
話語說得這麽明顯,曾瑜勢不能明顯拒絕韋康和閻行話語中的意思,車輪總是滾滾向前的,若曾瑜在堂會中明顯表態關閉了野心之路,那麽跟隨他諸多勢力的代表又豈能甘心?他們的利益和曾瑜的利益捆綁在一起,隻有曾瑜壯大,他們才能隨之收益!但,就這麽放過韋康,曾瑜又有些不甘了!
閻行說的沒有錯,天下才是曾瑜最終的目標。來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個異人不管有沒有野心,遊戲都有一份踏足天下的野心交付給他們,雖然人的選擇很多,有的人始終安於平靜,但曾瑜絕不是安於平靜的那種人!
得隴望蜀,這是每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的選擇!
閻行接下來說的那一句也沒有錯,曾瑜要走向天下,眼下的人才緊缺是他避不開的道路!
不過,曾瑜對韋康的厭惡,是從最內心深處發出的……他雖然對閻行的出發點並不介意,他知道閻行想在新的政權中找到盟友,這一點,他可以理解!但,他對韋康的厭惡並不是一句缺乏人才,可以化解的……
曾瑜趁著這下抽空思考緩了下心神,順便也將場內的情形收入眼中看了一下,可以看出來場內眾人對閻行有很明顯的排斥感。這一點,還是頗為符合曾瑜對閻行的定位。這個一直野心勃勃的大將,雖然暫時投靠在自己的陣營,誰知道哪日一抽風,又想起來叛逆……若是結黨眾多,那還不釀成大禍?不過,這閻行一人太獨了也不行……這一獨就惦著拉攏韋康當他的朋黨,這極不符合曾瑜的利益。
曾瑜遲遲不能表態,韋康心又冰涼起來……閻行卻是明白的,他雖然表麵上倍受曾瑜關愛,連排位都是前幾名,不過曾瑜仍然對他有不少戒心……降者的待遇,他從投降的那一刻就想的很明白……不過他仍要爭取利益,這個利益不是針對他自己的,而是針對整個涼州團體的!閻行並不是將降而複叛當成常事的人,他並不是呂布……他也不想當三姓家奴……雖然他有點點小小私心,想借助韋康來抵禦其他同僚對他的壓力,但總體來說,他是實在為曾瑜來盤算的,沒有普及名將的涼州,殺了一個孔信也就罷了,再這樣殺下去,恐怕真沒人可用……
所以,閻行不顧嫌疑,再上前諫言,說話聲音也鄭重了許多,連稱呼也直接改變:“主公大人,涼州百業待興,韋康大人也是我們涼州的棟梁之才,雖然他在參謀軍事方麵還不甚了解……但,他對治理內政卻是得心應手!俗話說,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甚難!現在我們眼前有現成的人才就在麵前,還需要多想些什麽嗎?沒有治下安定,怎麽換來出兵的安逸?諸位大人,這個時候是我們涼州難得的和平日子……理應團結向前,而不是裏外內訌,可對否?”
陽逵冷笑諷刺道:“本來涼州就很安定,但是多了你和韋康,這涼州就不安定了……”
閻行這次沒有以沉默來應對,他炯炯虎目直視陽逵,銳利的眼神似乎透出肉眼可見的煞氣:“這已經是過去之事了!陽逵大人,我們現在都同在主公大人治下效命,理應團結向上,而不是來和某家墨跡此前的舊事吧?”
閻行的憤怒猶如實質,陽逵也沒有想到閻行還敢在大堂中反嘲過來,一時沒有心理準備,他不可能用氣勢也來逼迫閻行,喏喏兩聲之後,索性一聲冷哼,不再說話。
和鸞與閻行仇恨不共戴天,他見得陽逵退縮,就自己站出來:“連韋康自己都沒盤算為主公大人效命!你閻行又在哪裏自作多情幹甚?”
此言正合曾瑜心意,他殺韋康也有小小顧慮,怕引發世家的口誅筆伐,這個理由最合適了,連韋康他自己都要當烈士,難道還得自己招賢良才低三下四求他不成?
於是,曾瑜緩緩開口道:“和鸞使君說得極有道理!我初掌涼州,求賢若渴,是我現在的內心寫照!按理說來韋康大人這麽一個賢才,我是怎麽也不會放過的!但,他屠殺涼州百姓在前,並且將曹公交付於我們涼州抵禦外敵的神兵利器都支持給了匈奴胡人!這種低劣人品,又是什麽說法呢?有才必須要有德!現在的韋康大人還一心一意孤行,覺得勾結胡人是一個非常正確的事情!這種態度,決不能姑息!”
“對!決不能姑息!”馬雲祿俏臉一揚,美目狠狠朝著閻行剮了過來。這個閻行剛加入虎策府,就想影響曾瑜的決策,這是一個很不好的信號……是他們馬氏家族絕不能容許的!
一直沒有開口的蘇則也點頭道:“有韋康勾結胡人還能活下來的前車之鑒,恐怕日後會引來更多人勾結胡人!這是一個政治問題!”
立場問題,楊秋對此前的好友也沒有什麽臉色,他冷笑道:“連勾結胡人都能夠赦免!那麽,我們大漢帝國還有正氣可言嗎?彥明兄,主公能赦免你的罪過,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你切勿得寸進尺!”
韋康並不像閻行這般孤家寡人,而是紮根涼州多年的大世家!地多田多人多!這些勢力都等著韋康死後,來瓜分涼州韋家的勢力,決不允許韋康活下去!韋康的生死,就在曾瑜的一念之間!
閻行也萬萬沒想到韋康能牽扯出這麽多方勢力,他起初還以為赦免韋康的罪過,和赦免他的罪過也差不多!看起來韋康畢竟沒有什麽破壞力嘛!
在堂內喧嘩的反對聲音當中,曾瑜微笑看著閻行:“彥明大人,這韋康牽扯的利益之深,你也看見了!”
閻行無言了,隻好對充滿希冀眼神的韋康拋出一個無能為力的眼神,再和曾瑜拱手一句:“主公大人的難處,末將知曉了!也怪得韋康大人行錯差池,才換來今天的局麵!”說話這句,他便坐回位置,繼續眼觀鼻,鼻觀心……低調才是他這位新入曾瑜帳下的大將該做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再來勉強,徒讓自己的名聲受損而已。救不到韋康,他也沒有太過頹廢。
韋康那顆因為閻行而複活的心,卻沒有因為閻行的放棄而再次沉寂!人始終都是想活的……在眾人虎視眈眈的言語中,他聽出來大禍即將臨到他們韋家!他一死,他們韋家就將成為這些勢力的盤中餐,不複存在!他就用這個理由說服自己,努力活下去!
於是乎,在閻行閉眼之後,韋康也不知道從哪裏鼓起來的勇氣,他將有些僵硬的脖子彎曲了一下,忽地一低躲開頸項上的兵鋒刀刃,往地上重重磕了三個響頭:“使君大人,韋康前些日子被泥漿糊了心智,連累涼州百姓受辱!罪該萬死!但,韋康卻是還有用處,還望使君大人饒我一饒,韋康願投使君府下當個小吏也心甘情願……在下定然一心為涼州父老辦實事來恕前日罪過……在下也願意將韋家所有家資奉獻給使君大人,為涼州盡一份心意……”
韋康改變想法之後的言辭誠懇,不但改變此前強硬的口風,願意投入曾瑜帳下效力,並拿出全部家產來換取曾瑜的諒解!
這個變化,讓營帳內氣氛為之顫動,韋康竟有這個勇氣拿出所有的家產來換命,全盤打亂了所有的人的計劃!在所有人心中,韋家是他們聯手瓜分的一個羔羊而已,沒想到這個羔羊也有孤注一擲的勇氣……
閻行緩緩將眼睛再次睜開,往韋康身上投向了讚許的目光!死棋若還惦著瑣碎的利益,不敢有衝破一切的勇氣搏一搏,那就真成為死棋了……
主座上曾瑜眼神一凝,他也知道韋家是涼州的隱世大世家之一,家產豐厚,田土資產遍布整個涼州!但他不知道在座勢力卻要瓜分韋家,既然是隱世家族,想來肯定在韋康失利之後會將家產轉移走……所以他並沒有想過要將韋家也一網打盡!當他一聽韋康的贖身價碼,也不由得大吃一驚……心裏思量著得失,臉色一陣陰晴不定……
閻行猛然走了出來,與韋康平行拜倒:“主公大人,奪江山者,必心懷大誌,容天下英雄,海納百川!上下一心,方能戰必勝,攻必取!韋康大人也是天下數百員頂級名將中的一員,是賢才!他肯有悔改之心,主公大人若能將他收入帳下,一定能效馬骨之事,名揚天下,收四海之心!”
閻行此言有些冒昧了!直接將曾瑜最心底深處的野望給挑開來說話!聽得不但曾瑜臉色一陣陰一陣白,堂下眾人都有些坐立不安,畢竟這個時代還是許昌那位天子說了算……
韋康卻趁著眾人走神的機會,又狠狠磕了幾個響頭:“主公大人,韋康不才,家族有餘蔭,良田十萬畝,佃戶數萬,黃金白銀盡有數千萬,願一並捐出為主公大人行王者之事!”
從韋康那沙啞的嗓門說出來的話,連對曾瑜稱呼都改了,並且也同閻行一般口口稱曾瑜為王者!堂內眾人臉色凜然起來,他們知道這種可能性並不是沒有!當曾瑜真正掌控住了涼州之後,擴張勢必要延伸到其他州府……隻是他們觸覺還沒這麽敏感,讓閻行和韋康捷足先登表態開來……
話語說得這麽明顯,曾瑜勢不能明顯拒絕韋康和閻行話語中的意思,車輪總是滾滾向前的,若曾瑜在堂會中明顯表態關閉了野心之路,那麽跟隨他諸多勢力的代表又豈能甘心?他們的利益和曾瑜的利益捆綁在一起,隻有曾瑜壯大,他們才能隨之收益!但,就這麽放過韋康,曾瑜又有些不甘了!